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雨天,终于让这个炎热的夏日凉爽了。被子很薄,蚊子在耳朵里嗡嗡叫,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的思绪飞到了那天。
那天下着小雨,我一个人撑着伞无聊的走着。当他手里的冰淇淋吃完后,棍子顺手就扔了出去。那根轻木棍在空中旋转着,落在穿着雨衣忙碌的环卫老奶奶面前。她用扫帚使劲扫,想把我扔进垃圾筐的棍子扫干净,但是路是湿的,棍子像根一样立在那里。奶奶只好慢慢蹲下,用手挖。
我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帮忙?奶奶年纪大了,腿脚无力。至于我,我只需要一个拱背就能捡起来。另外,是我扔的。
我从装满铅的腿中走出来,不知从哪里传来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婆婆,爷爷和我来接你了。”“老太婆,我不告诉你每天不要出来工作。有我在,就有你和你孙子。”“老头,多一份工作,多一笔钱。孙女生病了,需要钱。早点痊愈就好!”“可是你的腿脚不太好!”小女孩说。“亲爱的孙女,我婆婆老了,没用了。不然你的病早就能看出来了。”
我的眼睛湿了。在外婆的心目中,劳动的颜色一定是绿色,因为绿色是希望,是力量,是信心。
回到家,我还沉浸在刚才的场景中。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伤透了心,但我一直伤着他们的心。真的`不对。
我妈眼角长出来的鱼尾纹,额头上刻着岁月犁过的深浅不一的痕迹。她个子不高,圆脸略黄;眼睛比较大,但是血丝比较多,没有那么闪亮。她白天忙着做生意,晚上做家务,帮我做作业。
我记得有一次,脚烫了,疼的我把我爸叫我妈。我妈在安慰我,找烫伤药膏,然后背着我回医院。她忙了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她忙着给我做汤,说喝点肉汤比较好。
步入初中的第一节课并不是课本内容,而是远离课本源自生活的劳动实践课。对此我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我第一次上这样的课程,紧张,是因为我们第一次要和父母分开住,还是有点怕的。
汽车行驶了两个小时,终于到学农基地了,本以为老师和教官会先对我们好一点,可谁知,我们前脚刚下车,教官就催促我们放行李,我们赶忙放好,不敢乱动,希望军训时教官不要这样,我心想。
第二天清晨,一声集合哨惊醒了梦中的我们,我们丝毫不敢怠慢,立马换好衣服下楼去吃早饭。
吃完早饭,教官领我们到了训练基地,找到合适的位置后,我们立马按五列纵队排好,开始训练。
第一个动作是军姿,要做到抬头收腹,后压膝盖,双脚60°张开,这个动作并不难,我们马上就会了。原来军训这么简单,我心想。
下一个动作是脱列,将左脚迈到与左肩平行的`地方,左手背后握住右手手腕。这个动作也不难,但在立正时双手要拍响双腿,教官让我们立正时,声音总达不到想象中那样,但我的腿已经万分疼痛,于是,教官让我们单人做。前面同学都拍的很用力,到我时,教官让我脱列,立正时,我将胳膊抬到与肩齐平,狠狠一拍,“啪”一声响后,我受到了表扬,但我的腿,此时也疼痛难忍,但受到表扬,我还是非常开心。
第三个动作,是跑步、立正,听到“跑步”时要两拳平放于腰间,听到立正,要走三步后跺地。第一次练习,教官说跺地声不响,第二次时,我们用力跺地,得到教官认可,可却让我上台,我心想一定是我做的认真,给大家做示范。于是我得意洋洋地走到台上,如我所愿,我在大家面前走了一遍,又让同学走一遍,问我看出什么,这让我十分疑惑,他们和我有什么不一样?见我迟迟未说,便用脚踢了我一下,对我吼道,我走时走不要伸直,正常走路就好,只见教官怒目圆睁,样子十分可怕,回想起来,我确实有点夸张,可教官的严厉让我忘记回答,他便又踢了我一脚,我才回过神来。一声“归队”,我才回到队伍。刚才真是太丢人了,教官也太不尽人情了,可換位思考一下,教官这么做都是为我们好,这是有益的教诲,虽让我十分难过,但这是对我好,我应该吸取教训,认真完成下面的训练。
学农生活中,我们还制作了蛋糕、豆腐、识花草,让我印象深刻。同时教官对我的训练后教诲,让我铭记在心,虽然学军学农生活只有短短5天,但学会的东西会让我受益终身。
“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望着课本,身心俱疲的我不禁联想:花草有色,那我们人人每天都在进行的劳动呢?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于是我的心思全然不在课本上,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年那月那天那个上午,一位年过半百,两鬓已经斑白,额上已有了岁月的痕迹的老人。他衣着朴素,但不破旧,可见生活并不拮据。但他却背着一个竹篓,手拿一把捡垃圾的钳子,显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拾荒者。
他沿着上山的公路一路向上,见垃圾就捡。动作不是很熟练,手颤颤巍巍地抓着钳子,好不容易钳住垃圾,却因手的无力而将垃圾再次丢掉。他只好再次拾起,重复,再重复……虽说艰辛,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他一路走一路捡,未放过一个塑料袋,一个包装装盒,甚至没有放过一片纸屑。至山腰时他的竹篓里的垃圾已快满了。
又经历了近一个小时的劳动,老人快到山顶时,他却碰到了一位少年。
少年衣着华丽,眼眸里透出蔑视一切的狂傲。老人见他,看着他手中的塑料瓶,说:“小伙子,把你的瓶子给我吧,不要到处扔。”少年听后,轻蔑的啐了一口,说“老头啊,想要瓶子是吧,来我给你,看好了!”说着,就将瓶子扔到了几米开外的树丛中。
老人无言,仅是默默的走过,走下公路,去捡瓶子,少年扬长而去,还丢下了一地的瓜子壳。老人也将其默默打扫。
就这样,老人在轻视、侮辱,和汗水中爬上一座又一座山,走下一座又一座山。
其实,老人根本不是什么拾荒者,而是一家净化水的环保企业的创始人,如今的环保纸沿着。虽然他退休了,但就因为那次一名前员工的一句:“什么环保,都是骗人的,我们的老板多半也是假仁假义,以此捞金罢了。”令他觉得,光靠企业的力量做环保事不够的,应该做点什么来感化大家,让大家明白:环保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是付出、是劳动。所以,他不顾家人劝阻,毅然组织起了志愿者活动。他用他的劳动:创立环保公司、组织、参加志愿者活动。来诠释了劳动的价值,展现了劳动的。颜色。
他的公司净化江水,所以他的劳动是无色的;他在山上捡拾垃圾,所以他的劳动是绿色的。
归根结底,劳动本身无色,但因为劳动者的付出和美好品质显得多彩而美丽。
再看课本,转念一想:花的颜色,草的颜色在劳动的颜色的面前都逊色不少,因为融合着汗水的劳动的颜色,是最美,最真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