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读后感150字(精选3篇)

时间: 2023-03-17 栏目:优秀作文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读后感150字(整理篇1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讲述了那时群雄纷争、英杰辈出的战乱年代。其中令我感触深刻启示巨大的要数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了。

三国时期,周瑜见诸葛亮平时料事如神,心里很妒忌,就想方设法刁难他。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提到我们国要与曹军水上交战,但是紧缺弓箭,请先生十天之内赶造十万只,先生不要推却。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可是诸葛亮却好不推却地答应。说不需要十天,给他三天就够了。能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都简直是天方夜谭荒谬之论了,更别说三天了。诸葛亮真是自吹自大。周瑜心想。

大家想,诸葛亮造箭,肯定不会用普普通通的造箭方法,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

第二天,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多艘船,和许多青布幔子,草把子。并嘱咐他不要让周瑜知道我用这些材料,不然他的计划就泡汤了。

前两天,诸葛亮没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正是曹军出征的时候,那时大雾朦胧,雾就像一个白帐子笼罩在江边,根本看不清有什么东西。曹操用两眼眺望,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二十几条船,和许许多多的士兵正搭船驶向自己的营地。他就派弓箭手往那些像士兵的草把子射箭。那一瞬间,万箭齐发,弓箭像箭雨一般地打在草把子上。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仓里尽管饮酒取乐,等齐刷刷的箭雨一直下到了天亮。

早晨,一个个草把子上插满了数百支箭。诸葛亮数了数,足足有十五六万支。于是,诸葛亮派士兵把那十五六万支箭搬到周瑜那儿。周瑜一看,长叹:“先生神机妙算,我甘拜下风啊!”

读了故事后,我深有感触。诸葛亮真是足智多谋。如果想要用草船借箭,必须先算计好天气、时间等事件。而诸葛亮把这些事件都计算得准确万分,才导致了他的借箭成功。如果没计算好的话,不知道曹军什么时间出征,不知道那是什么天气,借箭能成功吗?这就说明诸葛亮谋略过人,诸葛亮的借箭计划可以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形容。一般人想达到这种境界都是很难的。诸葛亮的谋略、智慧真值得我学习。

周瑜其实也是以为挺聪明的统帅,他担任着吴国的大都督,这可是一个很高档的职位。他曾经用连环计把曹军打得落花流水,逃之夭夭。这么聪明的统帅,就是嫉妒心太重,才导致老是比不过诸葛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三气周公瑾(为周瑜字),那时周瑜连用了三次破蜀之计都失败了,导致自己身体里的毒素加深(被毒箭射的),最后气绝身亡。那时的诸葛亮只是稍微地动动手指头哇。就是因为周瑜度量小导致的。周瑜我真想送你一句话:“宰相的肚里能撑船,做人一定要度量大啊。”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读后感150字(整理篇2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书中一个个传奇故事令我深有感触,苦肉计、空城计、王允巧施连环计等都让人拍案叫绝。

我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他的壮举之一,令我挥之不去。

一次,阴险狡诈的曹操派兵攻打东吴,用大船与他们交战,恰巧大雾弥漫。刘备的大军正缺箭,不过诸葛亮的机智帮了刘备的大忙。他让士兵们扎大量的稻草人安在船上,把船放到水中,每只船上点了几根火把,人站在船舱中。刚好大雾朦胧,曹军看不清,把箭全射到稻草人的身上。再把箭集中起来就可以用了。几天后,这些箭都被用来攻击曹军了。

真是大快人心。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读后感150字(整理篇3

在我很小时,就读了注音版《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每次读我都不会感到厌烦。

三国讲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故事。书中有刘备、张飞、关羽、曹操、赵云等人物,我最佩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了。有一次,蜀国大军出去征粮了,城中只有诸葛亮和几个文官。这时,魏国大军向蜀国进攻。诸葛亮毫不慌张,他命令文官扮成百姓在打扫街道;自己坐到城楼上悠闲地弹琴。魏国大军以为城里有埋伏,赶紧退了回去,就这样诸葛亮用一座空城阻挡了魏国的大军。读到这时,我心里总会暗暗佩服诸葛亮的临危不惧和神机妙算。由此我想,在生活中,我遇到困难时也要向诸葛亮学习,积极动脑想办法,而不要退缩、害怕。

《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好书,它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还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优秀作文】栏目
  • 上一篇: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
  • 下一篇:以珍惜所拥有的青春为话题作文600字(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