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名著之一就是《三国演义》了,其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有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才高八斗,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他出山,他富有谋略,隆中对推演三分天下。在东吴,他草船借箭,还借东风,打败了曹操百万大军,这就是赤壁之战。还有他七擒孟获,八卦阵等故事都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
最让我敬佩的还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要报效祖国,无私奉献。
这就是我喜欢诸葛亮的原因。
“这是一个英雄背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说演义,戏剧编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平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斗众生……”
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曹操,既狡猾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看曹操,不能盲人摸象只看一面,而要全面地去评价他,了解他。
易中天先生讲到他是一个可爱的奸雄。可爱?曹操的可爱之处,在于他爱讲真话,在一个人人都讲假话的年代里,他并不因此而改变自己。曹操的智慧实在让人佩服,在假话连篇的年代中,实话具有雄辩的力量,是打败假话的最好的武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的诗也体现出了曹操的大气。
我认为曹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人,是一个可爱坦荡的人,对于曹操,易中天先生对他还有这样一个评价:胜利归功于他人,失败归责于自己。这样大度的人,是非常值得尊重和赞赏的!
我最喜欢的三国英雄人物
我最喜欢的三国英雄人物就是刘备。他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 过了三天之后,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诚恳地请他帮助。
这就是我喜爱的三国英雄刘备。
张辽是三国时曹操的大将军,也是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 曹操一般只给他很少的兵马,因为张辽经常以少胜多。
张辽最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事,是孙权十万大军来攻合肥的时候。那时张辽只有八千兵马,孙权却有十万。晚上张辽让士兵放火,自己又带了八百兵士在孙权营外埋伏好。忽然,孙权营里火光冲天,许多兵逃出来了。这时张辽带兵冲向残兵,孙权大败。后来,孙权退兵,走到一个芦苇很多的地方。张辽再次火攻,孙权的士兵全被烧死了。只有孙权自己逃出了大火。 张辽还有一次比较有名的战役。不是以少胜多,是用计杀了孙权爱将太史慈。那时太史慈发兵三万来攻合肥。张辽和太史慈前面几仗打成平手,双方都折了兵马。有一天太史慈派一个人进合肥,夜晚打开城门,让他攻进去。张辽早猜到他要用这招,让人把太史慈派来的人杀了,夜晚打开了城门。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心中欢喜,第一个进了城。忽然城内万箭齐发,太史慈被乱箭射死。孙权悲痛不已。 几十年后,东吴士兵提起张辽,仍然个个吓得心惊胆战。孙权有一句称赞张辽的话,是这样的:“有勇有谋有义,真不愧为大将!”
怎么样,张辽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军吧?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之一,其中的许多人物我都喜欢。“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是啊,正如林俊杰歌中唱的一样,三国人物各个都是英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在长板坡上横刀立马;曹操密谋反董卓;虎劳关三英站吕布;赤壁之战;就连诸葛孔明也摆出个空城计。
在我看来,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是英雄;曹操更是个英雄,虽然被丑化了,但他的英明之举还是不失。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我喜欢他胸怀大志、聪明透顶、坦率真诚……在官渡之战前夕,曹军势单力薄,而袁绍的军队,兵强马壮。袁绍的谋士许攸向他献出一条歼灭曹军之计,袁绍不听,反说他是奸细。许攸怀才不遇,去投奔曹操,正巧曹操正在洗脚,听说许攸来了,连鞋都没穿就去迎接他。在许攸的帮助下,曹操以20万兵马大破袁绍70万,他以自己爱才如命的性格,既得了人才又打了胜仗。曹操“言并行,行必果”的性格也让我喜欢。在追击刘备的一场战役中,活捉了关羽,关羽与曹操的约定三事,知道刘备下落后,立刻回到刘备身边。而在那期间,曹操面对颜良文丑两员大将,束手无策,叫上关羽后,他不留余力的帮助曹操。
一次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就向曹操辞行,曹操虽不舍得,但还是履行了诺言。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正想渡船,不料夏侯敦领军而来,正要开战之际,曹操让张辽快马加鞭给关羽送来了通关文书。机智的给自己留了一个美名。曹操为人真实,不虚伪的故事有很多,比如杀吕布的事。曹操完全可以宣布处死这个腐败分子,是为了维护党纪政纪。但他偏不这样拉大旗,他想的是有丁原、董卓的前车之鉴,不能再留着这反复无常的家伙将来杀自己。毕竟性命重要,否则,当个死英雄就没什么意思了。
曹操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他说到做到,从这一点上讲,曹操算得上是个大英雄。这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如今,为人处世都在讲诚信的问题。,每个人都要先做到不虚伪,讲诚实。这是基础。难道我们不应该向曹操学习?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三国演义》。在这本书里有许多人物,如:机智多谋的诸葛孔明,武艺高超的常山赵子龙,声如巨雷的张飞,赤胆忠心的关羽,狡诈阴险的曹操。我比较喜欢的人物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西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火烧新野和三期周公瑾(周瑜)。火烧新野讲的是诸葛亮用火攻让曹军逃去新野,在用水攻将曹军打败。
三气周公瑾是讲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和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我爱《三国演义》这本书,更喜欢里面的人物,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