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所有的生命都和你成为一个家庭时,你什么都不做,那只是回家!
2、【天天禅语】知道是知而行道;能行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3、同参,是同修间相互交流,消除习惯,只有清洁佛心的意思。
4、人生最大的修养就是宽容。(当代)星云《人间佛教戒定慧》
5、很多人都死了,我们还活着,这是多少幸福?
6、【禅语感悟人生句】 求助于别人,不如求助于自己。
7、施佛塔寺,千倍报;布施沙门,百倍报。《上品大戒经》
8、笑容、柔软、体贴、付出,是爱的表达。
9、享福往往是折福,辛苦往往是积福。折福则福消,积福不尽。
10、勇气不能失去,信心不能失去,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和不可能的事情,害怕——拒绝。
11、专门为除三毒刺而寻求智慧犁。《华严经》卷77,入法界品
12、人心自危是动荡的根源;只有人人安心,社会才能稳定。
13、【天天禅语】原谅或怨恨只是一颗心;心一转,就能包容一切。
14、【佛心禅语】 人心急,我宽宏大量。人险局促,我待之以坦荡。
15、一旦人们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精神就会沮丧,生活就会失去意义。
16、在生活中体验禅宗的关键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即平常心是道。
17、当我们认为我们知道很多时,我们实际上什么都不懂。
18、【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问】:岸是什么?苦海是什么?
19、相信因果关系,逆来顺受,羞愧感恩。恒念无常,就能处变不惊,随遇而安。
20、【佛心禅语】 如何说旋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西斋禅师)
21、莲花合掌禅意深,莲花合掌代表永恒的信心,像无尽的灯一样相互传递。
22、平静的心是最有力的,快乐的心是最有营养的,利他的心可以实现所有的事业。
23、若能跳出物质的爱欲,心自然广阔,无限丰富。
24、学佛最重要的是培养同情心。如果你失去了同情心,你就会失去佛教的精神。
25、人心如镜,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尘世无知,浮尘染而面目全非。
26、善是利益,恶是损害。一念之不是恶因,一念之是善果。
27、佛教徒,教人成佛的法,不是声闻之法,更不用说人天之法了。
28、【佛语禅话】虔诚尊重人;虔诚感恩事物。
29、【天天禅语】只有时刻清除心中的阴影,才能明朗人间事。
30、【佛语禅话】简单,才真正有福;简单,才真正快乐。
31、人性中蕴含着最柔软但最强大的感情——善良。
32、【佛语禅话】只有时刻清除心中的阴影,才能明朗人间事。
33、【一句禅语一生】发大心,立大愿,亲身体会,德才能显现。
34、自造福田,自得福缘。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35、十二年来,我求一个像芥子一样的业性。《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36、若没有灌顶者,慢慢地说密教,师弟纵成,死也堕地狱。
37、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并非完全由客观环境造就。
38、吉祥意味着一切灾难都不近身,一切都可以大事化小事化无;吉祥是福。
39、【天天禅语】学佛要学懂道理,把握生活,实践。
40、感觉者,把握瞬间为永恒;迷人,浪费时间后悔晚了。
41、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受到启发,爱就能被点燃。
42、要能活下去,才能死。(民国)太虚《人生佛教开题》
43、想要家庭吉祥和谐,就要时刻开心,天天祝福家人。
44、如果时间真的忘记了我,我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悲伤了,因为我会在云水禅的心里等你。
45、以法自娱,爱不舍。《华严经》卷14,净产品
46、凡事先从自己做起,奉献爱心要从自己做起,温柔
47、【佛心禅语】 修身以清心为本,涉世以谨言为先。
48、不要靠近傻瓜,要和智者交朋友,尊重有德者,是最吉祥的。
49、【天天禅语】以宽广的喜悦接受过去写的人生剧本。
50、生一念好心,就结一分好缘;说一句好话,你会更快乐。
51、珍惜别人就是珍惜自己。南传《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52、身体疲劳,睡眠是最好的休息。精神疲劳,沉默是最好的休息。
53、【天天禅语】理论太多,感情薄;情绪淡薄,事难成。
54、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55、自求心安就有平安,关心别人就有幸福。(当代)圣严《108自由语》
56、所谓欢乐,所谓痛苦,只存在于自己的感受中。
57、【佛心禅语】 人生的苦恼不分贵贱。一证严法师
58、信心是学习佛法的基础,也是世界上所有善法成就的基础。
59、【佛心禅语】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60、善良,有正确的方向;如果你愿意,你会有力量付出。
61、【天天禅语】拥有,有拥有的烦恼;没有,有无的解脱。
62、抱怨的人,不尝无怨。道可宗道可宗。《法句经》卷上,双要品
63、佛教认为,人生在世,总会造就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64、无论未来有多长,现在都是基础,今天是基础。
65、只有超越迷情的小爱,才能爱得一方无忧无虑,一方自由。
66、【尊重贵人,礼待小人】 尊重贵人,礼待小人。这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必修课。
67、春花自青,秋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68、所有的法本,因缘生无主,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真实。《过去现在的因果经》
69、不尝暂时起高慢心,也复不生下劣意。《华严经》卷31,十回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