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喽!过春节喽!”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高高的灯笼挂在门前,长长的对联迎接着在外幸苦打拼的亲人们地到来。
我可兴奋了:“哥哥,哥哥,我们去打篮球呀!”“别烦,等我打完这盘游戏!”“姐姐,我们去玩儿啊。”姐姐大叫着:“别吵别吵,我在抢红包。”“弟弟,弟弟,我们去玩吧。”可麦宝也不理我了,“别叫,我在搭坦克呢。”我一定神,只见大家手上都拿着手机,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大,发着亮光,时不时的还传来声音,“左路偷塔、左路偷塔!小心对面猴子!”
我纳闷儿了:“到底怎么样哥哥姐姐才会陪我玩呢?”这时,外面传来了声音,“快出来,快出来,龙头到了。”哥哥姐姐们顿时把手机一扔,外套一披,趿拉着鞋子,争先恐后地冲了出来,我可开心了,也跟着往外冲。只听前面拐弯处轰隆隆的传来鞭炮声,左邻右舍也相继着往外跑。几个小朋友窜到马路中间,大叫着:“龙头来啦,龙头来啦!”
只见那拐弯处,窜出一条巨龙,随着大家的欢呼雀跃,也舞动了起来。那龙一蓄力,一个猛冲往天上飞去。小朋友那边沸腾了:“龙飞啦!龙飞了!”那龙又一收腹,一头直往地上扎去。眼见着就快撞上了,它一个帅气的360度转身,肚皮贴地,一个鱼打挺,再次起身。旁边的乐队响起来了:“咚咚咚!”。巨龙随着声音时上时下,忽左忽右,分外潇洒,那一个个高难度动作,使人眼花缭乱。
龙好像是玩累了,舞动地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我有幸和爷爷一起,前去观赏这条巨龙。我原本还有点害怕,缩在爷爷身后,不敢上前。爷爷给我解释后我才明白。原来这条威武的巨龙,竟是由一块一块的粗麻布制成的。那不起眼的粗麻布,一红一黄的排列着,就变成了这条威武的巨龙。
舞龙灯是我们老家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很多外出打拼的年轻人,也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一同欣赏这雄伟的巨龙。
过了一会儿,几节龙身抬了过来,其他的龙身也陆陆续续地赶到了。突然间,几发爆竹射上天空,全村灯火通明,舞龙也随之开始了。在一旁的观众和我一样都沸腾了,人们兴奋地叫着、喊着,我更是兴奋着,好像心中有满腔的'激动。龙头在摇摆着,还不时眨眨眼睛,透过灯光,我看见龙头十分活灵活现,那一片片的龙鳞是那么的清晰可见,每一个曲线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威武的尖牙好似表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我只能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这条龙,不只是我而是所有的观众。
前进的龙身闪闪发光的,金碧辉煌,美极了,几十米的长龙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摇摆,时而围成一个大圆圈,时而散开,我仿佛真的看到一条龙在飞翔。龙头抬得高高的,尾巴翘得老高了,可神气了!那些举龙灯的人上气不接下气,满头大汗。夜晚龙灯的光把黑夜照得像白天,随着人们的呼喊声,舞龙灯也进入了高潮。它那摇摇摆摆的身体是我们五千年来历史长河的艰辛与波漾……
这时已经11点多了,但是跟“龙”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把祖国的期待放到了这条“龙”身上。这次表演中我不但看到了表演,还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哈!龙来啦!龙来啦!里耶龙来啦!这就是家乡――里耶最有名的舞龙大会!
龙,当然是会跳舞的龙,才能称之为“舞龙”啦。跳舞的龙当然不止一条啦,可是有好几条哟!龙有两个土棕色的大龙角,两根金黄金黄的细龙须,黑黑的大眼睛,张着血盆大口,那两口大白牙,吓死人呀!龙背上的毛呈天蓝色,尾巴是紫色的。龙的身体是大红色,身上尽显王者之气。不过,到底是公龙,还是母龙,我就不知道了。
每次龙游大街时,都会引来一大群男女老少蜂拥而至。我和小伙伴们也不例外。忽然,龙转了一下,龙头一摇,龙尾一摆,呀!好一个“神龙摆尾”!“呼”,龙一跃而起,“飞”上天了,好高!玩累了,龙便又回到地面,跳起健身操来,晃晃头,张张嘴,扭扭腰,再甩甩尾巴,动动爪子,活像正在向主人争宠献媚的狗宝宝。“好!”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健身操跳完,龙变得温柔多了,在人群中央绕着圆圈、踱着碎步。仔细一瞧,哈哈,原来龙下藏着一群虎虎生威的青年,举着木棍控制着龙。龙最喜欢在商家的店铺前逗留,舞动一番,送上美好的祝福。店家便会“劈里啪啦”点燃鞭炮,欢欢喜喜恭送祥龙!锣鼓声、鞭炮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我们这群调皮的小孩儿们,捂着双耳,又蹦又跳,好不快活!
我们通常只敢看龙尾,不敢正眼瞧龙头。龙一下子溜了个大弯儿,把脸送了上来:红嘴白牙,吱溜吱溜直盯着我们。“妈啊”我们一起尖叫了起来。不过,这龙头看久了就不怕了。“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我们吓得是东藏西躲,心惊胆战。
嘿嘿,我们还有一个爱好:跟踪龙。人群逐渐散去,舞累了的龙也如同雷公电母一般互相纠缠着离开了。我们便悄悄跟在龙的后面。如果龙头调转过来,我们便装作若无其事。龙头转回头去,继续前行,它们的身后便留下了我们银铃般的串串笑声……
我爱你,舞龙!我爱你,我的故乡——里耶!
“舞龙”是我国元宵佳节的传统习俗。说到舞龙,大家一定拍手叫好,可是你们知道舞龙的来历吗?传说玉皇大帝为了寻找一件稀世珍宝,派龙王寻遍海底、人间。龙王找不到珍宝,可在人间飞舞的样子却吸引了玉皇大帝,使得玉皇大帝不再追究珍宝的事,为了纪念龙王,人们开始“舞龙”。
以前,我们村从没搞过任何关于“舞龙”的活动,今年村里决定“舞龙”。“舞龙”的第一天,村里的主任听说村子里有很多人不会,这毕竟是第一次。于是爸爸就去双峰叫上了两位叔叔。其中,一位叔叔荣幸拿上了龙珠。另一位叔叔也很荣幸,背起了龙头。因为那天是大家学习的日子,所以我们只在自己的村子里练习舞龙。
“舞龙”的第二天,可就不一样了,“龙”要舞到双峰去了。到了双峰,那里的村民很热情,放鞭炮的人很多,可说是鞭炮声震耳欲聋,但围观的人更多。舞龙时,常有长者带着子孙在龙下钻来钻去,以望子成龙,求平安,称为“钻龙架”。我走近爸爸身边,再三恳求爸爸让我也舞一舞龙。爸爸答应了。我们都沉浸在锣鼓声、烟花爆竹声中。每当到一个门堂,我们就会转起一个个圈。最精彩的时刻到了:“龙头”和“龙尾”同时从中间的某处钻过去,然后“龙头”从“龙尾”底下钻过去,“龙尾”又从“龙头”底下钻过去。虽然这时很壮观,可是,爸爸妈妈怕我被甩出去,所以没有让我参加这壮观的时刻。通过这次锻炼,我再也不害怕“舞龙”了,我真希望能每年参加“舞龙”。
后来,我们村每逢重大节日,人们就会用舞龙的形式来祈求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汉族传统文化活动之一。为什么叫舞龙呢?这是因为,“龙”是中国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在古代,中国人就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中国人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正好,今天我校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舞龙队来表演。
齐心协力划龙舟。舞龙队的奶奶们,个个生龙活虎,浑身是劲,可不输那些年轻人呀。看吧,只见她们三两下就把长龙变成了一艘龙舟,真像变戏法啊!这条龙舟看起来雄伟、精美、壮丽。此时此刻,我感觉自己就在这艘龙舟上,它正载着我们一起乘风破浪,驶向彼岸。这时,我的心情别提有多舒畅了。龙舟代表一帆风顺,这可是对大家的深深祝福。
更上层楼跳龙门。下面就更加精彩了,她们游走一圈后就把长龙摆成了龙门。俗话说得好:鲤鱼跳龙门。我又好似变成了一条小鲤鱼,正在浑身使劲,努力跳过那高大的龙门。越过龙门的一刹那,我成了一条腾飞在空中的巨龙,那感觉可不是之前的小鲤鱼能体会到的,那是成功的喜悦。
盘龙似锦节节高。接下来就更加精彩绝伦了!先是举着龙头的人站在中间,然后龙身和龙尾慢慢地围在四周,这条长龙盘旋而上,就感觉要一飞冲天,直入云霄了,那场面,那气势,可把观众给看呆了。盘龙代表着一年比一年更聪明、更厉害。
龙花盛开千家富。这可是压轴好戏,龙头和龙尾,首尾相接,龙身组成花瓣的形状,我想这应该是一朵巨型的牡丹吧,因为中国人都认为:牡丹意味着富贵。那花在原地转动起来,真是活灵活现。忽然有一个人被抬了起来,那人左右手各拿着一束鲜花,这象征着每家每户都花开富贵。
这场舞龙表演又壮观又好看。可真是“齐心协力划龙舟,更上层楼跳龙门。盘龙似锦节节高,龙花盛开千家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