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下简称“万企帮万村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动员全国一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一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总体要求
1、“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民企帮扶、社会参与,努力实现政府扶贫、社会扶贫和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的有机结合。
2、“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将帮扶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聚集。
3、“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理念,组织民营企业自觉自愿、量力而行,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企互惠双赢。
4、“万企帮万村行动”坚持“做贡献”与“受教育”相统一,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在先富帮后富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
三、帮扶途径
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要在总结提升以往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农村扶贫开发相关工作基础上,指导民营企业因地制宜选择具体帮扶途径,包括:
1、产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办企业,开发结对村的资源,提高生产力、提升附加值,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
2、商贸扶贫――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和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农企直通车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带动农户增收;
3、就业扶贫――引导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本企业或下游企业为结对村提供就业岗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4、捐赠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改善结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5、智力扶贫――引导民营企业借助人才优势开展智力帮扶,向结对村群众教授实用技术,帮助结对村群众更新生产生活观念,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
6、其它扶贫――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和途径,如:指导和扶持结对村致富带头人创办企业,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牵头组建或参与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组织化水平;在结对村设立产业帮扶基金,按照低息运行、滚动发展原则,以金融手段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借鉴定点扶贫工作经验,从企业中选派人员驻村帮扶,带领贫困群众发掘优势、创业致富;发挥企业家个人影响力,为结对村引入更多扶贫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商扶贫;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四、工作分工
各级工商联、光彩会牵头,扶贫办配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促进结对帮扶企业的健康发展,优先享受当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无法完成帮扶目标时,要协调新的企业接力帮扶;要教育企业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守法诚信,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利益;要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的特色优势和积极作用。
各级扶贫办牵头,工商联、光彩会配合:本级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项目,优先向结对村倾斜;本级统筹支配的扶贫贴息贷款,要优先支持参与结对帮扶的民营企业;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确保企业在结对村的各类投资和捐赠,依法享受优惠财税政策;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障碍和问题时,要积极协调予以解决;要跟踪帮扶进度,做好统计工作,每年汇总民营企业在结对村的投入情况、规划落实情况和主要成效。
五、实施进度
1、签约启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联合发文指导,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广泛动员,组织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签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将结对名单上报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2015年10月17日(扶贫日),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共同组织启动仪式,同时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2、制定规划。各级扶贫办、工商联和光彩会共同指导、协助签约企业针对结对村的实际,制定具体帮扶规划,明确政府工作任务、企业帮扶措施以及落实时间表。各省级扶贫办负责汇总本省份结对村的帮扶规划,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
3、示范指导。各省级工商联、光彩会牵头,扶贫办配合,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从当地签约结对村中选择5个典型村,于2016年6月30日前,上报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将从中选择部分示范村,将民营企业在这些村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交流会、现场会、专题宣传等形式向全国推广,供其他签约企业学习借鉴。
4、调研推动。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典型。各级工商联要加大调研成果转化力度,通过参政议政渠道,不断完善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同时,在调研中发现企业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障碍,三方要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
5、验收总结。“万企帮万村行动”期间,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每年要对照签约双方的帮扶规划,检查各帮扶主体的措施落实情况,总结企业的投入情况、采取的扶贫手段、取得的扶贫成果,统计经地方确认实现脱贫的村、户,逐级汇总上报到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将把“万企帮万村行动”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向有关方面做专题汇报,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广泛宣传。“万企帮万村行动”中表现突出的民营企业将优先推荐参加全国社会扶贫评选表彰等活动。
一、工作任务
(一)排查对象。街道范围内低收入家庭,重点是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以下)和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
(二)排查方式。采取入户走访、逐户填写《农村贫困人口排查情况调查表》和《城市贫困人口排查情况调查表》,并汇总审核上报。
(三)排查分工。街道成立领导机构,负责排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统筹安排,在各村、社区设立排查工作组。各排查工作组可根据本村、社区人口规模及分布成立若干个调查小组,如期完成各村、社区排查信息数据的填报、录入和汇总信息数据的上报工作。各村、社区及时组织抽调人员编入排查工作组,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并负责本村、社区贫困家庭基本情况统计数据的初审工作,确保采集各项数据准确无误,调查工作按期完成。
(四)排查统计。各村、社区排查工作组先入户调查,户表要经调查对象、调查员签字确认,由村、社区汇总后,填写本村、社区统计表,报街道进行首次审核,并完成信息录入工作。村、社区表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签字、加盖公章,报街道再次复核。
街道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计汇总村、社区信息表,填写汇总表,由街道主要领导签字、加盖公章,一式三份于2016年7月10日前报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时间安排
(一)前期动员阶段
街道制定贫困人口排查实施办法,组建工作机构和排查队伍,完成排查工作业务培训。各村、社区同步召开村民、党员代表大会,讨论确定本村、社区低收入贫困家庭并公示,经公示后确定入户调查对象。
(二)入户调查摸底阶段
各村、社区排查工作组入户调查,逐户填写户表,汇总村、社区表,完成入户信息录入以及将户表和村、社区表纸质版、电子版上报工作。
(三)贫困人口确认阶段
1.街道审核分析户表和村、社区表信息,根据统计调查基础数据,再次对摸排的贫困户进行二次核查,并征求村、社区班子意见,初步认定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规模和具体人员,街道汇总,建立台账,一式三份报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街道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村和社区上报数据进一步核实、复审、汇总、录入、建立台账,将贫困人口排查情况统计表报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
3.街道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结果,反馈至各村、社区,由各村、社区公示贫困户认定情况。公示期满后,由街道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群众意见和实际复核情况,对贫困人口信息进一步完善,将认定的贫困人口信息进行备案。
(四)排查结果应用阶段
街道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反馈名单,对街道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市街道关于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和社区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统筹安排、落实责任。各村和社区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狠抓工作落实,保证排查质量,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驻村”工作组要积极配合,各村和社区主要领导要确保抽调人员全部到位。
2023年,根据分局安排,我到河西镇三龙村任职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主要负责带领工作队员及村三委班子帮助村民在2015年-2017年脱贫致富。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帮助和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今年驻村扶贫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参与扶贫攻艰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学习怎么当好一名合格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怎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
1、学习了省市县组织部门下发的有关扶贫攻艰工作的若干规定、纪律要求。使自己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肩负着带领本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责任,同时也深刻领会到驻村扶贫工作是实现提出的2023年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2、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党建工作的各种要求,作为一名党总支第一书记,就应该在党性修养上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明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是第一书记应尽的职责。
二、认真抓了村支部的党建工作,落实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健全“两议两公开一监督”村民民主决策机制,通过这些工作也逐步改变了少数村干部思想上存在的得过且过思想,有效地解决了班子在工作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等、靠、要思想以及工作中存在状态不佳的现象,提升了班子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三、充分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我认真地对本村93户贫困户,307名贫困人员进行了逐一走访,了解他们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特别是导致他们贫穷的原因,他们大多都是因为体弱多病,没有劳动力,也没有一定的资金作支撑,更没有一技之长,同时思想上的等、靠、要思想也较为严重。所以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较为困难,通过走访也加重了我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结合自己的走访情况,向分局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组进行了汇报,并建立了文广新局与村贫困户帮扶结对台帐,同时向93户贫困户下发了结对帮扶联系卡,使他们知晓是哪个单位的哪名同志在具体帮扶他,实现千金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四、认真了解了村村情民意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制定了2023年工作计划和两年驻村帮扶工作的规划,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为薄弱,全村11个社目前有四个社通了水泥路共计16公里,还有18公里土路,且没有硬化,老百姓出行较为困难。产业发展上,仍以传统烤烟、玉米种植为主。根据这种状况,我汇同村支两委班子制定了2023年扶贫工作计划以及两年扶贫工作的一个整体规划,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分步实施。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的思路,逐步改变本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五、积极向县运管分局扶贫帮扶工作小组汇报驻村工作情况,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以局长杨春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于7月1日、10月16日先后两次到村调研扶贫工作,慰问贫困党员及困难群众,同时,工作组还提出了“四个一”的工作方案,即指一条路子;办一件实事;解一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技术培训;四是捐一笔款子,由分局整合适用于扶贫工作的资金、资源,进行精准扶贫,目前此笔款子也基本落实。
七、聘请了县红十字会同志到村进行了有关应急救护常识的培训,共计168人次。
八、按要求对农村贫困户和低保户进行了重新审查和核定工作,确保困难村民享受到国家的救助政策。
九、在分局工作组的帮助下,积极协调了部门资金10余万元,具体如下:
1、扶贫工作经费3万元;2、投资1.6万元,用于改善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设施;3、协调红十字会,捐赠衣服100套,每套500元,合计5万元;4、春节慰问34户,每户200元,物资100元,合计1.02万元。
十、积极协调落实了村体育院坝和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明年将按步实施。
本年度我虽做了以上一些工作,但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今后的工作也会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自己在协调项目和资金的能力上都很欠缺。今后我会在局扶贫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沉下心来,务实地开展好本村的扶贫攻艰工作,为实现三年脱贫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