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淅淅沥沥。
窗外的天色暗沉,木头桌子上放着一盆玫瑰花盆栽,说是桌子,也不过是几本书和一块并不完整的木板拼凑成的。水珠从窗缝划过,滴在玫瑰花上,暗红的花瓣变得晶莹剔透,微微地垂下了身子。
这个普通的房间是一个病房,里头住着一个特殊的小男孩。因为得了重病使口部器官受到了损害,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和手术的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永远失去语言能力了。
明天就要做手术了,那少年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他起身平静的望向窗外的某一处,可是外面的世界,被雨水覆盖了个严实,灰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缓缓垂下眼眸,看着那盆娇艳欲滴的花儿,那是母亲送给他的,他总是带在身边,似是看着他,就能看到母亲。
雨声渐大,雨水沿着屋檐,一串串的向下滴落滴答,滴答少年苦苦一笑,他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可到底,心还是慌的,这毕竟是他开口说话的最后一个机会了。他写下一行字:雨啊,也只有你能陪着我了。
打开窗户,少年探出双手,似乎想将雨牢牢地抓在手中,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感受着细雨打在他的手上,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他,冰凉而又舒服,他提着的心也慢慢放下。相比炎热的烈日,雨中的空气更加清新,绵绵的微风,伴随着玫瑰花散发出的幽幽芳香,吸一口气,顿时让人心神一震。
雨走了,他带走了少年沉郁的心情,道路上却四处都有它的痕迹,被雨水滋润过的绿树红花,个个都显得精神抖擞,享受着雨过天晴后太阳的温暖,吸收着芬芳馥郁的空气。
少年有些念念不舍,案上的水滴折射出一弯小小的彩虹,也正如他的心情一般灿烂
时间还真是说走就走。
第二天的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娇嫩的玫瑰花上,可一旁的床上却是整整齐齐,显然,主人已经离开不久了。好巧不巧,在这时,雨从天而降,它的到来好似在为那少年暗暗祈祷,祈祷他下一次再见到它的时候,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愿他起来听到的第一句话是:
恭喜手术圆满成功。
恭喜手术圆满成功。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在动物园里,我看到了真正的大熊猫。
只见这只大熊猫在趴着睡觉,工作人员告诉我说那只大熊猫已经睡了12个小时了。只见大熊猫的耳朵、眼圈、鼻子、脖子和四肢都黑的像墨水一样。而其他部分都白的像软绵绵的云朵。
不一会儿,那只大熊猫醒了。接下来,它开始吃竹子了。它首先睁开了那双大大的、萌萌的、黑黑的小眼睛。然后一骨碌爬起来,开始扭动着胖胖的屁股慢慢向竹林走去。来到竹林,它先用强而有力的爪子把竹子掰断,然后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竹子来。在它把竹子掰断的时候,我发现它的掌上有一根伪拇指,我才知道为什么大熊猫抓竹子那么稳。因为这根伪拇指使得熊猫的手掌能够像人类的手掌一样握住东西。
后来,我每周都缠着妈妈去看大熊猫。听说大熊猫在野外的数量很稀少,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别看大熊猫胖乎乎、圆滚滚的,但是它在野外却只能居住在2400米~3500米高的高山竹林中,而且需要超市的环境,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加上熊猫繁殖率低的特点,才造成了熊猫的稀少。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有时候我们国家也会把一些熊猫运往国外,所以大熊猫也成为了我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交流纽带。
大熊猫数量稀少,从这可以看出我们应该保护大熊猫,保护大自然。
每逢冬日下雪天,我总会披着衾拥着炉火,在室内静静的看着:窗外白雪悠悠,时缓时急,忽舞忽停,似玩得不亦乐乎。望得久了,我似乎看见穿越时空而来的那一大一小的背影,心中似乎有什么悸动了,一股暖流沁入心田。
在那个悄悄来临的冬天,父亲从远方伴雪归来,带回了一部摄像机。年少的我看见新奇的事物总忍不住把弄一二,便独自带着摄像机在街头游荡,随手拍了几张雪景图,但都没有达到我想象中的效果,并准备回家了。
雪越下越大,转过一条小巷,我看见一位身着青色棉袄,黑色大棉裤的老奶奶在街角摔倒在地,整个人倒在雪地上,似乎失去了知觉一般,若不是还有微小的呼救声,根本感觉不到是一个活人。
我的脚忽然被卡住了,脑海里想起网上的一起新闻。一位好心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诬陷,甚至上法庭打官司的事。究竟该不该扶起她呢?万一是诈骗陷阱怎么办?我们家可没那么多钱去打官司!再说了哪有老人家在冬天还出门。正犹豫再三时,一个小女孩从街角处出现了,她扎着羊角辫,头上顶着两朵鲜红的小花在寒风中摇曳着,深红的棉袄将小身子裹得紧紧地。看见地上的老人,她明显愣了一下。当我以为她会像我一样溜走时,却看见她迈开小腿,快步跑到老人旁,吃力的扶起了老人,从她口头冒着厚厚的白雾明显可以看出其甚是吃力。
终于,她把老奶奶扶了起来,并对老奶奶嘘寒问暖,还将热水袋递给老人,牵着老奶奶的手走向远处。她们认识吗?小女孩怎么就不怕被讹?也许,她们互相认识吧!这时,风里又传来温暖的声音:奶奶,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去吧,下次在冬天尽量少出门,别再这么不小心了。
我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呆若木鸡,不由自主地拿起手里摄像机,按下快门,让一老一小,一黑一红的背影永远定格在镜头中。
那团火红的火焰再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每当回忆起这个画面。我都在想:如果世界上少一点猜疑,多一份信任;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质朴。那一定就是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了吧!
周四上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多媒体教室,上了一堂与众不同的音乐课。
一进教室,我的目光就被讲台上一个造型古怪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个东西乍一看很像铜钟,但是仔细看又觉得不像。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也只好静静地等待老师讲解了。
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古代乐器,有陨、编钟,还有排鼓、竖笛等等接着,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解了长沙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象纹大铜饶。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大铜饶是铜饶之王,1983年在宁乡县月山铺出土。它全身呈现出褐绿色,上宽下窄,形体高大,气势恢宏。当我听到象纹大铜铙重达221公斤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古代人民是如何靠着简单的工具,制造出如此重量级的乐器来的?
随后,老师又邀请了几位同学及家长一同上台演奏,感受这编饶的音韵美。听了他们的热情演奏后,大家赞不绝口。尤其有一位家长,好像是位大音乐家演奏出曼妙的歌曲,我听得如痴如醉演奏结束时,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就下课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多媒体教室。这节与众不同的音乐课,让我收获了不少有趣的音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