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

时间: 2024-06-05 栏目:知识竞赛

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芈姓(一作嬭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一说屈氏的来源是西周前期的楚国人屈紃)。 [53]

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2]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54]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3]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4],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1]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关于屈原作品的篇数,古今有多种说法,但主流认为是25篇。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汉书•艺文志》:“屈原赋二十五篇”。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认为屈原作品有:《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即《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9篇,即《惜诵》《涉江》《悲回风》《橘颂》《惜往日》《怀沙》《哀郢》《抽思》《思美人》)、《卜居》(1篇)、《渔父》(1篇)、《远游》(1篇)。


另外,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招魂》《大招》是屈原的作品。
屈原作品内容《离骚》

离骚,王逸注:“离,别也。骚,愁也。”即离别的忧愁。

《离骚》为屈原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辉煌的长篇抒情诗,也是屈原带自叙性质的诗,揭露楚国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屈原追求政治革新、振兴祖国的“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已经没有人能同我推行美政,我将效法先贤彭咸跳水投江。“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思想,并抒发了屈原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不惜以身殉国的崇高精神。
前部分个人自叙(家世、个人、才能);中间部分抨击时世(揭露、历史之鉴、三求女);最后抒发情志(乱曰、美政、彭咸)。 


《九歌》

《九歌》共11篇,是屈原被流放到江南沅湘流域时,在民间歌词的基础上整理、修改而成的一组祭祀之歌。这里的“九”不是实数。

一是祭歌:《东皇太一》(“东皇太一”是皇天上帝的意思,是最尊贵的天神)是迎神曲。“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吉祥的日子和时辰,我准备虔诚迎东皇。《礼魂》是送神曲。
二是恋歌:《东君》(太阳神)与《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宰人类生命的男神)与《少司命》(主持人间生儿育女的女神);《湘君》与《湘夫人》(一对湘水神);《河伯》(黄河神)与《山鬼》(山中女神,巫山神女)。
三是挽歌:《国殇》悼念为国家战争而牺牲的将士的祭歌。“殇”是未成年(不足20岁)而死于野外的人。


《天问》

《天问》是屈原的第二首长诗。王逸注:“《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天至尊至高,非常神圣。
一是奇特。清代林云铭《楚辞灯》:“一部《楚辞》,最难解者,莫如《天问》一篇。”清代夏大霖《屈骚心印》:“其创格奇、设问奇、穷幽极渺奇、不伦不类奇、不经不典奇。……大奇大奇,然不得其解,便是大闷事。”《天问》的确非常奇怪(苏雪林)。
二是广泛。全文提出172个问题,问天上事,问地上事,问人间事。一问到底,而且有问无答。屈原借天而发问,抒发心中不满。
《九章》

《九章》共9篇,有“小离骚”之称,是研究屈原生平、思想的重要材料之一。《离骚》是对自己身世进行综合性的描述,而《九章》是对自己实际政治生活某一个片断进行阐述。
这9篇作品是屈原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主要记述了屈原的生活经历以及艰难处境和悲愤苦闷的心情
《惜诵》:惜,痛,悲伤;诵:陈述。惜诵,即以悲伤的心情陈述往事。
《涉江》:涉:渡。涉江,即渡江南行。为屈原流放江南所作,叙述了诗人从鄂渚到溆浦的行程和处境,表现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怒和对理想信念的坚贞。
《哀郢》:即哀叹郢都的沦亡。表现了屈原思乡(“去故乡而就远兮”:我离开故乡走向远方)、怨君、忧国(“出国门而轸怀兮”:走出郢都心里难受)、爱民(“民离散而相失兮”:百姓流离失所)的思想感情。
《抽思》:抽:引出;思:情绪。抽思,就是把郁结在内心深处的忧伤情绪抒发出来。
《思美人》:美人喻指楚怀王。思美人,即思念楚怀王。诗中反复表述了对楚王的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又不能告知的伤感,是屈原炽热的爱国思想的曲折反映。
《惜往日》:惜,痛惜、哀伤;往日,指过去的岁月。题意是痛述、回忆过去的日子。诗中回忆了早年曾受怀王信任,起草宪令、参政议政的情节,叙述自己遭受谗言被罢职、奸臣当道、理想破灭的痛苦遭遇,抒发自己无端受诬陷而君王又不明察的心情。
《橘颂》: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的咏物诗,有“咏物之祖”之称。同时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诗作——语气不同(情绪轻松)、诗体不同(多为四言式)、思想不同(信念坚定——“生南国兮,深固难徙”)、喻意不同(以橘喻人)、创作时间不同(似为处女作)。全诗通过赞颂橘树,以物寄情,托物言志,既是对理想人才的称颂,也是对自己崇高志向的抒发。
《悲回风》:诗首“悲回风之摇蕙兮”,即为蕙草被旋风(即回风)摇动而悲伤。依秋天的悲凉景象抒发情感,寄托了屈原对黑恶势力的痛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怀沙》:可以说是屈原的绝笔。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怀沙,言怀抱沙石以自沉也。”司马迁《史记》说屈原“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如何区分《九章》九篇诗作的创作时间和地点呢?可分为四个类型:
一是屈原初出仕任职期间:《橘颂》。
二是屈原第一次放逐期间(怀王时期,汉北):《抽思》(“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惜诵》。
三是屈原笫二次放逐期间(顷襄王时期,江南):《思美人》《涉江》《哀郢》。这三篇中均记述有江南的地理、事象,如枉渚、辰阳、溆浦等。《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枉渚、辰阳、溆浦均在湖南)。《思美人》:“观南人之变态”(观察南蛮之人的形态)。《哀郢》:“上洞庭而下江”(进入洞庭离开长江)。
四是屈原投江之时:《悲回风》《惜往日》《怀沙》。这三篇都是屈原临死前的作品。


《卜居》

“卜居”的含义就是占卜自己“居世何所宜行”,即通过问卜来解决自己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对待现实。事实上,屈原并无待决之疑,他对“何去何从”是很明确的。他假借卜筮贞问的方式,是为了抒发愤激、针砭现实、警醒世俗、彰己独志。


《渔父》

父(fù抚):渔翁。父,对老年男子的美称。本篇通过渔父与屈原自己的对话,表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高尚节操和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牺牲精神,也表明了屈原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境界。


《远游》

《远游》是屈原晚年所作,是屈原忧患现实的悲愤诗。姜亮夫在《楚辞今绎讲录》中说:“《离骚》是中年前后的《远游》,而《远游》则是垂老将死的《离骚》。”《远游》是探索屈原思想发展过程的重要材料。顷襄王当政,屈原再遭放逐,回归无望,为求精神寄托,他选择了道家、神仙家仙游方面的元素创作了这首游仙诗,意在排遣苦闷,以求慰藉。


    【知识竞赛】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爬灰是什么意思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