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怀良人》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 2022-11-27 栏目:学习资料

出自唐代诗人葛鸦儿的《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怨歌。韦縠《才调集》、韦庄《又玄集》都说此诗作者是女子葛鸦儿。孟棨《本事诗》却说是朱滔军中一河北士子,其人奉滔命作寄内诗;,然后代妻作答,即此诗。其说颇类小说家言,大约出于虚构。然而,可见此诗在唐时流传甚广。诗大约成于中晚唐之际。

诗前两句首先让读者看到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贫困寒俭之甚(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列女传》载梁鸿、孟光常荆钗布裙;。这里用荆钗;、布裙;及嫁时衣;等字面,似暗示这一对贫贱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社会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从正是归时;四字透露,其丈夫大概是吞声行负戈;的征人吧,这女子是否也曾有过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的誓言,那是要读者自去玩味的。

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动乱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可理解为兴:盖农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以胡麻好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他说:南方谚语有‘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

绝句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法家数》)。此诗末句由三句引出,正是水到渠成。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许多怨妇诗所不同的地方。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菩萨蛮》原文翻译赏析
  • 下一篇: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陌上花三首》原文翻译赏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