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515-01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是医院十分重要的服务窗口,门诊流程的管理,对提高门诊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十分重要[1]。各环节是否快速、准确,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甚至影响到医院的声誉[2]。多数医院一直沿袭挂号、划价、缴费分开管理模式,大量时间浪费在排队缴费上,“三长一短”现象十分突出。我院为提高门诊就诊速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从本院实际出发,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对门诊流程进行优化,取得较好效果。
1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就诊流程
据统计,人均挂号到就诊时间为157.2min,预约至检查时间为106.4min,诊断时间仅为18.89min,大部分时间均耗费在等候和排队上[3]。为改善这一现象,医院先后建立起门诊收费系统、药房管理系统、门诊采血室、门诊医生站、HIS、LI等系统,并将其有机结合,达到信息共享,减少多个环节,使门诊流程得到优化。现在,医生一旦处方,信息系统自动计算价格,待患者交费后到药房取药的时候,药房已准备好药品,既减少了划价等程序,又节约了大量时间。
2实行门诊专科专治,解决患者盲目就医
基层医院普遍存在门诊分科不细,患者就诊盲目性大,不知道该找哪方面的专科医生诊治,导致病人满门诊求医,医疗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增加了病人的怨气,埋下医患关系冲突隐患[4]。为此,医院实行门诊专科专治,由住院部各专业科室负责定期派人到门诊坐诊,按专科类别设置诊疗区,分别设置有内科一、内科二、中西医结合、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口腔科、皮肤科、儿科、急诊等11个诊疗区,涵盖各专业,各诊疗区配备1名导诊护士,负责导诊分诊,并在导诊分诊处安放电视显示屏,随时提醒你前面还有多少人候诊,减少了患者盲目等待就医,提高疗门诊医疗和服务质量。
3推行挂号分诊一体化,减少挂号等候
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是集中挂号模式,挂号排队是各大医院存在的普遍现象。我院自医院实行专科诊治以来,在各个专业诊疗区设立有导诊护士,由导诊护士在分诊的同时为患者挂号,改过去集中挂号为分散挂号模式,既解决了挂号排队等待时间,又达到了分诊目的。按此模式,病人平均挂号等待时间不超过2分钟。
4开展预约挂号,延伸挂号服务
充分利用现有医院资源条件,开展电话及网上预约挂号服务,设立专门的预约挂号管理办公室和人员,在医院网站上公布一周内各专业出诊医生名单、职称,增设预约挂号岗位,有效控制患者在门诊挂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盲目性[5],方便患者提前选择和预约,为患者就医大开方便之门。
5增设服务窗口,缩短排队等待
5.1增设收费窗口。一般医院多数实行集中收费模式,医院为方便病人,加快收费速度,缓解收费排队现象,分别在儿童诊疗区、急诊部、门诊各楼层增设收费窗口,增加门诊收费人员,缩短收费时间,极大地缓解了“三长一短”现象。
5.2增添自助设备,方便病人自助服务。医院与银行建立“银医一卡通”服务,在门诊大厅、急诊科、各诊疗区添置了自助挂号缴费设备,患者可以通过现金、银联卡、医保卡、社保卡进行自助服务活动,将划价与收费合为一体,分散门诊人流量,起到了缩短流程的作用[5]。
6推行8?-4工作制,方便山区病人就诊
我县地域广阔,山区人口多,交通不便,病员看病来回在路途耽误的时间较长。为切实践行“三好一满意”活动,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现象,适应新时期下医院工作需要,医院将门诊部(含导诊护士)以及相关的放射、检验、病理、功能(含超声、心电、脑电、高压氧、肌电、胃镜、动脉硬化检测等)、急诊科、门诊药房、门诊收费处等科室实行8-4工作制,上述科室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3:00—16:30开门营业,中午休息一小时,由医院提供工作餐,减少山区患者上午检查后中午等待时间,能让患者当日及时返回家里,节约住宿等费用,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7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患者就诊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与声誉,反映门诊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6]。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医院改变服务模式,先后成立120急救支持中心、临床护理支持中心、门诊爱心服务中心,免费为需要帮助病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需患者服务;同时开展节假日免挂号、诊查费服务,大型检查优惠10%活动;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经常组织门诊人员进行换位思考,对患者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关心[7],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8加强门诊护士管理,实行绩效考核
针对门诊部护士岗位分散,忙闲不均等情况,实行了弹性排班制。在门诊工作量大的情况下,积极做好分诊、挂号工作;针对护士专业知识不全,加强业务培训,护理部组织专科知识考试,考核专科分诊准确率,与绩效挂钩,,分诊准确率不断提高;推行“三严禁、四主动、五要求”(即:严禁工作不认真、严禁解释不耐心、严禁操作不规范,主动接待病人、主动巡视病房、主动交流沟通、主动护送出院,给病人一个微笑、一声称呼、一声问候、一声关怀、一声谢意),改过去被动服务为主动为患者服务;实行“ABC”绩效管理(即:在护士绩效二次分配中推行10%的优、80%的中、10%的差),将护士分诊准确率、分诊数量、督导医生出诊情况、医生病人满意程度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有效促进护士服务态度的改善,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提高。
总之,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患者就诊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与声誉,反映门诊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8]。医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同时为流程优化提供了硬件支持。门诊出诊人员的管理,便民服务措施的建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严格的考核管理措施,是门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何谦,廖清书,刘建萍.门诊患者就诊流程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1):92-93.
[2]陈志恒.开展综合预约优化门诊流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
[3]张宁,杨建梅.从门诊病人就医流程探讨门诊部的管理[J].中国医药卫生,2005,6(15):21—22.
[4]刘乃丰,汤仕忠.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和运行管理[J].现代医学,2006,4(2):123—125.
[5]戴谷音,孙康平,韦文生.以人文精神优化门诊流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I1:64—65.
[6]于启林,梁爱萍,张颖丽.我院近3年门诊量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9):48—48.
关键词:门诊护士;导诊;优质护理服务;门诊患者;门诊医师
根据我国卫生部在2010年的全国护理会上所指出的内容,我们广大的护士人员要做到务实基础护理,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门诊是一家医院的面容,门诊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让所有的门诊护理人员改变原来传统的理念,转变护理理念,熟练的掌握护理的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职业道德。门诊的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做好优秀的护理服务,为来访的患者最大限度的提供最优秀,最高效和最便捷的就医流程和医疗服务,这些都是决定门诊部门建设的重点。为了评价门诊护士导诊工作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实施门诊护士全体参与的制度,在导诊工作中进行优质护理服务[1]。将实施这项制度之后对门诊医师和诊断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医院,导诊的护理人员有15名,护士的平均年龄是36岁。中期,本科学历以上的导诊忽视有3人,专科学历的护士为3人,中专学历的护士为9人。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2012年11月之前没有实施门诊护士全体参与的制度,选取50例患者,50位门诊医师为对照组。在2012年12月~2013年5月实施了门诊护士全体参与的制度,选取50例患者,50位门诊医师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制度之后满意度的情况。
1.2方法
1.2.1对于患者较多的科室进行分诊工作对于一些患者较多的科室,应该指定好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有序的排队,同时还要帮助门诊的医师维持就诊时的秩序,这样才能提高患者和门诊医师的满意度。目前,在我院存在很多的科室,其中包括神经内科,儿科,骨科,和内分泌科等。如果条件允许,应该让更多的科室进行专人分诊的工作。
1.2.2人性化的排班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调整并协调好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增加辅助班级用来保证患者在就诊高峰段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做好重点科室的医师分流工作,并且能够及时的对所有的工作站进行补位。
1.2.3为患者创造出一个安全,干净的就诊环境①在原来的措施基础上增加一些日常所需的设施,比如开水,一次性纸杯等。②控制好门诊取消的环境,设立专门的吸烟区。③对于就诊患者的照顾,在一些容易滑倒跌倒的地域进行安全提示。④设立应急方案,用来处理一些突发状况。
1.2.4建立有序的管理制度和设立奖励机制①改善并完善原有门诊部门的考核标准,进一步的详细规划考核的项目,从根本上落实让护理工作,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服务②建立专业的考核制度,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护理韧劲进行考核和检查③形成活动小队,对护理工作考核的成绩进行分析并且定时进行评选优秀个人和团队的活动[2]。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为没有实施门诊护士全体参与的制度之前;对照组实施门诊护士全体参与的制度之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实施门诊护士全体参与的制度之前,患者的满意度为76%,门诊医师的满意度为72%。在实施门诊护士全体参与的制度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6%门诊医师的满意度为92%。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值得研究,见表2。
3讨论
研究表明,优质的护理工作得到了门诊医师和患者的认同,促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各个部门的更觉自觉和主动。所以,门诊导诊工作要依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和政府满意。在自身的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和工作质量,让患者在门诊过程中得到优秀的护理服务[3]。
综上所述,门诊护士导诊工作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十分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梅.五常法运用于门诊诊断室管理的效果评价[J].求医问药,2012,1(10):519-520.
门诊是医院直接对外提供服务的“窗口”,门诊提供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甚至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如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是否过长,医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面向病人,划价收费是否快速、准确,交款、取药是否方便、快捷等内容直接反映该医院的管理水平。我院为妇幼保健专业机构,规划建筑面积小,原有的就医模式落后,流程设计不合理,随着病人的增加,造成病人就诊过程出现“三长一短”等现象。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服务准则,我院于2007年4月实施医卡通工程,为病人提供简便的就诊流程,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传统门诊就医流程存在的弊端:
随着门诊功能逐步扩大,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健康检查、康复指导等服务项目将会被普遍开展。医院门诊逐步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多功能延伸,既为病人就诊服务,也为健康人群咨询服务,而信息化、网络化是有效解决门诊多功能延伸的重要平台。
门诊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服务窗口。门诊人员流量大,就诊患者多,辗转过程繁,工作流程杂,要求效率高,其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与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仅是衡量一个医院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场所,而且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医疗需求的变化,医疗服务质量已涉及工作效率、费用控制、服务态度、对病人价值观的尊重、服务的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它已成为医疗机构人员素质、技术服务水平、设施环境条件、费用程度、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病人到医院挂号候诊就诊划价交费候检检查划价交费取药离院①。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每个环节都需要排队。与医院的门诊护理流程安排不合理有关②。除了门诊量大以外,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无效时间过长是门诊拥挤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就诊不满意的主要因素之一。
2针对弊端进行流程优化,实施医卡通体现以人为本
门诊"医卡通"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建卡、充值、卡支付、挂失、分诊叫号、电子医嘱、预约、结算、多媒体查询等,并具备与LIS、医保等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使用充值卡,使挂号更具灵活性,有以下可选方式:门诊收费窗口挂号;诊区分诊台挂号;自助挂号机挂号。将卡支付模块部署到医嘱执行点,如诊区分诊台、门诊治疗室、门诊化验室、检查科室、门诊药房等,划卡扣费并打印收费清单提供患者。患者就诊结束,持卡在门诊收费处打印结算发票,患者可选择是否退卡中余额,就诊卡不退,由患者保管。
3医卡通实施的优点:
3.1多个环节简化,就诊病人增加
促进门诊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在服务场所,医护人员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只有通过流程调整,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我院2006年门诊量27万人次,2011年60万人次,2012年每月在6万次左右。
3.2自助查询费用,规范物价管理
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立费用自助查询台,门诊病人结帐之前可以刷卡查询费用明细,使病人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费。从而减少了病人因收费不清导致的医疗纠纷。为实现医卡通这项功能,医院门诊各科室及物价员对所有收费项目对照物价标准进行检查、修改,客观上起到规范物价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的作用。
3.3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实施医卡通工程以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接诊医师姓名,接诊时间等基本信息均能自动生成,医生只须对症录入检查项目,处方即可,避免了相同信息的重复书写。医生还可以根据疾病预先设定检查、处方模板,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收费人员而言,减少了多次缴费,验钞,找零工作程序,节省病人大量非医疗时间。
3.4统计功能强大,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医卡通的实施可以清楚的了解病人就诊高峰在每周、每天、不同时段的变化规律,门诊部可以主动安排值班、听班人员,以适应病人需求。通过医卡通可以分析每一位门诊医生工作量,用药、检查规律,有利于质量监控部门进行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的管理。
3.5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从人性化的角度看,本来就身体不方便的孕产妇及家长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无效的等待上,身体的不适加上精神的烦躁,导致医患矛盾一触即发。"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流程可以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不仅能够缓解医院的拥挤现象,更为病人解决了就诊中的"三长一短"现象,还可以有效地节约社会工作日。
自助查询费用,规范物价管理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立费用自助查询台,门诊患者结帐之前可以刷卡查询费用明细,使患者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费,从而减少了患者因收费不清导致的医疗纠纷。为实现医卡通这项功能,医院门诊各科室及物价员对所有收费项目对照物价标准进行检查、修改,客观上起到规范物价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的作用。
3.6统计功能强大,提高门诊管理水平
医卡通的实施可以清楚的了解患者就诊高峰在每周、每天不同时段的变化规律,门诊部可以主动安排值班、听班人员,以适应患者需求。
4讨论
优化医院就诊流程,减少就诊环节,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③,医卡通就具备此优势。
4.1医卡通是全员工程、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
①领导重视和职能科室的大力配合是医卡通顺利实施的基础:医院成立了业务院长为首的医卡通实施领导小组,把医卡通工程作为上半年全院重点工作来抓。每周例会、院周会专门抽出时间让门诊部、信息科主任通报一周工作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由院领导亲自协调解决。职能科室每天抽调2名工作人员在早9点-11点就诊高峰进行导诊,有效的缓解了就诊压力。②广大医护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是医卡通顺利实施的保障,利用休息时间为自己加码练习,很快适应了医卡通就诊流程。③门诊导诊、办卡人员不辞辛苦、耐心解释是医卡通顺利实施的关键:门诊病人接受医卡通一般都要有一个警惕、怀疑、不信任的过程。不少人怀疑医卡通是医院乱收费的手段,病人家属在耐细致的解答和医卡通的快捷方便中逐步打消顾虑。
4.2数字化管理与及时调查研究保证了医卡通稳步推进
门诊推广医卡通必须采用分步开通,逐步推进的模式,那么如何掌握推进步伐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门诊部与信息科紧密合作,对比每天的门诊量、办卡量以及用卡量。将卡量与门诊量的比值以及办卡增长速度作为增设办卡窗口的主要依据。同时门诊部每天向导诊、办卡人员了解病人反应,向医疗、医技人员了解医务人员适应程度作为推进医卡通重要参考指标。
4.3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功能
随着医卡通的逐步实施,软件的适用共性与医院的个体特点出现不协调。此时需要门诊部作为桥梁与纽带,一方面明确临床问题的出现原因和难点,另一方面需要与信息科软件工程师交流,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马修芹.实施医卡通工程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