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吃水果之前,重要的是消毒、清洁。但是,葡萄、草莓、杨梅等表皮中往往会残留一些农药或细菌,如果清洗不干净或是误食有毒的水果,便会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伴有流涎、腹泻等症状。在吃水果时,清洁很重要,好将其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个小时(不宜用洗涤剂或消毒液来清洗水果)。
2、中国南北幅员辽阔,因此南北两地的天气变化各不相同,南北的气温差异也比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所以立夏北方很凉爽,南方稍微炎热些。
3、从气温上分析,“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如西宁当地昼夜温差都在20℃左右,最高气温也未冲到20℃,西宁离“夏天”还有些远。真正的夏天还早着呢。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摄氏度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4、气象学上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当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意为春季开始,当温度高于22℃时则意味着夏季的开始。立夏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
5、忌“水果化”
6、立夏天气变化
8、忌过食生冷
9、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此际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11、盛夏大量的时令水果上市,加上天气炎热,食欲不振,很多人都喜欢多吃水果以补充营养。不少爱美的女士更是坚信“一天三顿水果,修身养颜两得”,或者干脆用水果来代替饮食。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盛夏尤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补充。
12、吃水果虽能摄取大量的维生素和水分,但不能忽视其他营养的均衡摄入,因此,吃水果要适度。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有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等,但仅靠吃水果无法满足这些营养物质的需求。如果饮食长期“水果化”,那将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造成身体营养不均衡。
13、忌过饱
15、
16、夏季身体消耗特别大,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在吃水果的时候更需要注意。孕妇在选择水果时,应避免吃“冷性水果”(如冰冻西瓜),否则会刺激肠胃导致腹泻,容易引发早产。民间有“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荔枝属于温性食物,多吃容易“上火”,会导致便秘、齿痛、面部疥疮、口腔溃疡等疾病。因此,在选择水果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