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整理9篇)

时间: 2024-07-14 栏目: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竟也教了二十几年学了,回想起来我带的第一批幼儿现在也大都做了爸爸妈妈了。看着一拨一拨的孩子在老师的呵护和辛勤的教育下,个个像健硕的小鸟,离开我,飞向更高的蓝天,听到家长一声一声满意的谢谢,我心里充满着高兴。

从懵懵懂懂的小班幼儿到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唱会跳的大班幼儿,我和孩子一起慢慢的成长。孩子当我是妈妈,是好伙伴,我当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好朋友。有时,我会为他们的淘气与无知而火冒三丈,有时我又为他们的可爱与单纯而暗自好笑,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处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就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的本领一天一个变化,但是,如果我的心情不好,难免对孩子出现的错误变的凶巴巴的样子,他们会傻呆呆的不知所措,这就让我真正的'理解了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

我们幼儿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学会怎样做人,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的形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的孩子反应敏捷而准确,有的孩子却慢得出奇;有的孩子头脑异常清晰,清晰得就像是夏天的雨后;有的孩子文静得就像一泓清水;有的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特别是当接受幼小班时,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做一个幼儿教师的辛苦,也体会到一位位家长的期望,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天真可爱的眼神,听到孩子们高一声,低一声的哭声,我觉得身上的责任沉甸甸的,我知道我要做的很多很多,我所要付出的不是一部分,而是全部,虽然付出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但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肯定会碰到许多不顺心的事。

这次我接的小班中有两名特殊儿童,周亿,一个带有自闭症症状的幼儿,刚来园时几乎无法正常和人沟通,无论老师还是父母都无法让他安静下来。这学期来的陈昊是先天残疾,身体和智力都有问题。而其他幼儿也是第一次进幼儿园,带着这样的小班一天工作下来真是累啊,有时甚至想把特殊幼儿放弃了,管好其他幼儿就可以了。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放弃他们,只要家长把孩子教到我的手里,我都要一视同仁,甚至在较差一些的孩子身上我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去耐心的教育他们,我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对得起家长对我的信任。每一个幼儿都是一朵花朵,都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还是继续努力着,看着他们哪怕有一分的进步我也为此高兴和满足。

人人都说,幼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阳光底下最美丽的事业。其实,现在社会发展的很快,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位老师都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一天工作下来回到家里还要写这写那,我也有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抱怨心理:"工作真没劲"、"这些孩子太调皮"、"家长素质太低"等等。

但如果经常心怀一股怨气和带着过一天是一天的状态去工作,不仅影响教育能力的发挥和教学质量,还对幼儿和老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只有自己及时的调节自己的心态,形成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用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身上的优点,真诚的接纳和宽容每一个孩子,其实,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孩子也会给老师本身带来莫大的幸福感。

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孩子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我和孩子在爱中飞翔。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篇2

妍妍是我们班这学期新插入的一位幼儿,又是新搬来南桥镇居住的,也就是说,她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新的班级、新的小朋友,还要面对新家周围的新环境、新的语言。刚开学,妍妍的奶奶就和我打招呼,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孩子自理能力较差,与外界接触少,比较娇气,性格内向,又加上原来熟悉的、说好一同来新班级的表哥最后的放弃,让她产生了“你们把我骗来的!”感觉,她怕孙女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把这个孩子作为开学初工作的重点。

开学初,妍妍对于新集体生活采取了完全的排斥态度:她拒绝来园、天天早上哭着、叫着、拉着奶奶的手死也不放;她拒绝参加游戏;甚至拒绝吃饭,老嚷着“奶奶做好饭了,妹妹要回家吃饭”。期间,家长也是万分担心,派奶奶来探视。

到了下午,妍妍竟然拒绝午睡,情愿站着。但是,她对于我已经不表示排斥,我带她上了厕所,允许她倚在我身上休息。对于这样一个敏感又娇气的孩子,我一开始采取的对策是“顺应”。希望她在熟悉新环境后,能够自主地接受新环境的规则,接受集体生活。但是,几天过去依然没有成效。她依然拒绝和大家一样,在集体活动时也总是游离在大家之外,从不参与。和奶奶商量、交流妍研的情况,奶奶表示,只要她不哭,她想怎样就怎样。开始,我也认同家长的观点,认为稳定情绪是重点,但是,她这样的活动方式开始感染一些孩子,本来就不爱吃饭的博豪、晓岚、懿晨见了我对妍妍地迁就,趁机开始提出:老师,这个菜我不要吃的;那个汤我不喜欢……一天在喂饭时,因为,有小朋友把汤打翻,我急于去清理,就命令妍妍说:“接下来你自己吃饭,不许再哭了”。由于口气较严肃,我还担心她是否会号啕大哭,但是当我过来后发现,她真停止哭泣、自己在吃饭了。这次情况给了我信心。我开始改变我的教育策略。

首先从愉快来园开始,在和家长联系后,我和家长对她提出要求:开始允许早上来园让奶奶陪她玩半个小时,如果奶奶走时她哭了,那么第二天哪怕她哭得再厉害,也不让奶奶陪了。如果奶奶走后她没哭,而且在奶奶走后能和大家一起活动,那么第二天还允许奶奶继续陪她。开始一段时间,奶奶离开时妍妍还是哭泣,我没有妥协,很坚决地在她哭泣的第二天一进教室就让她奶奶回家了。我观察了一下,接下来的几天来园时她情绪有些波动,但忍着没有哭泣,后来的情绪基本正常,对我的要求并没有太大的拒绝反抗。我就奖励表扬了她,在以后的几天里,我逐步要求逐渐的脱离奶奶的陪伴,慢慢与愉快上学。随着要求的逐步落实。妍妍开始接受新环境,在教师的引导和一定要求的.辅助下,她开始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游戏,脸上也逐渐开始有了笑容。

国庆长假上来,我很担心妍妍会重新对环境、对老师感到陌生,重新变得不愿来园,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妍妍早早地来园,高兴地挥着小手叫奶奶快点回去,然后和嘉怡、怡宁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去了。奶奶反映说,妈妈今天还在放假,叫她也继续留在家中休息一天,她却说“老师会等着我的”而坚持来园了

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感到惊叹,也自觉停止了中途来园探视,而孩子情绪也很稳定。这说明,教师的对应策略取得了效果。

分析与反思:

人的能力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一个方面。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孩子性格、成长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就产生了差异。对于教师来说,过去我们的思维定式是调整环境来适应孩子,特别是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更会有意识地迁就幼儿。在这个案例中,一开始,我对应幼儿拒绝接受环境的行为,采取的对策就是顺应。因为教育对象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十分娇气的孩子。我感到,孩子的一系列拒绝行为其实是她心理极为“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她拒绝环境进入他的生活,以给自己营造一种“安全感”,比如她拒绝吃饭就是很明显的一个行为。但是,当她在环境中有了一个具体的“依恋”对象后,(就是教师自己)我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变“顺应”为“依从”。从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分析,由于教育对象的“敏感”使她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引起教师对待自己态度的变化,为了在陌生的环境中继续有一个可以“依恋”的对象,她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反过来顺应教师的要求。就象妍妍在有天早上来园时对我说的那样:为什么老师天天早上抱抱我、晚上还要给我五角星(指老师和她之间第二天来园不哭泣的约定)?当时我回答“因为你是老师很喜欢的妹妹小朋友”。在幼儿逐步适应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的肯定应该和要求交替进行,这样幼儿在得到赞许之后,对于继续完成教师的要求就有了信心和兴趣。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了创造的历史,幼儿园大班心得体会。从窑洞到摩天大楼,从马车到宇宙飞船,从松明到人造太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而创造来源于人。只有人拥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才能打破常规,创造奇迹。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就像世界上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的念头、独特的思想、独特的看待问题的角度、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孩子看来没有绝对的标准去评判事物,而正是后来大人们所传授的固有的、被人公认的、已有的知识,迫使孩子慢慢放弃自己的'怪念头',成为有着和别人一样的眼光、一样的思维方式的人。当然有人会说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大家都按照一样的标准和方式去生活。对。但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成功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人类进步,而不是手握着先人的知识成就毫无进步。

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是培养和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关键时期。此时奠定的基础可能会影响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而据有关创造力研究结果表明:4岁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测试得分最高,到5岁以后开始下降。

原因何在?

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托伦斯等也发现,3-5岁是孩子创造性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而5岁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我国的孩子同样也存在着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幼儿园大班心得体会。孩子在婴幼儿期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中主要的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游戏活动很少约束,孩子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去随意地玩、随意地想、随意地发挥。而这时家长和老师也不会对孩子的想法或行动进行过多地干预,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胡思乱想遭到别人的否定和指责。所以创造性思维发展良好。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就要开始面对学习活动,这时的家长和老师就变得'严厉'起来,因为他们此时强调的是孩子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视孩子能否正确地思考。他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孩子的行为又随时受到成人们的监督和评价,当孩子没有按照成人教给他的那样去做,孩子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这样孩子为了迎合成人,渐渐放弃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乖乖地向着成人们想要的答案思考着,这样自己便能得到大人们的赞赏和奖励。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怎样培养?

创造性思维难能可贵,社会需要发展,发展就要依靠创造力,只有孩子拥有了创造性思维,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那么,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更好,更顺利地发展呢?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孩子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的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开展新型的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但是游戏水平的发展并非完全是自发的,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是需要家长的启发引导的。

通过音乐、绘画培养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和教育学家一直认为音乐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方法。因为音乐会促进右脑的发育。另外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优美的音乐中,孩子情绪兴奋愉快,这个时候,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下。绘画也可以促使孩子右脑的发育,增强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接触音乐和绘画,并且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欣赏和实践的空间,随心所欲地画,自由想像地听。

通过听说能力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平时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进行对话,多给孩子讲故事。在与孩子说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机会,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对话,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结合之前的故事情节,进行合理又有创造性的推断,完成故事。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篇4

1、巧妙引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因为小班孩子小,做事又缺乏耐心,收拾玩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往往是收拾了一部分就又想去玩了,那些掉在桌子底下、板凳底下的不太显眼的玩具,就更无人问津了。为了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利用游戏的方法组织幼儿整理玩具。我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玩具吗?想和玩具成为好朋友吗?孩子们都点点头说“想!”借机对孩子进行教育:玩具宝宝也喜欢很多小朋友在一块玩,不喜欢自己躺在地上玩,会感到很冷……。孩子们听了都赶快把玩具收回玩具橱!例如:玩插片时,幼儿掉的满地都是,孩子收起来困难大,我就让幼儿以“帮小插片找家的游戏”,看哪个幼儿能尽快的帮小插片找到家。并奖励那些先帮小插片找到家的小朋友,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儿,地上的小插片就被幼儿送回了家,我及时表扬了幼儿。这样一来,玩具收拾的又快又好。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孩子的良好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2、正确引导,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小班孩子年龄小,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如果一味帮他们做,就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使他们失去锻炼机会,要是让孩子们都自己做,孩子们又实在做不了。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采取了从“留一半给孩子”的做法,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在午睡起床时,大部分孩子不会穿鞋,都嚷嚷着让我帮他穿,我就帮每个孩子穿上一只鞋子,并要求他仔细看老师是怎样穿的,留下另一只让他自己学着穿,看谁先学会穿鞋子,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有了,都抢着自己穿另一只鞋子,我一边帮助指导,一边及时鼓励和表扬每个孩子,不长时间,孩子们就会自己穿鞋子了。

生活方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正确引导,留一半让孩子自己做,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3、创造性及时的培养才能发展起来

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指出:“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在激发出来。“如:张衡数星星、曹冲称象、骆宾王作诗、爱迪生孵蛋、牛顿自制小风车等这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才,都是在童年时期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性。然而,没有培养创造性的环境和教育,富有创造性的“小神童”不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创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起点也必然是创造性的萌芽,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使命。

教师要正确对待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思想,要报有宽容之心,如果一味死板的要求幼儿去“创新”,势必会把孩子引导上另外一条模式化的道路,是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出现同样的“创新”思维,其实这根本不是“创新”,而是另外一种因袭。在引导孩子们活动时,不要对他们过多的干预,不要提过多的不合实际的要求,更不能以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孩子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创新”,这样反倒会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尊重幼儿,尊重他们创造力的自然发展,尊重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这是我们教师在面对幼儿创造时最重要的任务。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孩子创造性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过分关注创造的结果,要使幼儿在创造过程中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发展。比如:孩子画了绿色的太阳,蓝色的大树,怪物一样的人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敢于去尝试,保护孩子的创造的兴趣,尊重他们创造的过程,孩子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他们杂乱无章的涂抹,正是他们感知色彩、形体的阶段,也是孩子不同与成人的可爱之处。幼儿阶段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让他们画得像,而是如何让他们大胆的画,要好好珍惜和培育他们的创造力,而不是用成人的所谓正确观念去扼杀他们的创造本能。

总之,孩子们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模式,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新,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改变了孩子的思维方式,给孩子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思维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4、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主学习的空间

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能够宽容地对待孩子的想法和创作,逐步的引导他们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创作,在评价孩子们的作品时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评价,不能单纯地说“好不好”“像不像”“对不对”,而应该考虑幼儿融入其中的创作思维和情感,不能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幼儿对很多东西都充满好奇,想尝试一下,因此幼儿启蒙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玩的工作,在玩中激发灵感,在玩中自主创作,在玩中增长知识,如: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风筝》时:在“欣赏风筝——收住风筝——画风筝——制作风筝——放风筝”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无时无刻的沉浸在兴奋中,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运用语言、图像加以梳理,使脑海中的形象更加清晰,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于是,他们画出了自己心目中最漂亮地风筝,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但毫无造作之感,这才是真正的儿童画。在制作风筝时,他们剪、粘、折、捆乐此不疲、奇思妙想,制作出不同风格的燕子风筝、悟空风筝、金鱼风筝、奥特曼风筝等。在风筝展示会上,孩子们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一边赞叹他人的成果。同时不断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风筝,激发了他们不断的进取心。

5、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首先喊出了儿童创造教育的宣言,创立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指出:创造是祖先历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才能的精华,人一降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在适合创造才能发展的环境里,他们的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呢?儿童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创造,包括对父母、老师、同伴及周围的亲朋好友的交往,对家庭、校园、社会的认识和熟悉掌握各种日常工具的使用等,儿童的创造潜能从出生就开始萌芽,他的成长已不完全依赖本能。如:三个月大的婴儿会看懂大人因逗他笑,和他说话,虽然还不会讲话,但能发出信号让大人理解,并且帮他做一些事情。周岁以后,孩子就学会使用语言简单的交流。在游戏中孩子都能表现出他的创造性。比如:一块泥巴、一堆沙、一盆水等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材料,他们会尽情的玩耍、尽情的摆弄,不一会儿功夫,在孩子们的手里会变成有有样的飞机、大炮、大山、丘陵。幼儿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他们根据儿歌进行续编;根据图卡编出各种不同的新奇的故事;根据歌曲内容编出优美的舞蹈动作……幼儿的创造性稚嫩的,却有着无限的发展价值。

6、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首先喊出了儿童创造教育的宣言,创立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指出:创造是祖先历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才能的精华,人一降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在适合创造才能发展的环境里,他们的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呢?儿童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创造,包括对父母、老师、同伴及周围的亲朋好友的'交往,对家庭、校园、社会的认识和熟悉掌握各种日常工具的使用等,儿童的创造潜能从出生就开始萌芽,他的成长已不完全依赖本能。如:三个月大的婴儿会看懂大人因逗他笑,和他说话,虽然还不会讲话,但能发出信号让大人理解,并且帮他做一些事情。周岁以后,孩子就学会使用语言简单的交流。在游戏中孩子都能表现出他的创造性。比如:一块泥巴、一堆沙、一盆水等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材料,他们会尽情的玩耍、尽情的摆弄,不一会儿功夫,在孩子们的手里会变成有有样的飞机、大炮、大山、丘陵。幼儿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他们根据儿歌进行续编;根据图卡编出各种不同的新奇的故事;根据歌曲内容编出优美的舞蹈动作……幼儿的创造性稚嫩的,却有着无限的发展价值。

7、阅读图书,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及口语表达能力。当孩子拿到一本喜爱的图书,他就会爱不释手,很投入地去欣赏,并情不自禁地开始讲述。他们边看边讲,虽然他们不认识图书上的文字,但他们能够根据看到的书中画面进行讲述活动。这已经是幼儿在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项游戏活动。很多孩子在阅读图书时都自然地加进了自己的想象,并讲的有模有样、有声有色,充满情趣。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发展了孩子的观察、想象和口语表达能力。班上有一个男孩叫杨冕新,才3岁多,刚入园时说话特别不清楚,有时我们老师真为他着急,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后来我才发现他特别爱看图书,尤其是《西游记》他最爱看了,特别喜欢里边的孙悟空。于是我就引导他阅读讲述这类图书,鼓励他边看边指边想象,边放慢速度讲出其中的故事情节来。这样坚持下来,他的口语表达清楚多了。另外,本身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幼儿,通过阅读图书、观察及想象,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更强,如吕尧小朋友,她讲的〈白雪公主〉的故事,引人入胜!

8、环境教育渗透在绘画主题活动中

我进行绘画教育不仅仅只是通过绘画课、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也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环境教育的渗透,更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的丰富多彩。例如,开展环保主题画展“美丽的春天”“小鸟的乐园”等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采用剪、贴、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人物、风景、花鸟的不同,使主题画展表现形式多样,在描绘春天万物、红花绿草、蓝天白天,表现大自然美丽风景,鸟儿欢快、自由飞翔、茂密森林、鸟雀共鸣的同时,环境教育就渗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画面变的更加生动、多彩,充满生机。

9、利用绘画表现环境教育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不仅教材必须新颖,教学形式也要不断的变新。为了使幼儿不对环境教育产生厌烦,仍有足够的新鲜感,愿意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情绪进入状态。我利用绘画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环境教育。

例如,我设计剪贴画“美丽的花园”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想,把美丽的花园,美好的环境表现出来,并教育幼儿怎样去保护环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折纸“猫头鹰”“大象”“青蛙”等活动,渗透进爱护动物,不捕猎野生动物,不食用野生动物和使用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商品,自觉保护鸟类、青蛙等有益动物的环保知识;手工制作“果皮箱”“小鼓”,让幼儿懂得不乱扔果壳、垃圾,讲话轻声不吵闹。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为创设良好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0、让区角教育可持续发展

教师充分利用室内边角设置各种适合于幼儿游戏活动与动手操作的区角,满足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愿望和兴趣。可设置娃娃家、操作区、科学实验区、美工区、纸工区、玩线区等。使孩子们在各个区角中通过动手实验并操作美化室内环境。如:小班在老师的引导下剪剪贴贴;中班老师启发孩子设计选型并完成作品;大班则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构思,创作完成作品。看:在孩子们一双双小手的装饰下,水果娃娃不仅有了眼睛、鼻子、还有了漂亮的发型和帽子,有的还穿上了上衣、裤子、裙子。而萝卜则做成了小船,黄瓜变成了鳄鱼,土豆与火柴棒结合变成了刺猬;透明的鱼缸贴上了绿色纸剪成的水草和蓝色纸剪成的泡泡,给人置身于大海的感觉;再看养花的盆子,有的用皱纹纸包了一层层的花边,有的在四周贴上了花纹和图案,还有的则剪出了各种花的形状插在花枝中,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好一派“百花齐放满园春”的美景。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篇5

升入中班以后,幼儿要学习许多新的生活技能,进餐时引导幼儿主动尝试使用筷子就是其中的一项。接了新班后,我们发现陆瀚做事动作较慢,动手能力不太强,每次总是最后一个吃完饭,而且饭粒、菜叶掉得满桌子都是。于是,我们没有急于让全班幼儿同步学习使用筷子,而是给包括陆瀚在内的几名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了勺子。起初,陆瀚确实比以前吃饭快了,桌上的饭粒和菜叶也掉得少了。当老师鼓励他吃得又好又快又干净时,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我每天吃饭都要得第一名!”陆瀚终于体验到了吃饭比别人快、比别人好、比别人干净带来的自豪和快乐。当时,我欣慰地认为是由于老师细心观察并承认了幼儿间的能力差异,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支持和帮助,致使孩子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们为自己教育措施的成功感到高兴。

但是不久我发现,陆瀚吃饭又像以前一样吃到最后,磨磨蹭蹭了。老师怎么鼓励、督促也不管用。一次,我激励他说:“你瞧,别人用筷子吃饭你用勺子吃饭,你一定比他们吃得又快又好,咱们争取得第一名,加油好吗?”谁想陆瀚却说出了一句让我意想不到的话:“老师,我早就会用筷子了,我在家吃饭就是用筷子的,我也想在幼儿园用筷子吃饭,我不想用勺!”听了孩子的话我十分吃惊,原以为他用不了筷子才为他提供了勺子,可是孩子的心里却不喜欢再用勺子,而是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使用筷子。我半信半疑地将一双筷子拿给他使用,没想到陆瀚用筷子吃饭一点问题也没有。

我与家长沟通了解到,陆瀚在家吃饭确实使用筷子,而且已有很长时间了。接下来的几天观察中,我发现陆瀚吃饭时使用筷子的技能同其他孩子一样好,只要老师多在他身边鼓励他、督促他,他就能很快、很好地将饭吃完。但是,老师一离开他身边他就会东张西望,一边玩一边吃,结果饭菜撒了一桌子,别人都吃完了他才吃了一半。这时,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吃饭的问题是精神不集中、边吃边玩,没有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至于孩子的生活技能――使用筷子的能力一点儿也不差。原以为让孩子使用勺于吃饭是尊重孩子的能力差异,可实际上,我却没有真正了解到孩子到底需要什么,真实水平是什么。老师用自己的判断善意地为孩子创造着认为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片面地认为自己已理解和尊重了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但恰恰相反,就是因为这个老师主观认为的“差异”,致使孩子没能自己主动地选择使用筷子还是勺,老师的片面与武断使孩子的合理意愿没有得到满足。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及家庭成长环境都要有充分的了解。老师要细心照料幼儿的生活,但更要尊重他们的独立要求,辨别幼儿真实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么,鼓励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

工作以来,我一直不断努力,积极思考如何做好幼儿教师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奋进。本学期我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学习,关心学校大事,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技巧技能水平。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配合组里搞好幼儿活动。不迟到早退。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保育方面:

开学初,我是新到幼儿班,所以对幼儿比较陌生,为了让自己尽快熟悉幼儿,也让幼儿能尽快地适应我,我一有时间就合幼儿聊天,拉进我们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对我产生安全感、亲切感。

在教学上,针对大班幼儿心理情况,我开展了舞蹈、国学、英语、儿歌教学活动。以发展幼儿的独立性思维、大方、开朗的性格为目标,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在开学初的一个月半内建立了良好的生活常规、游戏常规、活动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月学习一支舞蹈,半年来,幼儿都可以熟练地跳《宁夏》、《爱我你就抱抱我》、《happybaby》和《好运来》。在新年汇报演出前,根据幼儿特点,为他们编排了诗歌《喜欢》和《妈妈的爱》,以及儿歌《一只哈巴狗》,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得到了锻炼。

三、自身的进步

当幼儿教师是很累,特别是大班的教师事情更多,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近幼儿,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孩子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孩子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幼儿教师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幼儿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幼儿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幼儿,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幼儿,无论是服装还是言谈,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篇7

小班阶段是幼儿园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而常规教育的培养则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各项学习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只有捉好常规方便的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如果常规不好,严重点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小小班进行常规教育是必须的。我们班从一上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常规教育的培养。到现在为止已经开展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了。在这一学期的时间里,孩子的常规习惯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现在来总结下:

一,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幼儿实际。

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常规训练,我班的孩子已建立了基本的常规制度。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还是比较小,他们的主观性强,自控能力还是很差,所以常规还不是很好。所以在这个学期,我尝试分阶段提出要求,由易到难,要求孩子逐步做到老师的要求。例如在餐后自选游戏的时间里,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安静地坐在凳子上进行游戏。于是,我开始分阶段对孩子餐后的游戏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刚开始,孩子经常玩着玩着,由于兴奋,经常有追逐的现象,这刚吃完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我在第一阶段的时候,首先对孩子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要求孩子餐后不能追逐,告诉孩子餐后追逐的害处。

同时在孩子游戏的时候,老师和保育员分工合作,老师监督孩子游戏,啊姨监督孩子吃饭。发现有追逐的孩子立刻停止他们的游戏机会。而且老师要说到做到,不能心软。连续几次后,孩子的追逐现象减少了,甚至绝迹了。第二阶段,我开始训练孩子收玩具的速度。在这之前,孩子对玩完的玩具总是不会收拾,扔到满地都是。往往是要老师请个别孩子帮忙收拾。所以在这个阶段,我要求孩子必须自己玩完的玩具自己收拾,先收拾完的孩子帮忙收得慢的孩子收拾。并要求他们开始的时候,铃鼓敲响了四次玩具就要收完,然后逐渐过渡到两次后要全部收好玩具坐到位子上。老师在每次收好玩具后都要表扬收得快和帮助同伴收玩具的孩子,对不收玩具的孩子根据不的情况进行教育,现在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两次后已经收好玩具来到自己的坐位上了。

二,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常规的关键。孩子在穿脱衣裤方面,由于在家中都是由父母包办。在上学期,由于看到孩子年纪小,手部的协调性还不强,冬天的时候又怕孩子着凉。所以整个学期都是由老师一个一个地帮孩子穿脱衣裤。以至于往往穿脱衣裤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浪费了很多活动和游戏的时间。所以在这学期,我开始训练孩子穿脱衣裤的能力。专门利用一个户外活动的时间教会孩子穿衣裤和脱衣裤的方法。放学的时候告诉家长在家里要训练孩子穿脱衣裤的能力。开始的时候,我们鼓励能力强的孩子自己尝试穿脱衣裤。当他们成功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孩子们可高兴了,到处表演给同伴看。我就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其他孩子也像他们一样自己穿脱衣服。同时让已经学会穿脱衣裤的孩子帮助没有学会的孩子。通过一帮一的方法,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穿脱衣裤的方法。现在,已经好多了,但仍然要加强。

三,坚持一致性和持久性。

在进行常规训练的时候,班上的老师意见和方法一定要一致,要形成共识。不可以这个老师这样要求,另一个老师这样要求;一个硬一个软。这样的话,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一个老师如果定下了一项要求,必须让另外一个老师也知道,这样,两个老师才能紧密合作。而且,当常规一但确立,就必须要天天坚持,长抓不懈。不能一看到成果就立刻把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上。

四,要注意语言的简洁,规范,富有情趣。

老师在向小小班孩子进行讲解规则和要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见解,规范和富有情趣。讲给孩子听的话,应该是孩子一听就能明白的。老师可以在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一边做一边说,提高语言的.示范性和直观性。一次提的要求不能太多太复杂,要突出重点,语速要相对慢一点。另外,老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生动有情趣。要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讲解各种要求和规则,把要求和规则游戏化,趣味化和情景化。例如在让孩子养成轻轻放椅子的习惯时,我通常会告诉孩子,椅子喜欢爱护他的孩子。如果小朋友大力搬椅子,椅子会摔交,会生病,他的小脚还会断呢。同时,一边说一边请平时能够轻轻放好椅子的孩子来进行示范。孩子示范以后,老师会告诉孩子,XX小朋

友的椅子今天可高兴了,他说以后也好和他做好朋友。这时,其他的孩子也会向刚才示范的孩子一样轻轻放椅子子了。又例如在请孩子轻轻上厕所的时候,我也要求孩子学小猫走路。小小班的孩子喜欢模仿,他们都会模仿小猫走路时的动作轻轻去厕所的。通过以上的训练,我们班的孩子在活动常规,游戏常规,生活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班上的三轻轻制度落实得还不是很好。有的孩子在兴奋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老师所要求。这还需要以后的加强和努力!以上就是我对本班常规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篇8

通过一假期的在线培训,使我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教育是由复杂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它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与合作,教学的本质是良好的师生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由此可见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双方之间的交流活动。在贯彻实施《纲要》行动计划的研究中。

我体会到: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角色地位。转变教师角色意识,适当调整教育行为是贯彻实施《纲要》关键的第一步。虽然《纲要》所提倡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教师如何将接受的新观念在实践中转化产生相应的教育行为,如何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难点。

如果教师能通过发现幼儿资源,加以顺势引导,就能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和互动中获得多种方法,扩展相关的经验。这次学习活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当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为此我想还是站着孩子的立场上加以顺势利导更为有效,毕竟孩子是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篇9

接待幼儿来园时,教师巧妙的运用一些教育技巧非常重要。

奎队自从被爸爸接过一次,每次来园时都哭闹着要求爸爸来接。可是,奎队爸爸下班很晚,看着孩子哭闹不止家长很无奈,我及时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了解为什么不能来接他。奎队很喜欢汽车和飞机,每次我们发小贴片的时候,他都要上面有小飞机图案的,因此,我决定用这个奖励的方式对他加以引导。我们之间约定这个小秘密,晚上妈妈来接时,我还悄悄的叮嘱他别忘了我们的小秘密。他答应了,并很高兴的`与我击掌肯定。第二天早上,我见他来了,便快步迎上去,每想到还没等到我向他问好,他就大声说:“Goodmorning!”,我高兴的抱起他和他问好,妈妈也是一脸的欣慰,我赶紧在他耳边轻轻说:“我一定给你小飞机的饭单,你表现的太棒了,先奖励你一个‘大拇哥’”。他高兴地笑着,回头大声说:“妈妈再见!”

    【心得体会】栏目
  • 上一篇:幼儿园家访心得体会(整理9篇)
  • 下一篇:笨狼的故事读书心得(整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