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特征
从各省移动互联网产业产值分布图可以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南北呼应,西部崛起”的空间分布格局。产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和以成都、重庆和西安为核心的“西三角”这四大区域,该四大区域2012年的产业规模占当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总体规模的80%以上(如图)。
其中,珠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凭借其终端制造的巨大优势,珠三角地区稳居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产值的龙头。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第二中心,这一地区在移动终端制造、移动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等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实力。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重镇,该区域在与移动互联网有关的软件和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但终端制造能力相对较弱。西三角地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最具成长性的区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较为均衡。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等省市在内的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移动终端、软件和应用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拥有完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发展态势。2012年,该区域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为2502.41亿元,占当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整体规模的26.02%。北京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枢纽城市,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顶尖企业大部分都在北京设立了总部或研发中心,北京牢牢占据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高端,是移动互联网各项政策出台的决策中枢,也是跨国公司和本土龙头企业的理念与品牌创新基地。此外,北京初步形成包括移动互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平台、内容与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产业协同优势明显。天津是中国移动终端制造中心之一,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辽宁在移动互联网嵌入式软件开发上具有良好基础,在手机位置服务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山东在网络设备、芯片制造方面具有良好基础。
长三角地区以移动应用服务为主。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之一,该地区的移动软件和应用的研发设计能力较强,集聚了一批行业内领先的软件开发和芯片及终端设计厂商,但移动终端生产能力较弱,从而造成了该地区在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上不及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2012年,该区域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为711.68亿元,占当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整体规模的7.4%。浙江具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其省会杭州是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之一,在移动电子商务、移动阅读等领域实力领先,拥有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领军企业,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创新中心之一。江苏凭借雄厚的软件产业基础,成为移动互联网软件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在移动游戏领域优势突出。上海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基础较好,作为TD-LTE网络的试点城市,在移动视频、移动游戏等领域具有发展优势。2012年,上海市政府了《上海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2012-2015年行动计划》,把上海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落到了实处。
珠三角地区以智能终端制造业为主。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领先者,凭借其移动终端制造业的巨大优势,2012年该区域移动互联网产业产值为3087.14亿元,占当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整体规模的32.1%。位于该区域的广东省拥有较为完备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在移动互联网软件、网络设备及终端制造、互联网应用等多个领域具备优势。深圳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拥有像华为、中兴等实力较强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产业基础雄厚。同时,深圳拥有众多的手机制造商,是中国最重要的手机制造基地,2012年出货量接近全球规模的1/3左右。深圳也是全球重要的平板电脑生产基地,拥有富士康这样实力雄厚的代工企业。在移动软件和应用方面,2011年底,阿里巴巴集团国际运营总部和商业云计算研发中心两大项目正式落户深圳;而腾讯深汕云计算数据中心也于2011年年底在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举行了奠基仪式。移动互联网排行前三位的龙头企业齐聚深圳,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软件和应用的发展。
西三角地区崛起迅速。包括四川、重庆和陕西,以其三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西三角地区是中国西部经济崛起的桥头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西三角地区在传统的通信设备制造方面基础扎实,同时也是承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2012年该区域移动互联网产业产值为1423.36亿元,占当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整体规模的14.8%,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从所占比重来讲,西三角地区都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已经是继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排名第三位的地区。其中,成都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综合实力最为突出,从终端到软件和应用都进行了广泛的布局,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西部先锋。重庆在平板电脑和通信设备制造方面具备优势,但软件和应用是其短板。西安在通信设备制造、手机设计和制造方面实力较强,近年来十分重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努力在培养产业链、完善产业环境等方面加快发展,发展势头迅猛。
移动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模式分析
从区域发展模式来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模式主要是由移动互联网产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涵盖了终端、软件、应用等多层次的业务,对产业基础、配套要求较高。东部沿海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以及西部的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具有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
北京模式:立体式推进的全面发展之路。这一模式以北京和深圳为代表,采用整体协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思路来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
北京和深圳移动互联网基础实力雄厚。北京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完整,覆盖了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移动网络运营、互联网应用、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提供和应用开发等多个方面,在终端、软件、应用各个环节优势明显。深圳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产品中心,是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产值高地,涵盖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GPS、移动应用软件、移动服务内容等,尤其在终端制造方面,实力尤为强劲。同时,北京和深圳在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位置导航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均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产值也居于全国前列。
在具体产业推进上,北京和深圳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细分产业之间的高关联度,对细分产业之间交互环节进行重点突破,融化不同产业链条,全面推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以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
上海模式:关联性主导产业引领的发展之路。这一模式以上海、武汉和重庆为代表,主要结合“智慧城市”、云计算示范工程等关联性主导产业的建设来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上海结合“智慧城市”“云海计划”的实施来驱动上海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聚焦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协同、环境建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芯片、终端、传输、软件、平台、应用联动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品牌。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总投资超过800亿元,其建设覆盖了光通信、地理信息、云计算、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在内的多条产业链,同时,依托其在光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多点并进,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重庆将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入手,加大产业集群效应,同时培育下游应用市场,并结合“云端计划”和“云端智能城市”建设,带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应用层的重点瞄准了移动电子商务领域,但是其布局过于分散,发展重点及发展实际效果还有待考察。
杭州模式:聚焦优势产业的特色化发展之路。这一模式以杭州、西安为代表,是依据城市、产业的禀赋,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上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杭州高新区通过该区的中国互联网经济示范区,发挥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特殊优势,以优势产业带动发展,通过宽带接入和测试平台、交易平台与手机软件平台等平台建设,加强产业聚集度,在传统互联网优势方向上进行重点推进,集中在电子商务和阅读服务等应用层的发展,从而引导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西安则是依托于良好的通信产业基础和硬件研发设计上的优势,紧抓产业链两个重要环节:网络通信设备和各类终端产品。从硬件入手,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全球先进的芯片产品厂商,以硬件带动平台和软件发展,从而拉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前进,走上一条由硬件入手、不断向软件拓展的特色化发展道路。
广州模式:政府统筹的产业均衡发展之路。这一模式以广州、成都为代表,是政府系统规划、有序布局的全产业链均衡发展模式。
广州是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南方基地,也是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条完整,运营商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在终端与软件上也优势明显。广州是在全国率先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的城市,发展思路清晰,构筑了“启动区+扩展区+辐射区”的规划。同时,依托区内运营商、互联网巨头以及终端企业等资源,实行由政府主导、全产业链推进的均衡发展模式。同时,大力推进嵌入式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绿色数据中心、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服务平台等技术产品和服务,不断利用和集聚战略性信息资源,实现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理顺产业脉络,政府统筹规划布局。目前,针对移动互联网产业还未有中央层级的统筹规划推出,许多区域与城市也没有针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专门出台指导性的发展规划。各地区政府需要从宏观层面,分析本区域资源能力,结合优势,抓住机遇,确定重点发展领域,找准产业发展切入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指导产业快速发展。
借力应用拉动,选择差异化发展道路。要借助地方政府的“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等战略,从大战略大应用角度出发,携手地方政府共同促进产业前行。另外,要把握住行业信息化给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产业机会。近年来,交通、教育、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信息化需求高涨,这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拉动效应。此外,企业级的移动应用市场也不容忽视。
提升载体素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的布局策略中,通过提升园区、基地、科技谷等载体的素质,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有机整合、集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提升载体软硬件配套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公共实验室和应用孵化等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引进优势企业等方式方法,培育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移动互联网产业总体竞争能力。
相比传统金融服务和其他互联网金融服务,百度金融的技术优势更为明显。其他互联网企业面向的客户,更多只局限于电子商务领域,而百度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入口,不仅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更有领先的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更为广泛的网民群体,同时还可以利用自身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与金融机构一起推出收益好、安全高、门槛低、购买快、体验优的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金融是要“抢生意”的角色,还是帮金融机构优化产品、提高收益的工具?“狼”真的来了吗?
“互联网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也是未来互联网与传统经济形态融合、渗透的主旋律,“狼来了”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是一种错误的解读,但又确实比狼更凶猛。互联网企业经过多年来的积淀和发展,拥有巨大的流量、用户资源,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百度,在商务、社交、搜索三个形态中,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对用户需求、行为的洞察都十分深刻,相关的技术、工具等生态链条也相当完善。但轻言颠覆、取代等夸张之词,就大错特错了。
之所以交代这个背景,是因为不管是互联网金融引发的震动和“恐慌”,还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谨慎“应对”,百度推出的“百发”理财计划,受到的广泛关注、金融机构的反弹,皆出于此,因为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了“错觉”和“误判”,而做出的“防守”动作。
当然,作为新兴事物和倒逼传统金融变革的产物,紧张是难免的。
银行、基金、保险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给金融业带来的创新空间和商业价值,思考自身在未来互联网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收益。毕竟互联网创新思维、渠道、模式的冲击,改变了过去平衡的竞争格局,产品设计、资源配置、游戏规则,都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谋划,如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三马(马明哲、马云、马化腾)”成立线上的保险业务,“天弘基金+支付宝”、“百发”理财及背后的金融机构矩阵,都让金融机构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谁都明白,这将会是一座有诱惑力的金矿,而且,在互联网流量日益集中化、垄断化的环境下,用户资源、合作授权等是稀缺性的,晚出手就意味着丧失主动权。但百度最近祭出的“百发”理财计划,其超高收益就让很多金融机构如坐针毡,并大加炮轰。其实,这一举动背后,还是说明传统金融机构“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守门”的思维在作祟。
为什么这么说呢?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是创新的空间,传统理论、政策下的金融产品,已经被套上了条条框框的枷锁,如果依然用传统的思路来创新,互联网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谈不上创新,更难以创造更具价值的金融新生态。
当然,金融作为国家命脉和经济的血液,“合规”、“风险控制和管理”是必然的,互联网不可能创造一个完全不受约束的金融市场,所以,百度的表态也代表了互联网阵营的态度,积极沟通、遵守规则、创新产品,为金融机构和用户创造价值。
百度金融中心和“百发”理财计划引发轩然大波和热议是必然的,也是廓清互联网金融边界的唯一路径。理不辩不明,尤其是在互联网化的模糊地带,需要通过推敲、讨论,寻找到有效的方法、规则,完成价值链再造。
英特互联国际网络整合营销服务包括:网站现状分析同行网络竞争现状及趋势分析网站诊断及优化策划、用户体验分析站点运营阶段的网站管理及推广网络品牌整合推广方案基于用户体验访客行为分析的网络媒介选择与投放网络广告计划CPC付费搜索方案设计及效果跟踪SEO搜索引擎自然检索推广网站运营维护网站、运营专业人员技术指导、培训阶段性营销效果分析报表与改进
英特互联整合网络营销效果体现:提升目标用户体验度及网站的专业度为服务企业节省广告费用;提升通过搜索引擎优化自然检索带来的目标客户访问量;更系统更合理的管理网站运营过程;提升企业配备的网络营销团队专业水平,为企业培训指导专业人才。
整合式外贸网络营销是以目标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整合企业在多方面的网络资源进行低投入、精准化网络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