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手机管理给家长的一封信(整理4篇)

时间: 2024-07-30 栏目:初中作文题目

手机管理给家长的一封信篇1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学校。确需带入校园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交班主任统一保管,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如发现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教师有权禁止学生使用并通知家长取回手机。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给予纪律处分。

学校在教务处,德育处和校门口的警卫室按有座机电话,各班建立班级微信群、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落实好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不同时间点对学生的管理责任。

学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对发现有沉迷手机网络、行为举止异常或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了解情况,耐心进行教育

学校通过班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充分认识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要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加强网络行为监管和预防学生沉迷网络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限时、安全、理性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感谢家长朋友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xx学校

xx年xx月xx日

手机管理给家长的一封信篇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福泰小学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倡议全体家长,在家校共育的文化体系中,恪尽父母责任,实现家校协同,共同教育、引导、管理学生科学使用手机、手机手表及类似电子设备,为学生健康美好成长举力护航。

1、家校携手,禁止手机进入校园家长与学校携手管理,禁止学生将手机(含电话手表,下同)带入校园(如有特殊需求,遵照学校管理制度执行),主动配合学校,真实反馈学生具体情况,防范学生沉迷网络,家校共同携手,各尽职责。

2、家校共育,共同遵守学校制度家长与学校共同承担,对学生进行科学应用手机的教育,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做好学生的监管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

3、家校合作,协同树立榜样引领家长与教师共做榜样,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坚决杜绝不当使用手机。在多元路径中增强亲子关系,培训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助力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各位家长,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静心学习、潜心求知、多元发展的“福娃”,让我们同心、同向、同行,携手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基赋能!

手机管理给家长的一封信篇3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不少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刷小视频、频繁参加网课学习等对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通过“家访进万家”活动、“家长会”以及与家长的不同方式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学校里有不少学生存在过度依赖手机、不服从家长管理、视力下降的情况。多年以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健康成长,近期依据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本着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保障学生学健康成长,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同时要求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特致此信。请认真阅读,并积极贯彻。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体现了国家对于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重视,特别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向所有家长和同学们提出以下倡议:

1、为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校期间,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智能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校园。

2、确有特殊需要,必须携带手机、智能电话手表带进校园的,家长要出具书面申请,写明具体理由,并承诺自行对携带手机进校园的后果负责。

3、在校期间,学生因特殊情况急需与家长联系的,可以说明情况借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手机;家长如有紧急情况需要联系学生,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

4、如果学生违反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管理规定,一经发现,任课教师有权收缴手机等电子设备到班主任处,班主任及时向其监护人说明情况。

5、学校禁止利用手机布置作业或完成作业。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请家长知悉。

6、加强教育引导。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个别心理辅导、家访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逐渐学会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家长也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尽量避免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7、对于确实需要使用手机完成的任务,学生应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完成,且每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一天累计不得超过45分钟。

8、同时也恳请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尽量保证业余时间不沉迷于手机,空闲时间多与孩子外出活动或居家进行亲子阅读,形成浓郁家庭书香氛围。

9、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规定班主任应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家长老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10、对于屡次违规的学生,学校将做出全校通报批评等相应的惩戒教育。

希望学生和家长理解支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一起做好“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这份“家庭作业”,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

XXX镇XXX希望小学

20xx年5月

手机管理给家长的一封信篇4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愈发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及视力下降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要求,请各位家长切实履行教育职责,配合学校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与我们协同合作,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家长要切实承担起监督孩子使用手机的职责,尽量不要给孩子购买手机;

确有必要,要强化监督,合理引导手机使用范围,并限制使用时长。开学后,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带手机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手机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亲子沟通,促进交流。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情绪观察,主动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家长要学会通过讲故事、联系身边事例,从影响孩子视力、影响孩子学业等方面帮助孩子理解限制使用手机的原因。家长要积极与教师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达成手机管理共识,及时纠正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行为,建立坚定有力的教育共同体。

培养兴趣,全面发展。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如球类运动、书法、绘画等;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磨炼意志;

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

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通过丰富课外活动,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言传身教,示范引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已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勿暴力打压,应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请各位家长履行好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责任,共同营造一个专心、舒适、纯净的学习环境,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祝您及您的家人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初中作文题目】栏目
  • 上一篇:恐龙说明文(整理10篇)
  • 下一篇:给儿子的一封信(整理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