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语文活动设计(收集3篇)

时间: 2024-08-10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高中语文活动设计范文篇1

主要有四个原则:即以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一致为指引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分层设计为步骤的原则;以加强活动的监控为评价的原则。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4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合发展的基础上。”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而高中阅读课中的读后环节是一个环绕阅读内容,深化巩固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充实阅读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拓展阅读内容,设计各种活动,使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学习内容,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且能够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拓展视野和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这就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读后活动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要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读后活动更加合理、有效,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要求,需要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一、以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一致为指引的原则

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输入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语言的输出。所以,设计读后活动的第一要领就是要重视课堂的主题内容和重点语言。如果语言输入和输出不一致,将会影响到核心语言知识的教学,这样的读后活动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设计初衷和意义。

以NSEFCBook7unit4Sharing的一节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为例。某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如下:WeareluckytoinviteJotovisitourhometown.NowyoushowJoaroundourtownandintroducesomefamousscenicspotstoher.

这样的教学设计显然偏离了Jo作为志愿者支援落后地区教育的教学主题和教学重点,是无效的教学设计。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阅读教学的读后活动阶段,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如:让学生口头总结,让学生来表演,让学生来写作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另外,也要求设计的活动吻合学生的能力实际。以NSEFCBook2Unit2的HowDaisyLearnedtoHelpWildlife的读后活动为例:

Step1:Designaslogan.

Step2:Groupdiscussion:Whatcanbedonetoprotectwildlife?

这个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的口号,学生能说出很多有创意的句子。比如:Weareonefamily./Protectwildlife,protectourselves./Nobuying,nokilling./Animalsareindanger.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的概括、口头表达等能力得到锻炼。

三、以分层设计为步骤的原则

在读后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任务的设计应该遵循由简入繁、从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从初级到高级的层次性设计原则,形成任务阶梯式的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顺序,从而为学生铺设好脚手架,最终完成新语言、新知识的构建。

以NSEFCBook2Unit2的ANINTERVIEW为例,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把对话改编成以“AncientOlympicGamesandModernOlympicGames”为标题的短文。

Q1:Howoftenwere/arethegamesheld?

Q2:Whateventswere/arethere?

Q3:Whotook/takepartinthegames?

Q4:Howwere/arethewinnershonored?

Q5:What’sthemottooftheOlympics?

这样写作式的读后活动,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框架,便于学生完成这个读后活动。

四、以加强活动的监控为评价的原则

教师应提高对有效语言输出的监控意识,需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出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吻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于学生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度上。教师应该适时调整活动方式和目标导向,适当的口头提醒课堂主题和语言等方式来加强监控,保证读后活动的有效性和方向的正确性。

以NSEFCBook1Unit4的ANIGHTTHEEARTHDIDN’TSLEEP的读后小组探究活动:

Arethereanysentencesinthepassagewhichimplythefeelingofthewriterabouttheearthquake?

Whatdoesthewriterwanttoexpressbyusingthetitle“ANIGHTTHEEARTHDIDN’TSLEEP”?

Suggestyourowntitle.

在学生寻找句子和思考标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各个小组之间走动,提醒本阅读课的主旨,帮助学生关注重点语言和各段大意,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得出自己的主旨理解和自己的设计标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戴军熔.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高中语文活动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性;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作业,可以巩固学生上课所学的知识,并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学生完成作业与老师批改作业的互动过程是学生向老师反馈学习成果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合理地设计布置作业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过多的作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助长学生的厌学情绪。

鉴于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创造性设计,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展,帮助学生相对轻松地巩固和提高。那么,如何创造性设计作业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做出了以下分析。

1设计科学的分层式作业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成长环境的差异可能造成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兼顾。既要满足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同时还要照顾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作业的难度既不能太简单以至于达不到巩固提高的效果,也不可以过于困难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科学地确定作业难度是设计作业过程中必需提高重视的问题。

设计作业时,难度可以适当地高于学生的水平,并控制在学生“跳起来摸得到”的范围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式的作业,将难度分成多个等级,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进行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摘到适合自己的果子。例如布置作业时将难度分为三等设计三套练习――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设计的具有灵活多样的创新性,注重理解、想象、运用的创新性练习;针对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游的学生设计的注重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基本应用的拔高型练习;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设计的以诸如生字词书写、课文背诵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的巩固性练习。这样将难易度以合适的梯度逐渐提高的分层作业,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自身的提高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科学合理地设计分层式作业,对于班级成绩的整体提高有着非常好的帮助。根据教学重点进行难度的逐渐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布置“自助餐”形式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既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还能增加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与上进心,对语文教学的提升有着很好的助力。

2设计多样的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避免单调乏味、形式单一的作业形式,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布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的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高,因此常规的一成不变的作业无法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作业的多样性,针对小学生的求知欲与新奇感进行作业的新颖灵活的创造性设计。迎合学生的好奇心强、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多种感官上刺激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设计作业时可以设计一些社会实践型作业,并要求同学对实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表述。例如“大蒜观察日记”这样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有积极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形式新颖,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作业,例如“成语接龙”、“总结描写季节的诗句”等有较强归类性的作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起系统条理的思维。

通过多样化的趣味性作业,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寓教于乐,既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对知识进行探索的乐趣。

3设计生动的生活性作业

语言是人们生活沟通的工具,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与社会中进行语文的学习与探索。实践是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的最好途径,贴近生活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及时地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使书本上的死知识活过来,成为真正有用的工具。

例如,在春天到来之际,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走进大自然,发现身边的春天”的作业,让学生在身边的生活中寻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要求学生搜集与春天有关的名言警句、诗词名篇、歌曲音乐等,并让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发表于互评,在生活中探索运用知识。还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写作大赛,将自己对春天的感悟与赞美用作文的形式写出来,并在班级中进行评比。通过多种多样的生活化作业来使语文的教学充满探索性,将作业作为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发掘自身在语文学习上的潜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将语文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内课外同步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灵活的创造性作业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思维建设性的作业。例如在平时的自此训练过程中,可以引入猜字谜的方式,引导同学从已知探索未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字谜往往具有较强的字词间的关联性,学生可以通过猜字谜对字词的结构以及意思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有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习题的设计,以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作业,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可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教师应好好利用作业这一工具,充分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避免语文作业的单一化,设计灵活多变的具有一定启迪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形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要注重语文的实际应用,将语文知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陆静.浅议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1(16):61.

高中语文活动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探讨

语文课程不断改革,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改革,语文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也显得比较重要。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但是书本涉及的知识很有限。如果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那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拓展,导致接受的知识面有所限制。如何配合语文课本知识,发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作用,以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兴趣爱好,开阔视野值得重点探讨。

一、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策略

1.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该多样化

传统语文课外作业布置一般以书面形式出现,非常单一,不能凸显出课外作业的灵活性与扩散性。新阶段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不能像传统作业设计一样。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要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灵活设计作业的内容,不但需要设计可写、可看、可读的作业,还需要设计可动手操作的作业,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这样也有益处小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需充分多样化。

2.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该兴趣化

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如果因课外作业设计不恰当而让学生失去最基本的兴趣,那将严重影响到小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所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该充分注意兴趣化。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那么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会倍增,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课外作业设计的新颖、灵活,融入小学生心理特点,给小学生更大程度的吸引。

3.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该层次化

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要求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注意层次化。教师应该承认并且了解这种差异,对处在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也要采取层次化的课外作业设计,这样也符合各个学生增长知识与开发大脑的规律。

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形式

1.分层选择式作业

分层选择式作业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考虑到不同学生接受知识与脑力开发的差异,发挥作业的灵活性,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增长知识的需要。教师可以先设计与布置最基本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都得完成,然后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内容供学生选择,形成阶梯式分层的作业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高兴地完成作业。

2.实践体验式作业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具有实践性。实践体验式作业是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文化内涵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本当中的语言语境,能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补充教师无法教给他的内容,那是一种从小对语文素养的培养。

3.阅读欣赏式作业

语文教学当中历来重视语文的阅读欣赏。语文的阅读欣赏能力提高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以及背诵一些美文。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时,可以将这一形式渗透进来。教师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也能帮助学生拓展语文课本知识,是课内知识比较好的延伸,同时这样也让学生进入书本中不同的感情世界,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推荐好的课外阅读资料,能激化学生对语文博大知识的热爱,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语言的掌握能力。

4.面向生活式作业

语文来源于生活,面向生活式作业可以激化学生的想象能力,碰撞出灵感。生活也是有取之不尽的语文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活动,全面面向现实社会生活,提高语文能力。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收集3篇)
  • 下一篇:社区防电信诈骗宣传总结范文(整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