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 2022-11-25 栏目:学习资料

出自明代俞彦的《长相思&折花枝》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折下美丽的花枝,不觉又怨恨起花技,原来打算花开时我们一起赏花共饮,谁知花开后情人一去不返不见踪影。
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却早愁人,到相思时却事无办法摆脱它,心中稍稍平静眉头又露几分。

作者:佚名
  这首词笔法简洁细腻,以女子的口吻,写主人公与情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情极深挚,非至情者莫能道出。写法上,运用复杂而微妙的感情交织,在对花的爱与恨以及对于相思的怕而又不得不相思的矛盾交织中,体现其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幸福的向往。该词化用了范仲淹《御街行》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及李清照《一剪梅》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片从花;字生发,鲜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代表着纯真的爱情,并常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折花枝;尽管只是写了女主人公的一个动作,但也自然会使人联想到青春少女美丽的面庞及折花枝时的优美姿态,联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的艺术境界。恨花枝;三字接得突兀,词人着一恨;字,准确地刻划了折花人心灵深处的悲苦,这首词即以盈盈春色反衬人的失意。准拟花开入共卮,开时人去时;,令人仿佛看到折花人流下相思泪,含情凝睇着伊入离去的方向。女主人公本来打算同恋人在花开时节共同饮酒赏花,可是花开之日却是人去之时,离愁既生,迁恨于花枝也是必然的。其实花枝;并没有什么过错,恨花枝;,说到底就是恨自己的恋人,本来说好的事情,为何能轻易违约匆匆离去。不过,这恨;中也包含着爱的成份。

  下片紧承上片意脉,娓娓道来,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刻骨相思。这相思;二字所包容的巨大能量,曾使古今中外的多少有情男女愁苦不已,损心伤神。回想昔日花好月圆共饮时,湖边柳下细和语,卿卿我我蜜意时,女子惧怕孤独、不甘寂寞, 怕相思,已相思;将女主人公怨恨、思念、爱怜的感情,细腻、逼真地表达出来,直抒胸臆。但怕;又有何用,谁能摆脱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愁。但当心里有了相思;的想法时,就已经在相思了。怕;和恨;连起来,正是白居易所描绘的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的同义语。对一位感情丰富,情窦已开的女子来说,恨;是爱;的折光&,怕;是恋;的延伸,相思之苦,难遣胸怀。轮到;,表明主人公过去还未曾品尝过相思之苦,正因为是初尝,才更能体会到相思是那样的折磨人,纠缠人,让人没法回避,无法推辞。心中所思,形诸面容,眉间;自然会露一丝;,这一丝;凝聚着主人公对恋人的无限深情与怀念,其中有恨,有爱,有失望,有希望,有痛苦,有幸福,个中滋味难以表达。以丝;谐思;,采用民歌抒情惯用手法,清新含蓄,娇态可怜。

  该词上片写实记事,下片抒情展怀。上下片虚实结合,相映相衬,情味浓郁,完美地塑造了一位多情女的形象。上下片打头的两个三字句,有很别致的形式:第二,三两字相互重复,句首第一字相互对照。例如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思悠悠,恨悠悠;,林逋的吴山青,越山青君泪盈,妾泪盈;,俞彦这首词颇具匠心地借助了这种形式上的奇突。折花枝,恨花枝;和怕相思,已相思;,前者是心理与行为,后者是心理与情势的比照和冲突,两者都不着痕迹地投射出词的主旋律情绪上的双重体验(眷恋与痛苦),由此超越了语言结构的外壳,成为构成作品内在完整的有机因素。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原文翻译赏析
  • 下一篇: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卜算子·答施》原文翻译赏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