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番茄叶霉病(收集3篇)

时间: 2024-08-16 栏目:报告写作范文

番茄叶霉病范文篇1

1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

1.1辨识难点

番茄的早、晚疫病并不是指发病时间的早晚,2种病害在番茄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出现,均可为害叶、茎、果,形成褐色病斑,逐渐导致叶片干枯、茎腐烂、果实变色。

1.2辨识要点

两者辨识要点:一是病斑形状不同,早疫病为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暗褐色病斑,扩大后呈近圆形并有同心轮纹,因此又叫轮纹病,而晚疫病为害叶片多从叶片边缘发病,病斑形状不规则,无轮纹;二是病部霉状物颜色不同,湿度大时早疫病病部可产生黑色霉状物,而晚疫病病部则产生白色霉状物。

2硬果型番茄灰霉病和溃疡病

2.1辨识难点

硬果型番茄灰霉病和溃疡病均为害番茄果实,果实表面没有霉菌,不溃烂,仅仅是引起圆形病斑,生产中经常将2种病害混淆。

2.2辨识要点

两者辨识要点在于病斑特征不同。硬果型番茄感染灰霉病的症状是病菌从果皮直接侵染,形成外缘白色、中间绿色、直径3~8mm的灰白色圆形水渍状果斑,俗称“鬼脸斑”,是国内品种中不常见的一种灰霉病症状。溃疡病果实的病斑是果面隆起白色圆点,每一个圆斑中央有一个微小的浅褐色木栓化凸起,称为“鸟眼斑”,几个鸟眼斑连在一起使果面形成突起状病斑,有针眼,像蚊子叮咬后的包状感。

3番茄枯萎病与青枯病

3.1辨识难点

番茄枯萎病与青枯病都属土传病害,表现症状均为番茄植株萎蔫干枯,无明显病斑,茎基部维管束均为褐色。

3.2辨识要点

两者辨识要点:一是萎蔫顺序不同,番茄枯萎病萎蔫一般由下而上,而番茄青枯病先是顶部叶片萎垂,继而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二是病征颜色不同,番茄枯萎病病株枯死后,叶色变黄,而番茄青枯病植株仍保持绿色,另外用手挤压新鲜基部有乳白色黏液渗出,这一点是番茄青枯病区别于枯萎病的主要特征。

4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靶斑病

4.1辨识难点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靶斑病都是为害黄瓜叶片的主要病害,症状均为在叶片上出现褪绿黄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展,三者极易混淆。

4.2辨识要点

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两者区别在于病斑大小和颜色。霜霉病产生的病斑较大,发展快,中后期连成一片,而细菌性角斑病产生的病斑较小,发展较慢;湿度较大时,霜霉病病叶背面有灰黑色霉层,而细菌性角斑病病叶背面为乳白色菌脓,干后有一层白膜或白色粉末;两者初期病斑均为黄褐色,而细菌性角斑病病斑会逐渐变成白色,脆而易碎。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会生灰黑色霉状物,这一点与霜霉病相似,可区别于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靶斑病区别于霜霉病的特征在于其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

5西瓜枯萎病和蔓枯病

5.1辨识难点

枯萎病和蔓枯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都可造成病茎干缩、萎蔫、干枯,最终植株枯死。

5.2辨识要点

枯萎病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似失水萎蔫,初期可恢复,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生,如此反复数次,逐渐全株枯死,不再恢复;发病植株茎蔓基部稍缢缩,病部纵裂,有淡红色胶状液溢出;剖视病根及病茎,维管束呈褐色。蔓枯病特征在于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病斑上密生小黑点,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及全叶,致叶片变黑而枯死;蔓受害时,最初产生水浸状病斑,中央变为褐色枯死,以后褐色部分呈星状干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蔓枯病区别于枯萎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慢,病部有小黑点,根系不受影响,病蔓的维管束不变色。

6辣椒立枯病和猝倒病

6.1辨识难点

立枯病和猝倒病是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多种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造成幼苗根茎部腐烂而死苗,两者因病原菌不同防治方式也不同,在生产上容易混淆。

6.2辨识要点

两者辨识要点:一是发病时期不同,猝倒病一般发生在幼苗前期,刚出土的幼苗易发病,立枯病发生较晚,一般在幼苗出苗后生长一段时间后发生;二是病征不同,将立枯病苗拔起,潮湿时可看到浅褐色蛛丝网状的霉,而猝倒病的病菌是白色絮状物;三是死苗症状不同,立枯病是直立死亡,不倒伏,而猝倒病是幼苗猝倒而死。

7辣椒病毒病与茶黄螨

7.1辨识难点

辣椒病毒病和茶黄螨均先为害辣椒的幼嫩部位,造成叶片变小、变厚、变硬、变褐,叶缘卷曲呈蕨叶状,叶片生长迟缓,植株变小,严重时落叶、落花、落果。因螨体很小,肉眼不易察觉,菜农又对病毒病比较熟悉,因此生产上经常会出现用防治病毒病药剂防治茶黄螨的现象,导致虫害加重,甚至造成药害,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番茄叶霉病范文篇2

关键词棚室番茄;灰霉病;病毒病;发生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4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0-0106-02

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土壤肥沃,是国家重要的生产量基地县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果蔬面积稳步提高,尤其棚室面积增加面积显著,其增加的品种有番茄、油豆角、黄菇娘等。由于各种栽培技术、栽培措施等原因致使番茄病害略有提升,尤其是老棚区。番茄常见的病害有番茄灰霉病、番茄病毒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疫病等,现阐述青冈县棚室番茄2种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1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主要是由烟草卷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1-9]侵染引起。严重时棚室发病率达70%~80%,减产超过50%。

1.1发病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3种表现症状,分别为条斑型、卷叶型、花叶型。一是条斑型。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茎蔓上、果上有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在表层。二是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弯曲,小叶呈球形或扭曲成螺旋状畸形[1-5],植株萎缩,甚至不能开花结果。三是花叶型。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点,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较正常植株略矮。

1.2综合防治措施

1.2.1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二是尽量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采用3年以上菜田轮作制度。三是播种前种子先用清水浸5h,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20min,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1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进行催芽或直播[3-5]。四是消灭蚜虫,减少蚜虫传毒。五是清除病苗,避免传染。

1.2.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药后隔7d喷1次,连续喷3次。也可用20%病毒A500倍液喷雾,还可用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雾防治。

1.2.3生物防治。一是用弱毒疫苗N14防治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具有一定的免疫性保护作用。用法:在番茄1~2片真叶分苗时,洗净根部泥土,将根浸入N14100倍液中30min[1-7],也可以用N14100倍液加入0.5g400~600筛目的金刚砂,摇匀后用高压枪喷射接种。二是用卫星病毒S52防治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2种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2番茄灰霉病

灰霉病是春季棚室番茄上易发生、蔓延快、病菌易产生抗药性、经济损失大的重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轻者减产10%~40%,重者可导致绝产。

2.1发病症状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由灰葡萄孢菌感染所致。主要危害番茄果、叶,同时也危害花、茎。叶片染病后,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浅褐色,稍有深浅相间轮纹,边缘变为黄色,以后叶片干枯,表面产生灰色霉层;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先花器被侵染,后向果实、果柄扩展,被害果皮呈灰白色,并产生灰绿色霉层,多为水腐状,失水僵化;花部感病,会造成花的腐烂,同时伴有灰褐色霉层,引起落花。茎部染病后,先有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为长椭圆形斑,潮湿时病斑长出绿色霉层,直至枯死。

主要原因:一是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倒春寒”、阴、雨、雾天多易发生。二是浇水不科学、防风不及时也易导致灰霉病。三是茄果类重茬和连茬,使田间病菌基数增多,易感染灰霉病。

2.2综合防治措施

棚室番茄灰霉病应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2.2.1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能够提高抗病力,减少发病几率,同时单一品种不宜长期种植。二是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30min,在25~30℃的水中继续浸种6~8h催芽,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植株抗灰霉病的能力。三是床土消毒处理。选用5年未种过番茄的葱蒜、豆类、玉米、杂粮等作物的土壤,保证未使用高残留除草剂的土壤作床土育苗,同时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床土进行床土消毒或苗期喷洒防病。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定植前清洁田园,并对棚室消毒,清除残茬及枯枝,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棚室内棚膜、地面、墙壁;定植前选晴天扣好棚膜,高温闷棚;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注意温湿度的调控;合理密植;定植时浇足底水;有条件的地块最好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技术,降低棚室内湿度,防止大水漫灌。避免阴、雨、雾天浇水;定植后保持室内清洁,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

2.2.2药剂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主要采用喷雾法、烟雾法、粉尘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连续2~3次,每次间隔7~10d。或用45%百菌清等烟剂防治,每次用药3750g/hm2,或用6.5%乙霉威等粉尘剂防治,每次用药15kg/hm2,连续2~3次,每次间隔7~10d。

3参考文献

[1]邢春虹,陈静,刘景春.大棚秋延后番茄病毒病的综合防治[J].吉林蔬菜,2004(1):24.

[2]邢春虹,陈静.棚室番茄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04(8):31-32.

[3]邢春虹,陈静.棚室番茄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措施[J].农家之友,2004(9):32.

[4]孙福庆,叶立梅,张红艳,等.早春棚室番茄病毒病诊断与防治[J].吉林蔬菜,2003(6):20.

[5]邢春虹,刘景春.高锰酸钾在防治瓜菜病害上的应用[J].吉林蔬菜,2003(增刊1):17.

[6]张瑰,汤咸菊.棚室番茄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14):77.

[7]许方程,郑永利,李芳芳,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J].中国蔬菜,2010(1):26-27.

番茄叶霉病范文篇3

关键词:温室;番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632082

番茄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口感宜人、营养价值高,不仅可以当做水果使用,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等,已经成为全球性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温室栽植是番茄种植的重要方式,其中病虫害防治是温室春季栽植番茄的关键,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进行处理,以此提高番茄的成活率和产量。因此,文章针对温室春季栽植番茄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温室春季栽植番茄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根据实践经验,引发番茄病虫害的原因众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番茄病虫害的轻重不同,春季温室栽植番茄时,如果温室内环境条件好,则不容易引发病虫害,如果温室温度过高,会为病虫的生存提供便利。在施肥时,如果施加氮肥过量,会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的问题,再加上排水不良,导致病虫害多发。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在栽植番茄时,会种植一些黄瓜、菜豆、马铃薯等作物,番茄病虫害通常是由于马铃薯X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引起的,通过番茄的伤口进入到植物体内,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

2温室春季栽植番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分析

2.1灰霉病防治技术

灰霉病会对番茄的茎、叶、花和果实造成危害,尤其是青果,导致果皮呈灰白色,出现大量的灰褐色霉层,当叶片感染灰霉病后,会导致叶片出现呈“V”字型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死。针对灰霉病的防治方法表现为,在关键期用药进行治理,在定值期进行喷药,蘸花时带药,在浇催果水之前进行喷药;在发病期,应该采用粉尘剂、烟剂进行喷洒,还可以采用速克灵50%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洒,或者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进行喷洒,或者采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洒,或者采用45%特克多悬浮剂3000倍液进行喷洒。同时,可以采用每100m?施用50g特克多烟剂,或者每667m2施用250g45%百菌清烟剂,或者250g10%速克灵烟剂,间隔8d左右熏1次。为了提高防治效果,还可以根据番茄灰霉病状况与其他杀菌剂轮换施用。

2.2早疫病防治技术

早疫病会对番茄幼苗、茎以及果实等造成严重的危害,番茄幼苗感染早疫病,会在茎部出现褐色病斑,成株期感染会导致叶片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青果期染病,会导致果皮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或者褐色斑,还会导致果实开裂,其危害性非常大。早疫病防治技术表现为:施足底肥,并进行合理密植,在栽培时应该控制好浇水,并将病叶、病果等摘除;发病初期,可以喷洒5%百菌清粉剂,每667m2喷洒1kg,间隔8d喷1次,连续喷4~5次,还可以采用烟剂,每667m2施用230g10%速克灵烟剂或者250g45%百菌清烟剂;当发病严重时,应该采用50%灭霉威可湿粉6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600倍液,欧哲70%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喷洒。

2.3晚疫病防治技术

晚疫病对番茄叶、茎以及果实等造成危害,病斑通常先由叶缘、叶尖逐渐的向内部扩散,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病斑会逐渐的扩大,茎部症状表现为皮层出现褐色条斑,在潮湿环境中会出现白色霜状霉。当相对湿度超过80%,温度介于19~22℃之间时,晚疫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此时应该采用75%百菌清粉剂500倍液,或者72%克露可湿粉,或者72%克酶灵可湿粉,或者58%瑞毒霉可湿粉,或者12%乙滴粉尘,间隔8d左右进行喷洒,持续4~5次,能够有效的消除早疫病。

2.4蚜虫防治技术

蚜虫的幼虫和成虫会刺吸番茄植株的枝液,导致叶片出现卷缩变形的问题,并且蚜虫还会传播其他病毒,导致番茄感染其他病虫害,其危害远远超过蚜虫自身。春季温室栽植过程中的蚜虫为桃蚜,发育起点温度为3℃,最适生长温度为24℃,由于春季温室内环境温度超过3℃,桃蚜病害发生严重,年内可以发生10代以上,桃蚜对橙色、黄色具有强烈的趋性。防治蚜虫害的方法表现为:利用桃蚜对银灰色的负趋性特点,可以在温室的风口位置挂银灰色趋蚜板;每667m2应该挂500块0.1×1m的黄色、橙蚜板,同时在板上涂抹机油,每隔8d重新涂1次,能够诱杀大量的蚜虫;在进行幼苗定植时,应该带药定植,在田间施加标能5000倍液或者可用叫停1500倍液,能够有效的消灭蚜虫;在进行喷药时,应该尽可能的对准叶背,把药物喷洒在蚜虫体上,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灭虫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春季进行番茄的温室移栽时,由于温室环境条件适宜,会导致各种病虫害多发,对番茄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种植户应该针对常见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以及蚜虫等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为番茄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报告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师范生实习总结(整理10篇)
  • 下一篇:班务简洁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1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