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2、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3、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5、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6、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7、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8、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9、明镜上水又澄心,青天白日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
10、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1、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12、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13、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14、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16、做事洒脱自如,凡事不挂心头,是修身养性的第一方法。
17、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2、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3、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4、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5、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6、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7、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8、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9、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10、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11、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12、有才而性缓者斯为大才,有智而气和者定为大智。
1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5、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6、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7、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1、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3、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4、立身要如泰山一般高远,莫做无志之人。
5、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6、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7、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8、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9、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10、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11、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12、以怒己之心怒人则全交,以则人之心则己则寡过。
13、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
14、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15、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6、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17、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2、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3、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4、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5、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6、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7、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8、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9、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