范例一:
仙人掌的身体像是一块翡翠,又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它全身布满了一根根像钢针一样的刺,你可别小看这些刺,这可是它用来自卫还击的武器呢!我被它刺过,妈妈也被它刺过,疼极了。妈妈曾多次要把它扔掉,可我不肯,因为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爱那盆仙人掌。
范例二:
芙蓉树的树杆是灰白色的,上面有许多小疙瘩,像老奶奶爬满皱纹的额头,摸上去很扎手。树枝的颜色比树杆的颜色要浅一些,摸上去很光滑,茂密的树枝向四面伸展着,好像向大家展示着它那娇嫩的身材。芙蓉树的树叶,像人们的手掌,上面是深绿色,长着许多小绒毛;背面呈浅绿色,也有许多小绒毛。茂密的芙蓉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范例三:
我喜欢喇叭花,喇叭花又叫牵牛花。喇叭花不像牡丹那样华丽,也不像秋菊那么花姿奇特,但它有诱人的魅力。喇叭花色彩繁多,有白的、红的、蓝的、紫的……有的上面还镶着一道乳白色的花边。它的茎缠绕着架子向上攀登,也能遍野生长。走近一看,一片片叶子像手掌一样。一朵朵喇叭花像一把把撑开的小花桑。
酱烧鲑鱼(三文鱼)
材料
材料:
鲑鱼450g,葱2支,油1大匙。
海盐半小匙,黑胡椒粉少许。
调味料:酱油2大匙,味霖2大匙,清酒2大匙,水2大匙。
做法
1.鲑鱼两面洒上海盐与黑胡椒粉,静置1小时;葱切段备用。
2.平底锅加热,放入油1大匙,将葱段下锅,大火拌炒至葱段脱水且略微焦黄,把鲑鱼片下锅,放入所有调味料,转中小火,盖上锅盖,焖煮6分钟,开盖翻面,再加盖焖煎3分钟,打开锅盖,大火收汁即可。
红烧鲑鱼
材料
鲑鱼片120g,低筋面粉适量,红烧鱼酱汁:2大匙,酱油1/2大匙,酒2大匙
做法
1、将鲑鱼片洗净,沥干,沾上薄层低筋面粉;
2、放入锅中煎至双面上色后,红烧酱汁倒入略收汁即可。
我前几天才在动物世界中又看到讲鲑鱼回它的出生地产卵;他们会在产卵之后筋疲力尽而死;非常伟大……这也是他们一生地使命……下面是讲他们产卵地过程:1。
大马哈鱼(Oncorhynchusketa;bigpacificsalmon)大马哈鱼,鲑形目,鲑亚目,鲑科,麻哈鱼属的一种。又称大发哈,达发哈。
体长而侧扁。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是体的最高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
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形似鸟喙;生殖季节,雄鱼突出最为明显,相向弯曲如钳形,使上下颌不相吻合。
上下颌犁骨齿很发达。尾鳍浅叉形。
9月进入江河支流时体色银白或散布小黑点,两侧有暗色横条纹,生殖季节色变鲜艳;生活在海洋时,体呈银白色。大马哈鱼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根据溯河时间可分为夏型和秋型两个生物群,上溯至中国境内的只是秋鲑,且多在下游产卵,到达上游者仅为少数。
受精卵孵化后,仔鱼潜伏在石砾间黑暗处,长至50毫米开始降河下海,达到成熟时再归入淡水河川,仍回原繁殖场地产卵。通常4龄性成熟,成鱼进入生殖期便不摄食。
选择水质澄清、水流较急、水温5~7℃、底质为石砾的地方产卵。卵产在直径约1米,深30厘米的坑内。
产卵后亲体瘦弱,7~14天后死亡。终生只繁殖1次。
性凶猛,为肉食性鱼类,幼鱼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降海后主要食玉筋鱼、鲱等小型鱼类。大麻哈鱼是1种比较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最大重达6。
5千克以上,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肉味鲜美,其卵是中国东北名贵水产品之一,营养价值很高。大马哈鱼又称鲑鱼,是一类典型的洄游鱼类。
每年秋风一开始刮的时候,中国的乌苏里江里聚满了大马哈鱼。居住在两岸的赫哲族人这时就会欢呼雀跃的喊:“达依马哈”,意思是说定时往来的鱼儿到了。
这就是大马哈鱼名字的来源。大马哈鱼有很多种,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大马哈鱼的祖辈原本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河流中,但是那里食物缺乏,为了觅食和种族繁衍,它们不得个顺河而下,一直游到海洋中去觅食成长。海洋中有着丰富的食物,它们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然而漫长的岁月并没有使它们完全适应海洋生活,随着它们身体的长大成熟,它们的思乡之情愈来愈强,无论离开出生地多远,也要返回故乡养儿育女,因为幼年的大马哈鱼离不开故乡的哺育。大马哈鱼的回乡之路漫长而充满了艰辛,并且途中还要经过数米高的瀑布和其它许多障碍。
但是,无论困难有多大,它们都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它们有着极灵敏的嗅觉器官,故乡的气味吸引着它们一直游回去,它们要经过数千里的游泳才能抵达产卵地。
刚开始出发的时候,它们身体丰满,肤色俊美,精力充沛。它们的游泳速度很快,溯河而上每昼夜可行40千米。
经过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它们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然而,这时的大马哈鱼己经疲惫不堪,整个身体暗淡无光,瘦得背部像驼峰一样突出来,下颚向内变成钩状,又大又长的牙齿裸露在外,呈现出一付狰狞的面孔。
即使这样,它们还在积极地筹划自己的婚礼。开始时它们先在清澈的溪流里嬉闹玩耍,然后成群结对地聚集在一个个的小石坑中,在那里雌鱼先产下卵子,雄鱼将精液撒在上面,这是大马哈鱼一生中的最辉煌的时刻。
生殖完毕的大马哈鱼已经筋疲力尽了,在故乡甘美的水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慢慢地死去。这时河里面布满了成千上万的大马哈鱼的尸体,它们的后代就在这里开始孵化、生长。
大马哈鱼的卵子比一般的鱼要大的多,直径有7毫米,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供给小鱼的发育。其胚胎发育期很长,需要3~4个月的时间小鱼才能从卵膜中孵化出来。
刚出壳的小鱼就有2厘米左右,肚子底下还拖着残留的卵黄为它的继续发育提供营养。待长到4厘米左右,它们才纷纷离开孵化窝到附近的水里去觅食小动物为生,有时它们父母的尸体也会成为它们的食物。
小大马哈鱼孵出的日子正是早春时节,天气还很冷,其它鱼类都没有苏醒过来,环境对它们来说是安全的。等长到6厘米后,它们便要离开它们的故乡顺着急流向着大海的方向出发了。
像大马哈鱼这样在淡水中出生,然后到海洋中长大,成年后再溯河洄游重返故乡生殖后代的鱼称为溯河洄游鱼类。---资料来源:《漫游海洋水族宫》马英杰、马爱军著,海洋出版社,2001年。
2。大西洋鲑鱼(Salmosalar)从其度过“青少年时代”的海域出发,沿加拿大或俄罗斯的河流的入海口洄游而上,然后在这些淡水河里产卵,授精。
这种逆流而上的旅程长达数百公里,途中充满了艰难险阻,比如堤坝的阻隔,或贪婪的捕食者黑熊的利口。鲑鱼溯河洄游的生死之旅虽千难万险,但丝毫也挡不住它们回归的脚步。
许多鲑鱼因此无法安全抵达目的地。然而,如果一切顺利,这些鲑鱼就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逆流而上,跳越瀑布,经历千难万险到达它们出生的河流。
实际上,所有的鲑鱼对自己的“出生地”都很忠诚,凭借十分发达的嗅觉,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和通过化学受体(一种专门感知水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细胞)收集的信号,它们就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原来出生的地方。它们从小就学会了逆流而行,在河流中度过2年之后,再。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历程、使命、责任感和勇气的故事,
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独立、坚强、勇敢、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更为后代留下宝贵生命的精神。
我最喜欢其中银光鲑鱼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捷径,今后我们的孩子也会被捷径诱惑,并养成爱走捷径的习惯。但是,如果我们能越过瀑布,那一瞬间的喜悦和快乐,我们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这才是鲑鱼该走的路!”鱼儿们听了银光鲑鱼的话,勇往直前,终于把汹涌奔腾的瀑布甩在了身后,它们成功了。
小小的鱼儿带给了我们震撼,但更多的是激励和鼓舞。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害怕、逃避只会使我们变得更加软弱无助,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勇气和自信来支撑我们,战胜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人生就需要勇气。即使是在人生的路上布满荆棘,我们也应该像逆流而上洄游的鲑鱼一样,勇敢向前冲!
以墨守成规为话题的作文篇篇
1、鲑鱼一定要活的(如果是野生的最好),鱼的重量在500克左右是最好的。
2、让卖鱼的帮你把鳞片刮干净,鱼鳍不要剪掉。内脏洗干净因为鲑鱼油刺自己洗容易弄伤。
3、回家再用水冲干净。放置盘中待用。
4、用刀在鱼的背部划3道横条,这样蒸的时候容易入味。两面都要划。
5、准备姜片、葱段、黄酒、蒸鱼料(蒸鱼料超市有买的)
6、把姜片放在盆子的底部、鱼肚子里和鱼背上,洒上一点黄酒500克的鱼放上5汤勺蒸鱼料,放上葱段还可以放少量鸡精不用放清水了。
7、锅中放水放上支架在放上鱼。用大火蒸20-30分钟,蒸好不要马上打开锅盖闷5分钟。蒸鱼中不用翻身。大功告成了。
清蒸鲑鱼
原料
鲑鱼1条,重500克左右,水发玉兰片50克,水发香菇25克,番茄50克,菜心50克,花生油1000克,鸡油10克,料酒25克,葱15克,姜8克,蒜10克,味精2克,盐5克,鲜汤适量
做法
1、将鲑鱼去鳞、鳃、内脏,洗耳恭听干净后放在案板上,用刀在鱼体上每隔1段斜剞一刀纹,用盐抹匀鱼身,腌渍片刻;葱去皮,洗净,切斜段;姜、蒜去皮,洗净,切片;
2、玉兰片洗净,切薄片;香菇洗净,切去根蒂;番茄用开水烫过,去皮,去籽,切成斜块;菜心洗净,用开水焯烫断生;
3、将锅置于火上,放油烧至六七成热时,将鱼下锅速炸一下,炸至鱼体发挺、色泽微黄,捞出控油,放至盘内,加入料酒、盐、味精、鸡油和少许鲜汤,均匀摆上玉兰片、香菇、葱段、姜片、蒜片,上屉,架在水锅上,用旺火、沸水、足气蒸(以水开后冒气汁)10-15分钟,蒸至鱼珠突出、鱼肉籽生、嫩熟时取出,拣去葱段、姜片、蒜片,把蒸鱼的汤滗入锅内;
4、将锅架在火上,再放入菜心、番茄块,烧开,滚上一滚,淋入鸡油,浇在鱼体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