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参考大全(精选5篇)

时间: 2024-04-24 栏目:申请报告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篇1

一.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成因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会计人员能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但是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甚至触及法律层面,这足以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会计职业道德在不少的会计从业者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会计信息失去原本应有的真实性、完整性,而且这些现象有严重发展的趋势,加强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1.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收获不小,这些成绩应当值得我们肯定。但是在这些方面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也不应轻视和放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肆意蔓延发展。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一下三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日趋丧失,职业道德意识在会计人员的思想中逐渐薄弱,单位负责人不良行为的影响。

2.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形成的原因。道德支撑、产权基础、法律保障是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在现代建设中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诚信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策略。但是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还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各企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建设、职业道德评价方式方法、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以及各项的权重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完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单位内部的影响因素,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影响。

二.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近几年,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频出,其原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印象并促成的,所以针对多方面的问题考虑,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应该是多种措施同时进行,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1.会计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会计工作者需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学习会计理论知识,把各项会计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至于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有机地紧密结合,其实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会计工作者必须牢记诚信是所有社会工作和会计行为的根本。潘序伦先生被誉为我国现代会计之父,他的主要会计精神是“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所以会计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各项素质学习,不仅要开阔自身的眼界,提高学识,特别是会计理论知识,磨练各项会计基本技能。同时通过陶冶情操、提高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能使广大的会计从业人员对自身的个人名誉、社会地位、经济利益等问题想透本质、摆正态度,更不会冒着风险去计较个人的一点得失和利用职务之便去牟利。

2.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时刻影响着、监督着每一个会计的工作行为。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体系,使会计工作有明确的道德红线,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现阶段,要全方位的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就必然要针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对现行的各级各项法律法规经行仔细的查缺补漏,对于一些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行为需要进一步制定更加明确详尽的会计规章制度,惩罚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更详细的进行奖励和惩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能够使会计工作者意识到,摒弃道德的成本要远远大于获得的收益,从而使每一个会计工作者能够主观的遵循原则和遵守规范。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学习教育。加强高校在校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是最为根本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这门必修课应该在我国各类学校的会计相关专业开设,要重点培养各类学校相关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本质和职业道德观念,使将来的会计工作者在跨出校门前就学会提高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自我保护。案例学习、警世教育业要同时进行,各级财政部门和相关单位要针对本单位的在职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学习时间要做到不定期学习和常规学习,把职业道德课要放在首要位置,提高每一个会计工作者的警惕,不间断的温故学习,学会用职业道德准则来支持和规范会计工作中的各项行为,切实有效的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总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学习教育就是要使会计人员认知法律法规、学懂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使会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自觉的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自身的会计行为。

4.强化监督管理。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监督管理,监督管理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当下,许许多多的道德缺失、不讲诚信,甚至越过红线违法犯罪的案件,足以说明现行的监督管理能力存在疏漏。各企事业单位应该尽快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内部监督控制制度体系,从本质上监督管理本单位日常会计工作行为和内部各项经济活动,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效的提供制度上的监督管理支持,确保各项经营决策管理的合法合规顺利实施,为各级会计工作者提供重要依据,是每一个会计工作者做到合法合规会计核算、合法合规会计理财,同时也有利于在主观和客观上杜绝会计造假行为。

三.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杜绝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涉及面非常广而大的工程体系,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判或是一蹴而就的。我国会计工作想要走出国门、影响世界,每一个会计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工作的需求出发,以往的陈旧观念必须及时转变,工作作风要不断改进改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更有效的主观的提高,有创造性的开展多方面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篇2

1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1.1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是为了合理杜绝会计失真的需要

会计行业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真实可靠地反应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来监督和参与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它担负着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调节、监督的重任。在当今以信息为指导的网络经济时代,个人、企业、政府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均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服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决定着经济信息使用者的成功与失败,甚至决定着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然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程度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如果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能很好地发挥其职能。因此会计行业建设职业道德的责任更重,建设会计职业道德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2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的会计人员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清正廉洁、大公无私,而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

1.3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

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也变得错综复杂。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对会计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由于会计人员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会计人员很难避免外界的干扰,同时面临着利益与责任的艰难选择。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利益淡漠精神价值的今天,频频发生会计舞弊造假以及与之相连的审计失败的事件,这严重扰乱了经济的正常秩序,也损坏了会计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怀疑。只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才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改变社会对会计行业的看法、才能恢复会计的社会公信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我国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1.4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是促进会计行业自身发展,维护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会计行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诚信职业。如果会计失信,弄虚作假,必定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并使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那么,会计行业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会计职业道德及现状

2.1会计职业道德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从业人员在履行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

2.2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2.2.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总体是良好的,个别会计人员主动违法犯罪,职业道德败坏。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部分会计人员在经济利益与职业道德面前禁不住诱惑放弃了原则选择了利益。采取各种违纪违法手段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信息。会计人员的违法犯罪,主要有2个方面:挪用公款;贪污受贿。

2.2.2不熟悉不遵守法律法规,会计法制观念淡薄。部分会计人员不学习或不能掌握会计法规,从而做不到熟悉法规、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有待提高,尤其单位负责人的法制意识有待强化。

2.2.3不遵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但会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重视度不够。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时,多数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放弃了职业道德。

2.2.4缺乏职业胜任能力。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专业知识贫乏、老化,对会计法、会计准则、制度一知半解,专业技术能力较低,缺乏职业胜任能力。

2.2.5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在我国有2种情况:①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一部分会计人员由于职业道德意识不强、不坚持原则主观造假导致的。②审计造假。会计造假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避免和制止,而独立审计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关。若注册会计师审计做不到独立、客观、公正,则后果无法弥补。然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审计失败的案件呈现出了我国独立审计的薄弱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缺失。

2.2.6财会人员监守自盗。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利益,忽略精神价值。一些会计人员将个人利益方放在首位,故意造假、变造、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

2.2.7会计监督执行力度不大。目前,我国单位内部监督弱化:会计原始凭证失真、基础数字不实,单位领导带头违法。社会监督尚未形成系统、政府监督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2.2.8惩罚力度不够。由于会计造假的成本远远低于其收益,故部分会计人员铤而走险违规违法取得非法利益。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完善的会计惩罚制度,对造假等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起不到足够的震慑和防范作用。

2.2.9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在我国目前组织体制下会计人员的身份是特殊的、复杂的。会计人员的晋升、奖金、职称乃至生存归属单位负责人掌控故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里包含着单位负责人的个人意愿,缺乏足够的独立性。称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也同样面临着缺乏独立性问题。因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处于买方阶段,部分注册会计师为了承揽业务铤而走险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争夺客户。另外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和会计服务一肩挑的现象,会影响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几点建议

3.1高度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会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先有思想后有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应从教育抓起,从源头上严格抓起职业道德教育。①在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加开《职业道德教育》课且将该门课设置为必修课,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才准予毕业。②使在职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及时知识更新、时刻牢记职业道德教育标准。将现有的和潜在的会计人员培养成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尽心竭力、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的队伍。

3.2加强会计人员遵纪守法教育

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只有做好最基本的要求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因此建设好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是要加强会计人员遵纪守法教育。使会计人员从业时始终能够做到依法办事、遵纪守法。

3.3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争取杜绝管理上的不足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职能从而有效防范他们造假、徇私舞弊、盗窃、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3.4采取有效措施,营造会计职业诚信氛围

诚信是会计的基础是会计的灵魂。会计没有了诚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诚信对于职业道德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营造会计职业诚信氛围说十分重要的。其具体方法有:①单位内部由内部控制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尽量保证会计人员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坚持原则。②单位外部由社会公众、中介机构、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等相关部门监督检查,以此来保证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营造好诚信氛围。总之,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涉及范围广、影响力大。会计职业道德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篇3

【摘要】

在企业管理模式不断丰富、企业舞弊行为和会计人员诚信缺失频发的前提下,研究会计职业道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视角研究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思考心理契约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分析心理契约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正反两种效应,尤其是反效应下所产生的道德困境。

【关键词】

心理契约;会计职业道德;道德困境

一、引言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能够有效配置社会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企业框架和企业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心理契约是建立在企业雇佣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关于企业与员工关系的理论方向,研究企业与员工在利益平台上的博弈问题。会计是联系企业正常运营和运营效果的桥梁,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企业内部决策和企业同外部的经济关联提供数据支持。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如果忽视会计人员的个人诉求,或者当会计人员缺乏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时,都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困扰,可能造成信息失真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心理契约和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共通性,二者都是企业与工作人员关于维护各自利益时产生的隐性反应。心理契约侧重于情感和期望层次,会计职业道德直接体现在会计人员的操守和行为。从心理契约角度看,心理契约的研究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心理契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反映企业结构调整、雇佣关系改变的核心因素。从会计角度看,企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会计的运用和监督,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支撑。只有遵循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维护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发挥会计具备的反映职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心理契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一)心理契约积极影响

心理契约是维系企业和员工的心理纽带,这种心理纽带在现实行为中,对组织与个体均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员工对企业福利和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时,如果企业感知到这种需求并给予满足时,员工将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由此可见,心理契约会影响员工对于企业的态度和自身行为。会计人员属于企业职能部门的员工体系,肩负维护企业利益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双重任务。因此,心理契约的导向决定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选择。会计人员有着自身的发展需要,希望工作稳定并有提升空间,可以获取满意的薪金收入和绩效奖酬,并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当这一系列期望集合在工作当中逐步实现时,会计人员将更多地倾向维护企业利益,会计职业道德关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方面均有良好的体现。这也是会计人员在心理契约这一内隐的心理约定中,所兑现的对于企业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当企业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并致力于长远发展时,会计信息将偏向于客观、公允和高度透明,会计人员会在企业的要求下做到客观公正和坚持准则这两种会计职业道德。此时,心理契约带来的是积极的正效应。其不仅维护了企业利益,又很好地保证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

(二)心理契约消极影响

如果企业感知不到或未能主动感知会计人员的期望,可能会引起会计人员心理的波动,尤其是在企业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会计员工的愿望与诉求,而仅仅把会计人员当成记账工具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容易滋生对企业和工作的不满情绪,不仅低效率应付工作,同时会出现跳槽,更有甚者为了满足一己私利,在职权范围内贪占企业利益,泄露企业机密。心理契约的破坏与违背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的破坏,对维护企业利益和保证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均产生消极的负效应。

三、心理契约下的道德困境

(一)心理契约过密下的道德困境

心理契约过密是用来描述雇佣双方的需求已被敏感捕捉,双方就各自的责任与义务达成高度一致,用实际的利益回报来促成双方共赢的过程。就企业而言,希望会计人员能够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愿意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就会计人员而言,会计人员希望自己的劳动能获取丰厚的薪金报酬,有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能够参与专业的会计培训。会计人员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会计人员不仅是为企业服务的员工,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掌舵人,会计的工作性质产生了从业人员在企业利益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平衡问题。当企业过度追求短期利益,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推卸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把握住会计人员关于心理契约下的物质需求并给以满足时,会计人员容易陷入心理契约过密的道德困境。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稳定的工作成了保障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会计人员处于相对被动的社会环境,不仅因为会计岗位和会计人员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也因为会计人员是在会计负责人的管控下参与会计工作。由于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附属于企业,会计人员在责任与义务上同独立、公正的注册会计师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失去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代表企业和国家的“双重身份”。为了维护自身的现实利益,会计人员的从属性特征使得其在单位负责人的授意之下,放弃应持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放弃国家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放弃应有的独立性。这种放弃是一种被动性的放弃,尤其对刚入职的员工来说,在会计职业道德面前出于利己考虑而产生动摇。企业为了规避这种立场的动摇,以福利和奖金形式实现会计人员在心理契约的期望,进而使会计人员由被动性业务操作转向主动性配合企业伪造会计报表和提供虚假信息,满足企业管理层的目的利益。这看似是心理契约过密的双赢模式,即企业和会计人员均满足预期期望。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双输的局面,企业会因粉饰报表、提供虚假信息受到法律和舆论的裁决,会计人员则缺失会计职业道德这一重要的职业原则和情操,而这种道德困境属于企业暗示下的会计职业道德破坏。

(二)心理契约违背下的道德困境

心理契约违背是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心理契约的主要原因。因为,心理契约的违背会造成员工在态度和行为上的负面影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损失。过去的理论研究一致表明,个体对于心理契约违背的认知,同个体的不良行为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这种不良行为不仅包括离职愿望,也包括了渎职行为。心理契约受到严重破坏时,雇佣双方关系将具有交易性。个体有着摆脱契约的意愿,注意力也更多地集中在眼前的经济利益上。心理契约违背包括三个原因:有意违约、无力兑现和理解歧义。有意违约是企业的主观因素,无力兑现是企业的客观障碍,二者都会直接导致组织和个体在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理解歧义是指组织和个体,在心理契约的内容认知上产生理解性分歧。这种理解差异如果不加以疏导和改善,会被个体直接定义为心理契约的违背,从而破坏员工对于企业情感方面的信任,并引发员工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后续行为。从会计角度看,企业同会计人员存在的心理契约有着不同的利益取向,这种取向被主观或者客观因素干扰时,个体利益的期望破产会带来个体的破坏行为。当企业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会计人员的责任,或者客观条件不允许企业满足会计人员的需求时,会计人员会以消极的工作态度来表达自己不满的诉求。同样,当企业无法准确摸清会计人员的个体期望时,会造成二者对于责任与义务认知方面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会恶化会计人员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一旦会计人员出现情感不信任时,会计人员容易偏离会计职业道德标准,被动性地完成工作,尤其是在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内部审计执行不严格时,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对企业利益产生行为上的侵犯,利用职务之便,以挪用公款、变更伪造会计资料等非法途径,满足自身初始的需求期望,而这种道德困境属于企业未知下的会计职业道德破坏。

四、心理契约道德困境的治理对策

(一)企业应树立长期发展目标

当企业管理层选择短期目标时,管理层和股东存在利益层次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诱发企业短期逐利行为,在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上存在投机可能性,这种投机行为将会恶化心理契约违背下的道德困境。因此,企业应该树立长远战略目标,发挥自身优势,追求长远经济利益。同时,企业应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不仅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创造经济价值,担负起经济责任,还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意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二)会计人员应提升自我修养

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之前一般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会计职业道德是重要的理论部分。但是,会计人员对这一理论学习未加重视,并且受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干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职权范围获取最大化隐性利益,导致会计法律和会计道德的双重缺失。为了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并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我国不定期出台会计相关的法律文件,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会计人员应该树立风险意识,认识到不当利益的背后隐藏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一旦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沦丧,将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心理契约应遵循和谐发展

通过对心理契约和会计职业道德关系的分析以及彼此影响的效应可以发现,心理契约和会计职业道德并不是难以协调的矛盾体。心理契约同样存在正效应的可能性,即当企业和员工都能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利益期望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时,会带来企业和员工双方共赢的局面。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定期谈话等具体形式,考察每位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和对个人未来的谋划。企业不仅应在待遇分配上相对公正,也应树立业务程序公正,做到不偏不倚。相对于分配公正对员工认知企业的影响来讲,程序公正则具有更强的预测力,且具有直接的影响效应,即当组织内员工对程序公正感知较高时,企业的义务会被认为得到更好地履行。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对会计人员而言,管理层的伦理道德水平、公司的文化氛围、内部控制和监管制度等,都是影响会计人员是否愿意并且能够自主地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会成为避开企业未知下的会计道德破坏的重要措施。企业不能将内部控制作为一纸空文,而应该作为一种提高运行效率、保障利益安全的有效手段。首先,企业应将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作为标杆,引导企业的合法化与合理化发展。其次,企业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和运营流程,应该具备科学性与完备性,企业在预算控制、风险防范控制和财产保全控制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应明确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最后,会计核算部门应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五、结论

心理契约是连接企业和员工的无形力量,会计职业道德是连接企业、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的无形力量,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企业和会计人员在心理契约中达到默契标准,有可能带来的是企业同会计人员共同造假的结果;如果企业和会计人员在心理契约没有达到对方所满意的条件时,带来的不仅是双方利益的破坏,更多的是会计人员道德的缺失和法律责任。因此,心理契约的不良发展和带有不良动机的心理契约,都会消除会计人员从业的顾虑,无疑会增加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风险。企业和员工互相能否捕捉到对方在利益层次的需求底线,是平衡心理契约过密或者违背下的关键要素。如果企业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利益,那么心理契约偏向于过密状态,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偏护企业利益,存在会计信息造假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相反,如果企业忽视员工对于其合理或更多物质层次的需要,则会带来心理契约的违背情况,会计人员将采取偏激措施谋取利益,会计职业道德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篇4

【摘要】

良好的个性心理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是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个性心理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会计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心理因素和影响因素,对于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进行详细剖析,以此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

一、个性心理的内涵及对个体道德行为的意义

个性心理属于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在心理学上,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

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

二是个性心理特征。

前者是个体行为的潜在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能够很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后者是个体特色风貌的稳定表现,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的性情或脾气。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稳定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有人大公无私,有人自私自利;有人勤劳朴实,有人懒惰奢侈;有人自尊自强,有人自暴自弃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性格特征。当某些特征稳定地而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人身上时,就可以说这个人具有这种性格特征。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要能够顺利、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主要的心理前提是要具备某些能力,能力是人完成任何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的人,一般有着稳定的性情和稳定的心理,遇到一定的道德情境,可以不慌不乱,作出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判断。

其次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往往是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道德意志发生动摇。有着良好个性心理的人能够坚定自身的意志,朝着信仰的方向努力和前进。

第三,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道德主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稳定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兴趣都是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们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能够很好地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剖析

如上所述,个性心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那么我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也将从个性心理的内部要素进行剖析。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需要、动机分析

个体的需要是动机的主要来源,有什么样的动机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和动机共同构成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部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要是兴趣和动机的偏差影响了自身的道德行为。比如,有些会计员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遇到问题完全看领导脸色行事,不顾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或者明哲保身,忽视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有些会计员虽然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一部分人出现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不良的动机和行为。经常有新闻报道,一些会计员利用手中掌握的经济信息获取不义之财,通过贪污或挪用公款、编造虚假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方式获取不义之财。这些案例的发生与会计员的心理失衡密切先关。

2、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性格分析

性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比如腼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断的性格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等。心理学表明,性格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员由于经常与账目、数字打交道,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因此细心、谨慎是工作中必需的性格。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他们在细心、谨慎工作的同时,也生发了敏感、多疑、感情细腻脆弱、情绪极易受暗示等职业特色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的后果是使某些会计员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不能自控,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导致职业道德行为失范。

3、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气质分析

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语言、感知及思维的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和指向性(如内向性、外向性)。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形态,它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属于人的性格特征之一。气质类型通常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有专家经过试验发现,会计从业人员大部分为黏液抑郁质。理由是,会计员每天与数字、信息打交道,其他情绪体验较少,不能在愉快的人际关系中调节情感,导致抑郁、内向。抑郁、内向气质的人员容易引发职业道德失范。

4、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能力分析

在会计员的个性心理因素中,能力是影响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会计员的工作能力高,则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分析财会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工作效率;会计员的工作能力低,则会在工作中缺乏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应变能力,不能很好地达到工作目的。比如,有些会计员缺乏一定的分析财会信息的能力,出现财会信息失真现象,还有的会计员由于基本的职业能力缺乏(如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了解等),出现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等记账不符合规范现象。

参考文献:

[1]刘华蓉.如何加强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以欣泰电气为例[J].知识经济,2017(02):96-97.

[2]蓝惠娜.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调查及改进路径——以厦门三所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382-385.

本期的会计职业道德论文参考大全内容分享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希望这些内容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另外,想了解更多相关资源就来关注我们网站吧。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内部控制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的驱动,迫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当今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丧失,我们必须从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尽快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

近年来,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的监管部门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建设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必须尊崇诚信原则。缺乏诚信,经济运行的成本会极其高昂,甚至根本无法运行。在一个欺诈和舞弊盛行的社会里,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诚者最易受到伤害。因此,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

而在会计行业里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最备受争议的,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因为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就我国整体来看,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及其相关领导的职业态度是端正的,职业道德素质较高,没有他们的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工作和劳动,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我国及各省、市和各行业评选表彰的会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是会计人员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先进事迹所蕴含的道德风范,就是我国会计人员良好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和具体诠释。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职业领域里,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这都属于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益驱动。

这里所讲的“利益”,既包括单位利益,也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单位利益。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各方面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是个人利益。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管理的最高领导层,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加薪、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避免因违犯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按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加薪、升迁、奖励等利益。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如单位负责人通过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等。由此可见,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进而产生了虚假会计信息,究其根源是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缺少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为使会计人员脱离这两难的境地和尴尬的局面,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原国务院总理朱****也曾题词,并多次强调“不做假账”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会计人员的重视和要求,明确昭示着当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个人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内能自发形成,而应该下大力气狠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德治必须与法治联系起来,互相促进。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和相关领导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每个会计行为者自觉履行侩计法》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力和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会计从业人员合法利益的利益观。二是要引导会计从业人员自省自律。切实增强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育、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所谓自省、就是每天都要反复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以便发现违背常理和道德要求之处并及时纠正;所谓自律,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检点,防止违背道德的意识与行为的出现。因此,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引导、规范,自觉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对与错,自觉纠正言行偏差,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需要切实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且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做多个岗位的工作,还有减少会计因领导操纵而造假的可能性,优化会计环境。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因此,治理会计失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信。

三、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一是对于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稽查力度和检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同时应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取得民事赔偿。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做假帐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

当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建设也是非常之重要的。会计人员应该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丁俊超《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弊根及出路》《江门财会》(2)

罗宏朱开熹“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会计之友》(1)

于书林《论会计人员道德观》《现代会计》2002(2)

李小军《从“不做假账”谈会计监督》《财会研究》2003(10)

殷国滨《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现代会计》2002(2)

    【申请报告】栏目
  • 上一篇: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精选4篇)
  • 下一篇:校园小品剧本范文(精选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