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努力,很多相关专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制出了一些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健康管理软件。表1所示为一些比较典型的健康管理系统。表1中所列的软件系统基本都考虑到了健康管理的身体健康方面,从软件的模块可以看出,在一个软件里的所有模块中,健康体检部分占的比例最多。这种现象也说明,在健康管理中,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患者的体质状况,这也是一类最容易量化的指标,通过体检就可以直接了解到对方的身体状况。对于研制一个健康管理系统软件来说,如果与医疗体检单位的配合,体质测评部分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但要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不只要看他的身体是否健康,不单要看其身体指标是否在健康范围内,还需要看他的心理指标是否维持在健康水平。
在现有的大部分健康管理软件中大都缺少心理健康评价相关模块,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健康管理系统软件的营销模式有关。体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健康体检服务,体检同时又是各健康管理单位的赢利点,而体检后的健康指导则是次要部分,在研制健康管理系统时,研究者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心理健康管理部分。在张伟健等研制的健康管理软件中虽然有心理健康测评模块,但是,在最后的运动处方中并没有很好的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另外,在相当数量的健康管理系统软件中都涉及到营养管理,而饮食中所含热量及各营养素的量很难实际测定,因此营养管理很难收到成效。健康管理系统软件最重要的一个模块就是运动处方,健康管理的手段就是通过了解患者的健康信息,然后通过有计划的运动干预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在运动与健康管理中,如果运动处方开的不好那么之前所有的工作都只能算作是一个调查或是数据手机存储,不能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运动干预,甚至可能会引起恶性变化。在熊妹珍等的全民处方软件中拥有一个包含100多个项目和2000多条处方内容的数据库,给受试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普及,基于Android系统的各种手机健康管理系统软件也蓬勃发展,但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手机健康管理系统软件大都停留于输入个人体检信息然后反馈出个人健康状况或者是增加医院预约服务功能,对于健康管理的作用并不明显。
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和各种硬件设施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利用物联网云技术的设备体系,即一个健康管理系统里包含有各种生物探测仪器系统、无线信号发射与接收系统、终端数据处理系统、后台数据库储存处理系统等各种子系统,使用者可以在C/S和B/S模式下通过自己的终端机器对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同时也可以获得后台服务器反馈给终端的分析结果和运动干预计划,使用者可以按照计划进行锻炼,同时生物探测系统又会将锻炼过程中的数据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进一步指导运动锻炼。
2发展趋势
2.1与生活紧密接轨我国目前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慢性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而由于社会工作压力大,近几年开始出现了多例年轻人工作中猝死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快建立一个科学可靠的人体健康数据库,涵盖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种类,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各项指标,与先进的移动终端设备和相对应的软件系统结合起来,利用物联网技术把整个家庭,或者整个单位的成员整合在一个网络系统内,通过建立这种综合性的健康管理平台,加强对单位和个人的健康监管,可以大大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2互联网云技术的运用健康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实现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硬件技术支撑才能完善其功能。近几年出现的物联网云技术给健康管理系统软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利用物联网云技术,软件系统可以通过综合管理平台上架设的终端检测设备直接获取相关数据,避免了用户输入数据时的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能实时监测,及时调整相关反馈信息。用户或远程健康管理者使用一个完善的物联网云计算系统时无论身在何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等技术手段获知与之相连的检测设备所监测到的人体健康状况数据,同时可将数据传输到后台云计算服务器,后台系统或健康管理者会分析检测数据并能给用户反馈出健康评估结果和提供适当的运动处方或生活中的提醒、饮食结构建议等。如果更完善的话可以把便携式或可佩戴式的检测系统植入常用的电子设备中,例如一部装载有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软件和生物检测设备的手机,同一台设备既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又可以达到健康监管的作用。
2.3科学性、适用性、智能性由于人体某一个身体指标的改变涉及的健康相关因素很多,所以利用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软件管理人们的健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软件系统的科学性、适用性问题。目前的健康管理系统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不够智能化,一个好的健康管理系统要能够在接收到相关数据以后准确分析出影响健康的因素所在,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自动筛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要能在后续的持续监测中自动调整、优化方案。
3小结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化;MVC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9-4605-0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根据卫生部最新行业标准开发,紧紧围绕社区卫生在“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的特色服务,为社区居民建立海量存储与共享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库,实现分析决策为主导的科学化管理,提高社区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系统的实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系统研究内容
医疗信息一体化是本系统的基础内容,通过此平台能使社区医生更好地开展工作,使社区居民享受更好的服务是基本目的,因此,系统研究的内容包括:
1)诊疗与健康档案有机结合:将社区内人员每次的诊疗记录动态记入健康档案,使健康档案能有效地反映人员的情况。对于妇女儿童重点人群,社区医生可以非常及时清楚地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的管理,向病人提出良好的建议。
2)建立医疗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完成统计、查询、报表等功能。
3)提供数据Web服务接口:设计基于Web服务的数据调用接口,为卫生管理部门和高端医院提供第一手的全面、准确健康数据资料。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设计
系统模块的设计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功能,涵盖社区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社区卫生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等,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保健等功能。通过该平台更加快捷、准确地和获取信息,可以提供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间的资讯、交流平台,建立社区卫生信息化服务的雏形。系统整体框架见图1。
图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整体框架
2.2数据库设计
建立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完成统计、查询、报表等功能是对本系统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具体有:(1)以数据库模式组织、储存信息,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最终形成数字化的患者诊疗信息,同时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2)采用全表格式录入,常用数据采用标准化字典配置,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3)采用自定义组合查询统计,灵活的报表设置,全面满足各种查询统计需求。(4)对外提供Web服务接口,调用该接口完成系统与相关部门交换与共享数据的功能。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字典包含字典名称、字典顺序、字典内容,其中字典名称表明了字典所属类别,字典顺序为程序下拉框中的显示顺序,即字典内顺序。每个系统管理员都能维护各类数据字典,每个数据字典由多个管理员维护。每个管理员能管理许多医生。每个医生能管理许多的家庭,每个家庭是由一个医生创建并维护的。家庭包含有家庭基本信息以及家庭主要问题、家庭指导计划。每个家庭拥有许多的居民,一个居民仅在一个家庭中。居民包含了居民基本信息、居民健康信息、居民主要问题、居民次要问题、居民社区服务、儿童体检登记、儿童计划免疫、儿童五病登记、儿童营养不良记录、儿童佝偻病预防投药记录、孕产妇卡记录、分娩记录、产后检查记录等信息。
2.3系统实现
基于Web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该结构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软件程序、数据库、的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组件都集中在服务器,用户端除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外无需其他软件,即用户以Web页面的形式与系统进行交互。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家庭档案管理、居民档案管理、妇女保健管理、儿童保健管理等模块,管理员、医生、居民三种角色的相互协作。管理员能增加医生、删除医生信息、修改医生信息,并且能对数据字典进行增删改查。医生在响应的权限下,能对家庭档案、居民档案、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的信息进行增删改查,包括了家庭主要问题、家庭指导计划、居民健康信息、居民社区服务、居民主要问题、居民次要问题、孕产妇卡、分娩记录、产后检查、儿童体检登记、儿童计划免疫、儿童五病登记、儿童营养不良、儿童佝偻病预防投药等信息。居民能查看所有医生对其自身相关操作的历史记录。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
3结束语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达到了设计需求。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安全稳定等特点,并且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移植性等特点。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应当包括众多模块,在随后的改进中需要逐步地将更多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相关模块加入到本系统中。
参考文献:
[1]Biemans,M.,Swaak,J.,Hettinga,M.andSchuurman,J.G.InvolvementMatters:TheroperInvolvementOfUsersandBehaviouralTheoriesintheDesignofaMedicalTeleconferencingApplication[J],Proc.GROUP2005,ACM(2005),304-312.
[2]张翠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软件,2013,34(1):20-21.
[3]李安明,段文岚,俞思伟,董建华.社区卫生服务与其高端医疗资源共享体系创新[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3-15.
【关键词】电子政务;社区卫生;三层体系结构;数据分析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全民身心健康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建设功能合理、方便快捷、综合性强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已成为我国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区保健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目标是基于IT技术及卫生管理科学,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卫生医疗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监督,实现社区保健综合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无纸化、网络化和标准化。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汇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居民保健信息。
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设计平台网络架构设计
平台需要全面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卫生基础数据的归档与生成、管理与分析、汇总与统计等各个方面数据的应用。因此,平台需要分为社区中心(站)端与卫生厅(局)端两部分。社区中心(站)端用于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现各种基础数据的录入、修改、管理,以及对本社区中心(站)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汇总等。社区端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社区基础数据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妇幼保健管理、儿保与计免、慢病监测管理、康复系统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其他健康管理3。三层分布式系统架构
根据系统网络和用户量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采用三层架构模式:分别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界面表示层(JSP/JAVA/XML)、业务逻辑层(WebLogic/Tomcat)和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的数据层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简化了客户端。它无需象C/S(客户机和服务器)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而只需安装整理的浏览器软件。
三层结构能够满足应用程序的两种需求,即可伸缩性(或可扩展性)和Internet/Intranet应用,它可以将系统扩展到几乎无限的范围;同时这也为进行复杂的事务处理铺平道路,而这种事务处理将通过Internet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服务。我们将用到Microsoft的DCOM结构模型和ActiveX组件技术。基于模糊匹配的“万能查询”
社区保健信息具有管理烦琐、数据量大、查询困难等特点,传统的查询模式显然难于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系统采用全新的查询模式,即基于模糊匹配的“万能查询”,它可以根据各种条件组合进行精确或模糊查询,可以方便地满足用户的各种查询需求。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信息化的需要和平台的基本设计,全面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管理与统计分析等各个方面数据的应用。主要功能大体设计如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妇女专项保健管理、孕产妇幼专项管理、儿童保健与计免免疫管理、慢病传染性病监测管理、残疾康复系统管理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接口模块
由于居民档案号是系统中唯一档案号,通过居民档案号可以快速、方便查询该居民的所有信息。系统还根据居民健康档案中的主要健康问题、周期性健康检查和各种慢性病判断标准来判断是否是慢性病患者。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功能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主要有社区基本资料、家庭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档案三部分。社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分布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人口资料、社区健康资料和社区经济发展状况;家庭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户主主姓名、家庭地址、家庭成员关系及周期性上门服务等信息;成员健康档案主要包括病人的基本资料、健康问题、行为危险因素、家族史、健康宣教及周期性健康检查等信息。妇女保健信息管理功能
妇女保健信息系统包括妇女专项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和孕产妇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实现对妇女保健过程中服务对象管理、服务过程、高危筛查与跟踪、系统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周期性健康检查和疾病普查普治、婚前医学检查以及产前、产后保健服务,自动地完整的妇幼保健报表及决策支持系统。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功能
儿童卫生服务信息管理主要功能是对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四病专案管理、托幼机构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功能
计划免疫管理是对儿童的预防接种进行管理。儿童首先要登记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卡,发给儿童预防接种证,然后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疫苗接种,并生成各种报表。慢性病信息管理功能
慢性病系统管理由服务对象管理、人群干预、个体追踪管理、效果评价等若干有机结合的功能组成,系统可以通过个案发现或人群筛查后自动建立慢病专案,对专案对象进行诊疗、健康教育、追踪管理。
3.6残疾康复信息管理功能
康复系统管理主要对各种残疾人进行诊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追踪管理。康复对象主要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及精神残疾等。其他健康信息管理
其他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传染病管理和死亡管理。传染病管理主要登记传染病病人的姓名、建卡日期、家庭地址、传染病种类、症状、发病日期等信息,并向卫生主管理单位上报相关资料信息。死亡管理主要登记死者姓名、登记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年龄、死亡原因等信息。结束语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社区系统的运行速度,提高全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能力,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全省各地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公共卫生信息的高速、稳定、安全和有效传输,并进行合理的、选择性的数据异地同步、信息资源共享或按管理需要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