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米芾)

时间: 2022-12-02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宋代

作者:米芾

原文: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翻译参考:


古诗赏析:


赏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

鉴赏

米芾,字元章,宋代大书画家。据《挥麈后录》记其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顺时;。这首词就是借赏中秋之机,表白他为人的高洁。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砧声;、蟋蟀;为秋天典型的象征景物。砧上捣衣远寄征人,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也是一种触发人秋思的景象。前一句为了突出砧声;,增强秋的感觉▼


作者简介: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风入松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张炎)
  • 下一篇:咏牡丹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陈与义)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