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篇说“过早地刺痛了我们幼小的心灵”,联系文意,指的是什么?(3分)
2、民族危亡使人们很小就懂得了做人的尊严。
3、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右左的`赏析短文。(15分)
4、骄傲与敬畏的情感/见证了我如何学着开始建树人生
5、《拜谒人生》里生动传神的细节不少,颇有代表意味的是下面这个细节:“一个落魄的人,立在瑟瑟的秋风里,每一个人都向他投来歧视的目光。”
6、作者我的蒙师,“老祖父”从看似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做起,要求我们“横要平,竖要直”。由是,推广成做人要挺直着胸背、高抬起头颅。是“老祖父”教我“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让我明富贵、懂尊严,知道“对于人生的敬仰”。作为家族的长者,“老祖父”“鄙视和冷漠”在沦陷期,丧失民族气节而苟取富贵的“近亲”,并且永不“宽恕”。
7、这样的细节描写讲究的是自然天成,不着痕迹呀!
8、示例
9、作者以富含生活哲理意味的语言,诠释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祖父”形象,尽管刻画简约,却血肉饱满,著意深刻。
10、这篇散文着墨不多却笔蘸深情地刻画了一个文道传统、节操美好、憎爱分明的“老祖父”的形象。在“民族危亡的艰难的时刻”,一个身份普通但气节高岸的老人,始终坚守了“中国人庄严的人生选择”。
11、文章勾勒了“一位近亲”人生的两幕,这两幕人生各是什么?(4分)
12、手段高明的作者,他的笔下,总有最能表现思想感情的细节描写。
13、作者对“长书案”、“小板凳”怀有怎样的感情?细写它们的作用是什么?(5分)
14、甘做汉奸不可一世/背叛祖国落魄下场
15、示例
16、文章是讲究水到渠成的。在行文该收结的时候,作者让一个民族的败类“落魄”于秋风末路,他的确抓住了一个富有良多况味的细节,灌注感情,将卑微的人格撕裂。近乎白描的语言裹挟着岁月风霜雨雪,扑面而来,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在看似乎平淡的人生遭际里,作者以他丰沛的人生积淀来摹写人物,算是找到了描写的归宿感。如此精彩的细节描写,也使卒章显志的一句“荣华富贵是短暂的,尊严是永恒的”,在厚重之余,得以生动形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