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增广贤文》
2、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曾国藩》
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
4、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5、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曾国藩》
6、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罗贯中》
7、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8、财来生我易,我去生财难。《增广贤文》
9、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增广贤文》
10、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曾国藩》
1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曾国藩》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
13、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孙子兵法》
14、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15、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16、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礼记》
1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
18、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罗贯中》
19、快意事过非快意,自古败名因败事。《增广贤文》
20、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洪应明》
21、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
22、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增广贤文》
23、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曾国藩》
24、但能守本分,终身无烦恼。《增广贤文》
25、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26、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过恐生殃。《增广贤文》
27、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曾国藩》
28、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洪应明》
29、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3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31、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白居易》
3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冯梦龙》
3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34、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唐寅》
35、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
38、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阳明》
39、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增广贤文》
40、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
41、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曾国藩》
4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43、贫莫与富斗,富莫与官争!《增广贤文》
44、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洪应明》
45、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洪应明》
46、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47、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
48、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润九州。《于谦》
49、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龄》
5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51、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魄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李时珍》
5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5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54、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
55、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战国策》
56、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冯梦龙》
57、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曹雪芹》
5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论语》
59、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增广贤文》
60、幽僻处少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王实甫》
6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6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