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有不为者,而后可以有为。
2、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3、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4、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5、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6、道不同,不相为谋。
时间:2019-10-13 08:11:58编辑:霍兴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9、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10、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13、君子之道,费而隐。
14、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5、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16、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5、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6、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7、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8、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9、至诚如神。至诚无息。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12、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6、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1、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4、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6、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8、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9、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0、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1、君子依乎中庸,循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12、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
1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4、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15、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7、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4、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6、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7、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