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这首名为咏草,而实非咏草,只是借草抒情,构思奇特,别有风味。
古代诗人多以草写别情,诉离忧,白居易的萋萋满别情;,就是一个典型。
此诗首联出句似乎是韦应物《滁州西涧》头尾两句的合成: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面对这一境界,诗人提出不知谁懂得忘忧这个奇怪的问题,但似乎没回答,其实不用回答,就是草;。
颔联和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思相似,但比白居易这两句写得好,绿水;和斜阳;,不但更具体,而且更富鲜明的形象;随;和带;这两个动词也比侵;和接;好,更富拟人的韵味,更富动感。
颈联逆转,赋予草;以异样的情味:金谷园中流水无情草自春;,是否也在可怜金谷坠楼人;?石头城下但寒烟衰草凝绿;,是否也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草;则有国破家亡欲何之;的无穷惆怅。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逝去的人,破亡的国,却不能重生再造。
尾联结情。诗人怅望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遥想富甲一代的石崇早已灰飞烟灭;,绝代佳人绿珠早已花落人亡两不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无穷感慨不由涌上心头。可再往深处想,人还不如草,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是统统都可以抛弃的。想到这,诗人的心渐渐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