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禅语静心短句,静思语禅语便签禅语悟道(精选73句)

时间: 2023-03-21 栏目:好词好句

静思语禅语便签禅语悟道1

1、笑话、调侃是生活的作料,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它不多,无它不行。但玩笑、调侃一定要分别对待,对不了解的事,不熟悉的人,必须注意尺度。稍不注意,轻则遭人误会,重则伤害别人。

2、风吹乱了花的梦呓,你却说,那只是你的心在漂移,忘不了的是你,参不透你留给我的禅机。

3、可以放逐自己,不可放纵自己。被逐而后自醒,放纵而后自迷。可以相信命运,不可被迷信所缚。命运可以自己掌握,迷信则被外物驱使。

4、一个人懒惰,虚度时光,最终一事无成,都是自己原谅自己的恶、安慰自己的失、欺骗自己的心造成的。

5、【佛心禅语】一切道理都孕育在最平常、最平凡的生活中,只要细心体验,肯定受益匪浅。

6、

7、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8、风风雨雨弘法,平平常常念佛;安安静静往生,自自然然成佛。

9、虔诚之心,不分大小。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到人的真心,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一颗至诚的心,因为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10、【佛心禅语】希望是生命不竭的原因,无论在什么境况中,我们都要有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生命的动力在于我们满怀希望,不懈追求。有希望才有对未来的展望,每日满怀希望、脚踏实地的人,生活给予他的绝不可能是绝望。

11、一切所有及其果,尽施于人舍心生。说名布施波罗蜜,是故彼唯心体性。(古印度)月称《入菩萨行论》

12、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

13、【幸福小语】烦恼,注定是幸福生活的拦路虎。只是,倘若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些已经流逝的日子,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烦恼都是自找的。只要放下一切,欣赏四季独具的情趣与韵味,用敏锐的心去感悟体会,不让烦恼与成见梗住心头,便随时随地可以体悟到“人间好时节”的佳境禅趣。

14、【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世界上是非、爱憎的事情出乎寻常的多,仔细思考我应该怎样去应付,那就是应该放宽心胸多加忍耐,心地敞亮地顺其自然。

15、【佛语心经】同一种情况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作用,甚至完全相反的作用。因此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它可能产生的结果,斟酌其利弊得失,不能顾此失彼,为了达到某一方面的目的而不顾其他方面。尤其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惜对他人造成损害。

静思语禅语便签禅语悟道2

1、以分别为道,以烦恼为道,以疾病为道,以鬼神为道,以苦为道,以死为道。(宋)藏巴嘉热大师“六平等”

2、我答应试试,但我一个人写不了,只能在这里抛一块砖,请大家不吝献出美玉,满足一下这位年轻博友的愿望。

3、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作一佛事,乃至一称一礼;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为一人,乃至交一言;一誓不与本分间隔,阅一书、作一字;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一坐立、一谈笑。(清)玉琳通琇禅师《自励四誓》

4、恭敬于法及说法者,为法,欲法,乐法极乐,助法,住法,持法,护法,坚住于法,赞叹于法,住于法行,增法,求法,以法为力,施法器杖,唯法为务。《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5、事忏诵经持密咒,观像礼拜供养力,造塔造像及布施,称赞佛僧名号等。若能了达真空理,名为理忏灭罪根。(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6、【最有禅意的句子】有毅力、勇敢,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到平坦。

7、利行。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者,人恒助之”。有时候一句关怀的好话,一个帮助的结缘善行,就是善因会结善果,广种福田必获丰收。

8、做人的六条标准:知因果、讲良心、守道德、立志向、养识见、充才干。

9、境由心造随缘自在,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闲事挂心头,日日皆是好时节。

10、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楞严经》卷四

11、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包容万物的宽大心胸,心境才能超脱;否则尽管信仰虔诚、礼敬拜佛,终究还是会堕入魔道。

12、【佛心禅语】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洞山禅师

13、不要抱怨,任何抱怨出去的,最后都要自己收回,不合算。

14、不求在俗世中暮鼓晨钟,千年坐禅,但可随着音乐放纵遐思,坐看云起,养一份释然。

15、我们不应被行家之言所吓倒。当遇到我们确实熟知的领域,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住所,让我们听完行家如何说后,自己再做主张吧。我们的推测或许和他们的差不多,有时可能还要比他们的强些。

静思语禅语便签禅语悟道3

1、佛法不是反对、摒弃一切追求,而是要让一切追求在道德的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实现。

2、【佛心禅语】生命的实现与生活的开展,需要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因此,“放下”和“空”是每个人所必需的生活艺术和智慧。——郑石岩

3、观察事物,太远了看不真切,太近了也看不清,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看人看人生亦如此。

4、【佛心禅语】“虔诚的心”就是敬业精神,对待我们的每一份工作,都应抱以最诚实和敬业的态度。唯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就。

5、而此菩提,非以住得,非不住得。何以故?以彼法性不离无生,非曾有非当有,亦非可坏,是故无得。《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

6、世间森罗万象,一切宛然存在。由于我们在主观上存在妄想执著,才改变了外在事物的形象。

7、我们心中应该要常常保持没有烦恼的状态,也就是头脑里没有忧郁、不满意的事,因为世界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已经知道,可能会有八九成不如意的事出现,那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呢?—圣严法师

8、有时我们处在好环境中,却不知道珍惜它,只觉得“我不负人,人人却负我”;换个环境后,因受到另一种人事的磨练,才体悟到当初的人事并不比目前的差啊!为什么在那里我感到痛苦,换到这里我还是痛苦呢?

9、悟是不能完全用语言及文字表达和形容的,譬如你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美,这甜的滋味只有吃过的人才能知晓,没有吃过糖的人是不易体会的,“悟”是自证自觉的境界。

10、乐者必受苦,苦者苦转胜。《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七

11、轻弄毁蔑余人故,当知是罪,重于比丘四禁。《摩诃般若经》卷二十,梦中不证品

12、【佛心禅语】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3、信仰宗教,能够正信最好;不能正信,迷信也比不信好;但是宁可不信,千万不能邪信。信仰错误,就如走差了道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诸佛菩提极甚深故,若不厚种善根,恶知识所守,难得信受。《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14、【佛心禅语】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不但能在内心产生一种由衷的快乐,而且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15、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静思语禅语便签禅语悟道4

1、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无法成就事业、学业与道业。修行必定要能堪忍无量的苦,无忍决不会有所成就,是故“忍”为修学佛法的重心。

2、佛祖说:欲望微小的人,内心坦然,没有什么担心和害怕的事,遇到事情总可从容应对,没有什么缺憾。

3、【佛心禅语】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纯净得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

4、调心的最后目的是要把心调伏得没有烦恼、没有无明、没有贪心、没有痴心,最后全心全意来为大众服务、为大众做牛做马。

5、【天天禅语】若能心正、念不偏,有定力坚守岗位,则事无不成。

6、【佛心禅语】适时的放下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7、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说法,这种说法常是无声的,但有时却比有声更为深刻。

8、【自在的生活】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没有常住不灭的;“烦恼”徒令人度日如年。一般人的心念常常变幻不定,有时生欢喜之念,有时起怨怒之意,有时则萌仇恨之心;原因在于面对各种不同外境时受到了的影响。面对喜欢的人,我们往往生起占有自私的爱念。

9、学会宽容,便是真的领悟了生命的内涵,便能站到比别人更高的位置,看问题和处理事来也会比别人更加透彻有效。

10、佛教的真理犹如明灯,将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并启迪心灵的智慧。跟着真理的脚步,让我们来一趟菩提之旅吧!这一定是一个寂静与安详的旅程。

11、【佛心禅语】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2、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既是如此,我们就都无权剥夺、破坏其他众生的生存权利,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首先应该做到的。

13、善良、恻隐、敬畏存在于人的天性之中,被教育和文化发掘而后发扬光大。大多数人的这种天性一旦泯灭,人类的黑夜就来临了。但愿有人能够点一盏智慧的明灯,将这种天性重新照亮,并引导其迎接明日阳光。

14、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七

15、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时刻保持谦卑才能不断进步,你必须常常仰望才有机会看到星空。

静思语禅语便签禅语悟道5

1、【天天禅语】有苦的人走不过来,有福的人就要走过去。

2、【佛心禅语】我宁愿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3、菩萨于一切法住无分别,能满六度。《大般若经》卷二十二,教授教诫品

4、若有人王成就正见,如法化世,名为天主,以天善法华世间故。《心地观经》卷一,报恩品

5、菩萨成就四法,得大财富,何谓为四?乞者不逆;于所施物不生爱惜;恒愿众生获多财宝;舍离诸见,顺于正信。《大宝积经》卷-。,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6、【天天禅语】的事,认真投入;远离不对的事,就能转苦为福。(www、Iazj、com)

7、【佛心禅语】能够正视自己的人,会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从而才有更严格的要求与更高的追求,人生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8、【佛心禅语】在佛家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的因缘生生不息,所以,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外的事物,关系到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9、一般人都认为爱心是给别人的,其实爱心是给自己。

10、【禅故事】修炼30年后,大师练成移山,众人围观。大师席地而坐,念念有词:山过来,山过来、、、山不动。大师起身缓缓走到大山前,现在山过来了吧?众人大呼上当:这是你的移山?对,我三十年修炼悟出的道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事情无法改变时,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

11、【佛心禅语】我们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所以忙的最终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佛陀曾经很清楚地告诉过我们:幸福和快乐源于利益他人,痛苦和忧虑源于利益自己。无着菩萨也说:“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故于自乐他痛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12、既知意矣,即思量义,思量义矣,即见真实。《胜天王般若经》卷一

13、机会的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往往没有被很好地运用,一半被客观把持,能让客观听命于主观者极少。因此,人的一生难免遗憾,注定残缺。残缺和遗憾是生命的常态,不妨乐观一点。

    【好词好句】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表达出失望的句子,表达失望的句子(精选24句)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