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可以透过人们的心灵,只有明白眼神才可以达到心灵,才可以真正面对他人!时光流逝,转眼间我已度过了12个春秋。在这20xx年里,我哭过,我恼过,也曾无数次的感动过。可是,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的,却是一个细微的眼神。
那一双深邃的眼睛,又从记忆的海洋中浮现——
数学刘老师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但镜片后头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饱含知识,透出深邃又和蔼的眼神,并教导我们“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战胜自己“。每次上课时,老师反复告诉我们仔细审题,当有同学题目不会做时,就会用关切的眼神,让同学努力这道题;当有同学自告奋勇来解题时,老师两眼放出欣喜的眼神,并表扬这位同学。老师的眼神使我拥有自信心。
那一双友好的眼睛,又从记忆的海洋中浮现——
我后座的同学,有大大的眼睛,从中流露出友善的气息。当我不小心将汤撒在她的铅笔盒上时,她看了看,用和顺的眼神看着我,笑了笑,说:“没事!”;当我没带修正带时,她毫不犹豫得将修正带递给我用;当我情绪低落时,她还会用小幽默来逗笑我,安慰我。她使我开心快乐。
那一双充满爱的眼睛,又从记忆的海洋中浮现——
米尔说过:“母爱是世界最伟大的力量。”我的妈妈在我学习之余,能够用细致的眼神发现我的小心思,与我一起做户外运动;在我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时,会用慈祥的眼神看着我,并让我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在我受伤时,妈妈会用焦虑的眼神看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直到我安然无恙。
生活在充满关怀的眼神中,我感到了爱与温暖,我们要将爱延续下去,传播给更多人,使世界充满爱。
在十五岁这片蔚蓝无暇的天空,在十五岁这方璀璨耀眼的舞台,拥有着最五彩缤纷的年华,十五岁,它是那么诱人,那么令人向往,它将使我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彩虹。
那时正是暑假,天气持续高温,我也像只小虫子一样缩在家里,吹者冷气,吃着零食,不想动弹,每天都是父母准备好了饭再叫我去吃,而我就从空调间里出来这么一会会就直喊热,父母不得不把电扇只对着我一个人。吃完饭,我连碗都懒得洗就又冲进空调间,所以这又“理所当然”地成了父母的任务。不光这样,有时,我为了看电视,还爱父母把饭菜端到了楼上,不然就不吃,父母又不得不把饭菜一个个地端上来,吃完后,再一个个地端下去,而舒舒服服的我对这些辛苦,却一直熟视无睹。
直到有一天,我到楼下拿冰棍,楼下的空气几乎让人喘不上气,忽然,我看到爸爸满脸的汗,就连衣服也湿了,汗滴进了眼睛里,爸爸不得不眨着眼睛,但还要忙碌在炉灶前。我正纳闷为什么不开电扇,这才发现烧菜是不能开电扇的,不然火会灭,我以前竟然从未注意过。看着为我做的一大桌我钦点的美味佳肴,想着以前的挑三拣四,因为这些所以我懂了:我已经是一个十五岁的大孩子了,早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我调好了闹钟,早早地去下好了饺子,蒸好了馒头,还买了豆浆,准备了果酱,做了爸爸最喜欢的凉拌面。虽然有点困,但一想到我能为父母煮上一顿饭,就又来了精神。爸爸妈妈看到桌上的早餐,向我投来了一种惊讶的目光,问我怎么会做这些,我笑着回答:这些制作方法包装袋上都有说明啊,我能行!父母笑了,他们大口大口地吃着我做的早餐,我突然觉得十五岁,我多了一分懂事,更多了一分独立!
我还独自一人去考察了菜市场的行情,结果证明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行”——有的瓜外表很好,可是切开却不尽人意,有的豆硬得咬都咬不动。不过一回生,二回熟嘛!经过几次考察“劣质”菜的行动计划,我长进不少。还照着菜谱学做几道简单的家常小菜,不过煮饭这件事可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我洗菜的时候,不是没洗干净就是洗得太干净了,把嫩的都扔了。切菜的水平也不像爸爸妈妈那么颇有节奏感,而厚薄程度相差甚远。在烧饭时,油多了,盐少了,导致难以下咽,溅到手后的“落荒而逃”,一不小心糊了都是我的厨房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我累得满头大汗却毫无所获时,我又一次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何况他们还要工作挣钱,做其他家务和照顾我呢?
煮饭,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原以为很简单,其实也很复杂,很多最普通并看似简单的事情要想做得好,还是有很多学问的,父母是何等的不易才得以把我们照顾得这样的无微不至!
十五岁的花季,十五岁的我们,应该已经懂事了,应该能照顾父母了。让我们尽情地有责任感地飞翔吧!在十五岁的天空留住最无暇的白云,在十五岁的舞台定格最精彩的时刻,在十五岁的五彩池中拣起最珍贵的宝石。
十五岁,我多了一分独立。
“嘟嘟”。
放学高峰时期,这条街道,幼儿园、小学、初中呈三足鼎立。下课铃响了,各个学校的决闸门被缓缓拉开,学生们“哗”地一声涌向街道。街边停放的车辆启动了,窄小的街道更变得拥堵不堪。汽车的鸣笛声奏成了一曲杂乱无章的交响乐。
前方的拐角,一个穿着藏青色衬衣的男人戴着草帽艰难地骑着三轮车,车里放的是一堆诱人的橘子。男人按了车铃好一会儿,见前面的车没反应,又扬起头往前望了望,摇着头下了车。他把车推上步行道,准备从上面绕过去。废了好大的劲才把三轮车推了上去。可哪知,步行道上刚好有个坡度,三轮车不受控制的向前划去,他使劲地拉住刹车。
“呯”。三轮车的前轮一下子撞上了停在路边的轿车。车子外面瘪进去了一大块,就连长按着的喇叭地蔫了。“啪”,男人看见车里下来一个穿西服的男人。“谁的三轮车?”男人气冲冲地指着肇事的三轮车。“我,我……的”三轮车夫慌慌张张地走上前。“对……不……”车夫支支吾吾的。
“还不把你的破车推开。”男人不顾形象地气急败坏地吼道。“是……是……”车夫哆哆嗦嗦地,使了好大的劲才把车拉了上来。
轿车的伤痕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下,站在车旁的车夫看得急出了汗。“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男人不屑一顾地指着车上撞击的痕迹,面无表情地问:“说吧,打算赔多少钱?”车夫的神色更加慌张了,两只黑得像炭的手无措地都不知道往哪儿摆。“对不起……我……”“对不起?对不起有用吗?对不起我车就能修好吗?好笑!”西装笔挺的男人鄙夷地看了车夫一眼。“我没钱……我,我闺女的学费还没交咧。”“学费?你女儿的学费关我什么事,我……”男人正说着,后车门被人推开。一个穿着A中校服的女孩走出来,扎着简单清爽的马尾辫,脸上捶着干净又灿烂的笑容。“爸!”女孩亲昵地叫着。“回车里去,你出来干什么?”男人皱起眉头。“这车不是加保险了吗?”女孩略带责备地说着,看见车里的橘子,惊呼道:“好漂亮的橘子。”车夫红了脸:“树上刚摘的!”“能让我偿一个吗?”车夫俯下身,在车里挑了会儿,递给女孩橘子。
“真甜!”女孩手中剥下的橘子皮像朵美丽的太阳花。“爸,我们买点回去吧,妈最近不是老说要吃橘子吗?”男有无奈地点头。
街边的行人看见车里的橘子,纷纷走上前。“我来一斤!”经过一番折腾,男人干脆在路边摆起了摊,生意出奇地好。轿车载着女孩,驶离街道,透过车窗,女孩的腿上放一袋黄澄澄的橘子。
因一句金玉良言,使我的人生有很大的转变;因一句金玉良言,使我放慢脚步;因一句金玉良言,让我学会人生需要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出它的甘甜、辛酸,使人生多了些许的历练。到底是哪一句良言能让我从顽皮爱耍小聪明转为成熟稳重的女孩呢?现在,就听我娓娓道来吧!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不知是天真?还是无邪?突发奇想的和同学当起了“小爱迪生”。在扫厕所时,正在思考:如何使同学们下课时都能随手关灯?忽然看到身旁的水桶,灵光乍现,何不来个“水桶”关灯?一旁的同学都捧腹,等待好戏上场。下课后,我马上到工具室借条尼龙绳,将它绑在水桶上,水桶装水,然后在门把上绑颗石头,当要关灯时水桶、石头会一上一下的摆动。谁知,我一离开,老师正好进来,“哗啦啦!”水洒了满地,老师成了落汤鸡,全班顿时笑成一团,当时的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不过,老师竟然没有骂我,反而对我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当发明大王固然很好,但是,你知道吗?爱迪生因为实验失误,被打了一巴掌,使得右耳再也听不见了!”听了老师的话,犹如当头棒喝一般地醒悟过来,感到自己真是幼稚。
因为这句话使我想到:当今社会中,有多少毒犯,掉进了吸毒的深渊里,就像掉进了流沙一般,愈陷愈深。为了吸毒,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连生命都赔了进去;为了运毒,不择手段,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触法,总以为能够瞒天过海。但百密总有一疏,纸是包不住火的。最后还是难逃法网,落到牢狱之灾甚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真是得不偿失啊!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至今我仍犹记在心;这句话,让我受用无穷,从无知到成熟;就是这句话,让我的人生有很大的转变。因为这句话,让我知道这七个字虽平凡,但它对我来说,是一句最美、最具有意义的一句话!
我从小就十分喜爱小动物,我还养过许多呢!例如:小兔“贝贝”“小可爱”,小老鼠“球球”,“小松鼠”,“乐乐”……
咪咪长着一双绿莹莹的大眼睛,十分有神,好象什么东西都瞒不过它的眼睛:它还有一张樱桃似的小嘴,可是,它吃起东西来快极了:它嘴边还长着6根长长的胡子,像老爷爷一样。
咪咪十分爱干净,每天都要洗洗澡,如果那里脏了,它也会及时的舔舔。
它喜欢玩线团。有一次,妈妈买来许多色彩鲜艳的线团要给我织一件毛衣,可是咪咪看到线团就玩了起来,结果咪咪被线团缠了一身,妈妈看到了不惊笑了起来,可是咪咪却十分生气,好象在说:“有什么好笑的,快把我解开!”妈妈看懂了咪咪的心思,她马上解了咪咪,咪咪又蹦又跳,别提多开心了。
咪咪的鼻子十分灵敏,妈妈知道咪咪喜欢吃鱼,妈妈在它的米饭下藏了一条小鱼和一块肉,妈妈送到了它的面前,没想来,它把米饭扒开,直接把肉和鱼拿走到一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妈妈说它是小馋猫鼻子尖。
有一次,我带咪咪出去玩,没想到,它十分贪玩,等我回家,却发现咪咪没了,我们到处寻找,可是找遍正个小区也没有找到它,妈妈对我说:“没了就没了,回来在买一只就行了。”我十分伤心,可是到了家门口,我发现咪咪在家门口,我十分开心。
虽然现在咪咪已经送人了,但我仍然十分怀念它。
父爱是石,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
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为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子究竟是为了谁……
直到初三。
那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压的天下,凛冽的风中,那人不住的颤抖。风不停的揭翻他的衣角——是父亲!透过窗子,清晰的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没有华丽的装饰就是白发!是一根根一片片的白发。父亲的白发在风中一次次的压倒却一次次的挺立起来那一刀一立中,我知道了一定是为了谁……
车靠站点,我快步走下,显然父亲望见了我,他不用手指堵住漏风的大衣,而是快步向我跑来,他的大衣彻底让狂风屈服了,但他丝毫没有裸露出来的红色毛衣在这莫名奇妙中跳动着,向我奔来。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严寒中向我靠近的那颗火热的信心,那一刻,我泪水滂沱。
父亲轻轻携起我的手暖和起来,但我分明是触到了是张冰冷的大手,我紧紧的握住父亲的手,父亲却赶忙躲开,“我的手太凉了”。我不顾父亲的躲闪,一把抓回那张冰冷的手,我知道:我抓住的是我一生的财富。
父亲用生命的衰老化作山,化作水,化作火,化作灯,化作一点一滴的父爱,陪伴我每一天,每一秒,陪伴我一辈子。
早晨起来,房间内是温暖的空气,外面却是刺骨的寒风,看着挂在墙上的年历,突然发现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除夕。
怀人味
吃过早饭,我们买好香烛和钱纸,踏上了为姥姥送亮的路途,到姥姥的坟墓前点上香烛,拿上三批钱纸并点燃;站着三拜,跪下三拜,站起来又拜三下。
菜香味
给姥姥送完亮回到家,妈妈和奶奶已经做好了团圆饭,桌上共摆着十样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煎鱼寓意着年年有余、一盘小炒青菜代表着亲戚平安……正当我手拿筷子双眼气势汹汹地注视着那碗煎鱼的尾巴时,我的父亲对我笑着说:“过年吃鱼,留尾留头!”我只得把目光从鱼尾上转移到鱼腹处,心有不甘的吃起了其它的菜。
烟火味
吃过团圆饭,我们从新家来到正快要拆迁的老家,我们从屋内找来了一个大铁锅,搬来许多的.柴火,有找来了不少木屑,开始了守岁,当然守岁也少不了陪伴了老一辈35个岁月的春节联欢味晚会,我们从二楼帮下来了电视机,打开发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直播,我和我表姐两个人拿着钱往外面的商店跑去,回来的时候兜里满满的,手里捧着快要抱不起的大小鞭炮,有:刮炮、冲天猴、冲天炮、喷泉、礼花……妈妈和姑妈对我们哭笑不得地说:“你们俩买就买干嘛往口袋里放呢?”我们拿出一盒刮炮,一个一个地放,但觉得没味,便拿出一盒,刮燃一根火柴点燃整整一盒,过了一会,突然“嘭”的一声,吓得我们一跳,其他人更不用说了,那个大铁盆差点就翻了,没办法我们就只好坐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不一会,离新年就只剩10秒了,10-9-8-7-6-5-4-3-2-1-0。
虽然时代正在变迁也在进步,但中华民族却没有抛弃中国的千年传统习俗。
青砖,白墙,黑瓦。这应该就是老城了。
站在已积满灰尘的青石路上,抬眼望,不由得百感交集。那扬州人曾经为之骄傲的城墙,如今已变得如此破旧不堪。苍凉,我想说的只有两个字。上前,信手轻抚那充满岁月刀痕的砖,手竟不由得有些颤抖。那是曾经的繁华,曾经的荣誉。如今,这苍老的断垣,不免让人有“断肠人在天涯”之感。听着沉沉的静寂,咀嚼着扬州“夕阳西下”的话题,双眼模糊……
芍药?盛艳的芍药?伴着颓唐的废墟。
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蕊,衬着黑灰的断垣。白色代表着凄凉,却反衬着美丽。这白色天使,带着生机的青色,怎生在如此荒凉的地方?
芍药不语。但我明白,什么叫生命力,什么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也明白,这就是芍药,一种充满灵气的花。
繁华中有芍药,它美丽,它高贵,它胜似牡丹却不失朴实,贵而不张扬,素而不自贬;凄厉中有芍药,它雅致,它清纯,无人来赏,也不凋零,依旧盛艳怒放,我行我素。
时光开始倒流。还记得那万花饰街的荣耀吗?还记得那宫廷御花的头衔吗?时间记得。芍药在百花争艳中,以它的美丽征服了扬州,征服了朝廷。扬州,繁华如锦,芍药无限风光。“四相簪花”更是把芍药推上了神灵的地位。芍药,在繁华中生长,却没有牡丹高傲,没有与其他花争宠,它依旧年年盛开,淡泊名利。
繁华过了,黄粱一梦。
1任务驱动型作文篇 终于还是搭上了蓝白相间的小型乡村巴士,开始了我们新的旅程。路边的白杨树随着列车的前进,一排一排地向后退,早晨的暖风叫醒了我们的肌肤,车子的颠簸拉扯着我们的神经。 那张小型巴士拖着老旧的躯体艰难地爬上一座座山坡,前进的路不是向前而是向上,整座小山就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弯道,向左弯向右弯,终于体会到了那句歌词“这里的山路十八弯”的真正含义了。 发出“咯吱咯吱”响声的车子爬完了坡,来到了山顶。顿时我们进入了一片幽暗深邃的丛林,天空也骤然变暗,空气迎面吹来,潮湿凉意十足。一眼望去都是些高耸笔直的亚热带针叶林,林子间时不时有白色的雾气萦绕在树干间,满眼的不知名的绿色植物守护着这片静谧的土地,有时也有守林人的房子从眼前划过,若隐若现,隐藏在绿荫如云的丛林里。 经过了幽深静谧的深林后,眼前的视线一下子明亮起来,没有了遮天蔽日的绿荫,有的只是农民伯伯种的农作物,还有淙淙清澈的小溪流沿着地势崎岖地向下流,前进的道路也越来越平稳,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居民居住的乡镇。 这天恰巧是当地乡民赶集的日子,整条街道都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堆满,小贩们纷纷吆喝着,我这儿价格便宜,我这儿质量好。街道的商品大都是家里自己种的东西,或是山上摘的野生菌,野生果子。马儿拖着这些东西在集市上来来回回地走,赶集的人们把买来的东西装进了那亮黄色的竹篓,每个人的背上都有大大的一个,而且都把竹篓堆得尖尖的。 我们赶完集后,随当地居民一起去柑橘地里摘桔子,小小的一棵树上都结满了大大的果实,虽然它的表皮绿油油的,但是吃起来也不是很酸。满满的一片桔子树在我们面前,只等着我们采摘。带领我们去的农民伯伯说:“今年的桔子长的最好了,又大又甜,也是因为今年雨水足,阳光也好,老百姓就是靠天养靠天吃饭。”他边说边乐呵呵地拿剪子剪下那硕大的桔子,放在篮子里。当地的人们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忙前忙后地为我们准备当地最有特色的吃食。当我们要走的时候,还带了我们摘的柑橘和山上的野生菌让我们带走。 往回走的车子碾碎了从山坡上滚落下来的小石子,淌过了因下雨而淹没的山路,路上牵着拖着物品的马儿的农民伯伯憨笑着望着我们前进的车子,路边的老叟坐在草地上吸着老旱烟,黝黑的脸颊在阳光下更加明亮。一片丰收的桔林,一盘美味的野生菌,一支香浓的老旱烟,小小的幸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