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收集3篇)

时间: 2024-08-13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范文篇1

关键词植物造型;园林绿化;应用形式;应用技巧;作用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1-0213-02

植物造型是园林美的重要要素,园林中的植物造型经过了设计构思和规划安排,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随着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大量应用,新的应用形式与技巧不断出现,植物材料的应用种类也非常丰富。园林植物的艺术造型可以增添形态美感,同时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1植物造型的概念及特点

1.1概念

植物造型充分利用自然界树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曲直顿挫、虚实疏密、强弱刚柔。技术人员采用植物造型技艺,打造出美妙的植物造型艺术形象。植物造型汇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艺术精华,融园艺学、文学、建筑学等于一体,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自然的追求[1-3]。

1.2特点

造型种类取材广泛、多种多样、形态各异,视觉感强、观赏性高、实用功能性广、具有艺术美,同时富有时代特色和地方色彩。

2常用的植物造型种类

2.1乔灌木类

乔木与灌木类植物的相似点就是用于造型的植物材料应具有生长速度适中、抗性强、耐修剪、枝条柔软、枝叶细密、萌芽力强等特点,如罗汉松、马尾松、银杏、圆柏、雪松、紫薇、桂花、垂丝海、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蜀桧、火棘等。

2.2花卉藤本类

藤类植物一般选择攀援性好、枝叶细密、抗性强的植物,包括扶芳藤、爬山虎、凌霄、金银花等。利用花卉做成的植物造型,通常选用植株低矮、枝叶细密的一、二年生花卉或多年生花卉,常见的有万寿菊、海棠、矮牵牛、三色堇、彩叶草、小菊类等。

3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

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较多,可分为植物雕塑、植物建筑、植物图案3个类型。其中植物建筑包括拱门、绿篱、棚架等;植物雕塑包括几何造型、动物造型等;植物图案主要指模纹花坛。

4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技巧

4.1层次营造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是否引人注目,关键是园林植物的层次感,主要体现在植物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根据植物高度、形状进行配置。在临沂地区一些道路旁边的园林绿化通常是上层常用雪松、大叶女贞等高大乔木,中层用龙爪槐、紫薇、紫叶李等中小乔木,下层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蜀桧等修整好的灌木类。有的道路还会有更多层次,最下层用三叶草、矮牵牛等。对于地势较高处可以种植修剪独特的独植大乔木或者丛植的中小乔木,既能增强地势起伏,又能衬托出植物的俊秀挺拔[4-7]。

4.2形状分配

植物不仅身形多样,姿态也各有千秋,球形、圆锥形、柱形、塔形等应有尽有。进行植物配置时,可根据植物形状,结合叶丛疏密度和分枝高度来构成封闭、半封闭、覆盖、开敞和垂直等空间形式。如道路分车带多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开敞空间,陵园、公园多选用松柏类常绿、外形整齐的树种构成封闭式空间。

4.3删繁就简

应根据植物的特性对植物进行修剪,并进行艺术组合。一般造型力求精简,避免过于复杂。单株植物造型应保持单纯而避免单调,植物群植造型应保证简洁且富有特色。

4.4巧用色彩

植物品种较多,色彩丰富,主要包括造型背景及造型植物本身的色彩处理。植物建筑和植物雕塑大多选用非绿色及天空作为背景,若选用绿色作为背景则需要注意颜色的层次,突出绿色植物造型,或应用色彩丰富的花盆与之配合,提高造型的色彩丰富度。同时,应巧妙地对植物进行搭配,表现植物真实的自然色,表达丰富的造型内容,展现植物造型的原生美感。但也应注意在植物造型搭配中对植物色彩进行提炼与归纳,增强色彩对比的同时,提高色调的协调感,突出主次、加强呼应。同时做好植物花期衔接工作,让植物造型色彩变化自然和谐[8-10]。

4.5注意养护

植物配置必须因树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树种特性、生长位置、土壤状况等合理养护,同时还应与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配合进行。植物本身有很强的生命力,生长过程中其形态与色彩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使得造型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5植物造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植物造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美化和生态作用,同时优美的造型又给人们生活的城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植物造型在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种类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能够大大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为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从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得到调整、舒缓。

6参考文献

[1]过元炯.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陈远吉.景观植物造型与配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朱瑞琪,宋宇栋.植物造型在园林中应用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8(6):19-22.

[5]王瑾,倪庆斌,陈岩.园林植物造型类型初步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3):66-68.

[6]黄玉华,刘艳,刘丹,等.园林植物造型类型及方法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9):131-132.

[7]朱晓璐.浅谈园林中的植物造型[J].大众文艺,2011(15):78.

[8]叶晓英.如何在园林绿化中打造植物造型[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78.

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范文篇2

雅克德罗:凤凰的大明火珐琅

拥有逾272年历史、向以大明火珐琅(GrandFeu)工艺驰名于世的雅克德罗(JaquetDroz),融合传统制造工艺与最新科技,紧跟钟表业发展步伐制造平整且形状无懈可击的表盘。他们掌握独家配方,深知如何调配粉末粗细,如何掌握火候,如何能烧制出具有独特色泽与纹理表盘,推出以精细微绘工艺修饰的大明火珐琅表盘腕表。

雅克德罗的表盘大师大明火珐琅工艺,是在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的炉火中烧制表盘,而温度较低的炉火则用于装饰和印花工序。雅克德罗原本以象牙色表盘闻名,如今凭借最新研发成果,开发出黑、蓝两种全新色彩。为获得特定色调与深邃感,需层层烧制,其中蓝色的工艺要求最高。

表盘大师极其重视珐琅品质与细节,因此在所制作出的五个或更多表盘中,最终只能挑选出一个令其满意的表盘。在每个阶段,均会在表盘表面涂抹层厚度不超过毫米,并与油脂混合的细微粉末,然后置于炉火中烧制:需经过十几次如此谨小慎微的操作,才能使珐琅拥有独特色泽与亮度。随后,要经过另外二十多道加工工序(印花、钻孔和对径等),才能制作出表盘成品。整个工艺流程中,哪怕是出现最为微小的瑕疵,都会导致前功尽弃:一旦出现颗粒或裂纹,表盘就必须报废。

最新推出的这款微绘凤凰珐琅三问腕表,由与雅克德罗合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艺术工匠以传统工艺人手精制而成,每枚表盘皆秉承品牌精益求精的质量要求,由五层珐琅组成,经过逾40小时的人手制作,以及20次大明火处理工序,以达致完美效果。拥有独一无二的色泽及纹理的象牙白色大明火珐琅表盘,通过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两个巧妙设计的重叠表盘,使其具有传奇色彩的数字“8”呼之欲出。

大明火珐琅

混合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后,会生成两种不同的珐琅,第一种是不透明珐琅,会让人完全看不到胎体,另一种则是透明珐琅,透过它仍然可以见到胎体。后者可以用于覆盖手工机械雕花(engine-turned,又称为guilloche)或经过金雕的金属表壳及底盖;此一装饰技法可以将珐琅与金雕技法整合,使用不同种类的珐琅,就能提供浩瀚多变的装饰效果。

1.研磨(GRINDING)

珐琅釉料的原料是片状或是粗糙粉状,将原料放在以玛瑙制作的研钵里捣成细粉,然后洗去其中的驳杂物质;珐琅釉料纯度以及洁净程度会左右最终成品的质量,洗净后再滴入适量硝酸,彻底溶解釉料呈的任何可能影响纯度的杂质。最后就会得到纯净的珐琅釉料,它必须浸在蒸馏水中备用。

2.填料(LAYING)

选择适当金属作为工件胎体非常重要,因为珐琅只能附着在铜、银以及金的表面。胎体要求绝对干净,因此使用前必须在硫酸溶液中浸泡清洗。依据纯金面盘胎体厚度不同,必须先上一层固形用的珐琅(Counter-enamel),它的作用是防止胎体在烧制过程中熔化变形,所以非常重要。之后珐琅大师才开始以细毛笔沾取植物胶及釉料,填到胎体上,最后再将半成品放入窑中烧制。

3.烧制(FIRING)

在温度超过800摄氏度的窑中,珐琅会融化。在此温度下,珐琅在很短时间(40至60秒)内就会熔化。一旦成为液态,珐琅就会与金属胎体黏合在一起。但因为珐琅在烧制时体积会缩小,因此后续还必须经过多次填料及烧制,才能让色彩达到最佳状态。

4.磨平及烧结亮面

(SMOOTHINGANDGLAZING)

烧制完成后,珐琅多半会高出胎体,因此必须使用磨石与水把珐琅层磨平,磨平珐琅层的同时,也会把珐琅表面雾化,所以它得要再经过一次窑烧,将表面烧结成亮面,恢复成原本的亮丽光泽。

江诗丹顿(VacheronConstantin):重现夏加尔穹顶壁画的微绘珐琅

在过去的四年中,江诗丹顿作为巴黎国家歌剧院的赞助商,其推出了15款非凡独特的腕表作品Metiersd’ArtChagall&I’OperadeParis,以此向伟大的作曲家致敬。腕表表盘的图案灵感攫取自马克・夏加尔(MarcChagall)创作的卡尼尔歌剧院穹顶上永恒不朽的装饰壁画。

第一款腕表在2010年推出,采用高温明火烧制微绘珐琅的工艺,真实重现夏加尔创作的整幅穹顶壁画,在31.5毫米直径表盘里浓缩展现200平方米的旷世杰作。去年推出的第二款腕表展现了以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为主题的夏加尔壁画。色调为黄色,简约的40毫米经抛光黄金表壳令彩绘形象活灵活现。作为腕表“心脏”的机芯采用了江诗丹顿自主开发并制造的2460自动上弦机芯,获日内瓦印记。其它13款腕表将于未来三年中相继推出,每款都将以夏加尔穹顶壁画中描绘的一位作曲家为主题。

只有最专业的顶级珐琅大师才能提供带防护涂层的日内瓦彩绘珐琅工艺。在厚1毫米,直径31.5毫米的表盘上,工匠师会先上一层白色珐琅,该材料因熔点极高而具有极为坚硬的质地。表盘首先经过约900℃的高温烧制,以便能够经受后续的火炉烧制工序。

工匠师将白色珐琅基底作为“背景画布”,使用由两三根貂毛制成的画笔描绘出各种图案的轮廓,然后使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以微型画的形式再现原作的整体氛围和情感波动。这需要运用选定色彩细腻地勾勒出顺序精准的连续点,从较柔和的色彩向纯净亮丽的色彩逐渐递进。彩绘珐琅使用的超细粉末和颜料需要与百合花油等油料混合,以提高其延展性。

大约经过20次800℃至850℃高温烧制后,彩绘最终成型。在这些步骤中,热量使色彩呈玻璃状及渐变趋势,变得更加炫目浓烈。珐琅师的经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烧制次数必须根据材质的类型和数量精密计算,而精确的烧制时间则是各工匠倾心保管的重要秘密。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前任何差错都可能发生,因为珐琅极为脆弱,有时甚至难以熔化,每次从火炉中移出时都可能发生损裂。因此,冷却过程需要工匠保持巨大的耐心,以避免因温度骤降而产生的压力对珐琅造成致命损坏。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迫使工匠们不得不从头开始。

完成彩绘珐琅工序后进行最后一次烧制(800℃高温),通常会涂上两至三层含透明珐琅的加工熔剂,以防止成品出现老化迹象。然后使用油石进行细磨抛光,

再依次进行最终玻璃化处理和抛光处理,赋予作品耀眼灵动的光芒。

微绘珐琅不是一项单纯的工艺技法,而是一项创作艺术:成果经常是非比寻常的画作。

以微绘珐琅技术创作的作品,正是绘制者技巧的最佳证物。这是一项需要耐性、对细节无比专注的严谨艺术,自然而然对醉心于顶级制表技艺的爱好者有着莫大吸引力。

微绘珐琅(MINIATUREENAMELLING)

微绘珐琅,或称为画珐琅(paintedenamelling)是最考验珐琅技师艺术天分以及耐性的技法,它必须以珐琅覆盖整个金属胎体(例如怀表的盖子、底盖或是面盘),经烧制后,金属胎体上的珐琅层成为画珐琅绘制的“画”,珐琅大师再以手将图案绘制在已覆有珐琅的胎体上。微绘珐琅技法所使用的珐琅釉料比较稀,所使用的稀释剂属于油基,而不是水。微绘珐琅以细毛笔分层多次绘制,每绘好一层就要烧制一次,烧制越多次,图案的颜色就愈深,珐琅大师必须预先估计烧制的次数,以及每次烧制对各种颜色产生的影响,才能按照原本设计呈现色彩。

积家(JaegerLeCoultre):雕刻透明珐琅

积家(JaegerLeCoultre)一直以来都提供珐琅表的定制服务,从世界名画,到生命别人物的肖像,都可以委托积家的珐琅彩绘大师将之制作成一款珐琅腕表。

最新推出的陀飞轮珐琅大师系列腕表的镶钻表款以光影交错彰显其复杂功能,搭载积家978型自动上链机芯。白金表壳侧面以手工雕刻装饰,仿佛量身打造的百宝盒,将表厂一大钟表成就和杰出装饰工艺收纳其中。表圈环镶长方阶梯形切割钻石,两枚灰白色指针轻巧地置于深蓝色雕刻表盘之上。

这枚时计以雕花半透明珐琅工艺制成,为其微绘装饰带来无与伦比的深邃效果。在逐层涂上透明珐琅前,工匠在金属底盘上手工镌刻精致的雕花图案。然后在需要装饰的部分涂上一层白色珐琅,作为灰白底色。在焙烧后,珐琅工艺师用针或画笔涂上多层不同厚度的利摩日白釉(blancdeLimoges),令材质呈现灰白效果,随后可更好地以氧化物颜料着色。经雕刻的半透明珐琅图案几乎可以假乱真,以极致精确的手法表现装饰中最为微小的细节:在光线照耀下,浮雕图案的轮廓更为立体,鸟儿的羽毛清晰可辨,动态栩栩如生,雕花图案细致入微,种种细节,令腕表充满生机。

掐丝珐琅(CLOISONN・)

掐丝珐琅(cloisonne)技法是以金丝在胎体上制作出容纳珐琅的小隔间,第一步是以金或银丝折出图案轮廓,然后用称为“黄蓍胶”的植物胶固定住金丝,这种胶在窑烧之后会消失不见。于是金丝之司就会形成一格格的空间,可以填入不同颜色的釉料,釉料填完后再烧制,这个窑烧过程可以不断重复,把每一格的色彩逐次加深,到了窑烧最后阶段,就可以磨平珐琅层,最后一次烧结亮面。这种技术有许多衍生技巧,称为pliqueajours的做法就是其一,珐琅涂在细薄的铜胎上,然后再用不同的酸液把铜胎溶解,结果就剩下一块没有附着在胎体上的透明珐琅,看来就像彩色玻璃窗一样动人。

2011岁末,在中国农历龙年到来之际,来自瑞士日内瓦的伯爵表推出了一系列以龙凤为主题的腕表系列,并使用了多种最受中国市场欢迎的珐琅技术。尽管取悦中国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品牌总裁依然坚持:“珐琅是日内瓦地区自古以来就流传的顶级装饰技法,伯爵表是时至今日极少数能够将多种珐琅技法熟练演绎的高级腕表品牌。”

为了创作出符合中国人心中龙凤造型的独特机械装置及装饰外型,伯爵集合了旗下最杰出的工匠大师,包括珠宝师、镶嵌师、雕刻师及珐琅彩绘师,他们将感受力、专业及经验于这系列的设计制作之中。

PiagetPolo浮动陀飞轮腕表使用了“内填珐琅”的工艺,搭载伯爵608P手动上链陀飞轮机械机芯。这款全球限量一只的作品,采用18K白金材质表壳,大明火烧制灰色雕刻珐琅装饰,表框镶饰53颗美钻,表面装饰大明火烧制灰色珐琅,以手工雕刻龙形饰纹,活动小时盘装饰长寿符号,表壳侧缘手工镌刻龙形饰纹,表背镌中国“龙”文字。另一款全球限量3只的PiagetProtocoleXXL腕表,也让收藏家趋之若鹜。18K白金材质表壳,表盘上装饰图案结合了雕刻珐琅及微绘珐琅工艺,以大明火烧制手工雕刻及灰色珐琅龙形饰纹。

为这系列腕表,金雕师与珐琅师之间必须密切合作,而且付出高度的创造力,因为两位工匠的技术对作品良莠的影响同样巨大,尤其是采用透明珐琅技法时,通常是为了让胎体上的雕纹显现出来。在伯爵,金雕大师与珐琅大师更进一步,在整个工序里都保持密切合作,务必使所有从伯爵出厂的内填珐琅都尽善尽美。

新款的PiagetAltiplanoTourbillon陀飞轮怀表就结合了微绘珐琅和grisaille技巧。运用西方绘画中名为grisaille的灰色或单色绘画装饰技法所绘制的单色微绘珐琅。珐琅大师在这款作品上仅使用两个颜色的釉料:黑色釉料打底,利摩日瓷白色釉料绘制龙身,再以大明火工法烧制。利摩日瓷白色釉料本身近乎透明,要表现出颜色,必须一层层地涂抹釉料;珐琅上看似灰色的部分,则透过刷薄釉料而成,釉料被刷得越薄,灰色就越深沉。龙身就由这一层层迭加的釉料绘制,依珐琅大师想要呈现的效果决定刷涂釉料的厚度。肉眼就可以见到这种迭釉效果,因为龙身是阳纹,凸出于背景之上,因此会呈现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浮雕效果。中国江西景德瓷有相同技法,称“影青瓷”或“青白瓷”,做法非常近似。

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范文篇3

关键词龙食葵系列;向日葵;新品种;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5.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7-0064-02

龙食葵系列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定向选择育成的新的向日葵品种,非常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性,而且外观品质好、籽仁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目前,龙食葵系列向日葵新品种已成为黑龙江省主要栽植的优良品种。龙食葵系列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粒大、商品性好的特点,不仅在黑龙江省的一、二积温带适宜种植,而且也适宜在其他省的相应地区种植。2005年,龙食葵3号成为2005—2006年度立项的黑龙江省政府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系。2006年,“黑龙江省优质高产抗病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1号、龙食葵2号’示范推广”被立为2006—2008年度省科技厅推广项目(项目编号2006T0013-00)[1-2]。龙食葵系列新品种推广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黑龙江省向日葵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了黑龙江省商品向日葵的品牌。为此,笔者介绍了龙食葵系列向日葵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葵农在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指导上提供参考依据。

1龙食葵系列新品种的特征特性

1.1龙食葵1号

龙食葵1号的母本为自交系泰8553,父本为内蒙地方品种大粒大三道眉,经9个育种周期选育育成,2002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该品种生育期118d,属中晚熟品种。该品种的株高为260cm,每株植株含叶片35片,茎的粗度为2.8cm,无分枝,单株粒重110g,花盘直径30cm,结实率80%,百粒重17g,籽实灰白条,长锥形,粒长3cm,排列紧密,籽仁率53.5%,籽仁蛋白质含量35.77%。龙食葵1号品种经过1998—1999年2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籽实产量较高,为1920.9kg/hm2,比对照品种甘葵1号增产13.7%。菌核病自然发病率较低,仅为11.8%,比对照品种甘葵1号低3.6个百分点。2000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籽实产量为2528.1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2%。菌核病自然发病率为3.5%,比对照品种甘葵1号低6.6个百分点。未发生霜霉病和锈病。该品种具有中抗菌核病、抗叶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等多抗性特点。龙食葵1号的生育期活动积温在24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一、二积温带地区种植,也适宜其他省区的相应地区种植[3]。

1.2龙食葵2号

龙食葵2号的母本为89-1-3m,父本为内蒙品种星火葵花,经9个育种周期选育育成。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该品种生育期117d,属中晚熟品种,该品种的株高为242cm,茎的粗度为2.9cm,无分枝,花盘直径25cm,结实率75%,百粒重19g,籽粒黑色黄白边(俗称黑背),长锥形,粒长约3cm,籽仁率52.3%,籽仁蛋白质含量33.66%。龙食葵2号品种经过1998—1999年2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籽实产量较高,为2649.8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4.0%。未发生自然菌核病、霜霉病和锈病,叶斑病发生较轻,抗性比对照品种甘葵1号强。生育期活动积温2366℃,适应于黑龙江省一、二积温带和三积温带上限种植,也适应于其他省区的适应地区种植[4]。

1.3龙食葵3号

龙食葵3号的母本为东宁板嗑,父本为内蒙资源蒙S1,经9个育种周期的选育育成。2007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该品种生育期115d,属中晚熟品种,该品种的株高为240cm,茎的粗度为3.0cm,花盘直径20~30cm,百粒重19g,籽仁率51%,结实率80%,籽仁蛋白含量30.37%。籽粒黑灰色白边(条),粒长2.5~3.0cm,宽约0.9cm。2004年、2005年、2006年全省向日葵区域试验,籽实产量分别为2960.3、2404.4、1992.8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0.80%、18.90%、22.22%。2005年菌核病自然发病率为2.1%,比对照少5.4个百分点,黑斑病和褐斑病发生较轻,未发生霜霉病和锈病。2006年未发生菌核病,叶斑病发病较轻。生育期活动积温2350℃左右,适于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也适于吉林、辽宁、内蒙和山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种植[5]。

2龙食葵系列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龙食葵系列向日葵新品种的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前茬以豆茬、麦茬、玉米茬为宜。若菌核病发病率高,则不允许向日葵种植在豆茬上。切记龙食葵系列新品种要严格实行4年以上轮作周期。播种前要精细深翻整地,保证田间无大坷垃、表面平整,保墒播种,要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确保一播全苗。

2.2适期播种

黑龙江省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为最佳播种期。适当晚播使向日葵开花期与高温高湿天气错开,能够减轻菌核病发生和向日葵螟虫为害,但是不能过晚播种,防止向日葵的成熟受到初霜冻的影响。播前进行种子处理,一般采用种衣剂拌种,对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效果较好,也可用辛硫磷、呋喃丹等制成毒土毒饵防治。龙食葵系列食用向日葵品种植株高大、繁茂,保苗21500~18750株/hm2为宜,株行距66.7cm×(70.0~80.0)cm[3]。

2.3科学施肥

施足底肥,配施种肥,巧施追肥。施有机肥15t/hm2作基肥,种肥施磷酸二铵150kg/hm2、钾肥30kg/hm2。在向日葵7~8对叶片时追施尿素100~150kg/hm2[5]。

2.4加强田间管理

做好查田补苗工作,及时防治病虫鼠害。1对真叶时间苗,2~3对真叶时定苗。适时中耕除草,防止草荒。中耕除草一般应进行2~3次,第1次应结合疏苗进行除草;第2次结合定苗进行除草,避免定苗后除草伤苗,第3次除草则应于封垄前进行,要求结合培土,把土推到茎基部,增强抗风力,防止倒伏。向日葵开花初期,放赤眼蜂卡45~60张/hm2用于防治向日葵螟虫。

2.5做好授粉工作

当田间开花株数达到70%以上,单盘开花2~3d后,每日开花量最多,放蜂3~4箱/hm2[6-10],可进行第1次授粉;每隔3d授粉1次,共授粉2~3次,即可收到预期效果。每天授粉时间不可过早,宜在露水干了之后进行。露水不干花粉粘结成块,中午气温过高花粉生活力弱,授粉效果都不佳。一般应在9:00—12:00、15:00—18:00授粉比较合适,可以提高授粉成功率。

2.6适时收获

龙食葵系列向日葵新品种成熟后应立即收获,防止病、虫、鼠、鸟危害。收获完毕,应做好脱粒晾晒和储藏工作,储藏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湿[2]。

3参考文献

[1]范丽娟.龙食葵系列新品种选育推广及产业化[J].杂粮作物,2009,29(5):325-327.

[2]范丽娟.食用向日葵品种龙食葵3号的推广效果及综合评价[J].中国种业,2012(12):41-42.

[3]关洪江.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2):45-46.

[4]黄绪堂,关洪江,姜贵轩,等.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2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6):50-51.

[5]黄绪堂,关洪江,乔广军,等.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3号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1):117-119.

[6]黄绪堂,关洪江,乔广军,等.优质高产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杂5号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5):36-37.

[7]邓艳芳.青海东部农业区庭院向日葵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1(12):32.

[8]曾宝安,黄正午,山军建,等.向日葵沟种垄植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9(4):91-93.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果树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收集3篇)
  • 下一篇:火龙果栽培技术(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