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注释
[1]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春景:《草堂诗余》(杨金本无题)等题作春景;。
[2]闲窗:雕花和护栏的窗子。闲,阑也。闲窗,一般用作幽闲之意。已;字有些版本作色;字。
[3]重帘:层层帘幕。沉沉:指闺房幽暗,意指深邃。五代&孙光宪《河渎神》:小殿沉沉清夜,银灯飘落香池。;
[4]理:拨弄。瑶琴:饰玉的琴,即玉琴。也作为琴的美称,泛指古琴。
[5]远岫:远山。岫:山峰。薄暮:日将落日薄暮,意指黄昏。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宋代韩淲《蝶恋花》:斜日清霜山薄暮。行到桥东,林竹疑无路;
[6]轻阴:暗淡的轻云。唐&张旭《山行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晚自开,青春白日映楼台;。
[7]梨花;句:意谓梨花盛开之日正春色浓郁之时,而它的凋落使人为之格外伤感,甚至难以禁受。难禁:难以阻止。
全诗译文
透过窗子看见小院内的春天的景色将流逝。层层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倚在绣楼阑干上寂寞无语地轻轻拨弄着瑶琴。
远处山峰上云雾缭绕看起来黄昏即将来临,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暗淡的轻云。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让人伤景。
作品解析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环境,下片着重刻划景物。
起句中的小院;点明词中女主人公所在之地。这小院荫蔽在春色已深、绿树繁花中,天快黑了,楼上窗子一直闲掩着。庭院中未见人来往,窗棂间没有燕穿帘,显得寥廓落漠,真可谓深闺似海!
第二句写少女身处这深院之中,感到孤零岑寂、凄苦难言,一任帘幕低垂;因是重帘,室内光线暗淡。沉沉,是形容室内深邃。这里影沉沉;不是说夕阳投影拉得很长很长,而是说室内阴暗,更觉黑黝黝的。
这两句中的小院闲窗;和重帘未卷;,一是从外面看出的实景,一是就内面见到的现状,并非两处,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通过环境描绘,女主人公因春意阑珊、幽闺深邃而产生的孤寂和愁苦统统突现了出来。
在这枯寂愁闷时,将是怎样破岑寂、遣愁怀的呢?信步走向楼前,凭楼远眺,希望在开阔的自然景象中寻求一些慰藉。然而却只见白云催暮,风雨弄阴;天色转暗,夜暮将临,几乎同自己的阴沉郁闷的心情一样,反而增添苦恼,烦闷起来。她开始站在那里发愣,接着坐下来弹起琴来:倚楼无语理瑶琴。;这句就是与她无可奈何时希图摆脱心情苦恼、烦躁不堪的一种下意识动作。事实上词中女主人并非有意练琴,只不过是借以破除孤寂,诉说愁怀。所以不像毛熙震《后庭花》中的少女倚栏无语摇轻扇;那样轻松明快,自不及冯延巳(一作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女友泪眼倚楼频独语;那样凄楚。尽管这样,但她的闲愁郁闷终于没有被琴声驱走,精神枷锁,无法解脱。倚楼无语;形象地写出了那由愁苦郁积进而陷于神魂无措的精神状态。无语;二字更深切地表达了她的苦涩难言的心情。
过片两个对句,与前段结语紧密联系,是她在楼前所见的实景,从正面揭示愁思之由:远岫出云催薄暮;为远景。这句是说地面水气,入夜遇冷而成云雾,笼罩峰峦,白天经太阳蒸发,逐渐消散,峰峦再现。而山穴中云气,日照困难,要到日将落时才冉冉升起。陶渊明《归去来辞》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就是写傍晚景象,故云催薄暮;。薄暮,日将落时之谓。细风吹雨弄轻阴;为近景,是说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暮霭沉沉,而微风吹拂,雨花飞溅,好似与轻阴相戏弄,故云弄轻阴;。
前句中着一催;字,加速了夜暮降临;后句中用一弄;字,使轻阴转浓,融成一片,天色变黑。既生动,又形象,无异于在愁人心上加盖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愁怀难遣,自不待言。
结句梨花欲谢恐难禁;是承春色深;而来,按节候与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中语)相合。因此以梨花欲谢;总括环境和景色,以恐难禁;概述落漠和愁苦。词中女主人愁思之由,至此道出。出于它,才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感情极为巧妙而和谐地结合起来,使由惜春引起难以捕捉的、抽象的愁思就成了可以接触的具体形象。
名家点评
明代杨慎《草堂诗馀》卷一:(评远岫出云催薄暮;句)景语,丽语。
明代李攀龙《草堂诗馀隽》卷一:(眉批)分明是闺中愁、宫中怨情景。(评语)少妇深情,却被周君(误指周邦彦)浅浅勘破。
明代董其昌《便读草堂诗馀》卷一:写出闺妇心情,在此数语。
明代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一:雅练。欲谢;、难禁;,淡语中致语。
吴熊和:这是一首惜春的词。春色已深,梨花欲谢,不胜惋惜。言外还流露出对人生的淡淡伤感倚楼无语理瑶琴;,既以解闷,又以寄怀。此时的无语;,是一种特殊的心境,是心有所感、情思缭乱,但又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默默无言之中,实饱含脉脉欲语的深情,因而托之于如怨如慕的瑶琴一弄了。[6]
王彦颖:所以一方面李清照抒写孤独寂寞、思夫情怀的作品甚多,如《醉花荫》(薄雾浓云愁永昼)《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已深)。[7]
高明泉:倚楼无语理瑶琴梨花欲谢恐禁;(《浣溪沙》)倚;写出了词人慵懒倦怠的神态,无语;二字,深切地表达出词人的心情是苦涩难言的,想让琴声带走积聚心头无法排遣的愁绪,使自己在琴声中忘却愁;。末句一个恐;字,确切地表达词人惜春之情,概括了全篇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