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确定播种期:可在10月上旬播种;选准品种:中农26号、津春4号这两个品种,是较理想的秋延后栽培品种。
嫁接育苗:秋延后栽培黄瓜,宜用嫁接育苗;激素处理:当瓜苗长至二叶一心期,用250毫克/千克乙烯利喷雾,能诱导雌花产生,提高产量;植株调整:及时进行植株调整,是秋延后黄瓜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绑蔓:当瓜苗抽蔓后,就应进行绑蔓,以后每3-4节就绑一道。
打枝:黄瓜虽有侧蔓早结瓜的习性,侧枝一般留1条瓜后及时断尖,促其主蔓结瓜。摘顶:当黄瓜苗长至离棚顶20厘米时,将顶心摘掉,并留3-4个侧枝。
疏花:黄瓜每一节腑内产生很多雌花,消耗养分,在每一节腑内留一朵未开雄花即可,其余摘掉。
疏果:及时摘掉畸形果,是确保产品优质的重要一环。
疏叶:当进入中后期时,底部的老叶、病叶应及时打掉,以利通风透光透气。
肥水管理:黄瓜秋延后栽培,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进入开花结果期时,追肥应采取低浓度多次数的方法进行,即勤施薄施。
秋延后黄瓜栽培,对水分要求特别多,因其整个生育期都处于秋旱季节,地下水位低,加之黄瓜进行开花结果期后,需要大量水分,在这个时期如果水分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就会大大削弱继续结果能力。甚至使正在生长的果实产生尖嘴细腰等畸形果,失掉商品价值。
因此,秋延后黄瓜的生产,必须充分保证水分供应。可以结合追肥浇水,也可灌水。
及时盖棚:进入寒露后,晴天气温虽高,但夜间温度已经低于黄瓜生长适温的低限线。因此,秋延后黄瓜栽培,应在十月上、中旬及时盖棚,以防霜冻。
由于秋延后黄瓜栽培其结果期基本是在大棚内度过,因此,长沙式半圆形大棚生产秋延后黄瓜,在茬口安排上,就只能是中间两块土,两边需种植矮生作物。
追施二氧化碳气肥:黄瓜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为1600毫克/千克,补偿点为30毫克/千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00毫克/千克。所以,在大棚内定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一般能增产35%以上。
因此,在结瓜期的晴日上午9~11时进行二氧化碳追肥。追施二氧化碳气肥时不要透风,追施后2小时可以进行通风。3~5天一次。
1认识黄瓜新品种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品种进行栽培
2学会嫁接育苗并知道嫁接育苗的好处
3掌握黄瓜的栽植方法学会如何整地做畦定植
4学会黄瓜各个时期栽培管理及防病
【学习重点】
嫁接育苗及黄瓜各生育时期管理
【学习难点】
黄瓜嫁接技术及管理.通过实际操作,初步培养动手能力。为黄瓜栽培打下基础。
【我来学习】
黄瓜品种繁多,适于保护地。露地等多种栽培方法,易于全年生产,全年供应。由于黄瓜种植的利润较高,价格相对稳定。因此,黄瓜的保护地栽培面积会进一步增加
一、课前预习:(预习本节内容)
二、课内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认识新品种
1、考考你:我们吃过很多黄瓜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品种吗?
2、我来做一做:观察桌上的不同品种黄瓜体会品种的特点并解决下列问题
(1):各品种黄瓜特点有哪些?通过观察、学习讨论后我知道:
A:津春5号黄瓜:植株长势强,____好,产量高。抗________病。对水肥要求高,适宜温室各茬栽培。
B:白刺1号黄瓜:耐低温___光。节成性好,几乎节节有瓜
C:雪中情黄瓜:抗_______病。
D:春优5号黄瓜:前期产量高,抗____病,耐低温弱光,适于____茬和____茬温室栽培。
3、思考: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秋冬茬和冬春茬应选用什么品种黄瓜进行栽培较好?
【知识点二】:学会嫁接育苗
1、我猜想:果树嫁接可以保留果树的优良品质,那么黄瓜嫁接会有什么好处呢?
2、观察相同生育时期的同环境下的黄瓜植株和嫁接黄瓜植株图片并进行比较
3、结论:在相同管理情况下黄瓜植株的枯萎病嫁接黄瓜植株没的枯萎病。
4、思考问题:嫁接有几种方法?目前普遍推广的南瓜砧木的靠接法如何接?
A:我来学一学:阅读教材22页、23页内容,结合观察下图我完成了思考的问题
B:我来练一练
(1):利用老师提供的南瓜砧木和黄瓜接穗嫁接刀嫁接夹我完成10次实物嫁接
5、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嫁接的10棵植株怎么管理?
我来学一学:阅读教材23页、24页后我知道:嫁接完成后应立即将嫁接苗移到____.移栽用____开一条浅沟,用水壶沿沟浇水,水渗下____时,摆放嫁接苗。移栽后,应该遮光保湿,嫁接10——15天后,切口愈合,将接穗____剪断,俗称断根
呵呵!真高兴,我学会了黄瓜育苗的嫁接技术了,你也来祝贺我吧!
【知识点三】:掌握栽植方法
1、我思考:苗育好了,是基础。怎么把苗栽好呢?
2、我来学一学:阅读教材24页后我知道:
A:整地做畦定植前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5000㎏、硫酸钾20㎏、四元素复合肥50㎏、然后______地,再起垄浇水覆膜。
B:定植方法:
【知识点四】:加强栽培管理
1、我思考:定植接下来应该怎么管理呢?
2、我来学:阅读教材25页后我知道:
(!).缓苗期管理:定植__________天浇缓苗水,以后中午不出现_______不浇水。上午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下午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前半夜控制在_______℃,后半夜控制在___________℃,最低不低于_________℃。
(2).初花期管理:缓苗后及时吊蔓,去除______及卷须,适当_______,,夜间温度保持在___℃以上,地温保持在______℃以上。
(3).结果期管理:a水肥管理:每隔________天浇1次水,结果盛期每3天浇一次水。随水施肥。b.温度调控:上午控制_________℃,下午控制在________℃,前半夜控制在__________℃,后半夜控制在_____________℃。c.光照调控:选透光好的薄膜,经常擦洗。d.植株调整:将黄瓜主蔓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在__________上,随时摘除植株下部的_______,适当___________。
【知识点五】:防治病害:人得病要看医生要治疗,黄瓜得病怎么办?我要当黄瓜的医生!
a)我学医生:阅读教材25页,我知道:
(1).霜霉病:霜霉病是温室黄瓜最常见的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叶背病斑表面长出浓密的___霉层,因此黄瓜霜霉病也叫___病。目前常用______防治。
(2).灰霉病:温室黄瓜普遍发生。病菌大多从____开始侵入,使花瓣和蒂部呈____状。很快变_____,萎缩____,,并长出灰色____层。
防治用:________等药剂。
(3).练习组内互相提问评分
三、课堂回顾小结你的收获和疑问
四、我学习,我快乐
1.我知道的新品种有________________。
2.嫁接育苗可以有效地预防黄瓜的_____________病,常用的嫁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最普遍的是采用南瓜做砧木的________法。靠接操作:a最佳时期_________。B砧木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接穗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d.嫁接______________。嫁接后的管理_________________。
3.栽植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栽培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荷兰小黄瓜;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6-0089-02
桐乡市于2005年开始引种荷兰小黄瓜,至今已有8年栽培历史。荷兰小黄瓜具有皮薄、肉厚、瓤小、籽少、味清香,鲜果含水率低、肉质脆嫩,品质好的优点。适作鲜果、凉拌、热食、泡菜及制作各种腌制品的上等原料,市场上供不应求,鲜瓜价格在5元/kg以上,但种植技术要求较高,产量和质量一直不理想,影响瓜农种植效益。为此,自2010年开始,技术人员对荷兰小黄瓜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取得了较好成效。2011年平均产量达到31.5t/hm2,产值达到8.25万元/hm2,效益达4.5万元/hm2以上。
1品种特性及生境条件
荷兰小黄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长,有卷须。叶互生,花黄色,果实呈圆柱形,商品幼果长5~6cm,直径1.0~1.2cm,瓜皮深绿色,顶端绿色稍浅,表面有条形突起纵棱和果瘤,瘤上生有白色细刺毛。
该品种是典型的喜温植物。在大田自然条件下栽培适温一般为15~32℃。白天适温为20~32℃,夜间为10~18℃。不耐寒,当温度下降到10~13℃时停止生长,下降到0~1℃时则受冻害。光合作用适温为25~32℃。当温度超过32℃时,就会破坏光合和呼吸的平衡,停止生长。
根据桐乡的自然条件及多年试种成功的经验,春季栽培,一般选在3月下旬浸种育苗,4月上中旬移栽,5月开始鲜瓜上市,7月中旬采收结束,春季瓜可持续采收2个多月。当地1年可种2茬,第1茬时间在4月初至7月初,第2茬7月10日至10月初,但产量及品质不如春季栽培,一般在桐乡市多为夏季种植1茬。荷兰小黄瓜的土壤要求并不高,以壤土和黏土为好,pH值在5.5~6.5的中酸性土壤最好。对水分要求较高,田地要能排能灌。积水会使根部沤根枯萎,诱发病害,造成减产。小黄瓜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大,连续干旱会导致缺水萎蔫,造成减产和质量下降[1-2]。同时,小黄瓜对水质较为敏感,因而在选择栽种小黄瓜土地时,必须同时注意地边的水源是否有污染,否则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2高产栽培技术
2.1育苗场地选择
选择朝南、向阳、避风3~5年内未种过瓜类的地块作为育苗床,用大棚加小拱棚营养钵育苗,由于秧苗数量较多,一般农户采用营养土块育苗。
2.2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要求取3~5年未种过瓜类的新鲜园土,pH值5.5~7.5,有机质含量2.5%~3.0%,有效磷含量20~40mg/kg,速效钾含量100~140mg/kg,碱解氮含量120~150mg/kg,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营养土一般可用新鲜园土拌入少量砻糠灰(2%)及1‰进口复合肥即可,播种前用百菌清600倍液进行苗床消毒,用敌百虫5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3]。
2.3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6~12d,以利于出苗整齐。注意浸种:一是温汤浸种。将水温调至55℃浸种20min,后用清水冲净黏液后晾干再催芽(温汤浸种可防治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菌核病);二是药剂浸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捞出洗净可防治枯萎病、黑星病。经清毒后的种子浸种2~3h后,置于28℃条件下催芽,待50%~7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包衣种子直播即可。
2.4播种
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桐乡市一般夏季选择露地栽培,宜选择3月20至4月5日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深10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拨平床面,经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后,覆盖营养土1.0~1.5cm(盖籽泥可用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8g/m2,以防止猝倒病),播后育苗床上覆盖地膜,搭小拱棚保温,待50%~70%种子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4-5]。
2.5苗床管理
播后出苗前,苗床保持在25~30℃,出苗后应适当降温至20~22℃,并增加光照,以防止幼苗胚轴伸长形成高脚苗。幼苗期一般保持温度22~25℃,夜间不低于15℃。
2.6分苗
当子叶平展,真叶显现时可移入直径8~10cm的营养钵,或8cm×8cm营养土块(移植前须拍实,用刀切成8cm×8cm的土块)。移植后温度保持28℃左右,以利于恢复根系,平时管理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不低于15℃。苗期用50%百菌清600倍液防病2次,苗期注意控制水分,做到表面不发白不浇水,浇水可用同温水(需加入热水)在10:00后浇水,苗期应尽量多见光,并注意通风换气。视苗势用1‰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壮苗剂进行根外追肥。定植前5~7d进行低温炼苗,温度白天保持在20~23℃,夜间10~12℃。
2.7田间管理
一是合理密植。当苗龄20d左右,4~5片真叶时就可移栽;因荷兰小黄瓜长势强,种植不宜太密,行距1.5m(连沟),株距25cm,密度3.00万~3.75万株/hm2,充分通风透光,有利于坐瓜,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合理追肥。荷兰小黄瓜不耐高浓度肥料,追肥应薄肥勤施,既可保持植株生长和连续结果力,又可防止植株烧根。定植成活后,可用尿素75~105kg/hm2稀释后浇施1~2次,以加速幼苗生长,促进发棵;坐果后应施进口复合肥375kg/hm2,进入盛果期一般每5~7d施复合肥1次,每次300kg/hm2,以防止植株早衰[6-7]。三是水分管理。生长前期可结合施肥适当浇水,进入盛果期后,叶面增加以及结果的需要,需水量增大,一般应保持沟底见水,以适当提高地下水位,遇连续干旱可在夜间半沟灌水,清晨放干即可。四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移栽后4~5叶时喷施100mg/kg乙烯利,不可回喷,隔4~5d再喷1次,促进雌花形成,喷乙烯利时一定要留开授粉行,一般喷2行留1行,防止授粉不良而产生“化瓜”。五是植株调整。①搭架缚蔓。开花前用细竹竿搭人字架,架高1.8m,待乳黄瓜上架后,每长3~4片叶用稻草绑蔓1次,使植株分布均匀,有利通风透光。②摘心、打底叶。荷兰黄瓜一般采用单蔓整株,主蔓结瓜,在28~30片时摘心。病叶、基部老叶、畸形瓜要及时打掉。六是病害防治。如霜霉病、白粉病、疫病、枯萎病、蔓枯病等,一般在雨后用百菌清600倍液喷防。
2.8及时采收
荷兰小黄瓜因瓜形小,生长期短,应及时采收,一般每天上午及傍晚采收,以确保商品果品质,采后应及时投售分级处理。
3参考文献
[1]史宣杰,程俊跃,刘杰,等.扶沟秋延后黄瓜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08-109,118.
[2]魏淑霞.日光温室夏秋茬黄瓜生产技术[J].吉林蔬菜,2012(5):39.
[3]陈晓,魏天玉,李春华,等.优秀黄瓜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2):58-59.
[4]赵音皓.大棚黄瓜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1(9):14.
[5]许国兴.温室黄瓜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201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