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金线莲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收集3篇)

时间: 2024-08-12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金线莲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早香柚;产业科技园;措施;浙江永嘉

中图分类号S6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6-0324-01

碧莲镇位于永嘉县西北部,东邻大若岩,南接桥下,西连巽宅,北界岩坦、岩头,距县城42km,是小楠溪流域文化、交通、经贸中心,为省级生态镇。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镇下辖碧莲、山坑、应坑、大岙4个社区,4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44857人;镇域面积175km2,其中耕地面积877.9hm2。201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17亿元,占全镇GDP的41.2%,农民人均纯收入14598元。今后,碧莲镇将继续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早香柚、有机大米、稻田养鱼三大支柱产业,打造生态农业强镇。

1碧莲镇早香柚产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优势

1.1产业规模较大

经过30年的发展,全镇几乎户户种植早香柚,并且辐射至大若岩、巽宅等镇。截至2015年底,全镇栽培面积近333.3hm2,产量8000t,产值4800万元,已成为碧莲农业的支柱产业。

1.2品牌效应初显

碧莲镇早香柚1997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1999年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4年获得“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称号;2009年获“中国早香柚之乡”称号。

1.3社会各界重视

温州市和永嘉县各业务部门对早香柚产业发展一直予以关注,市、县农业局制定《无公害早香柚》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亚热带研究所多年来开展早香柚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永嘉县委、县政府将早香柚产业作为县重点农业特色产业给予大力扶持。

2创建意义

永嘉县是“中国早香柚之乡”,碧莲镇是永嘉早香柚发源地和主要产区。永嘉早香柚系碧莲当地土柚实生变异,20世纪80年代由县农业局选育。其主要特点是果型梨形,香气浓郁,成熟期较其他柚类提早近1个月。先后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名优水果推广良种,评为浙江省十大柑橘品牌,3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连续5年获全国柚类品质评比金奖。经过30年的发展,全镇几乎户户种植早香柚,并且辐射至大若岩、巽宅等镇。已成为碧莲镇农业的支柱产业,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1.2%,在带动山区农民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目前碧莲镇早香柚产业发展还存在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度不够、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效益不高,产业体系不够健全、产供销一体化还未形成、品牌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创建早香柚产业科技园对促进早香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3战略定位

整合科技资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转化技术成果和提升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提质增效、提升品牌、富民强镇”为目标,促进早香柚产业化发展,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底,建立早香柚资源圃1个,面积1.33hm2,年提供接穗1万根;建立早香柚精品园3个,面积66.7hm2;建立早香柚商品标准化处理基地2个,商品化处理率达到60%;培训果农1000人次;全镇早香柚由24t/hm2增加到27t/hm2,优果率由40%提高至65%;年产值达到4500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增收2850元。

4空间布局与发展目标

4.1空间布局

早香柚市级科技园核心区位于碧莲村龟山,示范区位于碧莲上村、下村龟山、坑口山、石背凹,辐射区为东坑里村,新岙新、地凑村、和大若岩镇、孙宅镇等。一个省级早香柚示范基地,面积20hm2,是上村石背凹早香柚基地,创建时间为2006年10月;创建一个早香柚主导产业示范园区,由永嘉金土地早香柚合作社承建。碧莲早香柚市级科技园创建核心区面积36.7hm2,示范区80hm2,主要分布在碧莲下村龟山、下村坑口山和上村石背凹。

4.2发展目标

4.2.1种植技术明显进步。培育示范种植户40家、种植能手160人。

4.2.2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加果实品质和产量,精品园优质果率显著达到65%。

4.2.3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1]。通过新闻媒体、游客宣传等形式扩大早香柚的知名度。

5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

整合科技资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转化技术成果和提升产业化水平为主线[2-4],以“提质增效、提升品牌”为目标,促进早香柚产业化,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底,建立早香柚产业核心区33.3hm2,示范区80hm2,辐射区200hm2;建立早香柚商品标准化处理基地2个,商品化处理率达到99%;全镇早香柚平均单产由24t/hm2增加到27t/hm2,优果率由40%提高至65%,农产品商品率达到90%以上,品牌率达到80%以上,年产值达到5400万元;联合成立早香柚研发中心,培训果农600人次;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

6保障措施

碧莲镇农业服务中心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与浙江省亚热带研究所长期保持技术依托的科技合作关系,为早香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搭建创新发展平台。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特色产业科技园领导小组,制定了各项保障措施,制定了年度计划,印发了早香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早香柚发展政策文件。

6.1组织保障

中共碧莲镇委、镇政府下发文件,成立碧莲镇“碧莲镇早香柚市级科技园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办、国土资源所等部门。并依托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全力推进市级特色科技产业园建设。

6.2资金保障

市级特色产业科技园开建后,引导农民增加投入,特别是骨干企业、合作社和示范户对增加对科技园投入。积极争取市、县农业、科技部门经费,项目领导小组承诺做好自筹资金的筹措等工作,按照项目计划进度确保资金到位。

6.3技术保障

镇农业部门和技术依托单位建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技术集成和指导工作,整合市、县、镇3级技术推广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团队的作用,确保项目技术内容和指标的完成。

6.4机制保障

建立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有关职能部门实行明确分工,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开展项目的实施工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统筹安排与科技指导;镇财政办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共同负责早香柚生产过程中的种植技术指导、编写技术资料、技术培训等业务技术工作;镇纪检办公室负责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6.5服务保障

完善现有群众性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在政府与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农民的自我组织、管理、服务作用。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运行机制,使之成为协调和不断推进碧莲镇早香柚产业发展的主体。

7参考文献

[1]陈小国.提高早香柚果实品质的对策[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1(6):23-24.

[2]陈荣文,胡福亮.早香柚优质高效技术总结[J].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2004(1):37-38.

金线莲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篇2

台重视灌溉水质的监测

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与农村功能的调适刘健哲

掌握世贸组织规则迎接农业科技竞争林秀贞,黄献光,曾玉荣

台湾完成基因转殖大豆和玉米检测

闽台优势互补促进福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李建华

安全畜产品生产与对策初探刘荣章

台湾农业比较优势与两岸合作研究李哲敏

浅淡台湾有机农业推广杨军,罗丽霞

台湾绿肥作物发展概况华健

台湾口蹄疫苗进军国际市场

台"农委会"为发展农业提供优惠贷款

台湾金美人小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蓝日隆

台湾瓜类引种试验初报王金勋,周延清,潘仰星,邓昌琳

赴台参加"柑桔病害检疫技术与无病苗管理"培训概况周莉娟,黄月英,郭建辉,陈丽萍

台湾采用BLCS养猪

经济特区农村劳动力优化之对策高马共,严淑兰

闽台农业合作中的经济运行机制探讨吴声怡,游建章,朱本翰,吴艳英

台湾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对我省的启示黎元生

台湾外销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曾玉荣

台湾农业遥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李建华,黄献光,陈兆育

台湾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陈兆育,黄献光

漳州市外向型畜牧业的发展张成裕

福建花卉产业化发展新思路黄挺

漳州市花卉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潘一山,陈奇榕

发展都市农场的思考黄其辉

台湾农作物害虫常用杀虫剂种类陈君琛

台湾金线莲李介元

台湾杨桃主栽品种介绍李济

台湾鲜食凤梨品种特性与产期介绍华健

两岸经济发展和农业合作林毅夫

台商准备在泰国投资种植兰花遭到反对

入世对两岸经济关系之影响刘富善

台湾利用基因转殖技术大量生产含药用蛋白质鸡蛋

论入世后闽台农业经济合作郑钱华

台湾为调节鸡蛋产销宰杀25万只蛋鸡

海峡两岸精准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合作对策黄献光

浅析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前景李建华,范丽华

台湾食品业欲抢争奥运商机

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马昌燕

台塑健康虾扬名国际

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及其最新成果

榕台渔业交流与合作的探讨吴奋武

台湾养鸡业者将大规模饲养乡土鸡

新时期福州市畜牧业调整的趋势郑鸿钧

台湾20条农业发展重点计划

台湾麻豆文旦生长发育生理及主要栽培技术潘一山,董金龙

台湾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范丽华

我国加入WTO后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思考丛林

台湾辅导农民转型经营休闲农业

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榕召开

台湾育成黄色小果番茄新品系

台湾第二时期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启示郑百龙

台湾开发管理中心带猪农赴澳州设办猪场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发展农村经济邹荣贵,倪锋,罗凤来,许一芳,王振惠

省级农科教结合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初探杨忠耿,王雅英

台湾花卉产业的发展与福建的对策思考陈元勇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推进福州农业现代化进程李勇,王风栋

福建花卉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黄挺

福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周江梅,林卿

福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杨军

以农会为载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陈春江

应对WTO,莆田县农业发展的思路郑燕英

台湾莲雾品质品牌世界第一

台湾龙眼一年多收产期调节技术华建

福建农业科技对外交流合作对策研究林清山

台湾创新香蕉栽培技术

入世后台湾农业竞争优势的重构黎元生

入世后榕台农业合作走向吴建成

台湾农业转型与福利农业的形成许茂林,温锦旺

美国鸡肉大量进口台湾

台湾农业政策发展历程对福州农业发展的启示陈华钦

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找出三种抑制SARS病毒药物

加强明台农业合作促进三明农业经济发展巫国平

台青创贷款资格金额放宽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探讨叶少荫

基因复制技术开发新药

推进闽西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胡来华

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将缔造兰花产业新纪元

农友长茄秋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王阿桂

农民网络技能训练

台湾樱桃番茄秋延后栽培技术郑峰,薛珠政,康建坂,李永平

金线莲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莲雾;生态学特性;丰产栽培技术

莲雾(SyzygiumsamavangenseMerr.etPerry)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又名辈雾、琏雾、爪畦蒲桃、水蒲桃等,属热带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目前国外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栽培最多,菲律宾次之,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均有栽培。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和四川等省(区)有少量栽培,以台湾省栽培最多,其最具经济价值的品种为黑珍珠莲雾和黑钻石莲雾。莲雾果实含水分92.87%,蛋白质0.35%,碳水化合物5.97%,灰分或矿物质0.21%,粗纤维0.46%,还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营养非常丰富,具有生津止渴、解热利尿及养颜润肤等功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由于莲雾果实颜色鲜艳、果形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探索和研究莲雾的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为当地莲雾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对繁荣水果及园林绿化花木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态学特性

莲雾喜温怕寒,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花期遇到7℃以下的气温时,花蕾与幼果会受寒害而脱落。高温潮湿环境下,生长快,结果多,果大,产量高。果实发育期遇干旱无雨,果实小且品质差。久旱后遇骤雨,易落果和裂果。充足的光照下果实着色好。莲雾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都能生长结果,但以肥沃、疏松和潮湿的土壤生长结果较好。莲雾还是河岸林优势树种。

2丰产栽培技术

2.1育苗

莲雾种子少,—般采用空中压条繁殖,也有嫁接、扦插繁殖的。

2.1.1空中压条育苗。空中压条育苗也称圈枝育苗,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苗快、结果早,并能保持母树优良性状等特点。选茎粗2~3cm的枝条于5~6月先进行环剥皮,宽度约3cm,同时除去形成层,然后用粘土适当掺些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扎起来。为保证生根迅速、量多、根壮,可用吲哚丁酸等生根粉涂抹剥伤部,或在生根基质中加入吲哚丁酸或生根粉。一般1个月后即能生根,待2~3个月新根充实后从基部剪断。刚剪下圈枝苗,必须在苗圃或树荫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植,使根系发育壮实。假植期间应经常观察、防治病虫害,并酌情修剪,培育出良好的树形才可出圃。

2.1.2扦插育苗。选充实饱满、无病虫害、已木栓化的一至二年生枝,剪成20~25cm长的插穗,上部保留2~3片叶,并且每片叶子都剪去一半,插条基部削成楔形,然后将其基部浸入配好的一定浓度的激素中,可以利用浓度为1000~1500mg/L的生根粉2号、IBA、NAA和国光牌生根粉等进行处理,浸入深为插穗的1/3~1/2处,浸泡2min取出,立即插入沙床上。沙床预先用1000倍的多菌灵消毒,插后立即淋足定根水,采取大棚内通风、棚顶遮光、喷清水等管理措施。

2.1.3嫁接育苗。莲雾嫁接苗具有主、须根发达,适应性强,种植后速生快长,早结丰产的优点。可以用蒲桃、莲雾的实生苗作砧木,在丰产、稳产、果大质优、品种纯正的莲雾母树上,选取生长充实、树冠已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接穗采后剪除叶片,保留的叶柄与潜伏芽齐平,用湿毛巾包扎或用湿河砂藏保湿备接。嫁接方法用补片芽接、腹接、切接或劈接均可。嫁接苗出圃一般要求砧木根系发达、主干离地面5cm处粗度在1.0cm以上、接穗生长2~3次梢,高40cm以上、顶芽稳定时才出圃。

2.2栽植

2.2.1选地、整地。宜选择光照充足、高温潮湿的环境,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潮湿。建园宜选背风的园地,以微酸性砂质土为最适宜,微酸至微碱(pH值5.5~7.8)的砂壤至红壤均宜。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按株行距(4~6)m×(6~8)m挖定植坑,坑的规格一般为80cm×80cm×60cm,最好能提前1~2个月整地,并施足基肥,回填好坑。

2.2.2栽植。栽植以4~6月为宜,若水源充足则2~3月或9~11月均可。种植后基部覆盖,以防土壤干燥,且每隔2~3d灌1次水。并立支柱固定植株,避免风吹摇动,影响根部发育。

2.3抚育管理

要达到丰产的目的,必须做好莲雾的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2.3.1中耕除草及灌溉。除草是莲雾果园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视杂草的生长情况、结合施肥进行。幼龄树可不必中耕,结果树在9~10月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开花结果。9~10月可使土壤适当干旱以利果树进入休眠及花芽分化,其余时间应供给足够的水分,尤其是在修剪、施肥及催花处理后2周花芽形成后,应全园灌水,以防落果裂果,增大果实。

2.3.2施肥。莲雾需肥量大,幼龄树对氮、磷和钾均需要,但应勤施薄施,而5龄以上的结果树,则以氮、钾肥为主。施肥方法由树冠滴水线挖环状沟施。在施足基肥外,还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时期追肥。①开花前,即萌芽至开花结果初期追施速效氮肥,适当配施磷肥,施肥数量随树龄而定。②幼果膨大期,一般株施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0.25kg。③果实转色期,即采果前5~10d追施速效磷、钾肥为主,以沟施为好,可使果实体积增大、果形色泽好、品质提高。南方降雨量多,易造成肥料淋失,整个生长期宜叶面喷施0.2%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4~5次。

2.3.3整形修剪。莲雾生长快,分枝多,整形修剪是重要管理环节之一。定植后树高1.5m左右即可短截整形,待新枝抽生后定干,留分布合理、生长健壮的主枝3~6条,整成自然圆头形或开心形。修剪应在每次采果后进行,主要疏剪枯枝、病虫枝、直立徒长枝、下垂触地枝以及主干和主枝上萌生的过密枝,以上重下轻、内重外轻为原则,使内膛通透。生长旺盛的壮年树可适当重剪,老年弱树则轻剪。

2.3.4果实套袋。果实套袋能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增大单果重。果实套袋还能防虫害,使果面光洁。一般在幼果期,约花后20d实施。若果实蝇族群密度太高,即在谢花后进行。套袋前需彻底防治1次病虫害,可在套袋前1h再对果实喷1次杀菌剂,果实外表干燥后马上套袋。一般选取规格长36cm、宽32cm的纸袋(经过处理的防水纸袋)。套袋前将袋口(2~3cm)部分泡水,浸软10~20min,将袋口多余的水分甩去,然后成束直立放置。套袋结合疏果同时进行,每个袋以留5~6个果实为宜。果穗上方的第1对叶必须露在外面,不能将它同果实一起套在袋内,以免影响果实的颜色及甜度。同时套袋开口的铁线必须旋紧,以避免雨水、果实蝇或粉蚧壳虫爬入为害。

2.3.5病虫害防治。莲雾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果腐病、蚜虫、果实蝇及介壳虫等。在防治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喷药后7d内不可采收。防治方法:①清洁果园。采果后结合修剪,彻底清园,剪除枯枝、荫蔽枝和病虫枝,集中烧毁。②及时喷药控制病虫害。幼树以保梢为主,成年树以保花保果为主,抓好花期及幼果发育期和果实近成熟期喷药防治。防病可选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等药剂。虫害的防治,应抓好保护和利用天敌、松土灭蛹、灯光或性信息素诱杀、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等环节。目前防治果实蝇的措施是采用甲基丁香酚配成毒饵,果园悬挂吊瓶诱杀成虫,及时摘除和拾净落地果并埋于0.5m以下深土层中,以减少虫源,并结合杀虫药剂防治,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杀灭菊酯乳油8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蚜虱净等交替喷雾防治。此外,在做好莲雾土壤、施肥、病虫防治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修剪、耕作措施或者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诱导花芽分化,进行产期调节。

2.4采收加工

2.4.1采收贮藏。莲雾要适时采收,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当果实达到品种应有的大小,呈现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脐展开时,即可采收。一般2~3d采收1次。因其果皮薄,采收时要小心轻放。莲雾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可放7d。马上销售的,可用白纸包裹,分层叠放于纸箱中包装运输。贮藏的果实可置于塑料袋或保鲜盒后,置于12~l5℃温度下。贮藏前不需清洗果实,待食用时清洗即可。

2.4.2加工。莲雾的果实一般以鲜食为主,食用时加少许食盐可增进风味。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头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酱、果汁。

参考文献

[1]张美芳,周斌.黑珍珠莲雾栽培技术初报[J].海南农业科技,2007(3):5-6.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农产品产业发展(收集3篇)
  • 下一篇:影视专业毕业论文(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