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西施/咏苎萝山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李白)

时间: 2022-12-10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翻译参考:

注释
①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②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苎萝村中的西施宅,后乡人为纪念西施,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西施受封为苎萝乡48村的土谷神,改称娘娘庙。西施庙主体建筑现拆建为临浦镇通济中心学校,仅存余屋数间。西施庙门额为石刻阳文,是清光绪二年四月重修庙宇时的遗物,今尚存。
③浣纱溪:傍依苎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西施自幼勤劳善织,常常帮助母亲在溪边浣纱。范蠡寻访越中美人时,正是在这溪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一文载: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西施石曰:岭上青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④西施洗脚潭:在苎萝山西麓。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⑤范蠡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蠡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埠。
⑥后江庙:又称起埠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埠上岸,现尚存。

译文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古诗赏析:


鉴赏

这首《咏苎萝山》的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颂扬西施可贵的献身精神而吟就的。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西施本是越国乡村平凡农家人的女儿,但她天生丽姿,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从古到今,所有的美丽女子和她比起来都要逊色,她的美貌令清艳的荷花都愧羞不如,沉鱼之容;是谓西施也。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西施不仅美貌,而且情韵动人,得江南女儿之仙态。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冰清玉洁,闲情无限。一个弄;字把女儿家戏水的娇柔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闲;字展现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细心的读者大可以展开联想,碧水见手如柔荑浮,清波见眼如秋波横。古人以语不露齿、笑不露齿;为美,哪怕牙再皓白细碎整齐,这种皓齿信难开;是一种含蓄之美。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比上句更美,因为它情韵更动人。西施为什么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呢?其实,这两句是承接上两句而来的,场景同一,还在碧水清波里,西施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于是以水为镜,浅窝含笑,对着水中的碧云;沉吟;,自我陶醉起来,一定要注意碧云;,说明云在水里。这样,一幅少女浣纱弄水,后来顾镜;自怜的图景便飘在眼前了。一个吟;说尽了正当最好年龄的女子;无限心事,此字最妙,喜悦之上似有淡淡的愁绪飘着,叫人又爱又怜了。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西施从一个越溪女;成为吴宫妃;的过程一笔带过,绝艳;扬蛾;再次表现了西施之美。这两句比较平庸。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在文采上依然平庸,但隐约透露出诗人渴望的人生追求境界,诗人才华卓绝,建功立业理所当然,杳渺讵可攀;说明李白希望追求的政治成绩不是一般的,而是大的作为,是超出一般的讵可攀;的作为。希望高,而失望多,李白一生痛苦皆由政治期望太高所致。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承接上两句,再次透露出李白强烈的政治述求。
  从全诗,我们不妨把西施的美貌看作诗人才华的自况、自比,西施终于一破夫差国;,而诗人在政治上一事无成,千秋竟不还;既有对西施历史功绩的赞赏,也有自叹自伤的袅袅愁绪升腾。
  全诗最有文采的是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四句。李白又诗云:两人对坐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最后一杯是斟酌给山花的,李白与大自然是无隔离的,故能把景写活。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黄公绍)
  • 下一篇:怨歌行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李白)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