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史达祖的《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双阙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更无人擫笛傍宫墙,苔花碧。
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
赏析
作者:佚名
首先说一下,词题中的怀古;。从全词内容看,实在没有多少怀古;成份。写孔、孟之事是在运用典故,擫笛宫墙是借喻,都是一点即可,没有就古人之故事作深入阐述。而其余部分则都是在写自己,说当世,以伤今;则更为妥当。大概是因为伤今;不便明说,只好借怀古;来打打掩护罢了。
起笔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就用了《孟子》两处的典故。《孟子&公孙丑下》说孟子离开齐国,在齐国都城临淄西南的昼县留宿了三晚才离去(三宿而后出昼;)。有人背后议论他为什么走得这样不爽快,孟子知道了就说:我从千里外来见齐王,谈不拢所以走,是不得已才走的。我在昼县歇宿了三晚才离开,在我心里还以为太快了哩,我岂是舍得离开齐王啊!这就是三宿;两字所概括的内容。又《万章下》说:孔子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这两句用典,很能表达词人留恋旧京、故乡,至此不得不去而又不忍离去的心情。再加以缓辔;二字表行动带难舍之意,西风;二字表时令带悲凉之情,充分衬托出词人此际的心绪。不想行而终须行了。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昔日汴京繁华时,都城左近,皆是园圃。次第春容满野,暖律暄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东京梦华录》卷六)。此时词人行到故乡郊外,只见旧日园林,尽成种庄稼之地(锄耰是种田的农具),感慨之情,已含景中。词写到郊外农村景色,说明离京已有一段路了,然后接写双阕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回过头来再说城内。词题为出京;,按行路顺序是由城内出至郊外,这里倒过来写并非无故,盖所写城内景观乃是在郊外回望所见,一个远;字足以说明,条理还是顺的。桑梓;三句除寓有黍离之悲,更重要的是为回头望阕作必要的过渡。双阙;句写回望眼中所见宫殿影象。《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条说: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词人出郊回望所见的正是龙凤双阕之影。双阙;代指大内皇宫,其中曾经有过朝廷、君王,统包在双阙;之内,然而它远;矣!远;字体现了此时眼中空间的距离,更体现了心上时间的距离。故国沦亡,心情无法平静。
九门;句更作进一步的嗟叹。九门;泛指皇宫,鸳鸾;本为西汉后宫诸殿之一,见班固《西都赋》和张衡《西京赋》。这里特拈出鸳鸾;一处以概其余,则为了与上句的龙凤;构成对偶。由鸳鸾;又生出一翼;字,与上句的影;字为对。句言后宫空锁;,语极沉痛,其中包含着汴京被金攻破后六宫有位号者皆北迁;(《宋史&后妃&哲宗孟皇后传》)这一段痛史。更无人擫笛傍宫墙,苔花碧;,用元稹《连昌宫词》李笛傍宫墙;句而反说之。天宝初年唐室盛时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宫中新制乐曲,声流于外,长安少年善笛者李笛听到速记其谱,次夕即于酒楼吹奏。此词反用其事,以无人擫笛;映照宫苑空虚、繁华消歇景况;苔花自碧,亦写荒凉。其陪同使节北行词中也有神州未复;、独怜遗老;的感情抒发。至此回经旧都,远望宫阕,宜有许多感叹之情;而图谋克敌恢复中原的急切心事,亦于此时倾吐,于下片见之。
上片多写景,情寓景中,气氛压抑悲怆。下片转入议论,仍是承接上片牵国事的意脉,而用语则转为显直,大声疾呼: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汉;、虏;字代指宋与金,天;谓天意;。古人相信有天意;,将事势的顺逆变化都归之于天;。天相;意为上天帮助,语出于《左传&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相;。天厌;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周德矣;,厌;谓厌弃。事势不利于金即有利于宋。《永乐大典》卷一二九六六引陈桱《通鉴续编》载:金主自即位,即为北鄙阻等部所扰,无岁不兴师讨伐,兵连祸结,士卒涂炭,府藏空匮,国势日弱,群盗蜂起,赋敛日繁,民不堪命。韩侂胄遂有北伐之谋。;
就在李壁等出使的这一年春,邓友龙充贺金正旦使归告韩侂胄,谓在金时有赂驿吏夜半求见者,具言虏为鞑(蒙古)之所困,饥馑连年,民不聊生,王师若来,势如拉朽;,侂胄北伐之议遂决;(见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罗大经是肯定这些密告者的,说是此必中原义士,不忘国家涵濡之泽,幸虏之乱,潜告我使;。这也是民怀国;之一证。《通鉴续编》所谓的群盗蜂起;,即是说的金境内的农民起义军,也是民怀国(宋);的又一证。以上这些情况,对金国内部必有影响,李壁、史达祖一行当有更新的情况了解。如此年六月,金制定镇防军逃亡致边事失错陷败户口者罪;,七月,定奸细罪赏法;(均见《金史&章宗纪》),反映了其内部的不稳。总的看民心向着宋,背着金,大可乘机恢复,统一全国。话虽如此说,但一想到自己并非无才,只因未能考取进士不得以正途入仕,只屈身作吏,便觉英雄气短,于是接着有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的大声慨叹。最后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办;是准备之义,升平;即上文建瓴一举,并收鳌极;,国家恢复一统的太平盛世,也就是下句的春色;。
这里一个看;字耐人寻味。平戎策;既因自己无位无权而不预;,收鳌极;又望其成,则只有等着看;而已,其中也颇含自嘲之意。吟;字上应诗人;。风月满襟,畅谈春色,把政治上的理想写得诗意十足,也补救了下片纯乎议论的偏向,以此结束,情韵十足。
【学习资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