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植权是医学生物化学家,出生于民国时期,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后千万美国留学,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长期从事蛋白质变性理论、动物代血浆以及核酸和基因工程的研究,是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梁植权
1941年出生于山东烟台,祖籍广东中山,医学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协和医科大学生化系教授
1937年从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1941年获得燕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助教;
1941年至1945年在中国大学任教;
1945年转到清华大学农学院生物化学系工作;
1946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化学系助教的位置;
1950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系副教授;
1951年至1969年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副主任、系主任;
1969年随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迁四川简阳;
1978年从简阳迁回北京,继续担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系主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6年6月14日逝世,享年92岁
主要成就
梁植权创制成功“实研二号”及“实研三号”代血浆,其抗原性有独到之处。发现6种中国人异常血红蛋白新变异体,发现3种中国人血清蛋白变异体,发现3种a1-抗胰蛋白酶新变异体,并证明中国人最常见的a1-抗胰蛋白酶变异体为Etokyo。发现马利兰能重新开启g珠蛋白基因,可用于治疗b-地中海贫血。对转运核糖核酸一级结构的研究方法,及针刺麻醉的镇痛原理,也做出重要成绩。还进行了b-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