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收集3篇)

时间: 2024-07-29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一个庞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1.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大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而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大约有170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起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出游,都选用AA制,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产品、新消费和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著;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他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诱导性;他们感性消费、个性消费、群体消费、社交娱乐倾向明显,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关的产品推销。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1.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模巨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在政府要求之下,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几年的招生人数以每年高达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己经达到1508.6万人。根据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到2007年将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15%,到2010年达到20%。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已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必争的重要阵地。

2.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强烈

虽然大学生已经从繁重的高中课业中摆脱出来了,进入了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教室、食堂和宿舍的三点一线。枯燥的生活和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渴望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彻底放松,消除忧愁与烦恼。并且自古中国就有教育旅游、认知旅游的存在,以及“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使得当代大学生一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背上书包走出校园去体验行天下的感觉。

3.旅游设施的日趋完善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基本能满足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馆、大学生旅游网等与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市场的肯定,如第一家青年旅馆于1998年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建立以后,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100多家分馆,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网络体系。这都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景点门票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大学生有跟旅行社旅游的愿望,但一般的旅行社都以团体报价,灵活性较差。

三、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战略

1.确定营销的层次,来提高品牌影响力

大学生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的提供商知之甚少,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其对品牌的依赖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意味着品味、安全系数高,服务产品、服务态度好这样的既定价值性判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能越先成功打造自己的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品牌,谁就能越早形成自己的竞争比较优势。

2.注重产品价格比

产品提供商,必须在充分估计到此种条件下,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收费标准,杜绝定价过程中虚高虚低等商业欺诈行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销售状态下,同一产品可能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因此产品提供商,必须根据时节的不同,及时的调整价格。这样有利于盘活闲散资源,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客源,创造更多的利润。

3.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宣传推广方式

在校园的广播台、电视台对在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较为强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比一般的校外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产品提供商通过给其提供赞助的方式,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会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利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安阳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问卷382份,回收率达95.50%。其中有效问卷370份,占96.86%。在本次调查中,受访在校大学生男生125人,占样本总数的33.78%;女生人数245人,占样本总数的66.22%。

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及出游次数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您喜欢旅游吗”时选择“喜欢”的有219人,占样本总数的59.19%;选择“非常喜欢”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1)。以上二者占样本总数的86.22%。而当回答“您每年外出旅游的次数”时,选择“一次以下(含一次)”的有216人,占样本总数的58.38%;选择“二次”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2)。同时,占样本总数55.95%的人经常会有外出旅游的计划,40.00%的人偶尔会有出游的计划。

上述调查反映了在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而却很少实现出游愿望。出游愿望与出游次数明显的不协调。

(二)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在回答“每月可支配的费用”时,其中有198人选择“3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51%;有143人选择“300-500元”,占样本总数的38.65%;仅有29人选择“500元以上”,仅占7.84%。据此可以将在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分为高、中、低三个标准。其中以中、低标准最多,占92.16%。可见处于中、低标准的在校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市场开拓潜力。

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花费较低。在回答“外出旅游花费的可接受范围”时,其中有197人选择“2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24%;有135人选择“200-300元”,占样本总数的36.49%;有38人选择“300元以上”,仅占样本总数的10.27%。

在校大学生经济上不能自立。其中有240人的外出花费主要来源于家庭给的生活费用,占样本总数的64.87%;有85人的外出花费主要来源于自己打工、兼职所得,占样本总数的22.97%;有45人的外出花费来源于其他途径(奖学金等),占样本总数的12.16%。

以上三方面均说明在校大学生属于低消费群体,经济条件与其他旅游客源市场相比较差,消费水平与其他客源市场相比较低。

(三)在校大学生出游时段的选择

调查显示,以往出游时段的选择以寒暑假为主,占样本总数的56.76%。寒暑假假期时间较长,在校大学生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能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因此出游率较高。另外,寒暑假期间在校大学生可以打工,在学期开始前外出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

(四)在校大学生出游目的地、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

调查显示,对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占样本总数53.51%的198人偏向于外地;选择市区的有65人,占样本总数的17.57%;选择市郊的有107人,占样本总数的28.92%(见图3)。对于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上,有42人选择“历史文化古迹”,占样本总数的11.35%;有280人选择“自然山水风光”,占样本总数的75.68%;有48人选择“探险式的远足”,占样本总数的12.97%(见图4)。

以上两方面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在在校大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倾向反映出了在校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与需求。

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常用于了解两类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大小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概率来统计的,如果该概率大小合适,偶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可能成立的。通常寻找的相关性概率值低于0.05,意味着统计结果的偶然性越低于这个概率,数据统计意义越大。而回归分析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根据统计资料求得因果关系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因果关系越密切。通过相关系数就可确定回归方程,预测今后事物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旅游意愿、旅游次数、可支配费用和可接受费用四个主要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由相关分析可知,旅游意愿、旅游次数、可支配费用与可接受费用之间显著相关(P<0.01),可支配费用与可接受费用之间相关最高,基本接近1。为了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旅游次数为因变量y,旅游意愿为自变量x1,可支配费用为x2,可接受费用为x3,采用stepwise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结果可知,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2个,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0.168x1+0.795x3,因此,旅游意愿和可接受费用能有效预测旅游次数。这是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得出的大学生出游次数的回归方程,虽然影响大学生出游次数的因子还有很多,而且限于本次调查的空间范围的局限性,这个模型的解释功能也是有限的,但是它阐明了影响大学生出游次数的两个最重要的因子—旅游意愿和可支配费用,解释了这种行为的客观存在,而且也验证了与可支配费用相比,可自由支配的费用才是影响大学生出游的最直接的因子。

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整体呈现出旅游动机较强、旅游审美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等特点。这些都应该成为认识这个细分市场的关注点。同时,这个市场中有一对矛盾特别突出,即旅游动机和出游次数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可自由支配的费用太低。表面上看,似乎这个市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体,所以无论从旅游企业还是政府来讲,都应该对这个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旅游企业可以提前培育强有力的潜在市场占有率,政府在培育大学生旅游观念和行为中,一是丰富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二是培育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市场,第三也是实行全民旅游计划的重要一环。

因此,旅行社应当针对大学生市场独有的特点,采用薄利多销、推出淡季学生团等设计原则开发可行的旅游产品,如修学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

另外,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方面来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社会对大学生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校内教育在某些方面的难作为越来越明显。而外出旅游不失为补充校内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旅游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当给予相关旅游服务企业在投资、经营、用工等方面以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使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拓、发展过程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徐凌.论校园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课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2.张勤.校企合作,开展高校体验旅游[J].旅游研究与实践,2000(1)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淮安;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截止2012年底,淮安有在校大学生超过7万人。大学生因为人数众多,求知欲强,潜在消费能力旺盛而成为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和特征能为旅游企业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市场的繁荣,并为今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时间和对象

本次调查方法主要利用问卷调查为主,对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进行调查,并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调查时间为2013年5月10日-12日和2013年10月12-14日两次,调查地点为各大高校餐厅门口、宿舍门口和校园主干道。调查内容包含旅游时间、出游动机、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消费等。前后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8份,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181份,有效率为96%,基本满足调查需要。

(2)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淮安位于江苏北部地区,在全国属于三四线城市,总人口546万,其中市区人口95万左右。2012年淮安GDP总量达到1920.91亿元,在全国排名第80位;人均GDP为41000元。在全国消费水平而言位居中上游,在江苏处于欠发达经济水平。

二、调查情况分析

(1)调查显示,在出游次数上有35%的学生一年中出游次数为1次;45%的达到2次,有13%的学生达到3次(含3次)以上。说明大学生对旅游持欢迎态度,希望能增长见识,丰富人生体验,拓展自己的“第二课堂”。同时,笔者还发现本科院校如淮阴工学院等本科院校出游频率次数(2.1次)明显高于周边的高职院校(1.95次)。

图1出游次数

(2)在出游动机上,37%学生认为是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的学习型动机,24%学生认为是为了异域文化的体验,18%学生是为了放松身心,休闲娱乐,13%的学生是出于社会交往的动机,还有8%属于康乐、宗教等其他各种原因。

图2旅游动机

(3)在旅游消费上,大学生能接受100元消费的占12%,100-200元的为23%,200-300元的为37%,300-400元的为16%,400元以上的为12%。这说明大学生目前在旅游消费上能接受的消费区间为200-300元,且旅游距离为离淮200-400公里的5小时都市圈内,这也符合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即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图3消费比例

三、淮安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及实证分析

(1)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调查发现,淮安大学生出游市场目前主要以一日游、二日游短程线路居多。高校大学生主要经济收入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其他为奖学金、助学金或打工收入。一般月生活费维持在800-1000元,去掉正常的衣食住行开支外,所剩不多,因而多数选择花费少的经济型项目。况且淮安高校生源结构以本省为主,即使是五一、十一等长假,离校回家居多。经济条件和休闲时间决定了飞机团、出境游等长线选择机会不多。即使在支出结构中,位居前列的是交通、门票和住宿,这反映大学生旅游活动可选择机会较少,既与自身经济条件有关,也与所处的特定旅游发展阶段有关。

(2)空间消费行为特征

目前淮安大学生旅游时空距离多为近距离、短时间的旅游活动。散客出游较为频繁,经济条件、出游偏好、地理区位、以及淮安资源条件决定了目的地市场为环安徽、浙江、山东等省市五小时都市圈,尤以名山大川名胜、主题公园为主。

四、问卷引申分析

(1)大学生知识面广,精力旺盛,对新生事物有强烈兴趣,在对旅游产品或线路制定过程中,尽量做到薄利多销,减少购物、加点等环节。作为90后特点明显的他们,对新生事物如梦幻主题公园兴趣较多,注重求知、内心精神世界和自我情感体验。

(2)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较多的口头违约行为。笔者在行业实践和调研中经常发现,大学生与旅游企业基本达成协议时或默认协议时,经常没有下文。使旅行社与商联系好门票、订好交通方式后经常措手不及。这种低成本、高风险违约使旅游企业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时经常心有余悸。

(3)大学生旅游市场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作为90后大学生,其消费观念较为前卫。对时尚产品的消费跟风仿效,如学习驾照的热情和主动性远远超过如考证培训、外出旅游的投资。

(4)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获取市场的信息比重大大提升。非常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尝试和利用。

五、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策略

(1)产品开发策略要因地制宜。在大学生旅游产品或线路进行开发时可采取小包价或半包价,在解决交通、门票等价格批发惠同时,在住宿、餐饮方面可弹性安排,既能降低产品的直观价格,以价换量,将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又可以满足个性化要求。同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增加体验旅游产品。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喜好追逐非主流价值,在保障旅游安全情况下,酌情开展体育、攀岩等活动。

(2)充分发挥校园销售、校园的作用。旅游企业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培育应在产品内涵、质量上下功夫,决不能因为消费能力不足而不以为然,甚至出现有损行业形象的“蝴蝶效应”。因为这种潜在旅游市场在几年后会转化为重点市场。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在高校网点开设校园、销售的方法,利用优质低价以及薄利多销的口碑效应为自己寻找客源,在符合相关旅游法规前提下招揽客源,吸引“回头客”,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3)选择多样化的营销渠道。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具有多样性,决定了旅游企业必须走多渠道营销策略。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应多尝试线上旅游产品开发,通过微博、贴吧、校园网、校园电视媒体等进行宣传,以期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4)加强学校、社会、学生三方协调共管。大学时期是学生由象牙塔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处于特殊的心理阶段,在出游方式、心理特征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学校、政府、社会应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看待大学生旅游行为,要重视其智力投资,从制约大学生旅游的客观瓶颈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鼓励企业、高校积极参与大学生旅游的政策倾斜。尤其是要客观看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引导信誉良好、有强烈教育情节、公信力较好的企业参与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和经营中去。

参考文献

[1]金平斌,郎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旅游学刊,2004(4)

[2]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郑清宗,赖正均.基于推力―拉力因素理论的大学生旅游动机实证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4]张朝枝,等.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1998(4)

[5]蒙睿,赵文丽,刘嘉维.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4(6)

[6]乔光辉.行为特征视角下的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分析[J].现场商业,2006(5)

作者信息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采购下半年度工作计划(收集3篇)
  • 下一篇:菠萝蜜的栽培技术管理(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