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念佛人,身心自在快乐,远离一切苦恼,不老、不病、也不死,时时都有三宝加持,诸佛护念。所以要有信心、有愿力,认真念佛,十方诸佛都会加持我们,不但体质、相貌会改变,再大的业障也决定消除。所以要想勘验自己修行的功夫,从相貌、体质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2、佛法经书、录音带、录影带、及雷射唱片的流通,如果有版权,限制流通,就是「不净说法」。我们能够把眼前的小利益与一切眾生共享,必得广大利益不可思议。
3、我们口头上说利益眾生,眾生得不到真实利益,必须自己真正有修持,才能帮助眾生。所以在自己没有成就以前,自度比度他重要;等到功夫成就的时候,利益眾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和智慧。
4、我们希望臺湾有一个真正修五德、六和合的僧团,那麼二千万的同胞就有福了。首先要问问自己愿不愿意与大眾和睦相处?要和合,第一个要放下自己的成见。见解与大眾不合,就应当离开,不要破坏僧团,这是敬重僧团、尊重自己,爱护诸佛正法。
5、大眾共修,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真正念佛人,没有妄想,也没有见解,一心一意就想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什麼想法跟看法?我们只想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别人提出看法,我们还是一句佛号老实念,所有的业障都能够消除。
6、修什麼布施,可以最快速得到丰富的收穫?布施佛法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印经、製作录音、影带,把佛法流通、推展到全世界,介绍给一切眾生,财、法、无畏三种布施都圆满。所以这是改造命运最快速而有效的办法。
7、中国几千年来没有灭亡,是因為有伦理道德来维繫社会秩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具什麼身分就尽什麼义务,一辈子都能够遵守不违背,这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8、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这些都包括在戒律裡面,不守法就是破戒。经典上说破戒比丘堕地狱。又说阿罗汉想起自己往昔在地狱所受的苦,还心有餘悸,身上流血汗。我们自己造地狱罪而不知道,这是真正的愚痴。
9、对於不认识佛法、或者对佛法有误解的人士,我们说法应该儘量避免名相。例如:不讲佛、菩萨,而讲「对於宇宙人生有正确认识的人」等等,这样他就容易接受。我们帮助眾生欢喜佛法、接受佛法、愿意修学佛法。要有智慧,运用善巧方便。
10、修行最难的,在於我们不知道自己错在那裡,总以為自己样样都对,这是致命伤。菩萨比我们聪明,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过失,凡夫不知道自己错在那裡,也不知道如何改正,所以罪业愈造愈重、愈积愈深,等到果报现前,自己实在无法承受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
11、真正修持是要老老实实去做,所以修行的方法愈简单,就愈适合眾生的根机,也愈契合实相妙理。如果光是高谈阔论,实际上做不到,说得再多都是假的,只不过妄想而已。
12、对治起心动念最上乘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的秘诀,只在「老实」两个字,正如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只有专信、专念一句佛号,其餘的事情,全部都不放在心上。
13、我们念佛一定要心裡真正有佛,只要把阿弥陀佛当成自己的心上人,念佛就会成功。如果心裡真的有佛,口裡念不念都没关系,只要有真信、切愿、老实念去,一定会成就。
14、佛经上说造五逆罪一定会堕三恶道。五逆归纳起来,就是贪、瞋、痴三毒烦恼,我们想要断三毒,最重要的是「看破、放下」,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正能够这样观照,烦恼就不难断除,至少也会淡得比较快,减轻修行障碍。
15、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个人能够获得大家的尊敬,没有其他原因,就是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我们每个人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的毛病、烦恼、习气,能够一一克服,必定有成就,中国古人「悬梁刺股」,為的就是克除自己的毛病习气,否则要想成就,非常困难。
16、传道、弘道都不能勉强,要随缘,不能操之过急,这是大原则。缘分成熟的时候,凡事都会自然成就。世尊当年也是如此说法,如果只有一、二个人缘成熟,就专為这二个人说法;如果大眾的机缘成熟,佛就為大眾说法。随缘说法,应机施教,才能惠予眾生真实利益。
17、真心显露,是圆教初住以上菩萨的境界,在净宗来说,则要有一心不乱的功夫,才能做到,我们凡夫学也学不来,这是需要真正修持。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仍然努力朝这个目标去学习,也就是当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要把分别执著儘量放淡,实在做不到,就用一句佛号把它压住。
18、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谁定的?还是自己定,佛菩萨、阎罗王没有能力為我们定。所以我们希望生活过得幸福快乐,就要谨慎种善因,避免造恶业。不但恶行不可以有,恶念也不可以有。
19、到别人道场弘法,要守住三个条件:一、不收归依弟子。二、一切供养都归常住,自己所需由常住供给。三、不与信徒往来,一心向道,弘扬正法。能够做到这三点,就会处处受人欢迎。
20、现代社会环境复杂,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很大,修行的确不容易,如果没有很深的定力,坚强的道心,往往会退转。所以我们要记取古大德的教训,谨言慎行,小心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21、自古以来,中国对於伦理道德非常重视,因為这是安定社会重要的教育,统治者的责任,也就是要维护道统。所以不管他自己作得好不好,能够维护道统,并且将之发扬光大,就是很大的功德。
22、真正聪明人,绝对不作领袖,因為肩负的责任很重。譬如县、市长做得不好,是罪过;做得好,是本分。既然肩负起责任就应当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世、出世间真正的领袖,大多是佛菩萨示现。
23、佛门中讲「发露懺悔」,是向大眾说出自己的过失,希望同修督促自己。如果要说别人过失,一年当中只有一天,也就是结夏安居圆满日,称為「自咨日」。这是佛陀的制度,非常圆满。
24、一般人容易招致魔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欢神通感应。魔有神通,诸佛菩萨当然也有神通,但是佛菩萨怕眾生对於正法、魔法混淆不清,所以用讲经说法度眾生,对於神通感应的事,绝口不提。
25、从古今中外的歷史,我们真正了解到,靠人是靠不住的,因為一个人的权势、财富、事业,总是会有失去的时候,唯有靠自己往昔今世勤修大福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过得很自在。所以佛法教我们要积德修善,才会有真实成就。
26、学佛不论出家、在家,即使不学佛,也以「和」為贵。论语上说:「礼之用,和為贵」,无论大、小团体,只要能做到人事和睦、财政公开,这个团体必定兴旺,否则一定是流弊百出。我们既然发心学佛、积功累德,这两条是德行基础。
27、自己生死有把握,至於什麼时候去极乐世界,就要看缘分。如果与眾生有缘就要留下来,多帮助一些人往生。没有缘分,不妨自己先去,将来倒驾慈航,再来普度眾生。
28、一个团体要有人才,彼此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才能兴旺。如果互相嫉妒,很快就会衰败。尤其在佛门,嫉妒障碍就是破坏僧团。世间人破坏一个国家,比不上破坏僧团所造的罪业重。所以,自己如果不能与大眾和睦相处,就应该离开,这是爱护僧团的作法,也是个人德行的表现。
29、古人心地清净,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这是何等的悠閒自在。现代人好事,少事希望多事,多事还希望有更多事,整天忙得团团转,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从这裡我们细心去体会,才知道心地清净,法喜充满,是真实的快乐。
30、佛教我们修戒、定、慧,智慧就好像一面镜子,可以把境界照得很清楚、很明白。虽然看得清楚明白,但是绝对不动心,这就是「定」。「戒」是我们平常待人处世,有自制的能力,知道什麼话该说,什麼话不该说;举止言行都有分寸。
31、戒定慧表现在日常生活上,有种种的形态,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时候我们看他破戒,事实上并不然,反而那些作法,是真正的持戒。
32、在大灾难中,佛菩萨不会建立制度,因為建立制度,立刻会被魔破坏。魔已经造太多罪业,佛菩萨不忍心让他堕落得更深,所以一定会等到大灾难过后,才建立制度。所以我们在乱世弘扬正法,一定要採取低姿态,等灾难过后,正法才会真正的复兴。
33、布施,不是说你布施的钱愈多,你将来得到的愈多,不是这样的。布施是看你的心跟力,你的心真诚,你的心恭敬,布施钱财虽然很少,得的福报很大,不可思议!如果你布施的钱财很多,你的心并不恭敬,并不真诚,你得的福报反而很小。
34、我们能够真正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有大福德的人。应该时常自我反省,身心世界有没有完全放下,是不是还有忧虑牵掛?必须作到「万缘放下」,才算具足信愿,现在虽然还没有到极乐世界,日常生活已经充满著极乐世界的气氛。
35、要兴隆佛法道场,普遍利益一切眾生,一定要发广大的誓愿,对於一切道场、法师应当欢喜讚叹,让当地的信徒对於当地道场、法师更有信心,更尊敬他,才能够获得法益。所谓「若要佛法兴,先要僧讚僧」,十大愿王的「礼敬」、「称讚」我们应该要这样学习。
36、向善知识求法,要存真诚心、恭敬心去求。没有真诚恭敬的心,善知识怎麼说,我们也不会开悟。自己真正有修行功夫,这是「因」,以真诚、恭敬心向善知识请法,这是「缘」,因缘成熟,自然有成就,两种条件都不能缺少。
37、身体不好是业障。我们身体不健康,表示业障没有消除,所以要有真正的修行功夫,命运才能转变,业障才能消除。修行要发大心,如楞严经上说:「将此身心奉尘剎」,要把身心奉献给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是则名為报佛恩」,这就是真正的报佛恩。
38、往昔丛林执事任期是一年,每年腊月三十日总辞。正月初一新选的执事就职。「执事」是為大家服务,不是特权,地位平等,好比住持与菜头、粪头的地位都一样。如果寺院职位期限太久,不但四眾弟子不服,实在也是妨碍自己用功。
39、在观经註解裡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能够用净土法门劝导一切眾生,就是真正的报佛恩。因為能够劝一个人念佛往生,就是帮助一个眾生成佛,功德已经非常殊胜,更何况是帮助很多的眾生往生成佛?所以净土法门是「易行道」,自行化他,成就都不可思议。
40、真正成就的人,一定是依教奉行,我们既然发心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就更应该苦学,每天嘻嘻哈哈,不会有成就,有成就的人,一定是勤苦认真的学习。
41、印赠经典、流通录音带,这些好事许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像延续文化、从根救起的工作,却很少人知道,我们应该认真去做。这种工作需要有远大眼光的人,才能做得到。
42、一切法的功夫都在「行」,也就是要去「实践」。所以对於佛法的道理,我们必须真正去做,才能够体会它的好处,以及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如果体会不到,表示我们没有认真去做,所以没有真实受用。
43、如果具备上面的基础,就可以研究大乘经论,虽然研究大乘经论,目的还是希望自己和眾生都能够一门深入。像唐朝道绰大师一生专讲弥陀经两百餘遍;民初郑锡宾居士也是在各处专讲弥陀经,临终时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榜样。
44、「无量寿经」会集本,有李炳南老居士的眉註、慈舟法师的科判与黄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李老居士眉註虽然简单,重点都已经标明清楚,对於学习讲经的人,的确是难得的好本子。
45、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是因為不知道佛号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念佛是定慧等持,只要真正发心,立刻就会得到真实圆满的福慧,从业障凡夫身,转為乘愿再来的大菩萨,真正是不可思议的法门。
46、佛法一定要回归到「教育」,才能够创造光明的前途,普遍利益一切眾生。因為宗教的范围是天道、鬼神道和仙道,各各宗教之间,都划清界线,產生对立,只有佛陀教育涵盖十法界,有广大的包容性,能够给予眾生真正的利益。
47、菩萨悯念眾生苦,所以要普度眾生。「苦」从迷而来,「乐」自觉悟而生,所以要帮助眾生离苦得乐,先要帮助他破迷开悟。要帮助别人破迷开悟,自己一定要先觉悟,自己不觉悟,绝对无法帮助眾生得真实利益。
48、凡夫不能不起心动念,但是要知道起心动念是错的,即使起善念也是错,因為善、恶是相对的,造善业生三善道,造恶业生三恶道;换句话说,还是不能出三界,都在造六道轮迴的业因。俗话说「凡事凭良心」,凭良心也是造六道轮迴的业。
49、处在乱世,每个人都觉得很苦恼,如果不学佛,往往不知道怎麼作。在乱世中,最重要的是修善积福,有福的人到任何环境,都能够安定自在,所以福报非常重要,我们称佛為「二足尊」,就是讚叹佛的福报、智慧都圆满。
50、在这个时代,我们道场就依靠无量寿经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建立共识。我们没有大乘菩萨明心见性的境界,也没有小乘人的禪定功夫,只要能够守住这一句「阿弥陀佛」,今生一定能够脱离轮迴。所以这八个字,的确是我们了生死、出三界的唯一生路。
51、学讲经一定要求三宝加持,也就是自己的心、愿、解、行一定要与佛相应,才能得到感应,口是心非是绝对不可以的。道场同修如果不学讲经的,也要认真听讲,增长正解,提高共识。
52、在这个时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难,根源在於世间人道德伦理丧失,谁也不愿意服从谁,所以世界秩序大乱,大灾难必定会降临,能够逃过劫难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53、发心弘法,第一要有德行,第二要有学问。我们自己虽然德学不足,但是不要过於自卑,因為现在没有人弘法,我们只要努力去做,不耻下问,谦虚求教,以真诚心感应三宝加持。若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必定要礼敬、讚叹,尽心尽力的向他学习、护持正法。
54、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眾;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眾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