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成语出自典故,不论是考试还是写文章的时候,都可能需要使用成语,那么叹为观止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01
叹为观止,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02
叹为观止,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03
近义词:击节叹赏、蔚为大观、赞叹不已、拍案叫绝、登峰造极
反义词:平淡无奇
04
例句: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金字塔的壮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05
该成语的用法:
如果句子主语是观赏的对象(人或事物),要在“叹为观 止”前加“令人”“使人”或“让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要加。
叹为观止(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
“叹为观止”的原义是春秋时,吴国季札在鲁国欣赏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叹,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其他的乐舞就不必看了;后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该成语在语法上是连动式,本身是一动宾式短语,可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如果句子主语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观看的)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要加。
“叹为观止”的意思是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叹为观止”用法:本身是一动宾式短语,可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如果句子主语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观看的)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要加。
“叹为观止”造句:
1、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让游客叹为观止。
2、雄伟的万里长城令游人叹为观止。
3、魔术师的惊奇,让人叹为观止
4、帕特森的电子书发布量也让人叹为观止。
5、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6、青藏铁路的伟大事业,令人叹为观止。
7、金字塔的壮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