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幸福
作者:崔韵洁
幸福是什么?我想,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小时候的我,以为幸福一定是充满仪式感的“大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奶奶的生活“小事”中却找到了最真实、最简单的答案。
我的奶奶曾经是一名乡村幼儿教师。奶奶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奶奶。有一次回到老家,说起奶奶教小朋友们的事,爸爸指着奶奶家不大的院子说:“想当年,咱家的院子就是村子里的幼儿园呢!小朋友们都在院子里上课,下课就在院子里玩耍,调皮的小朋友还爬到果树上。”原来,当年正赶上村子里的幼儿园整修改造,孩子们没地方上课,大人们也都在地里忙农活,没时间照顾孩子。奶奶看到这个情况后,向村委会提出在自己家里教孩子的建议,就这样,幼儿园就“搬”到了奶奶家里。跟着奶奶上过学的小朋友们,如今都长大了,很多人上了大学,每年春节放假回到家乡,还会来给奶奶拜年,这是奶奶最高兴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奶奶很爱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她认为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每次回老家,奶奶总会给我们做一大桌子菜。早些时候,奶奶炒菜,爸爸就会在灶台烧火,碰上潮湿未干的柴火,整个屋子都会充满黑烟,呛得人眼泪直流。后来,奶奶家有了煤气灶,用上了液化气,做饭方便了许多,可有一次,奶奶正炒着菜呢,煤气灶突然熄火了,原来是液化气用完了,锅里的菜将熟未熟,弄得人进退两难,只能又烧起了柴火。今年,村子里安装了天然气管道,奶奶再也不用一大把年纪抬煤气罐了,做饭既安全又方便。
崔韵洁和奶奶一起采摘石榴
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时新家具、电器的配备,让奶奶不再“将就”,而是变得“讲究”起来:厨房更加干净整洁、房间也收拾得井井有条。除此之外,奶奶对“穿衣戴帽”也重视起来:从前,奶奶经常整日穿着干农活的衣服,如今,奶奶干完农活后,会及时将脏衣服脱下,换上“家居服”,穿衣也越来越合体、耐看了。奶奶年龄虽大了些,但她仍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追求着幸福,诠释着农村的新生活、新面貌。
幸福生活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现在国家定期给乡村幼儿教师发放补贴,奶奶还买了新农合保险,银行存折上定期都会给存上钱。新农村改造中,村子里修建了养老院,通上天然气,泥泞的土路也都改造成宽阔的柏油马路,真正实现了“村村通”。如今,村子里的环境更加整洁,村民们的生活也更加方便,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幸福生活是通过奋斗得来的,奋斗本身也是幸福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师评语:
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幸福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却人人可以感受和品味。崔韵洁同学能够从生活中微小的变化入手,通过描写一件件小事来突出“感悟幸福”这个主题。选材新颖,构思巧妙,将奶奶原来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强调了要时刻感悟幸福,结尾处更是升华了主题。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