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现在的门都太普通了,于是,我便想发明一种时空之门。
时空之门的门框是梦幻紫色的,上面有很多漂亮可爱的装饰,门上把手是金色的,点缀着门框。漂亮极了!而且在门的边缘处有一打纸和一根铅笔,永远都用不完的哟!打开它,你就会看见一个星空颜色的漩涡!
为什么我要发明时空之门呢?因为我觉得住校生在宿舍没有家人们的陪伴,就会很想念家人们,但是又回不去家,所以就很不开心,于是我便想出了时空之门。
只要你在时空之门的边缘处写上你想要去的地方,打开时空之门,走进去之后你就会走进那个地方啦! 时空之门是可以随意变大变小的,只要你心里默念三遍变小,就会变成一个和指甲盖差不多的小门,很容易携带。如果在心里默念三遍变大,就可以把门变得和真正的门一样大。
时空之门上还有一个小秘密,你在一条纸上写三个“百”字,时空之门就会变得透明起来! 在门的边缘处写上“回家”二字,你就可以回家啦,这样就能每天见到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啦! 神奇吧?
我只想拥有这个时空之门,如果我拥有了它,我一定会对它爱不释手的!同样,我也会珍惜它的!
夜,已经很深了,天空中高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躺在床上,摆弄着我平时最心爱的城市模型。不知不觉,我酣然地进入了梦乡。
以成为科学家的我有幸成为第一个乘坐时空飞行器的人来到了公元2099年旅行。
走下飞船后,我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川流不息的人们穿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颜色和式样的衣服,在高耸入云的形如玻璃的虚空城市里散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穿了进去。只见树木花草互相交谈,还是英语日语加俄语;车辆来来往往,像离弦的箭。我暗自思忖道——这很浪费多少汽油呀,这对环境的污染一定不小。于是,我赶紧捂住口鼻。谁也没预料到,汽车排放的尾气竟是一股玫瑰花香。我闻得如痴如醉,恨不得多长几只脚跟着汽车跑。
很快,我就到达了虚空城市市长为我准备的温馨的家。走进一看,我不禁惊叹公元2099年的建筑与公元2007年的一般建筑所无法相比的,到处是金碧辉煌。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元2099年的建筑都别具一格。你瞧!公元2099年的门框架都是金子做的。墙壁是用一种新研制的材料造成的,既隔热又隔音,透气性和透光性都很好。我抬头向上看去,发现屋顶是用防水材料造成的。雨天,雨水冲刷过后,就会马上变干。外面的围墙是耐高强度的,遇到坚硬物体的“摧残”,不会损坏,十分安全。
……
正当我被公元2099年明天辉煌的成就深深陶醉之时。“滴滴滴……”闹钟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梦想。我猛地抬起头,原来我捧着自己喜爱的城市模型入睡了。在梦中,我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梦中的情景太神奇太美妙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会进入那神奇美妙的理想境界之中。
1870年,热带科考队穿越撒哈拉沙漠。1月5日,东明!别走了,天宇喊道。“为什么!?”"不可能了,已经脱离队伍迷路3天了,走不出去了!”东明伸出手拉起大宇:“可以的!”他们俩相互靠着走,沉重的脚步踏在金黄的沙地上。东明和天宇是科考队的成员,因为一场沙尘暴脱离了队伍。1月6日,他们俩吃了一点干粮,继续走着。半晚,俩人靠在一起,旁边生了一团火,[沙漠的半晚是很冷的,早晚气候差别很大。]深蓝的夜空映照在他们迷离的眼神。俩人舒展身体,打了个哈欠,正准备躺下,忽然一道耀眼的光刺地俩人急忙用手遮住了眼,慢慢的,用手摸索着向前走去,“天啊!”东明睁大眼盯着那又便的柔和的蓝色的光。他们俩疲倦的脸上现出了无比的惊奇!
记得小时候,有一回不知怎么样的,竟将自己反锁进了屋内,想尽办法都不得出去。因为焦急而坐立不安,但总是束手无策,最后只知道绝望地大声哭喊。终于引来了几个街坊邻居。由于家里装了防盗窗,只有从门口才能进入屋内。大伙七手八脚弄了半天,也没把门打开。有人提议:“砸门吧。”“不行,门砸坏了,万一哪天来了小偷怎么办呀?”“报警吧。”“不行,警察来了也要砸门的。”……
时间过了好久,突然有一个人问我:“你有钥匙吗?”我一拍大腿,对呀,怎么就忘了这呢!
我找出备用钥匙,从窗口递出去,门立即就打开了。邻居们都笑我痴,我也嘲笑自己愚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这件事都使我长久地深思。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是不是也常常无意中将自己锁进了生活的小屋里,不得出去呢?
当我被反锁在屋子里,就把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无论怎样挣扎都只能是困兽之斗。而邻居们,由于被拒之门外,即使想帮我也只能是心余力绌。而我,恰恰没有及时递出开门的钥匙。
是谁锁住了我?
世人常说心有囚室,我想这也只不过是自己关住了自己吧。偏偏自己又无法突破,只能痛苦地叹息、哭泣。囚室外的人虽想帮你,却往往缺少了一把打开这扇心门的钥匙。
人都有一种自保的特质。这种特质不知不觉的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道隔膜的墙,于是,心与心之间产生了距离,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往往在需要沟通的时候,这种隔膜就显现了出来。
很多时候,人会被困于世事的“牢笼”之中,正如我被反锁在屋内一样。这时,人们由于自保的心理,往往不愿把自己的内心完全暴露给他人,或者是没有找到与他人沟通的方法,也正如我没有及时递出开门的钥匙.这样,人就在自己为自己筑好的墙后面越陷越深。
其实,人不是孤立的动物。人与人需要交流,心与心需要沟通。防盗之门需要紧锁,而心灵之门需要常开。
青春无意设防,心灵之门需要经常开启。所以,别忘了,必要的时候,给别人一把开启心锁的钥匙哟。
打开你的心门吧,朋友!
我五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新西兰。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蓝天白云,使幼小的我不禁惊叹:“妈妈,这儿多美呀!”第二天,妈妈说要送我去上学。可笑的是我居然把上学当作去游乐场玩了!妈妈笑着说:“上学不是去玩,是去学习。” “那也好玩呀!”我高兴地说。走进那陌生的校园,我的心突然一酸,万一同学们不喜欢我,怎么办?抬起头,阳光像一股暖流,绕着我,那温柔的感觉,驱散了我心中的酸痛,留下的是一种幽静,空荡的感觉。当我走进教室,迎接我的不是我熟悉的中文,而是一种陌生的语言。我怕,我想哭,我不懂妈妈怎么会把我带到这种世界里,我不要,不要,不要……“宝宝”,妈妈轻柔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老师说过三个月你的英语就会和同学们一样好了,他们会帮助你的,不要怕。”“他们真的会帮助我么?难道他们不会欺负我?” “不会的。” “太棒了!”
那时,我连ABC都不会。刚开始上课时,老是回头找妈妈。不知怎么地, 我渐渐开始用英语和同学们交流了。记得我最初只会发“sa”,“ti”这样的单音, 接着就学会了说 “get” “see” “drop”等简单的单词, 到了后来, 明白了拼读的方法, 如“t-a”读“他”后, 很快就能掌握一些复杂单词的发音和拼写了。每天放学后,我都要把老师发的小故事书从头到尾抄一遍,并且大声朗读。我起初抄得很慢,很累,很想放弃,可我不愿意当哑巴,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起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 轮到我给同学和老师讲一段话。我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拿出我最喜欢的“芭比”娃娃, 大方地走到讲台上,娓娓而谈。我不但一个字也没说错, 而且语音准确, 语句流畅。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我便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还交了许多好朋友,体验到了真正的快乐。
写好英语文章可比说好英语困难多了。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对比两个不同的建筑,做一篇论文。我从图书馆借来厚厚的五本参考书和两大本图片册,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题为“悉尼歌剧院和米兰大剧院”的论文。论文很长, 从设计灵感, 外观和环境, 结构和材料, 风格和文化等很多方面比较了两个时代不同, 相隔万里却又同样伟大的剧院。我太累了, 还感冒了好几天。我好多次想放弃,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我把打印好的论文和草稿一起交给老师的时候, 她认真地读完了全文, 马上让我送去给校长。校长居然当场给我的论文贴上了“校长奖”金奖!我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激动, 差一点儿哭了出来。后来我才知道, 这是低年级同学得到的第一个金奖。
“有志者,事竞成”, 英语学习不仅考验了我克服困难的毅力, 而且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我的外国老师从我的身上了解了中国孩子,了解了中国人。
学习英语的这扇门,我打开了。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 一定能打开更多的门,找到属于我的美丽人生!
今天我和妈妈又来到了常熟理工学院,因为“打开科学之门”科普展正在这所大学的庞薰?美术馆里举行。
我们先进入了底楼展厅,刚踏进大门,一只金光闪闪的地动仪就映入了我的眼帘。地动仪是用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把铜球吐出。铜球就会掉进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人们就知道那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地动仪是东汉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
参观地动仪后,我们又在底楼参观了别的仪器,有“方形轮”,有“鱼洗、龙洗”,有“听话的小球”,有“活动星图”,有“旋转镜”……其中,最使我好奇的是“听话的小球”。
我按下电源开关,只听见一阵“呼呼呼”的风声,随即一只小球便飞了出来,可是它为什么不四处乱“逃”呢?当这个小球飞到一定相应高度时,它就会乖乖地飞进它旁边的玻璃管里,再重新回到起点。我问妈妈:“妈妈,这个小球飞上来时,它为什么不乱窜呢?”妈妈说:“呶,你看那资料,那是因为运动中的小球前边形成许多小漩涡,使得小球前边的压力小于后边的压力。在这种压差作用下小球会向前运动。”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底楼展厅参观完毕后,我们又到楼上去参观。
刚上楼梯,我就听见隐隐约约的水声,我循声跑去,原来是一个大水龙头正在往一只大杯子里放水呢!切!我还以为什么东西呢,原来是个水龙头!当我转身要离开时,突然发现,那水龙头没有水管!而且,杯子里的水好像一直是那么多!我连忙叫来了妈妈:“妈妈,这水龙头怎么没有水管?这水是从哪儿下来的?”妈妈在水龙头外边绕了一圈后,笑着说:“噢,原来是这样!在水柱的中间有一根空心的玻璃管儿,玄机就在这儿。”资料上也说,这根空心管“一头与水龙头相连,一头则插入位于底部的潜水泵的出口处,水在潜水泵的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沿着空心管内壁上升,经过龙头溢出,360度方向上沿着管子外壁均匀地向下流,流入水杯内,从而形成了水的循环。”妈妈接着说:“外溢的水遮挡了空心玻璃管,造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奇妙景象,你懂了吗?”我点点头说:“懂了!”
这时,我们来到了一个大玻璃泡边,大玻璃泡里有无数条像闪电一样的紫色条纹。我用双手轻轻地捧着球,这时,所有的细条纹,都向我的手掌射来。妈妈说:“这玩艺儿叫‘辉光球’。电离后的气体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中随着电压的增高,成为“气体放电”。资料上说:“‘辉光球’是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的放电现象。玻璃球内所充的气体不同,球内压强不同,所产生的辉光的颜色也不同,气体在极间点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我眨眨眼睛,歪着头想了会儿,摇着头喃喃地说:“不懂,不懂,不懂……”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许多的科学仪器,有“传声筒”,有“气流与篮球”,有“多棱镜”,有“旋转银幕”,有“是你还是我”,有“静电乒乓”,有“万花筒多象镜”等。
(万花筒多象镜,这是我钻在里面拍的照片)
这次 “打开科学之门”科普展,使我看到了许多奇异的现象,尽管对其原理我似懂非懂,但却让我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我知道科学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