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观察夹子、线条的排列顺序,能发现基本的排列规律。
2、在了解有规律排序的基础上,尝试设计不同的排列规律。
3、能积极参与动脑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猫玩具一个,颜色各异的夹子若干,长短不一的皱纹纸若干,“围裙”一条,大小不一的鱼若干条,盘子一个。
2、学具:各种图形若干,长短不一的吸管,颜色不同的回形针,“门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趣味点名,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1、教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趣味点名的游戏。请你从排头开始,按照“1、2、3、1、2、3、”的顺序,有规律地依次点名,速度要快一些噢!
2、引导孩子进行按照“3、2、1、3、2、1、”的顺序玩第二次点名游戏。
二、在帮助小猫咪的过程中,感知不同的排列规律。
1、(出示毛绒玩具小猫咪)教师:点名的游戏真好玩!你们的笑声还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呢!看,是谁呀?(小猫咪)
2、观察、学习有规律地排列夹子。
(1)教师:今天,小猫要去参加一个生日宴会。小猫非常开心,早上匆忙的准备了一下,可是,因为太匆忙了,一不小心,脖子上的项链断了,这可怎么办啊?小朋友们,你们会帮助小猫吗?
(2)(出示夹子)请小朋友观察一下,项链里藏着一个秘密,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帮小猫穿好项链呢?这条项链应该怎么穿?(找出规律:两红三蓝一绿)
(3)请部分孩子上前自己选择颜色夹子进行有规律的排列。教师:这真是一条漂亮的项链啊,我们一起帮小猫带上这条项链吧。
3、观察、学习线条的有规律排列,愿意自己独立探索。
(1)教师:小猫还去订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猫的裙子做好了吗。
(2)(出示长条卡纸)我的裙子怎么还没做好啊,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啊,这可真急人啊。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小猫把这条裙子做好吧。
(3)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裙子,这条裙子要怎么做才是最漂亮的。(找规律,三长三短)(请小朋友合作选择线条进行操作)
(4)教师:小猫穿上了做好的裙子,左照照,右照照,看,这条裙子多漂亮啊,我肯定会是宴会上最漂亮的小猫,谢谢小朋友。
4、引导孩子大胆设计自己的排列规律,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1)教师:带上了漂亮的项链,穿上了美丽的裙子,小猫又开始忙开了。原来啊,去参加宴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每只参加宴会的小猫要带一盘拿手菜。小朋友们猜猜看,这只小猫最拿手的会是什么菜。
(2)(出示大小不同的鱼)噢,原来这只小猫最拿手的是红烧鱼,小猫烧了很多条鱼,想请我们的小朋友帮他有规律的在大盘子里排一排鱼。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好规律?
(3)引导孩子大胆说出与同伴不同的排列规律。
(4)请1~2位小朋友上前操作,并讲述自己的排列规律。
三、讲解操作作业,理解操作要求。
1、教师:小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参加宴会了,小朋友,你们想去参加这次的宴会吗?(愿意)
2、教师:参加宴会需要有门票,这个门票就藏在我们的这张作业纸上。(出示作业纸,提示作业要求)仔细观察前面的规律按照规律继续排下去,只有做对的小朋友才可以拿着门票去参加宴会。
3、孩子每人一张作业纸,先与同伴一起说说自己的门票上是什么规律?接下来应该排列什么了?
4、孩子自主操作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作业,参加小猫咪的宴会。
1、请孩子们三三结合,相互做检票员。如果检查正确者就可以进入宴会地点,开始宴会了。
2、全体孩子跟着愉快的音乐和小猫咪一起唱歌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画小猫,并有简单的情节。
2、发展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猫图像两幅;彩笔、图画纸若干。
经验准备:课前组织幼儿观察小猫的生活习性及特征,重点观察其睡觉玩耍、游戏时的姿态。
活动过程
1、谜语引出主题
师:“眼睛大,鼻子小,豁豁嘴,胡须翘,四条腿,跑得快,捉住老鼠喵喵叫。这是什么动物?”(小猫)
分析:用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不仅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而且使幼儿初步了解猫的主要特征,为画猫打下基础。
2、讲述小猫
师:“谁家养了小猫咪?”(我家、奶奶家、姥姥家、姑姑家、大姨家……)
师:“你看到的小猫长得什么样?”(我家的猫是花的,我家的猫是白色的,我姥姥家的猫是黑白色的)
师;(小结)“猫的花色不一样。”
师:“猫的身体长得什么样呢?”(头是圆的,身体是椭圆的,还有一条长尾巴;头上有圆圆的眼睛、嘴巴、鼻子,还有两个三角形的耳朵)
分析:此活动通过提问进一步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喜欢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家的小猫,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进一步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他们的生动讲述不仅使其他孩子了解了猫的特性,而且更激起了孩子们对猫的兴趣。
3、观察小猫
教师出示侧面猫图像,引导幼儿观察小猫的头、身体、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头上有什么?
分析:观察是绘画的基础,同时绘画也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边用语言描述边和幼儿一起书空练习画小猫)“小猫有圆圆的脸,圆圆的眼,圆鼻头,三瓣嘴,头上有两只三角形的耳朵;椭圆形的身体,四条腿,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身上还有漂亮的花纹。”
分析: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抓准了猫的特征,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猫的表象,又通过书空练习巩固了画猫的技能。
教师出示卧着的猫的图像,引导幼儿观察这只小猫在干什么?这只猫与侧面猫有什么不同?(刚才那只猫是侧面站着的,这只是卧着的)
师:(小结)“这是一只卧着的猫,它的身体形成一条弧线,只能看到两条前腿。”
4、画小猫
教师启发幼儿想象小猫淘气的情景,画出简单的情节。
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动笔快画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激励迟迟不敢动笔的幼儿动手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给以适当的指导。
分析:大部分幼儿能够画出猫的主要特征,但有个别幼儿犹犹豫豫地不敢下笔,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重点指导。
教师提示幼儿合理安排画面布局,启发幼儿画出各种姿态的小猫,如猫爸爸在睡觉,猫弟弟在玩线球……
5、作品欣赏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画的猫咪的故事,并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分析:美术活动中的分享与交流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取长补短,学到更多的表现技能与手法,为下次的美术活动做好铺垫。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小猫咪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