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观察猴子图片,了解猴子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双半圆勾画猴子的脸部,根据猴子的不同姿态表现猴子动态。
3、用深浅咖啡色进行涂色。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各种姿态的猴子范画;
2、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谜语《小猴子》导入,幼儿学学小猴走路的样子,引起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猴子范画,了解猴子的外形特征提问:
1、猴子的头是什么样子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的.?
3、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4、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5、四肢是什么样子的?
6、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三、出示各种动态的猴子。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姿态的猴子。
2、这些猴子在做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猴子的各种姿态(手、脚、头部动作)讲解画猴子的方法,表现各种猴子的动态。
3、用深浅咖啡色给猴子涂色。
四、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1、幼儿学画猴子,启发幼儿画出各种动态的猴子。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轮廓线内来回地涂色,保持画面的整洁。
3、引导幼儿进行添画,(画山、桃子等与小猴子生活有关的图形,再用各种线条加密)丰富画面。
五、欣赏作品。
幼儿选出主体构图比较大而完整的作品进行评讲和展示。幼儿评选自己“最喜爱的小猴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照片感知大街的热闹气氛,大胆想象创作,促进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体验创作画的乐趣,合理布局画面。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大街照片)、音乐
2.大街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用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大街的热闹气氛。播放PPT课件,让幼儿通过对照片的观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感受大街的热闹气氛
1.师:星期天老师逛街,还拍了照片,小朋友看看,这条大街上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怎么样?(启发幼儿说出大街热闹的场面)
2.师小结:大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商店,汽车来来往往,路边还种了许多花草树木,有许多人在高高兴兴地逛街,真热闹啊!
(二)出示背景图,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比较课件和背景图的异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画上也是一条大街,小朋友和刚才照片上的大街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冷清的场面。)
(2)师:那你有什么办法使大街热闹起来呢?(引导幼儿想象、讨论使大街热闹的方法。)
(三)、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绘画大街热闹的场景。
(四)评价欣赏幼儿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体验自我创作画的乐趣。
2.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幼儿。
(五)活动延伸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很适合我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节教学活动最适合几天教学,在组织活动中每位幼儿都很积极,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原来不爱表现的幼儿也都乐意融入到活动中去,看见他们的积极与开心,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在活动中使用PPT课件,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都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本次活动遵循生活化原则,贴近幼儿生活,我先让幼儿观察大街的热闹画面,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街的热闹和繁华,了解大街上的景物在画面上的布局,为幼儿创作时埋下伏笔,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创作欲望。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线描画、撕贴的方式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场景。
2.能尝试不同颜色的搭配,体验撕贴和线描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学习过线描画,了解海底常见的生物种类
材料准备:《海底总动员》PPT、素描纸、彩色打印纸(小纸片)和浆糊、棉签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幻灯片1,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提问:海底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2.出示幻灯片2,欣赏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色
师:蓝色的海洋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海星、海马、螃蟹等动物;有各种各样的海草等”
3.出示饭灯片3—4,引导幼儿进行撕贴创作。
(1)出示幻灯片3:引导幼儿欣赏其他幼儿的作品
(2)出示幻灯片4:提出操作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循环指导。
教师重点关注活动材料能否满足孩子的活动需求,并及时提供材料。
5.评价和欣赏作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了解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体贴妈妈,增强幼儿对妈妈的情感。
2、鼓励幼儿运用色彩,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创造力。
3、锻炼幼儿手部的肌肉,提高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
难点: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色彩创造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课件(妈妈的形象、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三幅关于妈妈爱宝宝的图片)、手提电脑、白板、投影仪、
教师教具(一条白裙子)、蜡笔人手一盒、空白裙子图画纸人手一张、若干报纸
活动过程
一、运用课件,观看妈妈伟大的形象。
1、幼儿亲身感受妈妈伟大的爱,看课件,边播放边讲解。
(1)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妈妈在做什么,你能说一说妈妈在哪个地方爱你?
(2)师:你得到妈妈的爱,感到怎么样?
2、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受爱。
(1)师:听,得到妈妈的爱是什么感觉?(再次欣赏音乐)
(2)师:回忆一下,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快乐的事情。
教师小结:妈妈真伟大,她平时要上班又要照顾你们,真辛苦,来,我们跟着音乐感受妈妈的爱吧。
3、在游戏中找到妈妈的爱
教师扮演妈妈,幼儿自由拉起一排,做游戏(老鹰捉小鸡),感受快乐的时光。
分析: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受到妈妈的爱是一种无私,这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方法。
二、出示三幅作品,引导幼儿观赏。
1、师:你感觉画中的妈妈用什么方法爱你们?
2、师:除了妈妈给宝宝讲故事,还看到什么?
分析:孩子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幼儿关心妈妈。
三、引导幼儿为妈妈送一件礼物。
1、师: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节日就快到了,你准备送妈妈什么礼物?当妈妈收到礼物时一定很高兴。
2、师:(老师有意出示一条白裙子)把这个礼物送给妈妈好吗?
3、师:请大家帮忙让裙子变得更漂亮,好吗?(老师发放给幼儿每人画有一条白裙子的图画纸)
4、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颜色,进行创作,教师随机进行个别辅导。
分析:孩子们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作画工具,自由地表现裙子美丽,兴趣浓厚。
四、展示幼儿作品
1、请幼儿观赏他人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2、与同伴们共享作品。
活动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这是一个情感的驿站,是爱的舞台。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而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是伟大的、无私的。通过这个活动,更能让幼儿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要学会感恩父母,使幼儿对妈妈的情感更浓烈。
2、对活动效果的反思:这是以涂色活动为主的一个方案活动,其中主要是色彩的运用,有些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不够强烈。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彻底发挥想象,大胆运用色彩,增强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作为一名教师,应逐步引导幼儿运用色彩,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使作品更加出色。
4、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从活动中,幼儿出现了一些和预想不一样的反应,没有及时采取行为,为幼儿解决问题,应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幼儿,敏感的察觉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
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发挥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送其它的来当作礼物送给妈妈,并不局限于裙子,或者并不局限与美术,也可以是手工方面的,还可以让幼儿分小组来完成作品,从而让幼儿明白合作互赢,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利用汉字进行想象添画
2.利用颜色、线条和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装饰汉字,感受汉字的神奇。
3.体验名字设计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让幼儿基本掌握自己名字的书写,并向家长了解取名的意义。
物质准备:示范画、白纸、蜡笔、油性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以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导入,简单说说名字的涵义,感受父母亲对自己的期望与关爱。
二、写写自己的名字
老师请1到2名小朋友上来写写自己的名字,要求在白纸上大大的写出自己的名字
三、欣赏作品
1.我们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外,今天我们还要给我们的名字来一个大变身,把我们的名字变成一幅有
趣的名字画大班美术《有趣的名字画》大班美术《有趣的名字画》。
2.今天我也把我们班几个小朋友的名字来了一个大变身,看看你们还能不能猜出来是谁的名字,老师出
示预先准备好的名字画,请小朋友猜猜、找找,是谁的名字?
四、观察名字画和平时名字的不同
小朋友画的名字和我们平时写的名字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自由回答)
五、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名字装饰成一幅画。
1.引导幼儿自由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物品或难忘的事情,你想怎么设计你的名字!。
2.启发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绘画添加在自己的名字里。
3.也可以用适当的颜色和自己喜欢的线条来装自己的名字
4.要求尽量不破坏字本身的结构。
六、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大班美术《有趣的名字画》教案。
1.引导幼儿在绘画之前先思考自己想画什么,然后再根据字形笔画的形状进行添画。
2.适时地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设计制作。
七、欣赏作品
组织幼儿讨论:“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名字。为什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将指印想象添画成具体的形象,并将指印画装扮成漂亮的挂件。
2.通过欣赏、观察单个指印或多个指印组合的指印画,了解指印画的基本方法,尝试指印想象添画。
3.喜欢指印添画,能遵守操作规则。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指印画的基本方法,能用简单的线条进行添画。
难点:能根据指印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的指印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熟悉的事物。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图形想象添画的基础。
2.材料准备:
①《指印画》幻灯片、印指印视频、视频仪、电脑、电脑音箱、背景音乐;
②范例1个;
③各种形状的小纸片、勾线笔、各色印泥、回形针;每组一个小筐;每组两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单个指印,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想象
1.出示单个指印,激发幼儿想象。
2.操作课件,使这个指印逐步变为一只小刺猬,引导幼儿猜测图形的制作方法。
3.观看印指印的视频并小结
二、欣赏幻灯片,学习指印添画的基本方法
1.观看幻灯片,了解指印画的基本方法:
①引导幼儿欣赏单个指印添画。
②引导幼儿欣赏多个指印组合添画的指印画。
2.出示工具材料,了解使用方法,示范讲解指印画的方法:请一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上来尝试印指印并添画。
3.出示事先已做好的挂件,了解挂件的串联方法。
三、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绘画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小纸片,根据自己的想法印指印画,可以是单个指印的,也可以是指印组合的。印完后将这些小纸片用回形针串联,做成漂亮的挂件。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敢于尝试不同形式的指印画。
四、幼儿作品交流和欣赏
1.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相互介绍作品。
2.教师小结。
五、延伸:区域创作和布置教室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它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以及浪漫主义精神和高潮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得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马踏飞燕》
这匹骏马带着保卫祖国边疆反击匈奴入侵的神圣使命,刚刚经历了一次战斗,带着主人的重要消息回官府。
它奔驰在苍茫原野上,越跑越快,仿佛腾云驾雾的天马,一心只想赶紧完成任务,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都不在意。突然,它的一只马蹄落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骏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三足腾空,庞大的身躯居然保持住平衡。
骏马凌空飞雁,奔跑疾速以至飞燕不觉其重而惊其快,更增加了銅马凌空飞驰的气势。马蹄重落一足,小小飞燕承之而可平置,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马与燕的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奔驰与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体现了骏马奔驰与飞鸟争先的瞬间。骏马体形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者精确的平衡。雕塑的中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
《踏马飞燕》还含有一日千里,马到成功的寓意,现为中国旅游标志。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基本绘画步骤和技法。
2、能控制毛笔的水份,并用不同层次的墨色来作画。
3、感受荷花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盘、水桶、书画毡
2、教学相关资料及教师示范用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的图片,感受荷花的美。
二、出示水墨画荷花的范例图,欣赏并且对比荷花图片有什么不同。
三、教师示范水墨画荷花的绘画步骤和技法。
1、毛笔先蘸淡墨笔尖再蘸浓墨,侧锋揉笔画出荷花的叶子。
(荷花的叶子一定要用“一笔分浓淡”,就是先蘸淡墨再蘸浓墨,画出来就能一笔画出浓淡两种的效果,揉笔的时候要从外向里画,叶子由实到虚。)
2、毛笔蘸浓墨笔尖勾画荷叶的叶脉。
(叶脉画的时候要注意毛笔的水分,毛笔水分太多画的叶脉就很容易在荷叶上晕开,毛笔水分太干画的叶脉就会出现斑驳干枯的感觉。)
3、毛笔蘸淡墨勾画荷花的花茎并再花茎上点上小刺。
(画花茎的时候也要要注意毛笔的水分,毛笔水分太多画的花茎就很容易晕开,毛笔水分太干画的花茎就会出现斑驳干枯的感觉。花刺也是同样的原理。)
4、毛笔蘸曙红色笔尖蘸柠檬黄,点画荷花的花瓣。
(点画荷花花瓣是毛笔尖向外点画,“一笔分两色”画出来的荷花会更生动美丽。)
四、理解荷花构图的整体布局,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五、教师小结技法
1、一笔分浓淡和一笔分两色,画的时候注意第二笔蘸颜料时候,只用笔尖蘸少许,不用蘸很多。
2、在勾画的时候要注意毛笔的水分的控制。
六、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七、自主点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