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的“禾”字拼音是:hé禾(hé)汉字注音:ㄏㄜˊ汉字部首:木笔画数:5画笔画顺序名称:撇、横、竖、撇、捺。
释义:①谷类植物的统称:~苗。~本科(单子叶植物的一科)。
②古代指粟(谷子)。组词:禾苗,禾场,木禾,嘉禾,命禾,禾耳,禾娘,杨禾,禾桶,禾谷,秋禾,乌禾,起禾,养禾,禾田,禾绢等。
四字词语:禾黍之悲,鼎炉柴禾,禾花仙女,风禾尽起,禾头生耳,故宫禾黍,禾谷夫人。延伸:说文解字:说文原文:嘉谷也。
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
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省。
象其穗。凡禾之属皆从禾。
参考资料便民查询网:/e7a6be__bihuachaxun/。
拼音:hé
基本信息:
部首:禾,四角码:20904,仓颉:hd
86五笔:tttt,98五笔:tttt,郑码:MF
统一码:79BE,总笔画数:5
基本解释:
1、谷类植物的统称:禾苗。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的一科)。
2、古代指粟(谷子)。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嘉禾[jiāhé]
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
2、秔禾[jīnghé]
粳稻。
3、农禾[nónghé]
农作物,庄稼。
4、杨禾[yánghé]
高粱。
5、晚禾[wǎnhé]
晚稻。
苗族的苗的拼音miáo
苗是指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如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
详细解释
【名】
1、会意。从田,从艹。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
2、禾苗,未吐穗的庄稼;泛指初生的植物。
苗,草生于田者。——东汉·许慎《说文》
无食我苗。——《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
无苗。——《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八月苗未枯。——宋·沈括《梦溪笔谈》
3、指禾谷之实。如:苗米(漕运上缴的官粮)。
4、初生的动物。如:鱼苗;猪苗
5、子孙后代。
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先出自箕子苗。——《李翊碑》
6、事物的开端;事物的预兆。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又如:苗脉(比喻事物的根源);苗头(端绪;预兆;因由)。
7、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如:矿苗;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8、我国古代部族名。也称“三苗”,“有苗”。如:苗民(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也指古三苗部族)。
9、我国少数民族名。相传为古代三苗部族之后。如:苗子(指苗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苗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10、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如:火苗。
11、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质或制剂或减毒结核杆菌剂。如:牛痘苗;卡介苗。
12、姓。
【动】
1、庄稼出苗。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2、夏天的狩猎。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