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产妇平均年龄(25.58±6.15)岁,年龄20~39岁,初产妇为33例,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0例,大专学历10例,高中以下学历3例。经产妇为67例,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0例,大专学历10例,高中以下学历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在年龄、学历、产次等方面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表示积极配合,全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时解答产妇疑问。但不进行专门的、有计划、有目的健康教育专业教学。对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从专业的角度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健康教育,包括妇产科专业教学和知识宣传等。
1.3健康教育的内容
1.3.1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对于新入院的产妇,要从行动上表明对于她们的关心,不仅要为她们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而且要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因为孕妇在妊娠期间不仅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和关心,更需要有在家的感觉。要注意把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沟通中,要尽量使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尽量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的担忧、恐惧和紧张心理,使患者感觉到医院对他们的重视、温暖和关心,在心理上接受治疗和护理[2]。1.3.2产前健康教育。产前健康教育比入院时的健康教育更重要,原因是孕妇在生产前一般都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要安慰产妇,让产妇从心理上放松,让产妇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面对分娩。要给产妇以安全感和自信心,争取产妇的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地减少分娩的干扰因素。另外要安慰患者家属,使其稳定情绪。孕妇产前的健康教育还需要开设孕妇课堂,向孕妇讲解分娩知识,让产妇充分的意识到自我配合的重要性,教育产妇除接受医院护理外,还要从自身做起,做好自我监护工作。为了让孕妇了解妊娠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还要利用集体座谈、个别指导和定期教育等形式向产妇讲解生育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必要时要进行操作示范。对于必须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还要告知剖宫产的适应证以及剖宫产的过程、注意事项,讲解剖宫产术后的常见症状及护理知识,引导产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产前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获得产妇在分娩时的的积极配合,确保孕妇顺利平安生产[3]。1.3.3产时健康教育。在生产时让家属陪同和有丰富经验的护产人员陪伴,目的是在精神上支持产妇,确保产妇安全、顺利地进行分娩要。在孕妇生产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产时的具体状况,多方面引导产妇顺利生产。这样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为了促进吸吮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可以尽量减少母子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要告诉孕产妇如何正确的宫缩,从而缓解分娩疼痛;在宫缩间歇时要教育孕产妇积极进食,为生产提供力量,同时将产程进展告知孕产妇,让产妇心中有数;在产妇子宫口开全时,教育产妇使用科学的屏气与腹压方式用力。1.3.4产后健康教育。为了防止产妇术后大量出血、防止伤口感染和并发症的出现,产妇生产后首先密切观测其生命特征及其变化。产后健康教育要在产妇得到充足的休息后进行。因为孕妇生产时消耗大量体力,往往产后身心疲惫。让产妇与新生儿尽早接触,建立母婴感情,使产妇产生良好的心态,从而增强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教育产妇采用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和姿势,帮助新生儿尽快学会科学吸吮的方式,增强母乳喂养效率。要向产妇讲解胎儿护理知识和母乳的优点,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教育产妇尽量使用母乳喂养;为了提高母乳喂养效率,要教育引导产妇尽快适应育儿状态,按时按量对婴儿进行哺乳。分娩后的产妇更需要补充营养,要教育产妇选择鱼汤、鸡蛋、鸡汤、肉类等营养高的食物,每天饮食中应该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锌、钙等,合理饮食,确保母乳营养[4]。引导产妇尽快恢复健康。1.3.5出院健康教育。产妇出院健康教育容易被忽视,要加强对产妇的教育,对病人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出院指导,以保证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出院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有:生活规律、适度活动、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休息、预防疾病、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劳逸结合、情绪稳定、大便通畅、按时服药、采取避孕措施等。要按时对产妇进行产后检查。要提醒产妇准时进行婴儿预防接种并告之预防接种的时间和地点。建立病人信息登记本,定期电话随访,了解病人情况,指导注意事项。要让产妇明白:出院后不能掉以轻心,还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
1.4意度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疗效、质量和满意度。并及时记录产妇的入院时间及费用,对性在健康教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并调查产妇的满意情况,计算满意率。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全部回收,回收率100%。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计算、统计后显示,对照组50例中有39例感到满意,满意度为78%,观察组50例中有49例感到满意,满意度98%。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两组产妇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都上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50例的住院费用少、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护理疗效显著,即P<0.05。
3讨论
随着母婴同室的广泛普及,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目前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不足,据研究北京地区有61.8%的医院母婴同室病房护士配备符合要求,38.2%的医院不符合要求[1]。传统的宣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反复性、不易理解性,导致临床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加之因护士沟通不到位,患者难以理解,以致护患关系紧张,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且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在医学临床教育中,多媒体视频一种资源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在满足生命科学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现将母婴同室中视频报道的应用进度综述如下。
1视频宣教的制作和应用
1.1视频宣教介绍视频又称影片、视讯、视像、录影、动态影像,泛指将一系列的静态图像以电信号方式加以捕捉、记录、处理、存储、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视频信息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处于萌芽状态。视频宣教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数码技术,通过视频图像形成直观形象的资料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现场实景拍摄,有解说、示范,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真实,便于产妇的理解和记忆。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产妇,采用反复播放的方法,直到产妇理解和接受。视频片的录制参照现有的国际、国内孕产妇保健及新生儿护理常规和标准、参考国内外文献、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用真人模拟录制而成的,指定专人进行操作方法演示,克服传统健康教育的不系统性及护理人员知识层次不一而出现偏差。
1.2视频宣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在妇科围手术期、成人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手外科患者、腋臭微创手术围手术期等应用中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知晓率,降低围手术期缺陷因素的发生率,促进遵医行为,达到最佳手术效果[4-7]。同时在对护生培训中和用视频短片提高了对护生的临床带教质量,护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有利于带教师资临床、教学、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8]。但是视频宣教在产科的应用中相关报道比较少,其文献提到宣教中结合视频有利于孕妇及家属更好地掌握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及科学育婴技能,提高对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11]。
1.3视频制作方法及内容
1.3.1制作方法科室成立护理专科小组,将产后康复的知识、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知识、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编写成通俗易懂的解说词,指定专科护士为模特,进行各种操作的规范演示,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专家教授在旁指导。最后请医学院电教室专业人士配以文字、音乐、解说、动画,制成DVD光盘或其他适合播放的格式,请副主任及主任医师验收。
1.3.2制作内容(1)病区环境、住院安全。(2)相关规章制度。包括作息制度、探视制度、禁烟制度等。(3)专科知识科普。母乳喂养技巧、顺产后健康教育、剖宫产术后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更换尿垫、新生儿脐部护理等。(4)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宣教、出院流程、出院后常见问题的处理。为了激发孕产妇及家属对视频健康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在制作过程中配备了背景音乐、解说、图片等,使视频健康教育的内容生动,孕产妇易于接受[9]。
1.4视频宣教时间视频宣教以产妇及其家属为中心,在病房内按不同时间段循环播放,每次播放30min左右。每天通过网络中心控制病房内数字电视机进行统一播放。
2视频宣教的效果
2.1调动及增加了产妇对健康教育的学习能力罗一平[12]报道,人类获得信息83%来源于视觉,11%来源于听觉,1.5%来源于触觉;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70%。视频宣教内容设计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孕产妇易于接受[6],它配备了背景音乐,在表现手法上,选取了各种媒体形式,如图片、文字、声音、录像和动画方式,对操作和技能部分采用了具有真实性和连续性的录像,逼真生动分步骤演示操作程序,视觉、听觉与触觉有机结合,从而激发了孕产妇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孕产妇接受视频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且视频片解说词通俗易懂,内容比较系统、规范、直观、生动,克服口头宣教图文的抽象性、片面性、枯燥感[13]。
2.2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传统的宣教模式即口述讲解法,由护士讲解、孕妇及家属听讲,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只能利用操作时间进行穿插式的宣教,很难进行全面及有效的宣教,产妇及家属被动接受教育,缺乏主动性及参与性对宣教内容兴致不高,不能及时掌握宣教知识。在余丽等[10]研究中发现,95.6%产妇认为视频宣教有情境性和实用性,在观看过程中能够获得并掌握知识,有成就感以致心情愉悦,能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献显示[14],视频宣教能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减轻患者躯体及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有利于术后康复。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
2.3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实际操作的能力分娩会引起产妇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变化,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的应激过程。传统的健康宣教太简单、单一化,最直接的接触是书面、图片形式,但产妇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基础,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单一的讲解无法满足产妇的需求。视频因为拥有直观生动易懂,贴近现实与临床的特点,便于产妇反复学习与加深记忆[15],产妇对知识掌握牢靠,护理技能因不断加深学习而得到相应提高。如母乳喂养的姿势、挤奶的手法、产后康复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等,这些技能通过视频宣教的方式进行反复、缓慢播放,让孕产妇容易看清、学会,并产生深刻的记忆,以利于模仿训练并掌握,规范了孕产妇的技能操作和训练,使孕产妇面对问题时能够轻松应对。目前我国婴儿母乳喂养率严重偏低[16]。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3)中显示。我国0~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要求达50%以上。通过实践表明,视频宣教提升了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母乳喂养的自给率,降低奶涨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感染率,提高了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科学育婴技能,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母婴健康[13-16]。
2.4提高对宣教内容的准确性及针对性在传统的宣教过程中,因护士的层次不一样,不同的护士提供的宣教内容不一样,达不到系统性和全面性。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因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沟通能力和患者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的差别而有差异[2]。而视频宣教内容由医护团队集体进行制作,能够扬长避短,在查阅国内有关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文献,经调查整理归纳出产后及出院后孕产妇所关注的问题,经专家审核通过后进行播出。它克服了护士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局限性,规范了护理健康教育行为,有效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2.5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医护综合素质据调查:北京地区35.30%的医院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健康宣教;38.20%的医院采用“集中”和“一对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教。视频宣教相对于传统的一对一宣教而言,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优化了护理工作模式。王敏等[5]认为,视频宣教能够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视频宣教可重复多次进行,减少了护士重复劳动的工作量使护士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分配护理工作,从而有计划性的护理产妇。在制作视频过程中,参加的医务人员能够全面熟悉和了解各项专科内容,增加了业余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
2.6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利于家庭式护理模式开展曹文华[16]报道显示,夫妻双方共同参加孕前学习比例较低,只有37%,但是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率达81.2%。88.7%产妇配偶知识来源于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网络等媒体,73.6%产妇配偶知识来源于亲戚朋友,仅有36.8%产妇配偶知识来源于医务人员的教育。产妇产褥期容易情绪沮丧、焦虑不安和记忆力减退,其中一方面是受传统思想和家庭压力影响占20%;又因各地方传统风俗的不一样,导致现代与旧思想的冲突[17]。而视频不同时间段的宣教能够增加对家属的宣教,纠正错误的观念,增加对知识的需求,以缓解矛盾,正确应对产褥期的护理,有益于产后母婴的康复。
3小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在逐步的进入电子时代,视频宣教正在逐步的发展之中,在各个领域或行业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同样在医学护理中,视频宣教模式对于护理健康教育改革起到了推进和示范作用。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视频宣教可以避免传统宣教的局限性和不理解性,让患者获得知识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实用、更全面[18]。因此,护理健康宣教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可以影响患者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在母婴同室中,如何使孕产妇能更好地掌握育婴知识及产后健康知识,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产科的工作重点之一。相对于传统宣教而言视频的宣教有自己的优势和发展前景,视频宣教可以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进行,它可以节省人力,减轻护士工作量及宣教时间,有利于母婴同室中优质护理的开展。同样可以激发孕妇及其家属的自主学习,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宣教的效率及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于产妇和家属更好地掌握产褥期自我护理知识及科学育婴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思嘉,姜梅,马迪,等.北京产科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工作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508-511.
[2]吴芳萍,罗吉艳,何春.浅谈视频网络宣教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4,8(3):261-262.
[3]任平,邵敏.医学与生命科学类多媒体资源现状及特点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8):32-36.
[4]闫晶,王英蓉,王丽,等.多媒体视频结合个案指导对腋臭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缺陷因素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401-1403.
[5]王敏,刘秀梅,刘鸿雁,等.宣教视频在妇科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839-840.
[6]刘秀环,石洁,孟盈.视频健康教育在成人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2-53.
[7]戴晶,俞燕.健康教育视频在手外科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9):131-132.
[8]黄柳萍.视频教学法在内科学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5):24-26.
[9]杨倩.床旁视频健康教育在产科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667-668.
[10]余丽,雪丽霜,葛圆,等.自制母婴护理系列视频片在母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医学教育,2011,33(4):480-482.
[11]覃桂荣,刘素娥,葛圆,等.孕产妇及初生婴儿护理系列视频的制作与应用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4):651-653.
[12]罗一平.视频技术实验建设与实验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159-161.
[13]王璐璐,王晶晶,王聪聪,等.普外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视频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226-228.
[14]汪慧敏,耿旭影.视频宣教对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效果评价[J].心血管防治知识,2011(2):32-33.
[15]刘素娥,葛圆,雪丽霜,等.自制情景视频在拉马泽分娩法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24):38-39.
[16]曹文华.对准爸爸参加孕妇学校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106.
[17]赵晓红.产妇产褥期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25):5564-5565.
[18]张宗扬.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3-4.
健康是每个人的需求,健康教育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对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展现了护理工作中促进健康、加强预防的功能,更是为病人提供治疗与护理等健康知识,使之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至于不知所措,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培养他们的自护能力,以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产科教育分为产前、产时、产后。我院地处新疆南部,位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住院产妇中30%为少数民族,且文化水平较低,存在一定的语言沟通障碍,因此,产前健康宣教工作更为重要。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们主要从两部分入手,即对专科护士进行健康宣教知识培训和对孕产妇的健康宣教。
对专科护士的培训
理论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学习、自学、观看电教片等方式,不断充实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
加强双语学习:每日进行维吾尔常用语学习,并进行提问考试,使护士掌握基本双语(维吾尔语、汉语)沟通,到临床同患者反复交谈,通过民族患者纠正,提高专科护士的双语水平,解决与患者沟通障碍的难题。
对孕产妇的健康宣教
产前健康教育:产前宣教让孕妇认识到妊娠和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让产妇获得有关妊娠、分娩、产褥期方面的知识,使其有信心、有能力胜任母亲角色,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住院宣教:孕妇进入病房时,护士热情接待,介绍主管医生及护士,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则、同室病友,主动介绍自己,交代病人带好物品,爱护公物,保持病室内清洁、安静,陪伴做相关检查,并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产时健康教育:在住院待产期间,开展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责任护士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针对孕妇普遍存在的期待、恐惧、焦虑、矛盾等心理活动进行情感疏导和健康教育,给其持续的生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临产分娩一般知识宣教: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和胎儿的情况随时有可能变化,为了取得产妇的密切配合,应讲解下述相关知识:①心理辅导:向产妇讲解临产后各产程的生理变化及正常分娩的过程,安慰、鼓励产妇消除其思想顾虑和紧张恐惧心理,尽量让亲属陪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过程。②饮食指导:少量多进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如面食、鸡汤、蛋汤、巧克力等,给予足够的能力供应,保证产妇在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多饮水,预防出汗形成脱水。
产后健康教育
产褥期指导:产妇应有一个冷暖适宜、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但应避免直吹风,注意保暖防受凉。睡眠要充足,每天8~10小时睡眠,可从事少量家务活动。避免蹲或站太久,防止子宫脱垂。产妇的饮食应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及纤维素,少食多餐,多食汤类可促进乳汁分泌。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内衣、会清洁,每日冲洗会,要用消毒会阴垫,防止粪便污染阴道伤口,坚持母乳喂养,哺乳前清洗,掌握母乳喂养知识。
产后心理指导: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性不容忽视,社会心理因素为导致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我们对孕妇予以评估,了解孕妇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状态,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宣传,帮助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通过对其家庭状况进行调查,力争得到丈夫、父母在家务、经济、精神方面的支持,缓解了产后妇女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消除了导致产后抑郁症的一个主要因素。
新生儿护理指导
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保暖,指导产妇及家属掌握护理技巧及观察方法,着重进行婴儿安全知识教育,防止意外。胎儿在娩出过程中吞下较多羊水,生后前两天容易呕吐,在哺乳后不可立即更换尿布等,保持眼部、脐部清洁,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和交流等。
出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