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各种歇后语大全,最好用歇后语(精选73句)

时间: 2023-04-20 栏目:好词好句

最好用歇后语1

1、父亲看着书要写什么东西,就让我把蘸笔递给他,我照着做了。可父亲一拍大腿说:“唉!你这孩子真是担砖不捎瓦,光取蘸笔不拿墨水怎么写?”(山西·平陆)

2、钢条做钉子——宁折不弯

3、【冰人】在古代媒人又被称为“冰人”或“大冰”。媒人一般都是热心肠,怎么反倒称为“冰人”呢?这一称呼最早见于《晋书·索统》中的一段故事:孝廉令狐策有一天梦见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询问圆梦的解释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主阴阳之事,你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人阳语阴,主为人说媒,因而你当为人说媒,冰河开了,婚姻也就成了。由此,后人称媒人为冰人。

4、星期天,我到外面玩了半天,还和小伙伴对骂着玩。回到家,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把衣服弄脏了。”妈妈说:“衣服脏了可以洗,要是嘴脏就难洗了。”(江苏·泰兴)

5、【把送殡的埋在坟里】释义:比喻受牵连。例句:他已经看出来了,照这样下去,要处理的处理不了,还得“把送殡的埋在坟里”,还得给自己找一身抖落不净的病……

6、【交椅】现在所说的“交椅”,是人们对权力的另外一种描述,“坐上第一把交椅”是指成了某地、某组织、某单位的“第一把手”。那么,“交椅”源自何处?传说“交椅”与唐玄宗李隆基有关。这位李三郎风流成性,喜好旅游,经常游山玩水。可是,出远门不能坐龙椅,那些太监设计出轻巧方便且能折叠的椅子,不用就叠上,用时再打开,而且还能灵活转动一周。玄宗坐上一试,果然舒服,比龙椅还要受用。因为这种椅子可以折叠,椅腿交在起,玄宗皇帝传旨,将此皇家专利产品命名为“交椅”。不过,“交椅”在史料中确有记载。宋代高承在《事务纪原》中引《风俗通》的话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这段话明确指出,在汉代称胡床,在宋代称交椅,胡床即交椅。北方的“胡床”比较实用,样子犹如矮凳,坐上去很舒服,胡床双足交叉,可以折叠,好像现在的马扎。到随朝,因忌讳“胡”字,原先的“胡床”改名为“交床”。约在唐以后,人们在“交椅”上添加后背和扶手,制作出了原始的椅子。“交床”随即荣升为“交椅”。到了南宋时期,正式有了“交椅”之名。当时的“交椅”有直背与圈背两类,坐上去都很舒服。宋江在梁山好汉中坐第一把交椅,别忘了,那小说是明朝人写的,不过,文艺作品也不能脱离当时的生活环境。

7、秋播时,爸爸主张留点地来年种经济作物,妈妈主张多种粮食作物。奶奶偏向妈妈,对爸爸说:“宁穿十天烂,不挨一顿饿;还是多种粮食好。”(河南·鄢陵)

8、大厅里挂字画——客观

9、七分锣鼓三分唱。

10、英雄永远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富饶的宝藏永远同大地在一起。

11、【杀人不眨眼】(惯)形容非常残暴、凶狠。

12、【一棵树上吊死人】释义:比喻死抱住一种行不通的办法不放。例句:他又好气,又好笑,肚子里骂道:“笨家伙!只知道一颗树上吊死人。”

13、人情一把锯—你不来,我不去

14、【富家一席酒,贫汉一年粮】(谚)富家豪华奢侈,一席酒筵的费用,就是够买贫穷人家一年的口粮。指富人生活极其铺张浪费。也指贫富之间的差距惊人。

15、【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谚)能给别人提供方便的,自己也会得到方便。指帮人和自帮是互为因果的事,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也作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与人方便,方便自己。

16、烂鱼开了膛———副坏心肠

最好用歇后语2

1、【鸡肚不知鸭肚事】释义:比喻这个人不知那个人的心思。例句:“不是不相信老你是‘鸡肚不知鸭肚事’。我有我的难事,你可就无所谓了。”(www、iaZJ、com)

2、【一分行情一分货】(谚)行(hang)情:市场上商品的时价。指出钱多少决定货物的优劣。也泛指得多少好处办多大的事。也作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分钱,一分货。一分货色一分价。

3、【家雀跟着檐蝙蝠飞——干熬夜眼】(歇)家雀:麻雀。檐蝙蝠:即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身子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以蚊蛾等昆虫为食,夜间在空中飞翔。指白熬时光,毫无所得。

4、【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谚)只要是故乡人就亲,只要是故乡水就甜。指人们的乡土感情总是很浓的。也作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家乡水。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5、钻进风箱里的老鼠——受不完的气

6、学校里背书——不望(忘)本

7、【不知井落在吊桶里,还是吊桶落在井里】(惯)比喻争斗双方谁败在谁的手里,尚难预料。

8、爸爸的一位朋友终年在家养鸡,搞科学种田,几位亲戚劝他进城去做生意,说那比养鸡、种田要合算多了。可那位叔叔却不这样想,他说:“打鱼的不离船边,找柴的不离山边,我这个庄稼汉怎能离开田边?”(江苏·海安)

9、【刀尖上过日子】释义:比喻在危险境况下生活,日子难熬。例句:杏花!现在咱们是刀尖上过日子啊!你想的多么便宜呀!

10、【山依岭,岭依山】释义:比喻互相帮助,互相依靠。例句:咱们近人不说远话,互助组里,鱼帮水,水帮鱼,山依岭,岭依山,年轻人照顾你们上岁数的老人,是应该的。

11、火烧岭上找螺头——难寻

12、【有钱难买回头看,头若回看后悔无】(谚)回头看:回头再检点一番。指经常回想过去的失误,可以避免许多后悔和烦恼。也指事情做完后,再检查一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遗漏或失误。

13、矮梯上高房——搭不上檐(言)

1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谚)四海:指全国或天下。指普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也作四海皆兄弟。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四海内,皆兄弟。

15、老鼠偷秤砣——盗铁(倒贴)

16、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

最好用歇后语3

1、【吃的盐和米,讲的情和理】(谚)吃饭菜,要有米,要有盐;说话,要合情,要合理。指有米有盐,是做饭菜的基本条件;讲情讲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重打锣鼓另开戏】释义:重新敲起锣鼓,从头另开演一场戏。比喻从头再干或另作新的打算。例句:人们的劲头又来了,又好像头年,萧队长找着一百二十多个贫雇中农男女,愿意重打锣鼓另开戏。

3、【牵羊入屠户之家——一步步来寻死地】(歇)屠户: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家。指人一步一步走向绝路。多指自寻死路。

4、【班房】现在人们称被司法部门拘留或坐监狱为“蹲班房”。它源自哪里呢?考其源,是来自明清两代的“三班八房”。所谓“三班”是指皂班、隶班、快班,属于差役组织,分掌维系治安、侦察、捕缉、提刑、解押、传呼诉讼等事务。“八房”是指吏房、礼房、兵房、工房、刑房、仓房和承发房,属于封建国家地方政权中的胥吏机构,分掌地方民政、财政、教育、水利、建设等事务。古代衙门不仅管行政事务,还管审判。故此,根据“三班八房”的性质和职能,人们就把封建衙门、监狱简称为“班房”。

5、【树要直,人要实】(谚)树身要端直,端直才能成材;为人要诚实,诚实才能立足社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指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6、粥锅里煮铁球——混蛋到底带砸锅

7、【跌个狗吃屎】(惯)指跌倒时嘴碰到了地面。

8、【老鼠睡猫窝——送来一口肉】(歇)比喻送到嘴边来的好东西。

9、【谁家锅底没有黑】释义:谁家都有不光彩的事。例句:唉!这也是劫数啊!其实这也没有关系,谁家锅底没有黑?

10、【苗怕虫咬,儿怕娘娇】(谚)指禾苗怕的是害虫咬,咬过的禾苗不能正常生长;孩子怕的是娘亲溺爱娇惯,娇宠的孩子没出息,成不得人。

11、我和爸爸一起到地里看庄稼。看见红薯长得非常茂盛,就缠着爸爸非要吃红薯。爸爸说:“不行,不行,俗话说‘六月六红薯只有鸡蛋粗’,太小了,过一段时间再吃吧!”(河南·镇平)

12、【牡丹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谚)指牡丹花再美,离开绿叶陪衬,也显不出它的艳丽。比喻本事再高强的人,离开得力人的辅佐,也成不得事。也作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牡丹虽好,绿叶扶衬。扶衬:扶持,帮衬。牡丹花少不得绿叶扶。

13、【抓住船板就是命】找到了救助的方法。图书:“正苦干无计,抓住船板就是命,便想利用这机会喘息一下。”

14、老牛吃嫩草——爱青(情)

15、【一传十,十传百】(惯)形容消息传播得非常快。也作一传两,两传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16、【抓住手腕子】做坏事当场被抓住。浩然《艳阳天》:“这就是赃证啊?那绳子是我打草丢的,你说我往外运粮食,你为什么没抓住我的手腕子?”

最好用歇后语4

1、【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释义:莲子:莲的种子,可以吃。比喻辛酸苦楚在内心里。例句:她仇恨这人吃人的社会,但她无力反抗,只好让泪水往肚里流,她变得沉默孤癖(僻)起来。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她不愿说话,不到不得已时不开口,别人问话时,她总是用点头摇头来回答。

2、【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谚)豺:形体似狼而小,性凶猛。豺狼:比喻凶恶残忍的人。安:表反问。指豺狼当道伤人,消灭豺狼是当务之急,何必管那偷吃鸡的狐狸!比喻铲除恶人应当先除首恶。

3、【兔子不吃窝边草】释义:兔子不去吃自己窝旁边的草。比喻人不在家门口或当地干坏事,不去侵犯周围人的利益。参见“老鹰不吃窝下草”、“猛虎不吃傍窝食”。例句:洪大哥,我不是来追赶你的。自古道:“兔子不吃窝边草。”

4、钻了空子的鱼——漏网

5、【保住乌纱帽】乌纱帽,为封建时代官员所戴表示身份的官帽。借指保住个人地位权势。反义说:丢了乌纱帽。姚雪垠《李自成》:“请你想想,如果这次进剿又无结果,丁抚台的乌纱帽能保得住么?倘若皇上震怒,不惟会丢了乌纱帽,恐怕还有不测之祸!”

6、【一园瓜,就一个熟的】只有一个成熟、出众。成语:出类拔萃。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咋知道我没照顾?就你有情,别人都没意?一园瓜,就你一个熟透了!”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释义:东西总是依照种类聚集在一起,人总是一群一群地分开。常比喻坏人总是与坏人勾结在一起。例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黑鬼对黑鬼,又不碍着谁。

8、【双日不着单日着】不是双日就是单日,谓逃避不了。明代《水浒》:“贼老咬虫,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这屋里粉碎!教你双日不着单日着,我不结果了你,不姓唐。”

9、【靴里无袜自得知】(谚)光脚穿上靴子,别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泛指做下瞒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无法瞒过良心。

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释义:至察:过于苛察琐细。徒:同类,同伙。水过于清了,水中不会有鱼;人太苛察了,就没有人与他交往。例句:我这个人就很严肃,毛主席批评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孩子病死不买药——省的不是地方

12、【神归庙,鬼归坟】(惯)比喻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13、开甑的蒸气——直往上冲

14、【慈不掌兵,义不主财】(谚)生性仁慈的人,不宣统领军队;行侠仗义的人,不宜主管钱财。指掌兵的不宜讲仁慈,主财的不宜讲情面。也作仁不统兵,义不聚财。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15、【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见“富家山野有人瞅,贫居闹市无人问”。

16、【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谚)在同一块土地上居住了几十年的人,没有不亲密的。指共同的劳动生活容易使人们亲近和睦。

最好用歇后语5

1、【打狗看主人面】做事要看背景,考虑人事关系、后台。香港梁凤仪《千堆雪》:“香港当然是个打狗也看主人面的社会。”

2、【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惯)十八般武艺:刀、枪、剑、戟、棍、棒、槊、镗、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十八种武艺。形容武艺出众,精通每一件兵器。也比喻人掌握各种技能,什么都会。也作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

3、【头上有疮瞒不过剃头的】(谚)比喻任何事情无法瞒过知情人。

4、【糠箩里跳到米箩里】(惯)箩:盛粮食的器具。比喻生活环境一下由坏变好了。

5、画里的烧饼——不充饥

6、强扭的瓜儿——不甜

7、今年,叔叔的绿茶又获高产,大家都向他讨教栽培方法。叔叔说:“绿茶丰产靠秋挖。七月挖金,八月挖银,九月挖的就是臭铜钱。就这个理。”(江西·婺源)

8、【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惯)指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也指过高地估计对方的力量,而对己方的力量估计不足,因而助长对方气势,使自己灰心丧气。也作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9、【三一三十一】(惯)原为珠算口诀,用三除十,得三余指三个人每人平均一份。

    【好词好句】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生活最现实的一句话 生活中很现实的句子20句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