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社区阿姨来电话通知我们去参加包汤圆、猜谜语活动。我一听到消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下午我早早地来到指定的地点,可还是有比我早的,有老奶奶、阿姨、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小朋友。社区阿姨一开门,我们就像潮水一样往里涌,一进门我就看见上面挂满一张张猜灯谜的纸条,桌上还放着做汤圆的面和馅,角落里还放着煮汤圆的工具。
首先我们猜灯谜,我也猜对了几个还领了奖品。然后我们开始包汤圆,先把面搓成一个个圆团,再把它压成圆饼,然后把芝麻馅放在圆饼中间,搓成一个球,一个汤圆就包好了。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汤圆都包好了,我们把汤圆放在烧开的水里,汤圆都沉到水里,过了一会汤圆慢慢地一个个浮到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汤圆,真叫人眼馋啊!我尝了一个热腾腾的汤圆,哇,自己包的汤圆真好吃啊!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汤圆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的习惯。
今天真是一个开心的日子呀!
哇,元宵节到了,我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吃到美味的汤圆了,好开心!一到元宵节,我就和表妹去商城买了些汤圆,买汤圆的过程中,让我没有分清楚,就从口袋里掏出了16元钱买了两斤,一回到家,我就开始煮汤圆,我都迫不及待啦,我想,应该已经熟了吧,我就开始给大家吃了,在吃的过程中,奶奶和表妹说:“怎么都是芝麻的啊?”我说,不会啊,我买了三样呢,花生的、巧克力的和芝麻的`呀!怎么全部都是芝麻的啊?好奇怪呀!我吃呀吃,一直都吃的是一个口味的,吃得我恶心的,剩下了两个,我准备不吃了,可还是咬牙切齿的吞了下去,差点都吐了出来,我就把剩下的全部捞了出来,准备明天热了再吃。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我就把剩下的汤圆热了,可谁知道,都烂成那样了,我还是吃了,因为,我舍不得丢掉,这可是我第一次的成果,不想白白的浪费掉!
嫂子看见了,就对我说:“你呀你,连买汤圆都不会,还能干什么?”我就微微的笑了一下。
第一次煮汤圆,竟然让我给煮砸了。但是,这也算是我的一份收获,我应该高兴差不多!
中秋节前一天,我看到桌上放着一个大碗,上面盖着保鲜膜,碗里装着一个个圆圆的白白的东西,原来是妈妈给我准备汤圆呀!“明天,我教你包汤圆吧。”妈妈说。太好了!我高兴地在厨房里跳来跳去。
中秋节那天,我早早把作业做好了,在楼下等妈妈。不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带来了一包未拆封的糯米粉和一些炒好的'芝麻馅,还有一个大铁盆。
开始包汤圆了,妈妈先把糯米粉倒进铁盆,接着又把一碗刚烧开的水倒进铁盆里,因为刚烧开的水很烫,所以要用勺子把水和粉均匀地搅拌一下。不一会儿,盆里出现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面团。妈妈从上面揪了一块,把它捏成小碗形,然后塞进芝麻馅,接着把口封住,最后把它搓圆,好像一个白色的乒乓球。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了几个。我想起口袋里有一包葡萄干,于是拿了几粒葡萄干塞进汤圆里,我想看看,谁会吃到葡萄干馅的汤圆。
我终于学会了怎么包汤圆了,爸爸成为了吃到葡萄干馅汤圆的“幸运儿”,为此还大大表扬了我的创意,让我骄傲了好几天。
我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吃冬至的汤圆,我可以很熟练地包饺子,但是我却不会包汤圆,我想包汤圆应该就像包饺子一样简单吧!
冬至那天,妈妈说:“街上卖的汤圆都不好吃,不如我们自己包,而且更有过节的气氛。”我一听,兴奋劲儿就来了。因此,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就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两手心,轻轻地揉啊揉,不一会儿一颗像鹌鹑蛋大小的洁白无瑕的粉团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四个手指托住粉团,再把拇指插进粉团,使粉团在手指间不停地旋转。不久粉团就变成了一个像小酒杯似的小窝窝,然后将麻沙馅儿放进窝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轻轻地将窝边往里夹,一边用左手指慢慢地转动粉团,直到把窝口封死,这样汤圆就做好了。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入锅里,等汤圆都浮起来了,妈妈说:“快来吃吧,汤圆熟了。”我第一个冲上去捞了一碗,急急忙忙将一颗汤圆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汤圆的味道还没尝出来,却把舌头给烫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泪都冒出来了。可爸爸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心急吃不得热汤圆。”哎,真倒霉,直到现在我的舌头还有点疼呢!
我喜欢冬至的汤圆,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每到冬至就要吃汤圆。我觉得这是一种节日的美好寓意,希望每个家庭都可以团团圆圆!
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得奖,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可是,在这么多“第一次”中,第一次包汤圆是我最难忘的。
那是一个元宵节的夜晚,到处热闹非凡,张灯结彩,万家灯火。每家每户都高高兴兴地包汤圆、吃汤圆。我家也不例外,大伙儿都包起了汤圆。
首先,妈妈搓好了面粉,并把糖切成一块块。随后,妈妈麻利地包了起来,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我的手也痒痒的。嘴巴里吐出了一句:“妈妈,我也想试一试包汤圆”妈妈听了,愣了一下,过了许久,她才醒悟过来。因为妈妈知道:平时连扫地都觉得比登天还难的我,竟主动做家务,这真是令人难以预料的`。
随后,我来到妈妈身旁,随手抓起一块面团,把糖塞进面团里,便使劲地搓。可是,由于我的力度太大,因此面团破了个洞。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洞合上,终于大功告成了!我做了一个圆嘟嘟的汤圆,妈妈笑着说:“做得真不错!”顿时,我的心好像灌了蜜似的,美滋滋的。接着,我又包了一个、两个、三个……
最后,我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终于懂得了一个道理:万事都需要耐心,如果没有耐心,万事不能成。
当熟悉的“买饺子,卖饺子,小饺子,圆圆……”的歌声回荡在街头,我知道,我一直梦想的元宵节就要到了。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饺子“比赛”。
我看到一个老师在盆子里倒了适量的.开水;然后把糯米粉倒入其中。经过几次“加工”,就形成了一个白色的大面团。
然后大家赶紧去找老师拿一小块面团。当每个人都拿到面团时,我们开始包饺子。
我把面团放在手心,双手搓圆。同时也看到旁边的同学是怎么包装的。周的实力大使唐源的“开腹”;王毅确实是包在一个三角形里的,我比较好一点。
接下来就是做面皮了。我用手指在面团中间轻轻按一个小洞,边揉边转,让面团变成碗状的面壳。面皮终于做好了,但是越看越难受,因为面皮边缘有几条裂缝,就像外婆脸上的皱纹一样,我就把裂缝“消除”了。
然后开始放馅料,我举起满满一勺芝麻,小心翼翼的把芝麻放进面皮里,在一个封闭的洞里搓圆。不知道是谁发出了“啊”的一声,我赶紧转过身,看到木头已经把饺子压扁了。真是浪费!于是我暗暗告诉自己:小心!
天助帮他的人,一个合适的汤圆终于出现在我眼前,就等着“杀”了。
过了十几分钟,饺子终于出锅了,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劳动的果实,嘴里还在嘀嘀咕咕。
别看小饺子,包起来不容易!所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不劳无获,只有汗水才能成就事业。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一的早上,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圆。听说这样预示着家庭团团圆圆、吉祥美满。
今年正月初一的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看见妈妈正在忙着包汤圆。只见妈妈两三下子就包好了一个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圆的、白白的,像一个个小雪球,好可爱哟!我也想试着包一包。
我把小手洗干净,来到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包汤圆的样子,先拿了一点和好的汤圆团,放在手心,两手不停地搓着,搓成了一个小圆球,接着我在小圆球的中间捏了一个窝,把它捏成小碗的样子,又舀了一勺汤圆馅放进“小碗”里,再把“小碗”捏拢。可是我放的馅太多了,怎么也捏不拢,汤圆馅就像一个小捣蛋鬼,等我捏拢了一边,它就从那边钻出来了,我捏拢了那边,它又从这边露出来了。最后,我一生气,使劲一捏,汤圆倒是捏拢了,可是它成了一个“大花脸”。我没泄气,又取了一团汤圆团重新做。这次我汲取了上次的教训,少放了一点馅进去,终于把汤圆捏拢了,我把捏好的`汤圆轻轻地搓圆。啊!这一次终于大功告成了。接着,两个、三个、个……看着这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汤圆包好了。妈妈把汤圆煮下锅,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煮好了。我吃着这香喷喷的汤圆,甜在嘴里,美在心里。包汤圆真快乐!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来到了。在元宵节,有吃汤圆的习俗。可不,妈妈在厨房里做起了汤圆。见妈妈正忙乎着,我不禁兴奋地说:“可以让我试试吗?”妈妈回答说:“好啊!”我见妈妈拿起用糯米粉揉好面团,捏成碗状,再往里面装馅儿。捏呀捏呀,三下五除二,汤圆就做好了。我马上学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刚开始,我拿了一个面团,可会怎么也捏不成小碗的样子。只好把皮捏成饼状,而且非常薄。我夹了一些馅儿放入里面。当我把它们放到砧板上的时候,皮破了,馅儿也漏了出来。哦,皮不能太薄!第二次,我不敢将面团捏太薄了。在上面放了一勺的.馅儿,面团四周慢慢掀起来。可是,我包来包去,汤圆的馅儿都不能完全放入皮中,露馅了!呀,馅儿不能太多!第三次,我把皮做得厚了一点,放了半勺馅儿。终于,一个汤圆算是勉强完成了。真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妈妈看了看我的作品,说:“嗯,算是成功了!但是还是得多多练习,才可以做出皮薄馅多、美味可口的汤圆。”有些事情,看上去挺简单的做起来就很难。这就是元宵节令我印象深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