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 2022-11-27 栏目:学习资料

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赏析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诗的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的同时既交待了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晓),又写出了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还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然而从诗的后两句可以明确看出另一层深意,诗人不甘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追求光明。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被青山缭绕;的阻断,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境地,仿佛前程一片渺茫。就在这时,诗人笔锋一转,在青山缭绕;之中,忽然远远地看见千帆;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视野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眼前开阔了,畅通了。诗人在字里行间巧妙地暗含着对时事与某种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这种思理与抗争是积极的,向上的,与婉约派词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 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 证法的思理取胜。
  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联想到它。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原文翻译赏析
  • 下一篇: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原文翻译赏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