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女老师,她有一头乌黑光亮的短发,一张慈祥的面庞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扁扁的鼻子下有一张爱说爱笑的嘴巴,嘴巴两边有一个浅浅的小酒窝。她中等身材,穿着朴素大方,我们十分钦佩她。
语文老师工作非常辛苦,她常去开会,还要批改很多作业。她每个周日的下午就来学校,而别的老师是星期一的早上才来。每个星期一的早上,老师就有小山般的作业要批改,她还及时批改好,从来都没有拖拖拉拉,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不仅工作辛苦,而且对我们还很严厉。
老师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开学初,她在黑板上写了十条“班规”,“班规”里的要求并不高,老师只希望我们能遵守这十条“班规”,因此,我们都听老师的,每天早上来到就读书,中午来到就进课室写字,穿得像个学生样。老师还教我们课外知识,叫我们多看一些课外书,教我们写作方法等等。
我们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老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您的学生一定会成为社会栋梁的!
星期五的傍晚,我一到家就要求爸爸带我去打乒乓球。我们一起来到了东浦的乒乓球的地方,我迅速地跑了过去,可惜那里已经有人在打了。我垂头丧气,恨不得杀了他们。我想来想去,脑子一动,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们在地上打吧!”爸爸就说:“在地上打怎么打?肯定不行的!”我解释了很长时间,爸爸终于会打了。我们打来打去,很多时间,基本上都没接住。
然后我要求去打篮球,我一抢到球想投的时候,爸爸就拦着我,不让我投进。他们那几个打乒乓球的真活该,我们一打篮球他们就回家了。我和爸爸直奔过去,我们好好地打着,在爸爸没注意的时候,我直接来了一个扣杀秒掉了爸爸。这球之后,我每局差不多都输,爸爸都用扣杀和扣。我捡球都捡的累死不可。
最后爸爸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也过来,说我也来。我和他的技术不分上下,打起来很有意思。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但在上世纪70年代前,芬兰还称不上是教育的典范。当时有舆论认为,芬兰要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立足,就必须彻底检讨本身的教育制度。
芬兰教育从此转变,芬兰人把他们的教育成就归功于以下几点:
教师训练有素,居世界前列:薪水尽管不高,每月只有20xx至4000欧元,但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崇高。
教师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可自行决定使用什么教学法,也可自行制定课程,自选教科书,或者完全不用教科书。受聘后,不会受到定期视察、考评及审核。
例行考试取消。芬兰的教育家认为:考试太多,学生只会穷于应付,其实学习往往不能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不过,学生到了18岁还是要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可以升学。
学习气氛轻松。在芬兰所有中学,学生除非有课要上,否则根本不必上学,而一下课,学生就可以回家。上下课都不响铃。芬兰的学生有责任感,有尊严,因为他们是自愿上学,而不是被逼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