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是一个生长在八十年代的非常普通的女孩子。那一年,十二岁的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只猫。
这一只猫,浑身上下覆着不吉利的黑色短毛。迈开慢步、翘起长尾向前踱着的它似乎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些许狼狈,骄傲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黑猫经过桐,凛冽的眸子自眼角傲慢而又警惕地扫了桐一眼。那天阳光依旧,风向正好,尽管黑猫丝毫没有表现出要亲近的意思,但桐依然毫不吝啬地对着它晕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那天以后,桐每天都会在放学后给小猫投食,但却没有招来对方的一丁点友善,那一只黑色的小东西始终警惕。而桐只是笑笑,毫不介意,并且每天依旧准时喂食。
也许是因为它自出生就被赋与的毛色,路过的街坊都让桐离它远一点,而且每次都对它龇牙咧嘴,但都碍于不吉利,始终没有动手赶它。
事情很快便传到了桐父母的耳朵里。他们勃然大怒,勒令禁止桐再去喂食。从此桐的喂食便更加艰难了。但比起父母的阻拦,更让桐为难的是,小猫不肯进食。终于,有一天,桐因为过分着急而把小猫逼到了墙角,希望它能够吃一点。但最终结果却是桐的左手被抓伤了。
这可不得了了!桐的父母不由分说地要把桐送到乡下奶奶家,因为据说桐的奶奶会驱邪!街坊邻居们知道后,都露出一副早知道会这样的样子,边嗑着瓜子边跟桐的父母数落她的不听话。
就这样,桐在街坊的冷嘲热讽下,被着急的父母塞进车里,颠簸着回到了乡下,驱邪去了。奶奶又是符纸,又是烧香地捣弄了半个月,而后又因为手上的伤被耽搁了,在医院里治疗了半个多月。等到回家时,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
到家后,因为晕车而恍忽的桐坐在椅子上看着母亲骂骂咧咧地收拾着房间。小猫呢?桐问。母亲回头瞪了她一眼,说早打跑了!你这不懂事的丫头,竟然还问它!桐低下头,没再说话。其实她很想问,为什么喂一只小猫是不懂事的呢?它明明就那么可怜。如果黑乎乎地沦落街头的是我,我也一样会被赶跑吗?孤独坐在角落里的她,自问,却无法自答。
晚上,夜色已深,零落的昏鸦早已归巢,天地间一片漆黑,只有枯枝不时地摇晃几下,发出阵阵低吟,像树木喑哑的哭泣。窗台前的书桌上,书灯昏黄,桐补着落下的功课。但她显然已经累了,抬起小手揉揉眼睛,再抬起快要碰到书桌的头。她站起身,伸手推开窗户,想让冷风吹醒自己。但忽然间,窗台上的一样东西,代替冷风叫醒了她那是一串梅花小脚印。她想她知道这是谁的。
虽然现在太阳已经睡着了,风也有点凉,但桐还是毫不吝啬地,绽开一个比书灯还要亮的笑容。
它懂的,它始终会懂的!桐想。
就如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当岁月迈步而过,把矛盾与误解狠狠踩碎,总有一天,他们会从碎片中看懂那一片赤红的真诚。
宛如春天温暖大地,你总会看到我真诚的心。
记忆中
凭窗静立。微微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静静的,只感到月光如水,轻轻柔柔铺满桌子,泻在地上,一片清幽;浸着茶几上的一张照。照中的篮球操,气势磅礴,似雨滴奋力敲击玻璃;气吞山河,如千百巨石从天而降。队员们,喊着号儿,举着球儿,扣着篮儿,滴着汗儿,向我微微的笑。
甜,蜜般甜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月前的一个印象。空旷的校园,万籁俱寂,惟一间教室灯火通明。燃烧地蜡烛,微微地火苗,扑朔着,耀动着。如茫茫戈壁的一滩水,似萧萧夜幕中一颗星。似乎陶醉在爱中,仿佛看到老师柔柔的心,成为簇动的火苗。黑暗时,点燃曙光;绝望里,唤醒希望。他讲着课儿,写着话儿,谈着心儿。在我的心灵著下诗篇,不朽的诗篇。泪潸潸,情以然。
酸。生活如鸡尾酒,我尝到了酸
这情感仿佛在哪儿悟到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九月前的一个印象。一壶清淡的水,岁无为,却回归了自然;一种情,虽不张扬,却洒脱,淡雅,沁入心田,直到肺腑,慢慢融化了。
最后一次演出,最后一次聚别。范潇今坐定筝旁,轻轻扶弦。音乐悠悠,缓缓流淌。似乎对母校深情道别,与老师含泪相望,和同学依依惜别。一曲弹罢,余音袅袅;细细赏来,耳留清香。我听到了校园中草木的轻言细语,听到了艾青的絮语: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对着土地爱得深沉
苦。徜徉与寂寞,彷徨和惆怅,离别之苦
眼前的三种情,交织,融合,流淌,弥漫,荡漾!似乎置身于浩渺无限的夜空,俯视、凝望,远处的校园,像一颗星,跃动着,存了我的爱;像一种爱,交错着,晃荡着,冥冥之中,感到淡然的爱,不可分的爱
正如一首小诗:
我轻轻地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绾在一起,飘飘洋洋合起来
由于上一次我代表学校参加县的依法诚信纳税,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黎主任将指导学生演讲的重任交给了我,于是我便成了72班陈榆丰同学的演讲比赛指导老师。演讲的故事由此开始了。
随着2014年玉林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暨讲故事比赛即将进行。县教育局领导落实任务在我们学校,由我们学校派出两名选手去参赛。初中一个,高中一个。因为陈同学在上学期演讲比赛获得第一,他有幸代表陆川县中学组参加此次比赛。忆起筹备比赛的过程,真是让人感慨不已。
筹备比赛期间,根据领导要求,要写好稿子,讲好演讲。就为这稿件质量,我头疼不已。据说高中那边是集全高一语文组老师们的意见来修改,虽然那时还未见到高一的女生代表,不知道演讲的效果怎么样,但是我的心里压力蛮大的。起初,由陈同学自己写稿,在领导检查演讲时,不能通过。然后,我按领导的要求,重新弄了一个新的稿子,而经黎主任看过后,觉得不太妥当,在我的基础上,他又修改了。后面,在我和黎主任的努力下,将稿子一再的修改,终于将稿子弄好了。由于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在上周一预演讲时,不流畅。当时的情景让我和黎主任很是尴尬,后来经专家黄老师的点评,我们决定再对稿子修改。于是周一晚,我和黎主任一起到黄老师家将稿子修改,然后定稿。这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写毕业论文时的事。现在的情景跟当时多像啊,累到差不多晚上11点才收工。这下稿件质量总算满意了,我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陈同学和吴同学身上了。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星期四要比赛了。星期一才定好稿,只有两天的时间给他了。但愿他们不负众望。
白天学习,晚上练习演讲。同学们够是辛苦的了,可是稿件好还不行,动作指导还没弄好呢!就在这两个晚上,幸好有黄伟红老师的指点,同学们进步很快。而在一旁的我也学习着,心里的触动也很大。因为黄老师一句一句的教,一句一句的点评和示范。她还将学生的演讲拍下来点评呢!看到她那么专心致志地指点学生,我心想这该是个多么敬业的老师啊。我对她不由得肃然起敬,内心感激她的辛苦付出。瞧,她那认真教授的神情,谦和的态度,甜美的声音和迷人的微笑深深感染了我,以后我也要做这样的老师。
星期四就要比赛了,结果会是怎样呢?我心里还是有点担心。
《丰收锣鼓》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支古筝曲。这首曲子是一首具有山东特色的乐曲,曲子描述了农民丰收时候的喜悦之情,描绘了一幅热热闹闹的丰收场面。
刚开始的时候,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曲调很激昂,像是有万千的锣鼓一个接一个的被敲响,又像是全村的人们一起在丰收后的麦田上欢声起舞,身影翩翩。期待了一年的谷物终于丰收了。这些谷物可以换一个好价钱,全家的日子就会更好过一点,在那一个物资贫穷的年代,好的丰收就意味着好的生活。穿透乐曲,我好像听到了村民的欢呼呐喊,听到了喜气洋洋的锣鼓声。我看到演奏的人两只手忙上忙下,快速的拨着琴弦,模拟出了生动的咚咚鼓声。
我以为这首乐曲会一直这么欢快直到结束,毕竟丰收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出乎我的意料,曲子的中间,竟然慢慢地舒缓下来,还略带着悲伤,像是在感慨一年的心酸劳作。早上踩着露水出门,一边迎着朝阳,一边行走在去田野的路上。晚上背着锄头,带着一身的疲惫伴着夕阳回家,一年总是在田间劳作,有时候还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了也要跟着一起去田间。只有冬天的时候不是农忙,但是冬日总是担心天气太冷会冻坏沉睡的种子,还要向苍天祈求多一点雪,明年才能有个很好的丰收季。躲不过的天灾,逃不掉的辛劳,正是这样勤劳的农民一生的写照,丰收过后,又是一轮的辛勤劳作。
但这样悲伤的感慨只是一时的,农民对未来美好的生活还是充满着期待,所以乐曲又变得昂扬起来。丰收的喜悦又开始了,锣鼓的声音依旧满天。丰收就是最好的回馈,明天的生活也会在勤劳下越过越好,我想这就是丰收锣鼓想要告诉我们的。
为什么是双呢?因为他们是双胞胎。
我们是小学同学,他们俩成绩非常好,家里雪白的墙上贴满了他们的奖状,自家奶奶也更是以他们为骄傲。
C1是哥哥,个性阳刚,皮肤黑一点,性子冲一点,C2是弟弟,个性柔和,皮肤白一点,性子缓一点。通常别人都难以辨别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但我知道,可能是和他们俩相处的久所以就觉得他们其实一点也不像,有倒是有共同特点,学习好,比较随意邋遢。例如,鞋带散了不喜欢系,课桌总是杂乱无章,不爱收拾。
记忆中,小时候的他们五官精致可爱。和他们熟起来也忘了是什么时候,在二年级前我抄他们作业还念念有词,二年级后也就不说我了。以后便越来越熟,他们来我家玩,我去他们家玩更是成了常事。有一件搞笑的事,一天我寄住在他们家里,当时我头发很长及腰那种,他们奶奶说要带我去剪了头发,当时原因就是:平常睡在我旁边的都是男孩子,现在成了女孩子,我有点不适应。现在觉得这个理由很好笑,可是我没说话,虽然内心是拒绝的,但是住在别人家也不好反驳。可是C1C2就帮我开口了:你干嘛剪别人头发?她自己不同意。看着我,可我还是不说话。
别剪。他们说。
我剪吧。
后来后来我记得剪了一个板寸头,忘了同学们的反应,现在想好佩服当时的自己。
小时候我可能是一个坏女生,成绩不好,每天疯疯癫癫,不爱做作业,考试却爱抄,还总爱说别人闲话,嫉妒别人,万千缺点集在我小学。
班上有一个女生,很特别,现在用形容词就是,学霸,淑女。她很安静,下课大多半时间就是看作文书,考试也经常甩开C1C2,只不过读了一年就转学了。有一次我问C2:你喜欢谁啊!C2原本不说,在我的再三逼迫下他说:我就告诉你,你不许告诉别人。我兴奋的点头,我把手身过去,他写在我手上,我看了,就是那个女生的名字。后来,我总是笑他,然后我身边的人都知道他喜欢谁了,回想当时,我真是个大喇叭啊,真讨厌。
C1C2的东西总是给我用,但我从来没有还过。直到现在,我都不晓得在他们印象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时居然不讨厌我还和我玩,真是海纳百川。
聚在一起后意味着总是要分开的。小学毕业后,他们去了好的初中,我去了离家近的中学。越来越少联系,见面后也会说要我去玩啊,客套几句。只是,这种寒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距离的拉大越来越少。我一直都珍藏着这份友谊,不会忘,但也知道不可能像小时候一样了。
去年高考完,C1C2上了重点大学,小学同学被邀请去吃饭,但真正去的只有几个。我看到了他们的外公,记得在小时候,他总是喜欢在我们三个人面前出加减乘除法的口算给我们,他们俩总是能快速打出来,而我却很尴尬了。前几日又见我说,你长的真快。忘了说,他以前说我不长,小时候我很矮吗?
C1C2都变了,长了点小胡须也不爱打理,我还有一个很会读书的朋友也一样,不爱打理自己是聪明人的标志?不得而知。
我也变的含蓄,没有了小时候的撒泼和无理取闹,就像那天放学,我一个人刚走到半路,他们俩就从后面追过来说:你奶奶在我家,去我家玩吧。我不相信,也没想去玩,他们俩就架着我,任我一路不愿意,挣脱还是把我带了回去。
人真是会变,旧的缺点走了,又产生了新的缺点。身边的人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一个的更换。而我,是一个念旧却不愿意打理朋友关系的人,因为我一直坚信着,好朋友嘛,就是不联系却也不会忘记的人。可是,他们呢?是否也会同我一样这么想。
最近一次见面是大年初三,同学生日。见到他们,我没有和他们说过一句话,离开后也没有说再见,总觉得我们隔着些什么,总想着,下次吧,高谈阔论也好,沉默不语也好。我一定会主动,约个时间吧?一起去玩啊!
当你第一次迈出你那青色的脚而去另一个世界,不是只在如同井一般的家时,你便会不知不觉的发现,这个世界很美好。
当你骑着脚踏车缓慢的走在绿化带的一旁,轻轻地抚摸着世界的新生命,这是无与伦比的奇妙的感觉。
当你坐在公交车上开始留意身边的花花草草,感受着风带给你的一丝沁凉,看到屡屡炊烟的每户人家,听着农田的狗吠,这是人间仙境中的声音。
当你晚上突发奇想的想要出去溜一圈时,你会有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兴奋。且在出去的路上,你听着鸟儿疲倦的鸣叫还是那么婉转,轻抚花草还是如此嫩绿,炊烟还是如此悠扬,你会发现在另一个世界是多么美好。
淡然一笑,你是那么清新。
如今可惜不是我想。
我们的新世界本该那么热闹,为什么现在出来时会如此冷清?我想都会想到现在的新名词手机。大家当然也是现在的新名词低头族。
现在出门都是凝重的气息,每个人头下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屏幕,有谁还会抬头看看,欣赏新世界?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世界,做一个清新的人,多去看看世界感受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