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陶艺教案(收集3篇)

时间: 2024-07-26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陶艺教案范文篇1

关键词:坭兴陶概述;雕刻技法;雕刻装饰的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104

钦州坭兴陶,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据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1921年,城东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陶壶一只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镌字千六百余言,经考证,始知乃唐开元年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可见钦州制陶历史之久远。传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现今香港、澳门上海等地的“钦州街”皆因坭兴陶的流传而有此命名,钦州坭兴陶一时威名远播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曾在1915年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从此钦州坭兴陶便开始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坭兴陶在国际和部级展览会上更获得过40多个奖项,且有20多个部级博物馆珍藏了坭兴陶作品。

近几年来,随着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钦州坭兴陶的发展,特别是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为龙头,带动了会展业的发展。在各种展会上钦州坭兴陶屡屡均被选作最佳礼品。由会展经济带来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为钦州坭兴陶注入了兴奋剂,钦州坭兴陶企业正铆足了劲,抢占了先机,赢得了发展的重要机遇。

坭兴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技术人才不断的创新,提高产业品质,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中职陶艺教育不断追求的宗旨和目标。

1坭兴陶雕刻技法

坭兴手艺人利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泥质,在器皿坯体上雕刻诗文和绘画,诗文内容高雅,绘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中国画白描风格。在坭坯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样雕刻,如仙女散花、桂林象山、水月洞、八仙过海或各种花、鸟等,刀法老辣、古拙,工艺精湛,运刀如运笔。坯体上刻出花纹后,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种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湿时填充融合,可以烧出红器白花,白器红花的效果,使坭兴陶在单纯古朴中透露出一种又醇又浓的人文味,是一种雅致的工艺品,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坭兴陶图案雕刻技法。

“以刀带笔”,在坯体上雕刻出图案纹样进行装饰,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扎实的绘画功底,我们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本着对坭兴陶的喜爱和兴趣来选择这个专业,但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绘画学习,所以我们会在第一学年开设素描、色彩、中国画、书法艺术基础类课程,让没有绘画功底的学生打好基础再进入到实践雕刻。

(2)坭兴陶的平雕技法。

坭兴陶的平雕就是在干湿适宜的坯体上刻出图案,凸起的图案是二维平面的,分为阴刻和阳刻,阴刻是使图案凹陷的雕刻方式,阳刻是使图案凸起的雕刻方式。平雕通过镂空手法进行雕刻,就会表现出镂空平雕的雕刻效果。

在教学中,通常采用示范教学与一对一教学为主。在学习一种新的雕刻技法的时候,我会先在课堂上讲述雕刻技法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让学生对学习的新技法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进入到实际操作。在学习平雕技法的时候,我会先示范给学生看,用铅笔把图案勾画在坯体上,或者画好将要刻画在蜡纸上的图案,在勾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图案的构图,告诉他们如何构图会让作品更好看,也会列举一两个反例让学生对比哪个构图的效果更好。中职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详细的示范会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更印象深刻。把涂好的蜡纸平整地放在坯体上,按压复印图案,画好复印不到位的地方,平雕装饰是一门工艺,所以要求产品要公正平整,用刻刀在坯体上单线勾勒出团的轮廓,铲底,把不要的部分去掉,装饰底纹最后调整修边,每个步骤逐一示范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所以他们的作品会根据性格差异、技能熟练程度、艺术造诣等各有不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做到因材施教、灵活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的掌握技能。

(3)坭兴陶的浮雕技法。

浮雕是通过透视原理把平面图形用三维立方体的方式表达出来。浮雕工艺也是坭兴陶雕刻最为常见的。浮雕所运用到的技法比较全面,一个好的浮雕作品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足够的耐心,还要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我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浮雕的理解、塑造、层次、干净技能语言。

“理解”决定了浮雕的好坏。每一个浮雕作品都是从二维平面图形而来,平面二维与三维立体之间有条鸿沟,理解便是桥梁,没有现实参照物,一旦理解错图形的造型或者远近关系,那将会造成物体变形、混乱。理解是一种经验,智慧和形象力。当碰到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或者是不了解的图形,只要是符合透视逻辑且雕出来也美^的都可以大胆尝试,总而言之,会理解图形是浮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塑造”可以说是艺术加工。雕刻的时候会碰到就算有实物参照,也会发现雕刻始终无法与真实一样,缺少美感。此时,就需要去塑造真实感以外的艺术表达形式了。也许真实的未必就是凹进去或者凸起的,但只要视觉美观,都可以大胆去雕刻。坭兴陶浮雕追求的是以艺术表达为主,当然也有许多以抽象图形浮雕,或者跟透视毫无关联,只有凹凸关系。

“层次”是浮雕与平雕的区别,是二维与三维的不同,层次是浮雕作品的内容。浮雕作品是否让人看得懂,取决于内容是否清晰明了。例如陶器的浮雕作品是一幅百鱼图作品。浮雕作品中鱼群相互拥挤在一起,相互叠加,神态各异,如果鱼与鱼之间层次关系处理得当,那画面内容丰富,多而不乱,条理分明,相反的话,层次不清,模糊就会显得凌乱,让画面趣味尽失,因为坭兴陶的浮雕作品是雕刻在陶器的外形受厚度影响,不能为了表达层次刻得太深,雕刻得太深容易烧裂,所以要更多用巧妙的层次关系,不用深刻,依然可呈现出丰富的层次。

“干净”是指浮雕作品表面的处理。当浮雕作品从物体形状、层次等雕刻完成,就需要用细腻的刀法使对象表面光滑平整,这是雕刻最后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无论浮雕形状多么逼真,一旦没处理好这一环节,烧制后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修整时应该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有时在一个角度看到平整干净了,换个角度仍然可以看到不平整的痕迹,修整越细腻画面更好看。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

要掌握好一门技能,需要老师孜孜不倦的手口传授和学生大量实践操作累积。

2中职坭兴陶雕刻装饰的创新探究

2.1继承传统,书画雕刻装饰

在传统上,将罗汉、甲骨文、龙凤、古装人物画、山水画、仕女画和饰纹各异的图案采用浮雕、平雕、线刻、镶嵌、堆花、通花等装饰手法雕刻在坭兴陶花瓶、茶叶罐、茶壶上,不施釉,通过打磨呈现坭兴陶的古香古色。中职教育,不仅要继承传统,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给坭兴雕刻装饰注入新鲜活力。

2.2深化艺术,校企合作

在教学中,实行校企合作,企业的雕刻大师到学校主讲教学,学生也会进入企业实践操作学习,有效的把学生也企业结合,更好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坭兴陶行业。

参考文献

[1]吴小玲.论钦州坭兴陶的文化内涵、特点及发展[J].广西地方志,2007,(4):3237.

[2]毛文青.古雅之中见光华――试论广西坭兴陶无釉窑变艺术[J].中国陶瓷,2010,(4):6264.

陶艺教案范文篇2

【Keywords】Ceramiccourse;Teaching;Examination

0前言

陶瓷工艺学作为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专业课程,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陶瓷方面工业生产和工程研究的基础,因此在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陶瓷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存在一些难点,如陶瓷方面涉及的知识范围太广,与工厂实践结合的更为紧密,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书本知识往往不能跟上知识的发展速度[1]。因此,如何做好陶瓷工艺学方面的教学和考核方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角度来说,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为工艺流程和工程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这一切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来实现。首先教师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工厂实践经验,并且能够通过合适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使学生理解、熟悉和掌握陶瓷工艺学的知识;其次,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来,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本人根据自己近几年教学工作成果,拟从教学和考核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旨在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的全面优化,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和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得到社会认可的应用型人才。

1教学方面的改革

(1)以“宽基础、强应用、重创新”为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改革,确立全面、合适的教学内容,形成适合当前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即:2个知识模块(传统陶瓷、先进陶瓷),4个基本理论教学单元(原料制备、成型、烧结和加工),4个应用实验教学单元,1个拓展创新实验教学单元。目前国内教材基本处于单一知识模块,传统陶瓷和先进陶瓷不能充分融合,理论知识显得相对陈旧,并且对于应用实验教学和拓展创新实验教学这方面关注很少。所以本院决定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按照上述教学体系重新进行编写。

(2)以“强理论、少概念、多应用”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对知识点有所侧重,在教学内容上强化对基础理论的理解,重点突出对工程实践和应用指导性较强的基础理论,尽量减少对概念的机械化的记忆,将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案例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汇贯通,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讲授式、启发式、案例式、协同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如基础理论采用传统的讲授式,通过单向传递和知识点的串联,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更多的信息量;陶瓷原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配合比计算;对工程应用内容,则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找出解决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办法;对于拓展创新内容,则采用协同式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创新性的提出方案来改进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和陶瓷产品的性能。同时,在教学手段上也呈现多样化,采用板书授课、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网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以“理论实验―应用实验―拓展创新实验”为导向来构建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和竞赛式学习指导方法,摈弃“同时,同法,同实验,同结论”的四同教学内容,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模仿到主动设计,自主选择实验课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结果分析。形成学生主导实验,教师辅助启发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借助我校天空教学网络平台,架构陶瓷类课程开放式网络体系,在该体系中植入学习资料、教学课件、工程案例和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等内容。尽可能鼓励学生参与到本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中来,教师和学生共享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也能够更为便捷的,随时随地的学习。同时在网络上教师也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课余时间进行动态辅导和答疑。

2考核方面的改革

考核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一种有效评价学习效果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具有一定的指挥导向性作用[2]。同样根据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考核内容和方式也应作出相应的变化。

(1)对考试成绩构成作出了改革,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占40%,平时测试成绩占20%,应用实验成绩占20%,创新实验成绩占20%。这种考核方式不再是单纯的只考虑期末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同时也反映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学生在应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契合当前以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2)对考核形式作出了改革。目前绝大多数考核形式采取闭卷形式,这就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许多概念性的内容,因此理论考试采用半开卷的形式,提供考试所有可能用到的公式,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应用。同时考核形式不局限于期末阶段,要推行多个阶段(平时测评、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的考核。

(3)对考试内容作出了改革。理论考试要尽量减少死记硬背型的考题,要增加理解、判断和分析相结合的考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

(4)在实验教学考核中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验题目的选取要贴近工程实践,教师给出实验范围和要求,指定要求进行独立设计和创新的环节,学生可以单独或者组成团队自主进行的实验方案的规划和设计,独立完成实验。例如,在陶瓷烧结工艺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选取不同的烧结工艺来制备陶瓷,或者对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进行改进。教师对整个过程和最终的结论进行测评。

(5)在我校天空教学网络平台上开设与陶瓷相关的科技讲座,跟踪当前陶瓷工艺最新的研究进展,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撰写专题报告,教师定期对学生的专题报告进行测评,并作为平时测评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

3结语

近两年,本人在陶瓷工艺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下转第190页)

(上接第149页)(1)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增多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陶艺教案范文篇3

关键词:石湾陶艺;装饰题材;抽象图案;具象图案;展望未来

1前言

石湾陶艺历史悠久,源远留长,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时代相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石湾陶艺题材广泛,品种齐全,包括:人物、动物、器皿等。我们可以看到古朴传神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稳重大方,釉色丰富的艺术器皿以及意境突出的小盆景。

石湾陶艺风格多样,手法各异,现今基本已克服过去的互相参习照仿的不良习气,在艺术家们的努力探索,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在原来工整细腻的基础上得到了提炼;在纯厚传神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少粗豪、泼辣、简练、厚重的佳作,釉料的大胆使用,使釉色变化多端,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石湾陶艺过去比较注重釉色的变化,装饰比较少。近几年,在釉色丰富多彩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图案的装饰效果,使作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现代陶艺图案的装饰逐渐增多。我们可以在人物、动物、器皿装饰上随处可见,好的陶艺作品,它的图案装饰像一首韵味十足的诗,它能激起观者的美感趣味。

2石湾陶艺的抽象形态

石湾陶艺的图案装饰大致分为两类:抽象形态和具象形态。

2.1抽象形态

抽象形态指那些没有明确与自然物象对应的纯然几何化形态,它常常是陶艺装饰最初导入的基本要素。就点而言,在抽象形态中它被看做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态来体现设计过程中的多变性,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线化、面化、表现虚实的前后关系。点的活跃、灵动,在设计中装饰意味十分突出。线作为纯粹的抽象形态,其粗细、长短、曲直等均极富表现性格,柔软的曲线象征着优美和女性气质,而直线则极具男性的刚阳之气。面是抽象形态中容纳作品内容与形式最具分量感和相对平静的一种表现形态,它是使构图趋于丰满,并具有视觉体量感的主要形态。面的不规则变化和组合,甚至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类丰富表情的遐想。纯然的几何化形态语义特征,例如:万字符:一个古老而且流传很广的符号,它原代表太阳,并表示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道。象征“光明”、“富足”及“福气”。万字符作为吉祥符号之一还出现于佛祖的脚上,当它出现于释迦牟尼胸前时,象征汇集他思想的心脏。其常被装饰在人物陶艺的衣服边缘部位,在中国瓷器上与“如意”一起表达了人们幸福长寿的愿望。万字符可顺时针走向,也可逆时针形式出现,它们可分别指男性和女性、阴和阳、太阳和月亮。

八卦:古代占卜用的八卦,最早建于宗教首领的服装上作为护身符穿在身上以求好运,它经常出现在陶艺的装饰图案中。

菱形:它被认为是胜利的象征。双菱形——被认为可以辟邪。

回纹:是一种具有多种花式,并连续重复的波形回纹装饰图案,最早见于周朝祭祀用的青铜器上。它由商朝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代表浮云和滚雷,又称“云纹”和“雷纹”,它象征生命之雨及其为耕农们带来的丰收。

五角星: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和无所不及,作为好运护符,它被贴在门口以驱走害人的鬼怪。

2.2具象形态

具象形态是指那些能够与自然物、人造物(人物、动物、风景、植物、器具等)发生视觉感受上的对应性形态。具象形态一直以来在陶艺设计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具象形态自古以来积累下来的大量的象征要素,多半是在人类的创作设计领域里获得,并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潜移默化地吸收,至今不衰。

龙和凤:龙和凤是劳动人民意想出来的动物,是多种动物的组合。龙和凤是中国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龙曾作为雨水与丰收的给予者为人们所膜拜。龙是中国历法中十二地支之一,对佛教的禅宗而言,龙是宇宙之精神,象征遥不可及的大彻大悟。龙成为帝王的力量与权利的象征。龙凤图是陶艺装饰中常见的图案,象征皇帝和皇后,同时也象征人君善于机变。

云:早在汉代艺术中就已出现,它象征丰饶,这是雨水带来的神的赐予,若云和龙在一起代表阴和阳,有时也象征两性的结合,云纹在陶皿器装饰中常见,通常象征幸福与好运。云和“运气”的运是同音字,它们常被绘成更为程式化的灵芝形。

火与火焰:在许多宗教中,火是神的体现,象征宇宙活力的能量。今年的蛇年,石湾许多大师把蛇和火焰装饰在一起,尤其是霍冠华大师运用的恰到好处。

月亮:月亮的盈亏象征再生,既庄稼的多产和人死后的复活。对佛教而言,满月时的月圆象征真理和佛法中全部的知识。

花卉类:花卉类是石湾陶艺图案装饰最常用的造型,传统的花卉纹样除了显示造型美之外,还寄予了人的思想意识。如莲花与佛教净土有关,象征纯洁,寓意吉祥。牡丹花象征富贵。梅、兰、菊、竹称“四君子”,象征高洁的品格。花卉的品种也很多,表现形式很丰富,有单独式也有连续式。艺术家们通过手的拿捏,创造出姿态万千的花卉纹样来。

动物类:常见的有蝴蝶、鱼、禽鸟、走兽等,形象可爱,姿态生动有趣,造型设计富有情趣,不仅富有装饰性,而且还有较多的象征性。如凤象征吉祥、鸳鸯和百灵鸟象征坚贞的爱情、白鹤象征高洁、喜鹊象征吉庆等。在夸张表现动物形象特点的同时,也注意性格的刻画。有些运用人格化的手法,在动物纹样中注入感情的表现,以增加它的艺术感染力。

文字图案类:字体的表现多种多样,有象形字、篆体、楷书、行书、草书等,造型具有抽象类,文字图案可与自然形结合,在现代生活中尤其富有时代感,使图案造型更有情趣。

人物类图案:人物造型的图案形式多样,表现手法有运用夸张变形的形式,也有采用写实变化的。形象概括、结构明确、特征鲜明、动态夸张、富于装饰性和浪漫色彩。人对自身的熟悉和体验程度也是最深的。因此,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中各种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人们最有兴趣的。人通过表现自己,可以抒发丰富的内心感受,这正是人物题材的艺术表现历史久远、永不衰败的原因所在。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建筑施工发展规划(收集3篇)
  • 下一篇:陶艺教学论文(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